第144章 軍火出口

自太平軍東征失敗以後,整個太平天國上下都惶惶不可終日,擔心李衛國再次率軍來犯,原本藐視滬軍戰鬥力的太平軍將領們,如今也都聞滬軍之名而色變。

擔心滬軍西征,太平軍在雨花臺和孝陵衛構築大量防禦工事,不過很快傳出一個令太平軍感到不可思議的消息,滬軍竟然在這次戰役中傷亡超過五萬人,主力被打殘。

對於這條消息,太平天國高層都不相信,很快洪秀全和楊秀清等人明白李衛國的用意,這是李衛國在向清廷皇帝示弱,表明咸豐皇帝跟李衛國之間已經不再信任,這對太平天國來說是個不幸中的好消息,這意味着李衛國今後幾年將會潛伏,不可能再與太平天國爆發大規模戰役了。

經過東征慘敗,太平天國的精銳被消耗了一大半,這令太平軍原本咄咄逼人的攻勢不得不減緩。

西線上,曾國藩得知李衛國被咸豐猜忌,也聽到了民間流言,皇帝對漢族地主武裝很是忌憚,曾國藩也害怕了,於是也學着李衛國的策略,率領湘軍主力瘋狂反撲,趁着太平軍東征戰敗士氣不振之良機,一舉攻佔嶽州、武昌,差點俘虜了北王韋昌輝。

咸豐帝大喜過望,令曾國藩署理湖北巡撫。然而,大學士祁雋藻進言,稱“曾國藩以侍郎在籍,猶匹夫耳,匹夫居閭里,一呼,蹶起從之者萬餘人,同李衛國者。皆非國家福也。”

咸豐帝本就多疑,一個李衛國就已經讓他很頭疼了,他後悔當初讓李衛國執掌江南省巡撫。聽說浙江已經被李衛國軍事管制,實際上李衛國已經是兩省的總督,權利過大,儘管李衛國示弱宣佈滬軍主力被打殘,但咸豐還是多疑,有了前車之鑑,咸豐於是收回對曾國藩成命。僅賞曾國藩兵部侍郎頭銜。

北王韋昌輝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力沒有還手之力,最後不得不重新啓用石達開。石達開雖然經歷了東征慘敗的教訓,病了大半年。但他畢竟是太平軍的戰神,低迷的太平軍士氣需要石達開來鼓舞。

很快,石達開重新率領西征軍,同曾國藩在湖南爆發大戰。陸續收復嶽州、武昌等地。不過石達開的精銳都折在了江東,僅剩下的精銳跟湘軍火拼之後,也無力再戰,最終太平軍和湘軍對持在長沙,都無力再戰,紛紛轉入休整期。

與此同時,江北大營的勝保被咸豐罵了一頓後,率軍進攻安徽境內的太平軍。結果太平軍故意示弱詐敗,勝保求勝心切。孤軍深入,結果被太平軍伏擊身亡,五萬大軍全軍覆沒,隨後太平軍突襲揚州,一舉搗毀江北大營。

清廷恐慌,終於明白清軍八旗和綠營兵已經不堪一擊,不得不重用地方漢族武裝力量。

這時,肅順舉薦李鴻章爲安徽提督,得到清廷批准。舉薦左宗棠爲浙江提督,不過遭到奕欣的強烈反對,咸豐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刺激李衛國,於是便沒有同意。

不過,左宗棠還是跟曾國藩借了一千老兵,跟誰李鴻章來到安徽組建淮軍。左宗棠跟胡雪巖是八拜之交,胡雪巖於是捐給淮軍一百萬兩銀子和二十萬石糧食,迅速幫助李鴻章和左宗棠在安徽站穩了跟腳。

得知李鴻章和左宗棠到了安徽,李衛國也是大吃一驚,他知道李鴻章即將崛起了,不過跟李鴻章比起來,李衛國此刻更忌憚的是左宗棠,還有那個徽商巨頭胡雪巖,一個是將軍,一個是大財主,這會令他們迅速崛起,對李衛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威脅。

還好李衛國率先佔領了浙江,不然左宗棠若是進入浙江,那可就是更大的威脅了。

有憂也有喜,先是李衛國上報朝廷納沈紫嫣和蘇玉娘爲側福晉,咸豐本來還準備安排女人在李衛國身邊當眼線,結果被李衛國搶了先,這令咸豐非常不爽,可又不能下旨不允許,只好作罷。還好蘭妃一直替李衛國說好話,這才安撫住了咸豐。

