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何嘗不想生生世世生在中國?

bookmark

問鼎十國第八章何嘗不想生生世世生在中國?

看着汴京的一切,耶律賢對於壓得他們契丹喘不過氣來的中原天子,更加好奇,心下涌現出一股迫切與之相見的感觸。

女裡看着人來人往的一切,忍不住道:“在上京就聽說中原汴京的繁華,只以爲再繁華,還能比臨潢府強過多少?親自來到汴京,方纔知道什麼叫做繁華。”

羅幼度並沒有讓耶律賢多等。

他也很好奇耶律賢的來意,實難想象耶律賢這樣的人物會背棄契丹,遠來中原。

耶律賢抵達汴京的第二日,就得到了羅幼度的傳召。

羅幼度並沒有在紫辰殿這類接待外賓的地方接待耶律賢,而是將他叫道自己辦公接待大臣的延和殿。

羅幼度看着輕步入內的耶律賢,眼眸中露出一絲意外。

耶律賢與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他想着既是名留青史的人物,怎麼說也得有自己的特點。

可這第一眼的印象卻相當平庸,就如大街上隨手一抓的書生,除了臉色蒼白,帶着病態,並無特別之處。

耶律賢上前兩步,作揖道:“草民耶律賢,見過羅天子。”

羅幼度聽到他的自稱以及對自己的叫法,輕笑道:“草民?哪國的草民?”

耶律賢不卑不亢地說道:“自然是中國的草民。”

羅幼度問道:“那朕又是哪國的天子?”

耶律賢繼續道:“自然是中國的天子之一。”

羅幼度眉頭一挑:“天子還有之一?”

耶律賢道:“在尊上眼中自然沒有,您坐擁中原,身爲天子,眼中自容不下他人存在。草民卻是不同,昔年韓愈曾言‘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華夏而夷狄者,則夷狄之’。江南李景,巴蜀的孟昶,河東的劉承均,乃至契丹皇帝,在草民眼中,皆可謂之中國天子。”

羅幼度反問:“現在呢?李景?孟昶?劉承均?又在何處?”

耶律賢繼續道:“自秦皇而起,天下大勢必將歸於一統。尊上令得六合同風,九州共貫,自是雄才偉略所致。但並不意味着此三人不曾擔任過中國天子。”

xiaoshuting

“有點意思!”羅幼度笑着點頭:“不過相比韓愈之言,朕更加以爲孟子之言,更合朕心。用夏變夷,未聞變於夷者。”

他並非極端主義者,可以接受以中原文化影響世界,卻接受不了狄夷用他們的文化來影響中原文化,然後說這就是中原文化。

文化可以包容吸納先進的東西,卻不能變質。

羅幼度站起身子,高高的俯視耶律賢,說道:“朕可以接納契丹百姓,但不認契丹天子。”

耶律賢默然不言,只是作揖一禮,悶聲咳了咳。

他也不指望能夠真的說服羅幼度。

羅幼度若是真能同意他的觀點,也坐不穩天子之位。

羅幼度深深地看着耶律賢,說道:“自得知你南投以後,朕一直在猜測你用意何在?爲何會背棄契丹,遠來我中原。今日我算明白了,你遠來中原是爲了給契丹博取最後一線生機。你已經看穿了未來,你留在契丹,契丹沒有半點勝算。反倒是離開契丹,契丹還有一絲絲的希望。”

耶律賢臉色微變,仰望着羅幼度,眼眸中透着一絲恐懼,並沒有反對羅幼度的話,而是平靜地說道:“如此看來,草民也是尊上手中的一枚棋子?”

羅幼度頷首道:“不錯……”他說着,帶着幾分嚴厲的說道:“只是你跳出了棋盤,壞了我的大局,令我不得不改變計劃。”

耶律賢倒吸了口涼氣。

正如羅幼度說的,耶律賢選擇離開契丹,就是爲契丹博取最後微不足道的希望。

耶律賢作爲皇位第一繼承人,最初是有野心的。

耶律必攝的出現,破碎了耶律賢的野心。

耶律賢看得太明白了,中原出了一個羅幼度,一統之勢,無可避免。

契丹已經分裂,不能再亂了。

再亂就會重蹈當年突厥頡利可汗的覆轍。

當年的突厥多強?

