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呂宋戰役

僅僅一天時間,中華帝國軍就佔領了夏威夷羣島,併成立了夏威夷王國,開始對夏威夷羣島實施統治。

這個效率令全世界爲之震驚,但全世界得知珍珠港事件卻是在一個禮拜之後,因爲中華帝國軍嚴格封鎖了消息,在夏威夷的各國辦事處和記者被暫時限制了對外聯絡自由。直到中華帝國軍撲滅了珍珠港基地燃燒了三天三夜的戰火,在整個夏威夷羣島建立了臨時的海陸空三軍前進基地後,才正式公佈佔領夏威夷,並允許外國人將消息傳出去。

實際上,早在珍珠港事件爆發的第三天,美軍軍令部便產生了懷疑。跟夏威夷基地羣失去聯絡三天,美軍總部已經產生了懷疑。無線電、有線電纜中斷,派出去的飛機和軍艦沒有一個回來的。不少美軍高層已經判斷夏威夷發生了重大事件,但是美國參謀聯席會議上依然沒有重視起來。

直到七天後,中華帝國軍解除夏威夷的封鎖,各國都大肆報道之時,美國當局纔得到消息。

中華帝國軍對美國不宣而戰,一天內攻佔美軍重兵防守的夏威夷,令美國上下爲之震驚。尤其是美國軍方,得知夏威夷淪陷,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儘管太平洋艦隊主力艦都是老式戰艦,但是太平洋艦隊400多艘戰艦不到幾個小時的時間就全軍覆沒了,這個打擊實在讓美國海軍無語。

美軍參謀聯席會議上,陸軍指責海軍無能,海軍則反譏陸軍拖拖拉拉的,以至於戰前計劃的五十萬軍隊未能及時部署到夏威夷基地羣,導致夏威夷守軍兵力不足才招致夏威夷淪陷的。空軍更是被陸軍和海軍罵得狗血噴頭,因爲他們未能阻止中華帝國空軍的空襲,以至於海軍艦隊和陸軍防禦體系被中華帝國空軍摧毀。

爲此,會議上美軍海陸空三軍主要負責人差一點打了起來,都不想承擔責任。

美國總統伍德羅在國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應對之策。

國會上,同樣是爭吵聲一片。主戰派要求美國立刻進入戰爭狀態,向中華帝國宣戰,以牙還牙。主和派則稱中華帝國藉口恢復夏威夷王國的秩序纔對夏威夷美軍實施攻擊,夏威夷並非美國真正意義上的領土,美國爲了夏威夷跟中華帝國開戰實屬不智之舉。主和派又稱,中華帝國軍的實力太過強大,一天時間就佔領了夏威夷,如果美國對中華帝國宣戰,則是必敗無疑。同時,美軍海陸空主力還都在歐洲,短時間內無法抽調回國,如果貿然跟中華帝國開戰,則本土不保。

儘管主戰派極力要求開戰,但是伍德羅等人也明白,眼下美國海陸空三軍精銳都在歐洲,就算要跟中華帝國開戰,也要等到美軍從歐洲撤回來才行。

外交部長戈爾說道:“歐洲戰場似乎要結束了,同盟國和協約國都沒有力氣再打下去了。聽說他們暗地裡都在聯繫對方停戰。”

“既然歐洲各國已經私底下苟合,那麼我們還是及早從歐洲撤軍吧。”馬歇爾說道:“我們的精銳都在歐洲,如果不能及時抽調回來,跟中華帝國開戰實在沒有勝算。”

伍德羅點點頭,他也知道其中利害關係,於是道:“從歐洲撤軍回來需要多久?”

本森回答道:“海軍主力從大西洋調往太平洋需要兩個月的時間,本土陸軍還有230萬餘人,但95%是新兵。派往歐洲戰場上的270萬軍隊現在還剩下120萬餘人,他們經歷過了戰爭的洗禮,我們手裡是唯一可以跟中華帝國陸軍抗衡的軍隊。調回國至少需要三個月時間。至於空軍,一個月內就可以撤回本土防禦。”

伍德羅想了想,說道:“也就是說,我們至少得等三個月時間。”

本森點頭道:“沒錯!所以我們得忍耐三個月!”

