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逃不開的真香定律

bookmark

胡龐特看着正在胡吃海喝的張齊賢,大有恨鐵不成鋼的模樣,氣得在大廳裡來回踱步。

張齊賢大口吃着西方特有的黑山羊肉,不時地將酒壺往嘴裡灌,他一邊吃一邊看着有些氣急敗壞的奈爾斯,嚥下了嘴裡的食物,說道:“胡學士怎麼不坐下來吃?”

胡龐特本名貝赫達德·龐特是波斯人,在中原改了漢名。因大聖尊者胡德姓胡,摩尼教大多數人都改爲胡姓。

胡龐特昔年是給驅逐出波斯的,父母都死於大食法的清算,對於大食法有着很深的仇怨。

這能夠跟着張齊賢一併出使,充當翻譯,也表明胡龐特是能分輕重的,不會因私廢公。不過作爲戰勝國的使者,沒能耀武揚威的蔑視以往仇敵,出一口惡氣,便覺得不是滋味。

尤其是自己的上司還是一個吃貨,一路來都在吃,什麼都吃,就如餓死鬼投胎一樣。

大食國招待的美食不說了,連路上遇到窮苦百姓吃的麩皮都饞嘴。最可怕的還是亂吃藥,出使的途中一個隨行使者因水土問題鬧了肚子,西方大夫開了一些止瀉藥丸。

張齊賢覺得清澹無味,拿來當豆子吃了,末了還感慨了一句:“不及涼州的大力丸夠味。”

“不吃!”

胡龐特帶着幾分賭氣地說道。

張齊賢大喜過望,將胡龐特的那一份端到了面前,大快朵頤。

胡龐特嘴角抽了抽,忍不住道:“張正使,莫要忘了大事,此來主要目的是與黑衣大食結盟不假,但更重要的是爲朝廷爭取利益。”

張齊賢並不急着回話,而是將滿嘴的食物嚥下去以後,方纔笑道:“誤不了正事……”

他本就肥胖,笑的時候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隙,那微眯的縫隙中透着智珠在握的意味。

大食法真正的敵人可不是他們,而是更西方的公教。

馬格德堡。

人稱奧托大帝的羅馬帝國皇帝高居王位,看着面前匍匐於地的維薩姆,靜靜的聽着他說着東方的事情,聽着對方說着第二次怛羅斯戰役的經過,眼眸中閃過一絲興奮,“起來吧,憑你帶來的消息,我以羅馬皇帝的名義赦免你的罪過。”

維薩姆激動得渾身顫抖,跪拜道:“感謝偉大的奧托大帝寬容仁慈,我願意再次成爲您手中的刀,爲您剷除一切敵人。”

維薩姆本是奧托大帝麾下的一員大將,因爲與同僚起了摩擦,決鬥時未能收手,將對方砍殺被逐出了羅馬帝國。

奧托雄才偉略,當時他已經成爲了東法蘭克國王以及薩克森王國,征服了意大利,成爲古歐洲最強大的勢力。

奧托野心不足於此,古歐洲這邊的政壇很是奇葩,爲首的幾個公國都是親戚,相互之間都在籌謀對方的領地權勢。偶爾有一家獨大的,其他人就當起了烏龜,然後等着對方死,取代對方的位置。

奧托想要讓皇權長存,施展了諸多手段,通過聯姻與拜占庭帝國建交往來,控制了羅馬教廷,加冕稱帝,成爲了羅馬的監護人與皇帝和羅馬公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以此鞏固自己的地位。現在古歐洲奧托獨大,不過他並不滿足,他想奪回公教的聖城耶路撒冷,他要跟亞歷山大一樣東進,成爲西方世界最強大的大帝。

維薩姆表面是給驅逐出境,實際上是奉命探查東方的情況。

維薩姆以僱傭兵的身份走遍了黑衣大食,直至怛羅斯戰役決戰的時候,發現大虞軍的異樣,不願意冒險,偷偷逃離了戰場。

在得知聖戰大軍慘敗之後,維薩姆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向奧托彙報情況。

奧托閉目沉思了片刻,高聲道:“來人,去將教皇請來。”

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早在他的掌控之下,而且奧托還與羅馬教廷簽訂了《奧托特權協定》,核心內容是:沒有皇帝的許可,教皇不得擅自登上聖彼得寶座,教皇宣誓保衛皇帝,皇帝宣誓保衛教皇。

