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來吃沙的!

bookmark

羅幼度拉着劉繼業入城,給了他極高的待遇,甚至不惜抄了李世民的作業,讚歎道:“此番拿下河東,遠不及得到將軍更令朕高興。”

這話從羅幼度口中說出來,分量極重。

劉繼業也與有榮焉。

羅幼度隨即問起了關於河東的防備。

劉繼業對於河東的地形地勢瞭如指掌,說的是頭頭是道。

尤其是對於代州雁門關的防線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劉繼業說道:“雁門關東西山岩峭拔,盤旋崎嶇,乃塞北門戶。防備契丹,當以雁門關爲主,但不可過於依賴雁門關。雁門關有東陘關、西陘關,所轄過長。可防小股部隊入寇打草谷,對於大舉入侵,力有不逮。”

“代州一地,多山多澗,東鄰恆山,西接天涯山,南界五臺,北毗山陰,小道縱橫交錯。”

“契丹騎兵的威力於此地施展不開。”

“末將以爲可以將雁門關與代州地形相互結合,以爲防禦手段。”

羅幼度聽得連連點頭,從這番言論即可看出,劉繼業對於如何防範契丹入侵是研究過的。

他並不信任契丹,提前做了準備。

也許正是因爲如此,劉繼業在鎮守雁門關的戰績相當驚豔。以不過數千軍馬,多次讓數以萬計的契丹兵無法越雷池一步。

尤其是雁門之戰,面對十倍以上的敵人,劉繼業直接斬殺敵主帥,生擒都指揮使李重海。

此次覆滅北漢,再一次使得中原的領地與契丹交界。

這一次領地交界,與古北口、渝關不同。

古北口往北那是百里漠南草地,而渝關以東是一條百里的沿海山道。

這種疆域交界,依舊存有無人的緩衝地帶。

河東雁門關以北不遠就是朔州、應州,離大同雲州,快馬也是一日路程。

這是完全沒有緩衝地帶的交界地,必然伴隨數之不盡的摩擦交鋒。

這雁門關的守將必須要擁有足夠的勇武,才能震懾得住崇尚武力的草原民族。只有武勇還不夠,還得有足夠的智謀,應對敵人的陰謀詭計。

這還有比劉繼業更適合鎮守雁門關的人嗎?

反正羅幼度是想不到第二個。

羅幼度頓住腳步,看着身側的劉繼業道:“分析的精闢到位,這鎮邊重擔,非將軍不可,將軍可願爲我朝鎮守雁門?”

劉繼業怔了怔,心絃再次給觸動了,自己不過一降將,卻將如此重任託付,抱拳高聲道:“縱敵有兵百萬,末將亦願爲陛下當之!”

羅幼度哈哈大笑,說道:“此番出戰,李筠多次讚歎將軍,說將軍是河東唯一讓他頭痛的大將,此番得讓契丹小兒嚐嚐將軍的厲害。這無敵之名,讓中原人喊出來,算不得本事,讓契丹人喊出來,纔是威風。”

劉繼業眼中躍躍欲試。

羅幼度想着劉無敵,有點不是味道,楊無敵好聽多了,說道:“河東劉氏即亡,將軍不如改回本姓如何?”

劉繼業道:“末將也有此意。”

羅幼度道:“便叫楊業吧!”

還是楊業聽着順耳,楊繼業差點意思。

楊業自無異議。

他這繼業的繼字,本就是因爲劉崇收他爲養孫,跟輩分取的。

這北漢已滅,遷徙百姓的事情也跟着取消,所有百姓迴歸故土。

爲了彌補他們此次遷徙所受的驚嚇損失,羅幼度還特地減稅以作補償。

做好這一切,羅幼度也準備回師汴京。

在撤軍之前,羅幼度遵守約定,在折御勳、折賽花的陪同下,親自去了一趟府州。

對於羅幼度的到來,折德扆自是不敢怠慢,親自來府州疆界相迎。

折德扆見羅幼度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年輕,想着對方這些年的事蹟,也不由暗暗咂舌。