馬歇爾嘆氣道:“國民們現在羣情激奮,根本不可能拖延三個月時間。”

戈爾說道:“就算這樣,我們也得拖延三個月時間。”

伍德羅問道:“有好辦法嗎?”

衆人頓時搖頭,許久,馬歇爾說道:“現在中華帝國藉口幫助夏威夷王國復辟,如果我們公開承認放棄夏威夷,那麼或許中華帝國將沒有藉口對美國本土發動攻擊。至少在他們找到合適的藉口對我們開戰前,我們有一些時間來準備。”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伍德羅說道:“能拖多久算多久。這樣,戈爾立即約見中華帝國駐美大使,表達我們的立場,只要中華帝國不對我們宣戰,我們就把夏威夷給他們。”

戈爾問道:“照我看,中華帝國這次絕對不是簡單的佔領夏威夷,他們應該是忌憚我們的軍事力量。”

馬歇爾說道:“那就告訴他們,我們願意放棄衣阿華級戰列艦的建造,讓他們安心。”

本森頓時不悅道:“那怎麼可以?現在我們唯一能夠打敗中華帝國海軍的力量就靠衣阿華戰列艦。”

馬歇爾沒好氣的說道:“我沒說真的放棄!政治欺騙而已!”

本森這才鬆口氣,不再言語。

伍德羅點頭道:“那就這樣定了,戈爾就這樣去跟他們談,我們只是暫時讓步,切記不要弱了我們的威風,也要安撫住國民。”

戈爾苦笑道:“這真是個艱鉅的任務!”

伍德羅隨後道:“也不能完全寄託於中華帝國肯妥協,要做好跟中華帝國全面開戰的準備。”

隨後,衆人又進行了一系列議題,接着拿出各種應急方案,交給國會審議。

值此危急時刻,美國國會以前無僅有的速度通過了伍德羅提交的緊急戰爭動員法案和戰爭預算。其中戰爭動員不需要準備,由於美國已經對同盟國宣戰,因此其國內已經完成了戰爭動員,不論兵源、武器和物資都已經轉入戰時機制。但以前美軍不需要擔心同盟國軍隊會打到美國本土,如今卻是不同了,中華帝國軍隊美國本土的威脅巨大,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打到美國本土了,因此額外的戰爭預算也非常龐大,高達50億美元。不過,出於對中華帝國的政治欺騙,美國國會通過的這個法案被嚴格保密。

4月8日,美國外交大臣約見了中華帝國駐美國大使譚繼光,提出嚴正交涉,但僅僅是抗議而已。中華帝國堅稱進攻夏威夷是受夏威夷人民和總督的請求才出兵的,對夏威夷戰役中美軍的傷亡和損失僅僅表示惋惜,沒有任何道歉的意思,反而指責美國無恥的侵佔了夏威夷,奴役夏威夷人民,表明中華帝國出兵夏威夷是爲了解救夏威夷人民於水火之中。

對此,美國政府上下非常的憤怒,伍德羅聽到後氣得差點噴血。

但最終伍德羅還是選擇了暫時容忍,這引起了美國國民的強烈不滿,大規模遊行示威此起彼伏,令伍德羅政府備受指責,變得非常的被動。

全世界各國都被珍珠港事件震驚了,沒有想到中華帝國竟然能夠找出這樣一個理由去欺負美國。偏偏美國選擇了忍讓,竟然願意就夏威夷歸屬問題同中華帝國商量,避免爆發戰爭。

對於國際輿論而言,美國的強國形象頓時一落千丈,伍德羅被指責是一個懦弱的總統。但歐洲各國高層都明白,伍德羅這麼做是在拖延時間,因爲美軍已經有計劃的開始從歐洲撤軍。

從4月9日開始,中華帝國同美國在舊金山展開關於夏威夷王國的歸屬進行談判。美國方面自然是想着借這個機會拖延時間,同樣,中華帝國方面也明白美國的戰略意圖,因此在跟美國談判的同時,另一邊也對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最後一個立足點,對美屬菲律賓展開軍事行動。