換而言之,西方公教都在奧托的掌控之下,是爲國家傀儡。

奧托並未將約翰十二世放在心上,不過奪回聖城這種大事,得約翰十二世出面,讓他號召貴族信徒,能夠免去一大筆經費。

奧托讓維薩姆起來說話,與他聊起了黑衣大食的事情,還命人準備了酒食。

奧托本以爲約翰十二世最快也要明後日才能抵達,卻不想只是一個時辰,他已經得到約翰十二世入宮的消息。

奧托先是錯愕,隨即一笑,說道:“看來這位教皇大人也得到了黑衣大食大敗的消息了。”

維薩姆暗自慶幸,還好自己來得及時,真讓教皇搶了先,這條消息就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只是到底是誰?消息傳的竟不輸自己……

公教的聖城一直爲大食法佔據,此事在公教信徒心中是永遠的痛。

只是在過去幾百年的時間,黑衣大食橫跨亞歐非大陸,實力強勁,他們又逢內部混亂,有蠻夷作亂,自顧不暇,只能作罷。

可現在奧托橫空出世定鼎西方,成爲羅馬皇帝。

同時拜占庭的馬其頓王朝也開始崛起,儘管拜占庭的公教已經與羅馬教廷有了一定的分歧,但對於大食法的仇恨深入骨髓,雙方締結姻親本就有同時出兵的意圖。

歷史上雙方都在等待時機,有了後來的十字軍東征。

現在時機已到……

-----------------

巴格達。

黑衣大食的諸國國王並沒有因爲停戰而退卻,加強文化、經濟交流,互通往來什麼的,一切都沒問題,分歧出在巴格達建造道觀的事情上。

道教是大虞國教,儘管爲了穩定西域,朝廷在西域推行摩尼教,但道教的地位在大虞是無人動搖的。

哪怕西域沒有什麼人信道,道觀道士什麼的都得安排上。

甭管摩尼教還是佛教都得退讓三分,國教的牌面擺在那裡。

可以不信,但不能沒有,更不能不宣傳。

大食法骨子裡就有排斥異教徒的文化,讓他們同意在巴格達建造道觀,接受東方派遣道士駐紮,宣揚東方的道學文化,這一點很難得到大食法的認可。

雙方圍繞這點相互扯皮,但彼此都保持底線,誰也不願讓步。

哈里發塔尹爾揉着微疼的腦仁,問道:“撒馬爾罕那邊可有異動?”

因爲在關鍵的時候談不攏,以致於議和暫停。

這個時候大虞是有可能動兵的。

曼蘇爾一世道:“我已經派兵作了準備,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東方並無出兵之意。”

他並不敢陳兵邊境,但暗中將兵士調往邊境周邊的城池。

“那就好!”塔尹爾鬆了口氣,再問道:“使者最近在幹什麼?”

阿杜德·道來想了想,憂心忡忡地道:“再吃,一餐一人吃四五人的份……”

塔尹爾笑道:“無妨,說明我們大食的美食對使者胃口。”他暗自笑話阿杜德·道來小氣,莫說四五人份,便是十幾人的份又如何?還能吃窮他們?

阿杜德·道來道:“這使者有怪癖,愛吃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真就當心他吃壞了東西,不慎見了真主,不好交代!”

“……”

大殿上一片寂靜,好半晌才恢復正題,但商討來商討去都是如何才能說服張齊賢在巴格達建道觀的意圖,從未有一人覺得應該在此事上妥協。

直到西方、北方傳來消息……

這個時段西方的整體經濟、文化都落後於東方。尤其是現在的大虞,他們在各處要地皆有戰備糧倉,可以做到不動聲色的調兵遣將。

西方卻不行,他們經濟人口都要遜色東方。要籌備一場大規模的戰役,不說舉國動員,至少半個國家都得運轉。

兵員的調動,糧草裝備的運送,瞞是瞞不住的。

奧托與拜占庭這邊一備戰,各種消息風言風語就傳開了。

大食法本就防着公教,那邊一動,立刻得到了消息。

然後同樣的大殿,這一次說話的是諸王之王的阿杜德·道來。

“這些天我對東方道教做了一些調查,發現他們跟摩尼教、佛教、公教不同,道教真人很是清高,一般不參與世俗之事。其實就一道觀而已,在我們眼皮底下,還能掀起什麼風浪?”