入得府谷,羅幼度也見識到了造物主的神奇,也明白了什麼折家能夠在與中原斷絕道路的情況下,憑藉一孤城,獨守西北,拱衛疆界多年了。

府谷的城牆皆以大墩石壘砌而成,城東是深溝峽谷,城南臨靠山崖,崖高百米,下邊是滾滾黃河,城北是斷頭崖,無立錐之地,唯一可以進攻的城西還是一面大斜坡,府谷就立於山頂。

就這種地形地勢,縱有數十倍的敵人,也得折戟城下。

羅幼度依言爲葬於府谷後山的上萬墓碑上了三炷香,說道:“府谷兒郎護邊之功,當受世人敬仰,爲後人謹記。折帥,你在此立一墓碑,碑名英烈碑,朕親自撰寫碑名,讓大匠拓印。這裡再建一間英烈祠,以供人祭拜……”

穿越初期,羅幼度毛筆字一般,很少獻醜。

但隨着時間推移,他在書法上也下了一番功夫,至今已經拿得出來見人了。

折德扆更是感動,道:“府谷上下百姓,必將感念陛下大恩。”

羅幼度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府州上下百姓來祭祀家人,都得感念他的恩德。

羅幼度又跟折德扆說起了要在府谷設置牧馬監的事情。

折德扆自然是鼎力支持,讓人將張伯、張樂叫來。

張百里已經病故,張伯、張樂正是張百里的兒子,兄弟兩人連起來就是伯樂。

折德扆道:“張伯、張樂兄弟二人各有所長,張伯擅於相馬,而張樂更長於專研,府州戰馬甲冠天下,這兄弟二人居功至偉。”

羅幼度看着老實憨厚,甚至有些畏畏縮縮的兄弟二人,笑道:“這人,朕就帶走了。折帥,莫要心疼!”

折德扆看得很開,笑道:“府州一切皆是陛下所有,有何心疼的?能與中原相連,對於府州上下,已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

北漢滅亡的消息以可怖的速度向四方傳遞。

柴守禮最近有些忙。

他是郭榮的親生父親。

古代人最講“禮”,郭榮的帝位來自郭威,必須以郭家的繼承人自居,纔是正統禮法。

故而柴守禮從禮法來說是郭榮的元舅。

這國舅見到皇帝是需要行禮的。

可禮歸禮,敬歸敬,柴守禮終究是生父。

親爹給兒子行禮,於禮不和。

故而自從登基以後,郭榮便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生父了,只是給了對方極高的地位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讓他安享晚年。

這有了一個皇帝的兒子,柴守禮自然極爲張狂,在洛陽可謂地方一霸。

他與當朝將相王溥、韓令坤等人的父親在洛陽恣意妄爲,毫無顧忌,洛陽人對此避之不及,稱他們爲“十阿父”。

作爲“十阿父”之首,柴守禮手上沾了不止一條人命。

早有官員上報給了郭榮,但面對自己的生父,郭榮也很是無奈。

縱使執法如山,用刑峻急的郭榮,也沒辦法對自己的父親下手,故而當作不知道冷處理了。

京中生變,羅幼度受符皇后禪位登基。

最無法接受的就是柴守禮。

這郭榮的子嗣失蹤,可他還有別的兒子啊,怎麼樣也輪不到羅幼度這個外人。

尤其是羅幼度成名於開封府,以秉公執法而揚名。

已經習慣了太上皇的生活,柴守禮一想到自己迴歸平凡人的生活,就渾身不是滋味。

這個時候,又傳出羅幼度與符皇后有私的消息,柴守禮更是怒發如狂。

他根本不去考慮事情的真實性,只是覺得如此,就是如此。

正好別有用心之人,找上了門,柴守禮哪裡禁得起誘惑,直接上鉤,開始暗暗籌備。

他的人脈很廣,有郭榮這座靠山,誰能不給他面子?