美國在亞太一直有兩個威脅中華帝國的跳板,一是日本,二是菲律賓。前者已經被中華帝國打掉了,就剩下菲律賓對中華帝國東南幾個行省構成威脅。

自從中美兩國走向全面敵對狀態,美國一邊在夏威夷構築太平洋要塞,一邊在美屬菲律賓修建戰略基地。美國在菲律賓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最大的空軍、海軍軍事基地,構成中華帝國軍南下東南亞的障礙並威脅中華帝國本土臺灣行省和廣東行省的的安全。

中華帝國南下印度洋需要經過南中國海,而法屬印度支那和美屬菲律賓將南中國海夾起來,對中華帝國的海上航道安全威脅重大。因此,中華帝國軍計劃攻佔菲律賓羣島,奪取美軍事基地,控制中華帝國本土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爲將來進攻荷屬東印度,徹底控制東南亞創造條件。

中華帝國軍計劃以駐臺灣和廣東的航空部隊實施航空火力突擊,消滅美駐菲航空兵主力,奪取制空權。同時先遣部隊在海軍支援下在呂宋島多點登陸並佔領機場,隨後航空兵適時前移,以保障陸軍主力在林加延灣登陸並佔領馬尼拉。在南部,中華帝國軍將佔領菲律賓第二大島棉蘭老島,隨後南北對進,佔領菲律賓全部島嶼。

對菲律賓的戰役早在中華帝國軍對夏威夷發起進攻的第二天就開始準備了。之前中華帝國總參謀部沒有想到攻佔夏威夷會如此順利,因此原計劃夏威夷戰役爆發10天后再進行菲律賓戰役,如今計劃提前行動。

當然,在中華帝國軍行動前,對美屬菲律賓的天文、地理和人文同樣都做了詳細的調查。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北望中華帝國臺灣行省,南臨荷屬東印度,扼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菲律賓羣島由7100多個島嶼組成,北隔巴士海峽與中華帝國臺灣行省相望,大部分是由山地、高原和丘陵構成。多活火山,地震頻繁。棉蘭老島的阿波火山是菲律賓最高的山峰,呂宋島的馬榮火山是菲律賓最大的活火山。主要河流有棉蘭老河、卡加延河,貝湖是全國最大湖泊。菲律賓北部屬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7℃,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夏秋季多臺風。

中華帝國軍充分考慮到菲律賓的各種自然條件,選擇在4月初攻擊菲律賓,主要是避開在夏級到來的颱風暴雨天氣,因爲中華帝國軍的先進戰車、火炮和機動部隊並不適合在那種天氣下作戰。

參加菲律賓戰役的中華帝國軍包括廣州軍區第14集團軍羣、海軍陸戰四師、蘭芳共和國僕從軍第一、第三、第四軍,巴布亞王國僕從軍第一軍,中華帝國本土艦隊菲律賓戰役聯合編隊,包括重巡洋艦10艘、輕巡洋艦25艘,驅獵艦49艘、潛艇22艘,航空母艦19艘,陸軍航空兵臺灣軍區第5兵團和廣州軍區第9兵團,戰鬥機600架、轟炸機2300架、關島海軍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隊,戰鬥機300架,轟炸機600架,以及約300艘運輸船和輔助船隻。

在菲律賓羣島的美菲集團軍計有33萬人(納爾遜.A.邁爾斯中將任司令,其中16.1萬美國人)和470多架飛機(其中可作戰的342架)。美國亞洲艦隊(司令爲威廉.v.普拉特海軍上將,包括裝甲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13艘,驅逐艦15艘,潛艇8艘)協同該集團作戰。

戰役開始時,中華帝國軍同樣將對付夏威夷的戰術用在對付菲律賓守軍上面,首先進行無線電干擾和切斷菲律賓一切對外的海底電纜,使得駐菲美軍無法跟外界取得聯繫。在南中國海,中華帝國軍以演習爲由,封鎖了南中國海航道,阻止法屬印度支那可能派出的船隻和飛機向菲律賓方向偵查。

四月五日,中華帝國陸海軍航空兵對美軍馬尼拉機場和甲米地(呂宋)海軍基地實施突然襲擊,數千架戰機於5日和6日間一舉摧毀了美軍在陸地上的95%的軍事設施,三分之二的戰鬥機,三分之一的美軍和菲軍死傷,美國亞洲艦隊三分之二的作戰艦隻被擊沉在港口內,另外三分之一的艦隻駐紮在菲律賓南部基地得以倖免。