至於蘇三娘爲何改名爲蘇玉娘,這也是蘇三娘自己的意思,她不希望有人一提起李衛國的側福晉,就是下意識的想到天地會烈火堂堂主蘇三娘,太平軍的女軍帥,這對李衛國非常不利,萬一朝廷追究起來,也是個大麻煩。

可以說蘇三娘無時無刻不在替李衛國着想,這令李衛國非常感動,心中更加堅定一定要把蘇三娘娶到手。

當然,如今的蘇三娘已經是李衛國法定的媳婦了,雖然還沒有同房,但李衛國相信這一天會來到的。

至於沈紫嫣,她父親沈萬三在安徽也不好過,處處遭到胡雪巖的打壓,生意一落千丈。如今左宗棠到了安徽,對沈萬三更是處處刁難,逼得沈萬三整天擔驚受怕的,最終在沈紫嫣的勸說下又搬回了上海。

不過,沈萬三還是不搭理李衛國,只是態度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惡劣了,或許是知道胳膊扭不過大腿,已經有服軟意思了。

沈萬三將家族產業交給了沈紫嫣打理,實際上就等於向李衛國妥協了,誰都知道沈紫嫣如果掌握了家族產業,那就意味着改姓李了。

經過三年的發展,如今李衛國控制下的亞投行已經將觸角伸向了國內的一些富裕大城市,如今沈紫嫣掌管沈家錢莊,正好將沈家錢莊跟亞投行聯合起來,以亞投行的財力和沈家的人脈,在全國各地發展銀行業務。

人民幣在江南省非常強勢,已經替代金銀直接在市面上流通了,隨着李衛國軍管浙江,人民幣同樣也隨之流入浙江,設立在杭州的亞投行分行已經開始收攏浙江境內的金銀硬通貨,發行人民幣進行流通了。相信再過幾年就可以完全佔領浙江貨幣市場。

亞投行的股東們都非常積極,在可觀的利潤面前,他們再也不給李衛國使小絆子了。而是全力配合李衛國推行的各項政策,擴大亞投行的市場份額。

不過李衛國卻在暗中漸漸的排擠亞投行內的其他外國股東們,首先就是亞投行和沈家錢莊強強聯合一事,沈家錢莊遍佈全國的分號和人脈,重組後的亞投行內,沈紫嫣有資格獲得亞投行的一半股份,這樣一來。股東們都不想減少手中的股份,於是李衛國變相的額外發行一千萬股票,稀釋了所有股東們的股票所佔總份額。表面上李衛國持有的股份也被稀釋了。可是李衛國和沈紫嫣合起來的股份總份額卻佔據了70%,成爲第一大股東,其他股東們都成爲了小股東。

好在亞投行盈利非常巨大,每年黃金和白銀的匯兌差額十分巨大。使得每一個股東們賺的錢都大幅度增加。這樣一來,儘管他們實際佔總股份的比例下降了,卻也沒有抱怨什麼。

亞投行印鈔機的規模擴大了兩倍,但也僅僅只能滿足江南省和浙江省的流通使用,至於外地,因爲對於人民幣還在觀望態度,老百姓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人民幣的幣值是否穩定,所以暫時兌換人民幣的規模不大。以亞投行目前人民幣的發行量可以應付得了。

亞投行的利潤巨大,支撐着李衛國集團的各項開支。尤其滬軍軍費開支極爲浩大,五萬滬軍每年的軍費開支相當於大清一百萬八旗兵一年開支,而且這只是平時,一旦爆發戰爭,一場小規模交火就要耗費幾十萬人民幣,如果一場大規模戰役,更是數百萬人民幣,簡直就是在燒錢。

這也難怪,畢竟火器時代的戰爭消耗自然要比冷兵器時代高得多。

好在江灣工業區的幾十座工廠已經陸續完工投產使用了,其中鋼鐵廠、水泥廠、火柴廠、造紙廠、印刷廠、煤氣廠、自來水廠等最先盈利,鋼鐵廠所生產出來的鋼鐵全被江南製造局用來製造槍炮,而且還供不應求,迫使李衛國不得不提前進行鋼鐵廠二期擴建計劃。水泥廠也是如此,滬軍在江南、浙江兩地大規模修築城防,同樣供不應求,也進行二期擴建了。