“確實如此,東方天子頗爲仁厚,不必爲了一個道觀壞了兩國關係!我們的敵人終究在西方……”

你一言,我一語的,一下子將此事給定調了。

塔尹爾是個傀儡,可至少在巴格達這一畝三分地還是擁有話語權的,領地內多個道觀,自然不樂意。

“???!”

現在感受到了西方的威脅,一想到公教的那羣瘋子,一個等同華夏“善”字的阿拉伯話,脫口而出。

協議正式簽訂,李處耘與張齊賢等人留在西域處理戰後瑣事,並沒有返回涼州,只是將大食法同意議和的消息命人傳往中原。

遷居洛陽的羅幼度得到消息以後,這位素來穩重的羅天子也忍不住叫了一聲“好!”

十年計劃,邁出了第一步。

當天他命人召見了道士範鏵。

範鏵此人有些名不見傳,但他的師傅卻耳熟能詳,就是鼎鼎大名的陳摶老祖。

陳摶老祖徒子徒孫無數,只有八人得其真傳,範鏵便是其一。

第五十五章 記憶中的叔父第705章 聖戰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一百四十三章 提倡研究第十章 壯烈第693章 逃不過權力的誘惑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十三章 蕭家長女第二十三章 開府庫第四十三章 戰艦爲橋第四十章 勞模石守信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四十章 錦囊妙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四十二章 一語停口角第一百一十一章 逃跑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693章 逃不過權力的誘惑第679章 意外發現第六十一章 直搗臨潢府第十三章 蕭家長女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十一章 灌酒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664章 閱兵,衛公風采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三十六章 自導自演第679章 意外發現第七十七章 過於順利第三十二章 意外事件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四十章 錦囊妙計第661章 這應該算是好消息吧?第四十章 社死現場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三十七章 徒勞無功的蕭胡輦第六十九章 畏虞如虎 五載籌謀第十八章 無法拒絕的利誘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659章 將遇良才第七十二章 鬥將 暗箭第九十八章 對馬島慘案第711章 蕭綽的志向第十九章 拉下去砍了吧!第十五章 重武輕文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五十七章 用間第七十章 做媒第三十八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趾定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喪家之犬第五章 差距第一百七十一章 目光焦距之處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一百二十章 拖字訣,拿捏聖意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第六十三章 契丹撤軍第十四章 美人恩重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二十三章 現在投降,還來得及嘛?第二十章 該丟就丟了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九十八章 立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四十二章 烏江渡口阻擊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第五十三章 長江浮橋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漢平第三十九章 羅幼度的小米弟們?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三十六章 殿前司的軍人,爲何不行?第一百三十八章 盡心服侍第七章 意見相左
第五十五章 記憶中的叔父第705章 聖戰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一百四十三章 提倡研究第十章 壯烈第693章 逃不過權力的誘惑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十三章 蕭家長女第二十三章 開府庫第四十三章 戰艦爲橋第四十章 勞模石守信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四十章 錦囊妙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四十二章 一語停口角第一百一十一章 逃跑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693章 逃不過權力的誘惑第679章 意外發現第六十一章 直搗臨潢府第十三章 蕭家長女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十一章 灌酒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664章 閱兵,衛公風采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三十六章 自導自演第679章 意外發現第七十七章 過於順利第三十二章 意外事件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四十章 錦囊妙計第661章 這應該算是好消息吧?第四十章 社死現場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三十七章 徒勞無功的蕭胡輦第六十九章 畏虞如虎 五載籌謀第十八章 無法拒絕的利誘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659章 將遇良才第七十二章 鬥將 暗箭第九十八章 對馬島慘案第711章 蕭綽的志向第十九章 拉下去砍了吧!第十五章 重武輕文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五十七章 用間第七十章 做媒第三十八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趾定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喪家之犬第五章 差距第一百七十一章 目光焦距之處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一百二十章 拖字訣,拿捏聖意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第六十三章 契丹撤軍第十四章 美人恩重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二十三章 現在投降,還來得及嘛?第二十章 該丟就丟了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九十八章 立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四十二章 烏江渡口阻擊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第五十三章 長江浮橋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漢平第三十九章 羅幼度的小米弟們?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三十六章 殿前司的軍人,爲何不行?第一百三十八章 盡心服侍第七章 意見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