經過兩天的空襲,中華帝國軍摧毀了菲律賓的美軍大部分軍事設施和人員,爲隨後展開的中華帝國軍登陸作戰創造了條件。

5日,中華帝國軍一部攻佔呂宋島以北的巴坦羣島。在奪取了制空權後,乘呂宋地區幾乎沒有艦隊之機,派先遣部隊陸戰四師一部約4000人開始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裡和維甘登陸並佔領附近的美軍機場。

6日,第16師三團約2500人率先在呂宋島南部的黎牙實比登陸,佔領當地美軍機場,迅速修復跑道,指引中華帝國空軍戰鬥機和轟炸機在此降落,並進一步擴大戰果。

自7日起,第5航空聯隊逐漸轉移到呂宋島的已佔機場,掩護地面部隊登陸和發展進攻。

8日,美軍僅剩的17架駱駝戰鬥機被中華帝國空軍5架雷電戰鬥機擊落,至此美軍在菲律賓羣島的所有空軍力量被消滅。

另一邊,中華帝國海軍派出12艘重巡洋艦、24艘輕巡洋艦、22艘驅獵艦和8艘潛艇,以及9艘航空母艦轉至菲律賓南部的美軍基地,將躲避在帕蘭港口內的美軍戰艦和潛艇悉數擊沉。從此,中華帝國軍完全掌握了菲律賓戰役的制海制空權。

9日,中華帝國軍第48師主力在海空軍的強大火力掩護下,在師屬戰車團的猛攻開道下,三個小時突破美軍9道防線,一個戰車團硬是打垮了美軍第十五軍主力,完成在呂宋島西岸林加延灣搶灘登陸行動。

同一天,第16師在呂宋島東南部拉蒙灣搶灘登陸成功,擊退駐守在此的美軍35師。至此,登陸的中華帝國軍形成南北夾擊馬尼拉、圍殲美菲軍主力的有利態勢。

11日,呂宋島守軍奉命撤往巴丹半島預設陣地和科雷希多島,準備長期抵抗。

中華帝國軍從南北兩面進逼馬尼拉,但未能切斷美菲軍撤向巴丹半島的退路。三天後,中華帝國軍攻陷馬尼拉外圍防線,馬尼拉當地華僑組成起義部隊,攻佔了馬尼拉總督府,內外夾擊配合中華帝國軍佔領馬尼拉。

另一邊,登陸的蘭芳、巴布亞僕從軍分別佔領甲米地和八打雁。儘管攻擊速度遠不如中華帝國軍,但是都在既定時間內完成,中華帝國軍發動的菲律賓戰役的主要目的業已達到。

從15日開始,中華帝國軍在棉蘭老島和霍洛島上陸。呂宋島上的美菲軍隊約10萬人被迫撤向巴丹半島,納爾遜.A.邁爾斯逃往荷屬東印度。

爲了一鼓作氣消滅美軍,中華帝國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由於美軍背水一戰,中華帝國軍首次遭頑強的抗擊。

中華帝國軍同美菲軍展開激烈的山地戰、叢林戰和陣地戰。交戰中,中華帝國軍陸戰四師4營因爲立功心切,貿然突進結果遭到美軍大兵力包圍,美軍採用了圍點打援戰術,前來救援的中華帝國軍503團二營全部陣亡。

很快,中華帝國軍調整了戰術,命令蘭芳僕從軍中的亞美尼亞人和巴布亞僕從軍的波利尼西亞人充當炮灰,向巴丹半島的美軍發動猛攻,牽制美軍主力。而中華帝國軍主力則迂迴至美軍側翼。

4月17日,中華帝國軍以第24師、第365旅做爲主力,對巴丹半島再次發起進攻。雙方在叢林中展開殊死戰鬥,中華帝國軍出動了臺灣軍區山貓特戰隊,利用狙擊手射殺美軍指揮官和機槍手,掩護中華帝國軍進攻。美菲軍既無援兵又缺補給,在中華帝國軍的猛烈攻擊下,巴丹半島守軍17.5萬人(其中美軍49300人)於4月19日投降。

20日起,美菲軍戰俘被中華帝國軍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兩萬餘美軍和菲軍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槍決,史稱‘巴丹死亡行軍‘。