至於煤氣廠、自來水廠等,則因爲是城市基礎設施,老百姓吃水、用煤氣做飯點燈都用得着,儘管成本比較高,李衛國又爲了發展民生讓老百姓用得起,所以調低了售價,單獨利潤微薄,可架不住人多,因南方戰亂而遷往上海的難民數量巨大,且有錢人居多,所以總體上還是盈利的,而且非常可觀。

至於江灣工業區內的其他工廠,雖然也都陸續投產了,可用戶羣體還是不大,比如化肥廠生產出來的化肥,老百姓覺得貴,還不如農家肥,所以用的少。再如紡織廠,製造出來的布匹雖然成本比英國人的還低,可惜老百姓買的少,男耕女織的傳統經濟短時間還無法打破,銷量不行,最終李衛國只好自己收購了,專供政府公務員們和軍隊官兵們。

雖然有賠有賺,但整體上還是盈利的,李衛國喜歡放長遠看問題,江灣工業區要大搞起來,一步步帶動整個國家朝着工業化發展,這纔是強國之路,是李衛國要做的事情,雖然現在還有些困難,但李衛國相信他會成功的。

教育方面,旦復大學已經成功培訓了三期夜校畢業生,爲衙門和滬軍提供了一千五百多名公職人員和軍官,使得江南省和浙江省不再缺公務員了,衙門得以正常運行。也令滬軍軍官們的文化素質大幅度提高,提升戰鬥力,同時爲今後李衛國成立專業軍校奠定了基礎。

旦復大學在容閎的管理下,設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雖然是大學,但實際上卻是從小學生開始教起,前三年每屆學生都是來自孤兒院的孤兒們,因爲李衛國要培養他們儘快出國留學,所以優先錄取孤兒院的適齡孩子們,讓他們儘快掌握基礎知識,打好底子。

除了經濟和教育,李衛國最關心的自然就是軍事工業了。

江南製造局經過二次擴建。英制火槍和火炮的生產規模沒有變化,依然是每個月兩千支火槍和二十門火炮的製造速度。二次擴建主要是針對衛國式步槍,整整增加了三千名工人。他們每個人幾乎都是新手,只學會了打造其中一個步槍零件,最後由經驗豐富的槍械製造工人來完成最後的磨合和組裝。

經過二次擴建後,衛國式步槍的月產量達到一千五百支,這使得滬軍可以進行武器更新換代了。

新武器需要滬軍官兵們慢慢適應,好在之前李衛國就給中華神盾局的特工們配備了衛國式步槍,所以他從神盾局挑選了一批優秀射手來擔任教官。負責教習,使得滬軍官兵們很快就掌握了衛國式步槍的使用和射擊方法。

首批參加試驗的只有一個千人隊,不過這支千人隊的編制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由於他們不再使用火槍了,戰鬥隊形自然要進行變化,不可能再使用大方陣密集隊形了,士兵和士兵直接分散開。保持散兵作戰距離。這樣一來,以前的千人隊編制也就不合適了。

因此,李衛國在這支千人隊上面開始了改編,千人隊、百人隊、十人隊改爲了營、連、排,一個營一千人,設營長、營副、營參謀各一名,轄下三個連,每個連三百人。設連長、連副、連參謀各一人,連轄下三個排。每排一百人,設排在、排副、排參謀各一名,每排三個班,每班三十人,設班長、班副各一名。

這只是純戰鬥部隊,至於後勤、偵查、醫護部隊,李衛國暫時還在摸索當中,還沒有制定出來。

當然,李衛國完全可以照搬後世解放軍的軍制,可他知道那根本不行,因爲二者間使用的武器裝備都不同,沒有飛機、坦克、裝甲車、迫擊炮、步兵炮、重機槍、班輕機槍、突擊步槍等先進武器,就不能照搬解放軍的編制,因爲二者的火力打擊能力不同,如果生搬硬套,會把部隊害死的。

同樣道理,李衛國也不可能去照搬一戰、二戰期間的軍隊編制,不同時期的軍隊,不同的火力配置,不同的敵人,就要求不同的軍事編制。這也是爲什麼各國軍隊在不同時期的軍事編制不同的真正原因。