但隨着二十七日滅北漢,傳到洛陽之後。

柴守禮瞬間發現,自己門可羅雀,頓時成爲了孤家寡人。

先取燕地,又滅北漢,令得羅幼度的威望。強大的威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讓所有心懷叵測之人都心寒膽落,收起了不軌之心。

定難軍。

李彝殷在沙漠中吃了半個月的沙了,他覺得自己身上都能抖出好幾斤的沙子。

在羅幼度攻打北漢的時候,李彝殷暗中將兵馬悄悄往橫山方向集結,只要羅幼度陷入苦戰,或者爲契丹擊敗,他立刻就兵發橫山,將橫山山脈掌控在手中。

李彝殷覬覦塞上江南早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過李彝殷很清楚,塞上江南無險可守,就算攻取,也極難防備。

直接進兵靈鹽過於愚蠢,橫山纔是他的目標。

橫山地區不但山勢縱橫,且水力豐富,無定、大理、吐延、白馬等河流縱橫交錯,使得橫山成爲除靈州、涼州、肅州之外,最肥庶之地。

這裡的畜牧業和農業十分發達,地勢也非常險峻,十分難攻。

佔據了橫山,那麼定難軍就能夠直接在橫山開闢田地、牧場,直接以橫山之糧,補充前線軍需。

否則定難軍想要進攻中原疆域,首先得吃百里的黃沙。

故而在李彝殷的眼中,橫山山脈就是定難軍是否能夠立國的命運分界線。

“這一次,一定要拿下橫山山脈!”

爲了這一戰,李彝殷是親自出馬。

一騎匆匆而至,李光睿直接從馬背上滾了下來,摔在了沙地上。

他顧不得疼痛,手腳並用,連滾帶爬的衝到自己的父親面前,惶恐道:“父親,河東漢國滅了!”

李彝殷先是一呆,雙眼從震驚轉爲恐懼,腦中只有一個念頭:這沙味道不錯,我是來吃沙的,沒別的想法。

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結中原之歡心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一百六十九章 雍靖第一百二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五十二章 美夢與現實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十七章 致命錯誤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二章 活下去第十八章 單騎斬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八章 奇貨可居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九十章 穩定大局第704章 將三代第五十九章 解惑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三十八章 條件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二十八章 羅幼度的嘴第五十三章 長江浮橋第二十六章 不甘的趙家兄弟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六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率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三十七章 諸事順暢,莫名高興第705章 聖戰第一百五十章 這裡莫不是天堂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報第三十章 哭了!是嚇得?還是感動?第五章 打服爹就夠了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五十五章 記憶中的叔父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十章 齊活了第五十七章 用間第704章 將三代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三十一章 謀取舒州 金陵夜話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計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十七章 致命錯誤第七章 玩得比較花?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708章 諸國降王侯長第七章 結交第三十五章 見李重進第十四章 誘敵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十八章 人性算計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一百九十章 逃不開的真香定律第二十八章 羅幼度的嘴第五十七章 用間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三十一章 謀取舒州 金陵夜話第二十二章 最後悔的事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一百零四章 大舔狗第六十五章 滔天烈焰第二十六章 不甘的趙家兄弟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一百六十四章 愚蠢第七十九章 折賽花懷了?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個選擇第三十二章 旅了個遊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開門紅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二十九章 御下
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結中原之歡心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一百六十九章 雍靖第一百二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五十二章 美夢與現實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十七章 致命錯誤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二章 活下去第十八章 單騎斬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八章 奇貨可居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九十章 穩定大局第704章 將三代第五十九章 解惑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三十八章 條件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二十八章 羅幼度的嘴第五十三章 長江浮橋第二十六章 不甘的趙家兄弟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六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率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三十七章 諸事順暢,莫名高興第705章 聖戰第一百五十章 這裡莫不是天堂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報第三十章 哭了!是嚇得?還是感動?第五章 打服爹就夠了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五十五章 記憶中的叔父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十章 齊活了第五十七章 用間第704章 將三代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三十一章 謀取舒州 金陵夜話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計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十七章 致命錯誤第七章 玩得比較花?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708章 諸國降王侯長第七章 結交第三十五章 見李重進第十四章 誘敵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十八章 人性算計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一百九十章 逃不開的真香定律第二十八章 羅幼度的嘴第五十七章 用間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三十一章 謀取舒州 金陵夜話第二十二章 最後悔的事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一百零四章 大舔狗第六十五章 滔天烈焰第二十六章 不甘的趙家兄弟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一百六十四章 愚蠢第七十九章 折賽花懷了?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個選擇第三十二章 旅了個遊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開門紅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二十九章 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