同日,中華帝國軍佔領米沙鄢羣島等戰略要地。攻佔巴丹半島後,中華帝國軍對科雷希多島連續實施炮擊和轟炸。

4月22日,中華帝國軍對該島實施火力準備,23日在炮火掩護下分左右兩路登陸,對島上要塞發起攻擊。2.5萬名美菲軍依託坑道工事抗擊,並組織敢死隊展開白刃戰。

中華帝國軍久攻不下,最後對坑道內的美軍實施白磷彈、毒氣彈和火焰噴射等方式攻擊,美軍傷亡一天內增加至三分之二以上,面對中華帝國軍的強大攻擊力,美軍殘餘在亨利少將的帶領下投降。

次日,中華帝國軍佔領該島。

27日,駐棉蘭老島和北呂宋山區的美軍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被迫投降。

一天後,駐班乃島美軍遭到中華帝國海空軍的猛烈打擊,也停止了抵抗。至此,中華帝國軍控制菲律賓全境,全殲駐菲律賓的美軍和菲軍。

同樣,中華帝國軍在攻佔了馬尼拉之後,立即扶植親華的奎奈斯擔任菲律賓總統,組成親華內閣和議會,將菲律賓納入大中華帝國共榮圈。

同時,中華帝國對外則宣稱是應菲律賓人民的要求而出兵的,意在趕走美國侵略軍,恢復菲律賓人民的民主和自由。對此,美國總統伍德羅得知菲律賓淪陷後,氣得當場吐血,住進了醫院。

忍無可忍的時候,美國國會面臨美國國民巨大的輿論壓力,被迫於5月1日正式向中華帝國宣戰。

當天,中華帝國也不再掩飾了,由內閣總理大臣唐紹儀起草的對面宣戰詔書經帝國皇帝王辰浩批准蓋璽後,交由外交部正式對外發布。至始至終,中華帝國官方都咬定是美國先宣戰的,中華帝國是被迫對美宣戰的,一切後果由美國承擔。