正如同李衛國之前給滬軍設置的千人隊、百人隊這樣的編制,是針對火槍線型作戰原理,因地制宜建立的編制,是最能發揮滬軍火槍兵火力齊射威力的軍事編制。

如今滬軍的裝備由火槍改爲步槍了,自然就要適應新式步槍火力的新軍事編制。

不過,李衛國也在摸索實驗當中,所以他只成立了一個營,用來排兵佈陣,用來作戰,來檢驗新的軍制的優缺點,以便日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編制,能夠將滬軍的戰鬥力發揮到極致。

隨着大量衛國式步槍不斷被製造出來,那麼原來的老式英制火槍就要面臨淘汰。

李衛國是個精明的人,他頓時找到了英國公使包令,打算把這些滬軍不要了的火槍再賣回給英國人。

包令一聽頓時氣得差點吐血,他自然不願意把賣出去的東西在買回來,儘管包令明知道英國軍隊此時急需要大批的武器裝備,因爲克里米亞戰爭英軍出動了十幾萬人,國內英國兵工廠的工人們正在罷工,導致武器缺乏嚴重。但包令就是不想跟李衛國做這筆生意。

李衛國也不急着把火槍賣給英國人,他隨後又找到了法國公使布爾布隆,不過法國人並不缺火槍,也不愛用英制火槍,所以布爾布隆拒絕了。

李衛國依然不甘心,頓時找到了俄國公使布克隆,向他推銷火槍。

此時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處於不利地位,英法奧土組成十幾國聯軍,上百萬大軍,令俄軍只能堅守很難反擊,同時俄國處於農奴制社會,生產力低,武器供應困難,戰場上激烈,使得武器消耗嚴重,有的俄軍士兵兩個人用一把火槍,這令俄國政府非常惱火。

