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做個選擇

bookmark

反對在南海組建水軍是宰相們的意思,羅幼度這一開口,身爲文官領袖的竇儀立刻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爲於南海組建水師一事,實無必要立刻執行。朝廷這些年南征北戰,領土疆域,擴充一半有餘。兵數來回調動多達五十萬餘次,糧食軍餉耗費巨億。江南、吳越、清源尚且能夠自足。可巴蜀、嶺南、涼隴皆需規劃建設,尤其是涼隴之地,陷敵久遠,需着重治理。而今朝廷並不富裕。南海組建水師,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兵卒挑選,船艦打造,兵甲配備,物資供給,皆是巨大消耗。”

“陛下,俗語云: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

“朝廷取得嶺南之地以後,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大一統也。正是百廢待興,開創治世盛舉,恢復民生的大好時機。”

“以民爲本,國祚方能長久。”

竇儀一臉肅穆地說着。

羅幼度瞧着竇儀,頗爲頭疼。

竇儀自淮南之戰時,進入他的心腹團以後,就成了他的左膀右臂,一直助他良多。登基之後,更是第一批入相的潛邸之臣。

竇儀爲人清介重厚,直言敢諫,更兼博學多識,應務之才,當世之王佐。

羅虞朝廷有今日之盛,竇儀出力良多。

羅幼度目光超前,時不時地就會冒出很多超時代的想法。

這些想法並非不好,但有一些並不適合這個時代。

過於超前的東西,生搬硬套用於古代會出大事的。

竇儀把這這道關卡,多次據理力爭,壓住羅幼度躁動大踏步的心,避免步子邁得太大扯着蛋的風險。

這一次竇儀再度站在了跟前,羅幼度微眯着眼,這跟竇儀、魏仁浦這些驚才絕豔的宰相團鬥智鬥勇,還是很有意思的。

贏了他們,很有成就感。

竇儀這話音一落,韓令坤立刻站了出來。

在宋朝因爲趙匡胤對文臣的妥協,加上杯酒釋兵權的舉動,廟堂上已經沒有能夠與文官抗衡的武臣了。

吸取教訓的羅幼度自然不會重蹈覆轍,武臣是有說話的權力的,也有跟文臣吵架的資格。

不過就是常輸而已。

動手是武臣的強項,動嘴真不是滿身文臣的對手。

但是該上的時候,武臣絲毫不慫。

韓令坤道:“竇相公此言差矣,於南海組建水師是爲了穩固整個南海的局勢,將朝廷的威勢散佈出去,可以有效地避免兵禍,震懾宵小。防範於未然,避免我軍日後爲了南方兵事而分心。”

羅幼度暗暗點頭,韓令坤說的有幾分道理,但這道理差了一些。

果然沒有潘美在,武臣這方面的戰鬥力要差上不止一點。

韓令坤這話音方落,薛居正立刻道:“殿帥此言差矣,若是因爲南海的一些盜匪,完全無須朝廷親自動手。只要派遣一使者前往占城國知會一聲,保管占城國立刻派兵維護南海秩序,根本無須朝廷動手。”

薛居正是禮部的人,常與他國使者往來。

占城國物產極爲豐富,但缺乏高端工藝,奢侈品方面很依賴中原。

與中原的關係極好。

占城國實力弱小,但在此刻的東南亞還是有一定威勢的,統治着舊州、烏麗、日麗、烏馬、拔弄等屬國,讓他們去攻略別國,或許沒有那個實力,但是打一些海盜,綽綽有餘。

韓令坤一時間不知怎麼回懟。

曹彬見狀出班道:“臣以爲自身強纔是硬道理,南海諸國一直以來對於我們中原都是名義上的尊重,除了進貢。我中原對於他們,並未有實際上的影響力,反倒是西方的船隊,將他們的文化向南海諸國傳播。如此局面,便是因爲我們不重視南海之故。”

看得出來,曹彬是下了一點功夫的。

魏仁浦這時也站了出來,說道:“臣以爲事有輕重緩急,南海諸國,實力弱小,不值得朝廷如此對待。反之東北契丹方纔是我朝大敵,心腹之患。現今他們已經出兵高麗,意圖明確。趁着我軍無力北伐的時候,剪除後患。此時耗費鉅額軍餉擴充南海實力,實在是本末倒置。”

竇儀說的是民生,魏仁浦此時說的就是大局。

石守信忍不住道:“那也不見得你們在北疆有什麼作爲。”

魏仁浦都懶得回嘴。

宋琪這時也道:“陛下,南海海賊不成氣候,從潘都督傳來的消息來看,他們劫掠的皆是小商小販,真正大規模商隊,他們不敢動手,與我朝經濟並無大的影響。地方官員留心,加上占城國配合,不足爲懼。”

這就是從現實入手了。

三位宰相分別從民生、大局、現實入手,明顯是有備而來。

反觀武臣這羣渣渣,除了曹彬說了點東西,完全沒有抵抗能力。

唉!