聽到中華帝國的宣戰詔書後,真正醫院裡的伍德羅再次氣得昏死過去。

第596章 英德停戰第117章 遠東金融風暴(1)第616617章 帝國空軍的驕子第273章 確山軍演第262章 危機四伏第647章 決戰大西洋之冰雹來襲第700章 核談判(下)第538章 墨西哥戰敗和中華帝國的軍事幹預第464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十三)第560章第557章 炮艦外交中華帝國的大灰狼艦隊第535章 西班牙內戰結束第631章 墨西哥大潰退(上)第419章 戰國時代第503章 德國軍事力量的崛起第640章 黑壓雲域(二)第141章 掘金美利堅1第124章 科技掠奪第586章 列寧格勒火拼第592章 外高加索石油區爭奪戰第77章 陪練的暫編第二師第249章 將計就計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323章 強盜是這樣煉成的第467章 美軍大潰敗第226章 血火加勒比(中)第582章 第四次美墨戰爭爆發第460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九)第251章 讓諾貝爾獎靠邊站第311章 中華帝國大西洋艦隊第202章 中華人民志願軍(中)第391章 滅寇計劃第187章 較量(4)第724章 核大戰(2)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477章 大洋黑洞第727章 核大戰(5)第420章 歐洲戰車大競賽第492章 中土安保同盟第318章 全殲英國亞洲艦隊第698章 核談判(上)第274章 誤導戰術第173章 控制大清財政命脈第58章 籌備新軍(四)第303章 沙俄戰敗求和第162章 海陸協同 三江口之戰(5000)第118章 遠東金融風暴(2)第350章 載機巡洋艦第636章 伊莎貝爾大撤退(下)第501章 維和部隊入南非第618章 戰爭!戰爭!第99章 富可敵國第223章 和平方舟醫院船第152章 遼陽會戰第416章 斬首行動(上)第533章 美墨戰爭第350章 載機巡洋艦第560章第659章 決戰大西洋之鷹擊長空第38章 幼憔入幕第8章 乘勝和談第693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第110章 小喬第600章 北冰洋黑洞第674章 決戰大西洋之德軍潛艇的最後一擊第128章 衝突(下)第26章 世界震驚第207章 爲高升號復仇(下)第668章 決戰大西洋之壓秒攻擊第712章 外高加索戰爭第309章 三年中德同盟第369章 蘭芳東南亞的釘子戶第274章 誤導戰術第661章 決戰大西洋之最後一線生機第579章 死神gh-41攻擊直升機第348 日本潛艇的崛起第573章 希特勒的無奈第484章 納粹崛起(三)第489章 來自土耳其的求救聲音第710章 噴氣時代下的海軍航空兵第124章 科技掠奪第341章 第三次英布戰爭第63章 班底(下)第355章 升溫的火藥桶第651章 決戰大西洋之黑洞頻率第199章 夏級潛艇第534章 羅斯福的大清洗第458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七)第24章 聯合艦隊覆滅(二)第679章 颱風行動之下諾曼底登陸第31章 拖俄國下水第95章 永平軍演(5)第59章 陸軍的代差第425章 地獄火第416章 斬首行動(上)第723章 核大戰第458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七)第125章 籌備工業基地第109章 晉德商號第697章 憤怒的小鳥(下)
第596章 英德停戰第117章 遠東金融風暴(1)第616617章 帝國空軍的驕子第273章 確山軍演第262章 危機四伏第647章 決戰大西洋之冰雹來襲第700章 核談判(下)第538章 墨西哥戰敗和中華帝國的軍事幹預第464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十三)第560章第557章 炮艦外交中華帝國的大灰狼艦隊第535章 西班牙內戰結束第631章 墨西哥大潰退(上)第419章 戰國時代第503章 德國軍事力量的崛起第640章 黑壓雲域(二)第141章 掘金美利堅1第124章 科技掠奪第586章 列寧格勒火拼第592章 外高加索石油區爭奪戰第77章 陪練的暫編第二師第249章 將計就計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323章 強盜是這樣煉成的第467章 美軍大潰敗第226章 血火加勒比(中)第582章 第四次美墨戰爭爆發第460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九)第251章 讓諾貝爾獎靠邊站第311章 中華帝國大西洋艦隊第202章 中華人民志願軍(中)第391章 滅寇計劃第187章 較量(4)第724章 核大戰(2)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477章 大洋黑洞第727章 核大戰(5)第420章 歐洲戰車大競賽第492章 中土安保同盟第318章 全殲英國亞洲艦隊第698章 核談判(上)第274章 誤導戰術第173章 控制大清財政命脈第58章 籌備新軍(四)第303章 沙俄戰敗求和第162章 海陸協同 三江口之戰(5000)第118章 遠東金融風暴(2)第350章 載機巡洋艦第636章 伊莎貝爾大撤退(下)第501章 維和部隊入南非第618章 戰爭!戰爭!第99章 富可敵國第223章 和平方舟醫院船第152章 遼陽會戰第416章 斬首行動(上)第533章 美墨戰爭第350章 載機巡洋艦第560章第659章 決戰大西洋之鷹擊長空第38章 幼憔入幕第8章 乘勝和談第693章 希特勒的救命稻草第110章 小喬第600章 北冰洋黑洞第674章 決戰大西洋之德軍潛艇的最後一擊第128章 衝突(下)第26章 世界震驚第207章 爲高升號復仇(下)第668章 決戰大西洋之壓秒攻擊第712章 外高加索戰爭第309章 三年中德同盟第369章 蘭芳東南亞的釘子戶第274章 誤導戰術第661章 決戰大西洋之最後一線生機第579章 死神gh-41攻擊直升機第348 日本潛艇的崛起第573章 希特勒的無奈第484章 納粹崛起(三)第489章 來自土耳其的求救聲音第710章 噴氣時代下的海軍航空兵第124章 科技掠奪第341章 第三次英布戰爭第63章 班底(下)第355章 升溫的火藥桶第651章 決戰大西洋之黑洞頻率第199章 夏級潛艇第534章 羅斯福的大清洗第458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七)第24章 聯合艦隊覆滅(二)第679章 颱風行動之下諾曼底登陸第31章 拖俄國下水第95章 永平軍演(5)第59章 陸軍的代差第425章 地獄火第416章 斬首行動(上)第723章 核大戰第458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七)第125章 籌備工業基地第109章 晉德商號第697章 憤怒的小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