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他們第二樂章聽完之後,竟然有瞬間的茫然。感覺心裡有數不清的話想說,卻又不知道從何處說起。
楚光等人同樣早就守在放映室內,一到八點就趕忙下載,打開放映設備。
幾乎是同上次一樣的情況,中途沒有任何人出聲,就算是放映完之後,也許久沒有人說話。
坐在椅子上的楚光深吸一口氣,閉上眼,他知道,他的第四名,保不住了。
有些遺憾和挫敗,但很快,想到霓光文化和橦山實華的那兩個虛擬偶像,挫敗之餘,楚光又有點暗爽的感覺。
那兩個虛擬偶像,第二、三名同樣保不住!
知道他們都不會好,楚光覺得心中的鬱氣散了不少。技不如人,他認了,但看到對手公司的那兩個一直壓在他們頭上的虛擬偶像團隊吃癟,還是很高興的。
實事正如楚光所想的一樣,旬懷和菲麗絲的團隊現在正發愁以後怎麼辦,之前制定的發展計劃要改嗎?
橦山實華的大老闆宋實華則直接在辦公室摔了杯子。
“銀翼果然打的是那個主意!”
雖說以橦山實華在虛擬項目上的實力,本不應該怕銀翼搶代言,但宋實華心中卻開始擔憂了。
依現在已出的兩個樂章來看,《百年滅世》的確不容小覷,不管其中哪首拿出來都足以撐起一部大製作的電影,更巧的是,它是滅世主題!
明年即將上市的遊戲《世紀之戰》,同樣是滅世主題!
“火烈鳥”是會選擇人氣更高的虛擬偶像,還是會選擇更符合主題的?這個宋實華還真不敢斷言,也猜不到。
“想爭代言?就看你們有沒有那個本事!”宋實華召集虛擬項目部門的高管,在辦公室開了個緊急會議,一開就是半天。
不過,外界的人可不會管宋實華到底什麼打算,現在都盯着延洲音樂協會的反應,沒有他們拍板,業內的其他人可不敢亂下結論,即便都覺得這第二樂章並不輸給第一樂章。
上次第一樂章給出“史詩”評價的人,就是延洲音樂協會的副會長明蒼,同時,明蒼也是齊安音樂學院的前任校長,齊安音樂學院那邊現在還沒有動靜,就是等着看明蒼的評價。否則,要是他們被媒體攛掇地一評價,最後與明蒼評價的不一樣,那就尷尬了。
銀翼的人同樣也都盯着《延洲之聲》,因爲他們是整個延洲音樂界的權威,這也是爲什麼上一樂章沒人質疑“史詩”的原因。延洲音樂協會,可能裡面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東西,但只要是官網公開發出來的,不會含有水分,那代表着整個延洲音樂協會的臉面,沒誰敢因爲私人恩怨而在官網擠兌,想擠兌也會選擇其他的地方,比如接受一些媒體的採訪。
銀翼五十樓,除了方召,極光項目組的其他人都盯着《延洲之聲》。
“怎麼還沒出來?”
“都快九點了,上一次也是這個點出來的,按理說,這次不至於更慢。”
“我緊張。”祖文緊盯着屏幕,攏起的雙手,兩個大拇指相互繞着圈。
網絡平臺上的下載數他已經不關心了,他在意的是音樂協會最終的評價,如果下載數上去而評價不高的話,他們也不算是完全成功。
看了看旁邊鎮定上網的方召,祖文想問什麼,嘴巴張了張又閉上。算了,鬼知道方召現在腦子在響着什麼bgm。
九點過後,在衆人的期待中,明蒼的評價沒等到,卻等到了音樂協會的另一位副會長戴納。
“明會長情緒現在有些激動,我就先一步出來了。”戴納笑眯眯的老臉出現在《延洲之聲》官網。
戴納的話令很多人疑惑,明蒼情緒爲什麼激動?聽一首歌而已,至於嗎?
不過,戴納的級別並不低於明蒼,論資排輩的話,戴納還是明蒼的前輩,屬於更老一輩的音樂藝術家。有這位的評價更好!
戴納一般不會對一個新出道偶像的作品進行評價,能夠讓這位老資歷前輩評價的,只有一些大牌的明星和傳唱度更廣的歌曲,不過,極光的事情比較特殊,畢竟,第一樂章的時候,明蒼就給了個“史詩”評語,戴納也來了好奇心,今天的第二樂章他也等着聽了,願意出來給個評價。
各大業內媒體提起精神,豎起耳朵,生怕漏過這位年過百歲的前輩的評語。
“很多人問我,《百年滅世》的第二樂章《破繭》能不能被評爲‘史詩’,對於這個問題……”
一衆人耳朵豎得更長了。
“這個問題暫時放下,咱們先說一說‘史詩’。”戴納不緊不慢的語調說道。
正準備隨時截取關鍵信息發稿的衆媒體:“……”
瞭解戴納的人現在就想翻白眼了。這老頭還是老樣子,說話說到一半就拐個彎,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拐回來,簡直就是遛人玩。
戴納可不管其他人怎麼想,他依舊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臉上的笑容微斂,開始比較嚴肅的講解。
“‘史詩’得追溯到滅世時期以前更早的年代,不管是早期的誦唱藝術,還是那些出沒於宮廷、軍營和民衆聚會的世代相傳的歌謠,都是‘史詩’的一種形式。滅世之後,新世紀初期,也出現了許多歌頌那場百年戰爭的史詩,但是後來,離那場戰爭越來越遠,生活平穩,也就沒有誰再去聽那些了。在當代,只要是宏大的能夠激起人們情緒的那類,都容易被人們稱爲‘史詩’,但很多人卻忘記了,史詩,最早的時候,本就是歌頌英雄的……”
接着,這位業內老前輩從各種專業的角度,講述了“史詩”的歷史,發展,以及現代風格的轉變。
各媒體人那臉色就像便秘一樣,不住在心裡催促:您老能不能痛快點兒?下個結論再去解釋,我們好發稿啊!
不過,專業對口的人倒是聽得很認真,這有助於幫他們瞭解這兩個樂章的創作和樂器編排。
“……人生本身就是一次又一次摔倒又爬起的過程,第二樂章同樣先抑後揚,它的目的是藉助音符的流動,使人們在沉重中看到希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到四分鐘的第二樂章,數百軌的虛擬樂器及音頻,編排以及對於人聲的運用功力都非常強,從此可見,第二樂章的背後,有非常厲害的交響樂混音師和電子樂編曲師,只是,我沒有從中聽出我所熟悉的同行的手筆,對此我也非常好奇。”
專業對口的人都知道,混音和編曲上,任何細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感官的不適,比如旋律轉調過多,和聲不協和程度較大等等,都會放大成爲意識形態上的“不合羣”。
這麼一看,這背後的混音師和編曲師相當牛啊!就是不知道是哪兩位前輩。
於是,在衆媒體左等右等,終於等到戴納說了一句“的確稱得上‘史詩’”的話之後,就爭相去發稿了。
而創作圈子的人,包括戴納自己卻在好奇,這兩首的背後,作曲人到底是誰?真的是那個傳說中的新人方召?還有,交響樂混音師和電子樂編曲師又是哪些人?
一些並不關注新人的資深老前輩們,還看了mv最後的創作團體人名,仍舊沒個頭緒,因爲極光項目組的那些名字,他們一個都沒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