布克隆一聽李衛國想要出售英制火槍給俄國,他自然高興,當即跟李衛國展開談判。

儘管李衛國手中的火槍大多數都是二手貨,但俄國人急需要武器,所以布克隆不跟李衛國討價還價,願意以全新價格進行購買。

李衛國頓時大樂,當即承諾一個月內給俄國人提供五千只火槍,三個月內提供一萬支,一年內提供兩萬支。

這樣一來,李衛國當初花高價從英國人那裡買來的二手火槍,如今用了幾年之後,再以全新價格賣給俄國人,不但當年花的錢全都回來了,反而還小賺一筆。

這種買賣後來被全世界的軍火商們得知,他們都紛紛大跌眼鏡,不得不佩服李衛國的狗屎運。

第458章 潛艇暗襲第311章 日本海軍又被李衛國給坑了第194章 滅英法聯軍第201章 一起坑美國第343章 洗劫黃金海岸第432章 T90主戰坦克誕生第575章 鎮壓日軍叛亂第422章 協約國VS同盟國第73章 佔領上海第655章 兩百噸要命的黃金第81章 得償所願第129章 殺欽差第556章 搶奪地盤第176章 熊貓燒香第648章 虎口脫線的蘇聯第20章 巧破陰謀第450章 佈局非洲,衝突加劇第241章 米字旗被爆成菊花第636章 倒逼雷達提前服役第7章 強勢拜山第92章 真正的步槍問世第226章 自斷左膀右臂第389章 西班牙軍打嗨了第54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50章 氣不死你也噁心死你第608章 獵殺德國幽靈第401章 談判桌子下的戰爭準備第350章 第五波第392章 中華帝國海軍的強勢第444章 實力差距第232章 給你三條路選擇第119章 吞併浙江第163章 瘋狂大練兵第284章 爭端再起第592章 星際之門第463章 案中案,套中套第512章 勃朗寧給羅德島戰役帶來的危機第184章 激將第97章 瘋狂的騎兵第559章 關鍵線索第647章 戰鬥力的本質差距第421章 美利堅的鉅變第83章 完美計劃第299章 黃巖島海戰大捷第578章 淪爲炮灰的美軍第403章 英國版不抵抗政策第593章 上古文字隱藏的秘密第374章 漢語四六級必考八股文第413章 德國也想玩吊打第85章 升任欽差大臣第457章 特戰隊出動第73章 佔領上海第512章 勃朗寧給羅德島戰役帶來的危機第164章 時局第5章 隱藏劇情第640章 德軍非洲沙漠基地暴露第338章 伏擊英軍運輸艦隊第285章 一觸即發第4章 借勢救人第179章 搶灘登陸再遇地鐳第373章 修建世界大鐵路第423章 爲一戰提前做準備第245章 敵人偷襲第359章 英國人的暗手第87章 初建軍事工業第205章 赤果果的野心暴露第55章 大舅哥跳槽第585章 強敵環視,德意志帝國的突圍之路第376章 黑手伸進歐洲第368章 挖個坑叫深淵第317章 海權論和雄風級戰列艦第119章 吞併浙江第653章 扮豬吃虎的英王第124章 太平軍東征第438章 協約國峰會上的無奈第587章 強大的艦隊防空火力網第323章 想要統一那就再被坑一次吧第68章 出兵第586章 航空母艦的威懾力第349章 第四波第212 章 巨大收穫第117章 東海艦隊成立第23章 鬥地主第598章 海狼復活,希特拉的黑科技第414章 中華帝國的龍騎兵團第556章 搶奪地盤第181章 法軍攻城也是糾結第185章 漂鐳來了請閉眼第128章 扮豬吃老虎的敵人第302章 新聞吹風會第327章 關島遭遇第359章 英國人的暗手第301章 上門打臉第490章 解決布哈拉汗國第467章 甲午戰爭兵棋推演第328章第267章 中國國防白皮書第172章 成立電報局第567章 激戰仙台海岸線第545章 巴倫支海海戰
第458章 潛艇暗襲第311章 日本海軍又被李衛國給坑了第194章 滅英法聯軍第201章 一起坑美國第343章 洗劫黃金海岸第432章 T90主戰坦克誕生第575章 鎮壓日軍叛亂第422章 協約國VS同盟國第73章 佔領上海第655章 兩百噸要命的黃金第81章 得償所願第129章 殺欽差第556章 搶奪地盤第176章 熊貓燒香第648章 虎口脫線的蘇聯第20章 巧破陰謀第450章 佈局非洲,衝突加劇第241章 米字旗被爆成菊花第636章 倒逼雷達提前服役第7章 強勢拜山第92章 真正的步槍問世第226章 自斷左膀右臂第389章 西班牙軍打嗨了第54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50章 氣不死你也噁心死你第608章 獵殺德國幽靈第401章 談判桌子下的戰爭準備第350章 第五波第392章 中華帝國海軍的強勢第444章 實力差距第232章 給你三條路選擇第119章 吞併浙江第163章 瘋狂大練兵第284章 爭端再起第592章 星際之門第463章 案中案,套中套第512章 勃朗寧給羅德島戰役帶來的危機第184章 激將第97章 瘋狂的騎兵第559章 關鍵線索第647章 戰鬥力的本質差距第421章 美利堅的鉅變第83章 完美計劃第299章 黃巖島海戰大捷第578章 淪爲炮灰的美軍第403章 英國版不抵抗政策第593章 上古文字隱藏的秘密第374章 漢語四六級必考八股文第413章 德國也想玩吊打第85章 升任欽差大臣第457章 特戰隊出動第73章 佔領上海第512章 勃朗寧給羅德島戰役帶來的危機第164章 時局第5章 隱藏劇情第640章 德軍非洲沙漠基地暴露第338章 伏擊英軍運輸艦隊第285章 一觸即發第4章 借勢救人第179章 搶灘登陸再遇地鐳第373章 修建世界大鐵路第423章 爲一戰提前做準備第245章 敵人偷襲第359章 英國人的暗手第87章 初建軍事工業第205章 赤果果的野心暴露第55章 大舅哥跳槽第585章 強敵環視,德意志帝國的突圍之路第376章 黑手伸進歐洲第368章 挖個坑叫深淵第317章 海權論和雄風級戰列艦第119章 吞併浙江第653章 扮豬吃虎的英王第124章 太平軍東征第438章 協約國峰會上的無奈第587章 強大的艦隊防空火力網第323章 想要統一那就再被坑一次吧第68章 出兵第586章 航空母艦的威懾力第349章 第四波第212 章 巨大收穫第117章 東海艦隊成立第23章 鬥地主第598章 海狼復活,希特拉的黑科技第414章 中華帝國的龍騎兵團第556章 搶奪地盤第181章 法軍攻城也是糾結第185章 漂鐳來了請閉眼第128章 扮豬吃老虎的敵人第302章 新聞吹風會第327章 關島遭遇第359章 英國人的暗手第301章 上門打臉第490章 解決布哈拉汗國第467章 甲午戰爭兵棋推演第328章第267章 中國國防白皮書第172章 成立電報局第567章 激戰仙台海岸線第545章 巴倫支海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