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州州衙,黎瑾瑜一早就注意了舉人的榜單。當得知方皓澤中瞭解元,他也十分意外,繼而產生了欣喜。
這一早,他連處理公務都聚不齊心神,一會想着方皓澤,一會又想着杜修明。後者在貢院主持考試前後,都沒有拜會任何金陵城的官員,以免非議。
正在出神時,外間一位衙役走進黎瑾瑜辦公的川堂:“解元公求見大人,此時正在外面天井中候着。”
“快快請進來。”黎瑾瑜急忙站起身子,臉上十分開心地說。新任的解元次出門拜訪,就來州衙中尋自己,足以說明對自己世叔交情的看中。
不一會,方皓澤就在衙役的帶領下,從天井處來到黎瑾瑜的川房。
正是暑期,氣候燥熱。一進門,方皓澤就從這川堂中感受到絲絲的涼意。眼睛一轉,果然見到房間中擺了幾塊冰盒。
等衙役從身邊退下,他口中就笑道:“世叔慣會享受,此時已經八月了,眼看都入秋,還用冰塊。”
爲了備考,也是厭煩外面的酷暑。方皓澤整個夏天也沒出幾次門,上一次拜訪黎瑾瑜還是入夏前。
“這冰塊也都是本地士紳送的,我這點俸祿,可買不起幾塊。”黎瑾瑜笑着接了方皓澤的話。
又開口說:“你這次秋闈,居然考了一個解元,實在難得。看來,杜修明也不避嫌,定然是你文章已經好到了某種程度了。”
“小侄也沒想到,其實我的文章功夫,也有大半是世叔的功勞。”方皓澤先點了點頭,接受了誇讚,又不着痕跡地誇了回去。
“哈哈,你什麼時候也學會了油嘴滑舌。”黎瑾瑜撫着鬍鬚笑道:“不過你既然中瞭解元,今後從官場中的起步就比別人高貴一些,也是一個良好的資歷,可喜可賀。”
說完,黎瑾瑜就從公案的一個抽屜裡,取出一個方形的盒子。遠遠地遞給方皓澤:“這是給你的禮物,快且收下。”
“世叔這樣折煞了小侄了,我怎麼能接受世叔禮物,此番中解元,還託了世叔的福。”方皓澤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連忙推辭。
的確也是,若不是結識了黎瑾瑜,方皓澤也不會這麼快走上科舉之路,更不會搭上七皇子,這一科恐怕不能納粟入監,直接參加秋闈了,還要白白耽誤三年。
“你我之間,不必客氣。當年你家待我有情,我如今也拿你當後輩看。長者賜不可拒,你就收下吧。”黎瑾瑜直視方皓澤道。
“那小侄就愧受了。”方皓澤上前幾步,從黎瑾瑜的公案上拿過盒子,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塊硯臺。其石質細膩,紋理如絲,氣色秀潤,望之不俗。
“這是前朝的姚硯,當年也是我花大力氣蒐集到了,如今轉贈與你,正是合適。”黎瑾瑜感慨地說了一句。
如今方皓澤深讀了幾個月的書籍,也不是小白,知道這姚硯前朝總共才制了百來塊,存世稀少,聽說還有些神異的作用。
當下,方皓澤也就鄭重地做禮:“必定不負世叔期待。”他知道對方的心思,也不故作推辭,就大方地收了禮物。
隨後,方皓澤將硯臺取出,端正地捧在手中。神力悄悄往這硯臺中一轉,果然這硯臺居然是三階的寶物。再細細分析,這硯臺可借運,最適合爲官者用。
得知了這信息,方皓澤心中就是一暖。
將硯臺收下,方皓澤又正起臉色,將自己過來的主要目的說出來:“世叔可知,小侄此刻雖然得了解元,但心裡卻有點不安。小侄年幼,易遭人嫉妒,此前在考場中還有意外生。”
當下,他也不避諱,就將在考試前,被人往隨身物品中塞了東西的事情,說於了黎瑾瑜聽。
貢院中舉行秋闈時,內外信息不通,黎瑾瑜對此也不知情。更何況方皓澤在事之後,及時將那夾帶的東西震碎,更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就連主考官杜修明也不清楚內情。
“居然有這樣的事情?”黎瑾瑜一驚,隨後就生出一股後怕的情緒。若不是面前這位世侄機敏,那夾帶一事就鬧大了。
“的確有這事,我還來不及對杜修明大人說明,目前只跟世叔一人說了。所以,小侄覺得,這幕後的黑手,未必會甘心,可能還有後手,尤其是我此刻中瞭解元,目標更大了。”
方皓澤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所言不虛,將心裡的擔憂說了出來。他此時雖然已經是四階,但是對朝廷中的鬥爭,並不熟悉,更不擅長,只能對黎瑾瑜說。
思忖了片刻,黎瑾瑜纔看着方皓澤道:“這幕後黑手不好尋查,你的猜測倒是有點道理。不過此時你既然中解元已經成了事實,一些陰暗手段再難加身,可不必擔心。”
這番話,有一半都是安慰了。但他說的也不無道理,中了舉人之後,相當於跨進了統治階級,更是半隻腳邁進了官場中。
身上陡然獲得了皇朝因果力量加持,雖然也有束縛,但利大於弊。方皓澤已經明顯感覺,等閒的因果更加難以加身了。
即便如此,方皓澤聽完黎瑾瑜的安慰後,心裡依舊有點擔憂。不過也不能表現太過了,只好做禮道:“那多謝世叔爲我解惑,小侄受教了。”
“嗯,你我之間,不必過多客氣。”黎瑾瑜再受了禮,面上微笑着說。眼看着方皓澤,欣賞之意就要從眼中滿溢出來。
“世叔公務繁忙,小侄就不打擾了,今夜還有鹿鳴宴,小侄這就要回去準備準備。”眼看在黎瑾瑜這裡沒有找到幫助,方皓澤也就準備告辭了。
“你說的不錯,今夜要好好表現,可爭取寫一好詩來,不過無須刻意,不做也無妨。”黎瑾瑜聽到方皓澤這麼說,就馬上回道。
鹿鳴宴乃是著名的科舉四宴之一,科舉四宴中:鹿鳴宴、瓊林宴爲文科宴,鷹揚宴、會武宴爲武科宴。
其中,鹿鳴宴是爲新科舉子而設的宴會,因宴會上要唱《詩經,小雅》中的“鹿鳴”之詩而起名。
這宴會乃是本地學政、諸位考官與新科舉子們的團拜會,文人宴席上,免不得要吟詩作對,所以黎瑾瑜纔有“做一好詩”之說。
不過這是學界的盛會,黎瑾瑜作爲本地政界的官,大多時候卻不會趕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