這也不怪他們,本來這羣人就不喜歡動腦。

加上這個時代人對於南海確實不太瞭解。

作爲一個大陸性質的國家,對於航海疏於認識。

無從辯駁。

羅幼度捋了捋自己蓄的小鬍鬚,知道想要逆轉局面,還得使用殺手鐗,他瞄了趙普一眼。

趙普心領神會,作爲宰相團的一員,再次在背後捅起了刀子。

“臣以爲竇相公、薛相公、宋相公說的皆有道理,但是臣以爲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陛下對於涼隴局面的一句以諸夏利益爲上,臣深以爲然。我中原朝廷可爲四方之主,庇佑帶領屬國走向富強。然一切都須建立於諸夏利益之上,而非爲了所謂天朝上國之虛名,而放棄實利。”

“南海諸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盛產糧食。我們江南自詡魚米之鄉,稻米一年兩熟,可他們卻能一年三熟,且產量遠勝我中原。若我們能讓整個南海諸國爲我們中原種地,中原未來將無懼任何天災,天下百姓皆能吃飽穿暖。這是何等利國利民之舉……”

趙普一番話說的頓挫抑揚,極具效果。

竇儀、薛居正、魏仁浦、宋琪等人臉色都爲之一變。

他們這類人對於開疆擴土並沒有很大的慾望,民生纔是他們嚮往的東西。

濟世安民是他們最求的目標,說簡單的就是讓天下百姓吃飽穿暖。

趙普這一刀子無疑捅在了他們的軟肋。

只是這得在中原百姓跟南海諸國百姓中做個選擇。

第四十五章趙家兄弟的好感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一百三十五章 又懷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五十二章 符家姐妹與折賽花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十八章 跟想的不一樣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四十章 半日閒第十五章 重武輕文第四十三章 搏殺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705章 聖戰第十八章 單騎斬將第七章 中原系將領的迷茫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三十七章 諸事順暢,莫名高興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五十一章 牛刀小試……神臂弓第一百零三章 金刀楊無敵第三十八章 宰相肚量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三十八章 朱元來訪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691章 回宮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689章 凱旋而歸第三十五章 榮耀與尊嚴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三十五章 榮耀與尊嚴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665章 趁機擊潰南朝第四十二章 一語停口角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六十九章 羅幼度的決心第五十六章 造勢第八章 奇貨可居第五十九章 進擊的陳覺第五十三章 風水不好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二章 南北異動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十五章 重武輕文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六十一章 誰得利,誰可疑第四十一章 兩軍對壘本書由來!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一百四十三章 提倡研究第三十三章 “恐高”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二十七章 順應民意第九十章 穩定大局第五十三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三十六章 讓豬拱了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二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五章 聲名大噪第六十七章 埋下一顆大雷(二合一)第十三章 蕭家長女第九十章 穩定大局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六十章 亂局中的決策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懷異心第八章 暫不支援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五十六章 步步受制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二十六章 不孝子孫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
第四十五章趙家兄弟的好感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一百三十五章 又懷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五十二章 符家姐妹與折賽花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十八章 跟想的不一樣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四十章 半日閒第十五章 重武輕文第四十三章 搏殺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705章 聖戰第十八章 單騎斬將第七章 中原系將領的迷茫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三十七章 諸事順暢,莫名高興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五十一章 牛刀小試……神臂弓第一百零三章 金刀楊無敵第三十八章 宰相肚量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三十八章 朱元來訪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691章 回宮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689章 凱旋而歸第三十五章 榮耀與尊嚴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三十五章 榮耀與尊嚴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665章 趁機擊潰南朝第四十二章 一語停口角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六十九章 羅幼度的決心第五十六章 造勢第八章 奇貨可居第五十九章 進擊的陳覺第五十三章 風水不好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二章 南北異動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十五章 重武輕文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六十一章 誰得利,誰可疑第四十一章 兩軍對壘本書由來!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一百四十三章 提倡研究第三十三章 “恐高”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二十七章 順應民意第九十章 穩定大局第五十三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三十六章 讓豬拱了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二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五章 聲名大噪第六十七章 埋下一顆大雷(二合一)第十三章 蕭家長女第九十章 穩定大局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六十章 亂局中的決策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懷異心第八章 暫不支援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五十六章 步步受制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二十六章 不孝子孫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