東起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樑師都、李軌、王世充,即便李唐初期,也得仰着突厥鼻息而活。

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

但是內耗分裂,再加上一場天災,李唐輕易滅之。

固然有李靖、李績這類人厲害,可總歸是內部自身的因素,給了李唐可乘之機。

耶律必攝的行事作風,不容於老臣。

耶律賢明白哪怕他自己什麼都不做,這些老臣也會找上他,將他出來,從而將原本就實力大損的契丹,一分爲二。

耶律賢還以爲這是事態發展的必然因素, 直到現在,才明白,是有人一步步推動的。

耶律賢苦笑:“尊上之心思城府,草民佩服。即是如此,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羅幼度道:“朕爲何要殺你?”

耶律賢說道:“草民壞了尊上大計,不該殺嗎?”

羅幼度搖頭道:“用計取勝成固然好,不成就不成了,並不影響最後的結果,只是過程會簡單一些而已。能夠跳出來,放得下,這是你的本事,朕還是很欣賞的。只是有些好奇,明明有更簡單的辦法,爲何還要受這罪?不是胡輦營救得及時,你們怕是死在路上了吧。”

耶律賢道:“輕易的一死了之,且不說會不會造成後患,自己自然也是不甘心的。在尊上眼中,草民是夷狄。但草民又何嘗不想生生世世生在中國?看百家爭鳴,誦孔孟之道,感受千年璀璨文化的底蘊?”

他回頭看了一眼殿外,說道:“能夠踏足這中原,於願已足……咳咳!”

羅幼度問道:“真的於願足了?”他戲謔地說道:“朕抄了孔家的書樓,收集天下古籍,聚於華夏書館。未來還打算,整理天下書刊,合編一套大典。你不想看一看未來?”

耶律賢聽着臉都揪在了一起,仰望着上首的中原天子,糾結了半晌,說道:“草民本只有一願,可來到這中原,百念叢生,哪裡甘心。”

羅幼度張開雙手。高聲道:“那就是了,朕身爲中國天子,坐擁天下,哪有容不得一個耶律賢的道理。”

章節報錯

喜歡問鼎十國請大家收藏:()問鼎十國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二章 亂其軍隊第二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第三十九章 羅幼度的小米弟們?第二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四十六章 戰略目的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三十七章 “滾”第二十六章 無可彌補的差距第十八章 無法拒絕的利誘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二十一章 夔州失守第一百五十章 這裡莫不是天堂第十七章 小勝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九章 口不對心(二)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三十章 不祥預感第十三章 不可輕易效死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六十一章 碾壓的力量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十八章 跟想的不一樣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684章 報仇 中原的弱點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四十七章 致命的殺招第十二章兵圍幽州城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686章 亡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704章 將三代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一百七十一章 目光焦距之處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三十六章 我是冤枉的,你可相信?第二章 亂其軍隊第四十二章 烏江渡口阻擊戰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二十五章 黃河決堤第七十一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七十章 做媒第二十五章 利益交纏第五十六章 步步受制第五十六章 發揮失常 潰敗在即第一百六十二章 驚嚇 神器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十三章後蜀名將第二章 活下去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懷心思第708章 諸國降王侯長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六十九章 畏虞如虎 五載籌謀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八十一章 死中求生 各尋歸途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一百八十八章 雪崩第六十章 功利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一口鍋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 驚聞噩耗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動的感覺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得選了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八十八章 魂斷陳橋驛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綁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線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衝突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科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四十章 勞模石守信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
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二章 亂其軍隊第二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第三十九章 羅幼度的小米弟們?第二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四十六章 戰略目的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三十七章 “滾”第二十六章 無可彌補的差距第十八章 無法拒絕的利誘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二十一章 夔州失守第一百五十章 這裡莫不是天堂第十七章 小勝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九章 口不對心(二)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三十章 不祥預感第十三章 不可輕易效死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六十一章 碾壓的力量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十八章 跟想的不一樣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684章 報仇 中原的弱點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四十七章 致命的殺招第十二章兵圍幽州城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686章 亡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704章 將三代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一百七十一章 目光焦距之處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三十六章 我是冤枉的,你可相信?第二章 亂其軍隊第四十二章 烏江渡口阻擊戰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二十五章 黃河決堤第七十一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七十章 做媒第二十五章 利益交纏第五十六章 步步受制第五十六章 發揮失常 潰敗在即第一百六十二章 驚嚇 神器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十三章後蜀名將第二章 活下去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懷心思第708章 諸國降王侯長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六十九章 畏虞如虎 五載籌謀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八十一章 死中求生 各尋歸途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一百八十八章 雪崩第六十章 功利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一口鍋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 驚聞噩耗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動的感覺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得選了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八十八章 魂斷陳橋驛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綁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線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衝突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科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四十章 勞模石守信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