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

bookmark

羅幼度手指捏着傳國玉璽,左右端詳,心底嘀咕:吳廷祚也是的,就不知道洗一洗?

他哪裡知道吳廷祚拿這玩意雙腿都在打抖的。

這燙手的東西,他是一分一秒都不敢留在身旁多待。

羅幼度注意到傳國玉璽的一角金燦燦的,拿着包裹它的布,擦拭了一下,露出了一個黃金角。不免暗笑:“趙普可以呀,下過功夫,知道這玉璽當年砸缺了一角,王莽用金鑲嵌補上。”

他看了一眼殿前諸多大臣,笑盈盈的說道:“朕沒見過真的傳國玉璽,諸位愛卿,替朕看看,這東西,是真是假?”

說着,他順手將玉璽遞給內侍,讓他先拿去洗洗,然後再給諸位大臣鑑賞。

洗乾淨的玉璽還真有幾分樣子,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

應該有的,它都有。

還別說,當今廟堂上真有不少見過傳國玉璽的。

李從珂抱着傳國玉璽自焚於洛陽玄武樓,不過是二十五年前的事情。

朝中已資歷晉升的年長者,皆有機會一窺真容。

王景、符彥卿這樣的活化石更不用說了。

王景自辭去自己節度使之位以後,便到了汴京養老。

羅幼度給他太師的虛銜,允許他每月上朝一次,什麼時候上朝隨意,即便不願意上朝也無妨,知會一聲就好。

這玉璽現世,他自然少不了上朝湊個熱鬧。

王景左右不敢去拿,端着木盒,左右端詳,道:“陛下,當年老臣跟着石敬瑭一起攻入洛陽,石敬瑭爲了找尋這傳國玉璽,掘地三尺都未尋得。現今它隨着嘉瑞現世,足見陛下賢德,得上蒼認可。”

這玩意明眼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但就如指鹿爲馬一樣,即便知道或者懷疑他是假的,也無人敢說。

畢竟這背後的政治意義太大。

或許在後世人眼中這傳國玉璽不過是一件死物,可在古人這裡,意義是非同凡響。

南北朝時期,晉元帝東渡,就因手中無玉璽,給人譏笑說司馬家是白板天子。

李世民也是如此,傳國玉璽給突厥奪了去,他自己刻了幾個,也給笑話成白板皇帝。

契丹爲什麼一直以正統自居?

後世漢人將宋朝視爲正統,但這個時代的周邊諸國更加認可遼朝,就是因爲遼朝得到了傳承。

傳承是華夏極爲重視的東西。

早年契丹入主中原,將歷朝歷代傳承下來的帝王用具皆帶到了上京,就牢牢抓住了傳承這一點。

當然一切都要居於實力爲基準。

而今有了傳國玉璽,在正統上穩穩佔據了主動。

再多的帝王用具,也比不上這小小四四方方的傳國玉璽。

識相的人已經高聲恭賀:“天降嘉瑞,玉璽現世,正預示着我朝王者有德,天下承平。”

瞬息之間,滿朝文武一同出聲:“陛下賢德,神器現世,當禮報百神,大赦天下。”

到了這一刻,即便是玉璽是假的,也成真的了。

一直作壁上觀的趙普在這關鍵時候出列說道:“鎮國神器與嘉瑞同出洛陽,臣提議重建洛陽宮,修葺洛陽城。”

羅幼度自身對玉璽的概念並不強,籌謀遷都纔是他真正的目的。

羅幼度並不想跟趙宋一樣,困在開封。

開封卻有開封的優勢,水陸便利,四通八達。

於動亂的割據時代,開封的優勢很明顯,能夠在第一時間調集物資,攻守隨心。

但真到了太平時候,開封最大的弊端就出現了。

並非他無險可守,而是當初修建開封的時候,就不是衝着國都的體量去的,就是一個正常的城池。

這根基決定了汴京的大小,雖說可以向外擴建,可是再怎麼向外擴,也不過是增加外城的空間,皇城怎麼樣,依舊怎麼樣。

因爲宮城之外,都是密密匝匝的都是民房、商鋪。不論從哪個方向擴展宮城,都勢必要拆掉一大批民居、商店。

想要擴建汴京皇城,就得將皇宮周邊的王孫貴族,豪紳大戶的府邸、商鋪統統推倒重建。

這種大工程且不說,那些佔據跟皇宮相鄰的王孫貴族,豪紳大戶又怎麼可能同意犧牲自己手中的黃金地段,成全他人?

再說就算他們同意,也會毀了開封的整體結構佈局。

故而開封在亂世爲都恰逢其時,可一到了太平盛世,就會受到自身的體量所限制。

洛陽城不一樣,當初在佈局修建的時候,就衝着國都的體量去的。

南市北市,皇城街坊,都事先規劃的妥妥當當。

完全不存在商人在皇宮門口做生意,建個酒樓能夠將皇宮上下看得一清二楚,或者宰相干了一輩子,在汴京買不起房子的情況。

在這個時代就沒有比洛陽更加合適的都城,地基是現成的,重建、翻新都很簡單。

趙普此話一出,引起了不小的動盪。

羅幼度在此之前,已經隱隱透露汴京太小的問題。

現在趙普提議修葺洛陽,明擺着有迎合君上遷都洛陽的意思。

遷都,於國於民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牽扯諸多的利益,自然少不了反對的聲音。

廟堂上的文武官員大多都常住汴京,已經安家立業,遷都直接讓他們這些年的努力化虛有。

其中戶部郎中沈義倫反對得最爲激烈,他就是開封人,心自然向着汴京。

沈義倫義正嚴詞地道:“陛下,天下即將一統,朝廷百廢待興,正是發展之機,此時大興土木,於國不利。”

有反對之音,羅幼度並不奇怪,畢竟遷都一事,牽扯甚廣。

但比他想象中的大勢抵制,聲音明顯要小上許多。

略一思索,也是恍然。

歷史上趙匡胤也有遷都的意思,結果受到了百官的抵制。

主要原因就是趙匡義在開封根深蒂固,不願冒險。

趙匡胤也因爲他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國策,遭到了文臣的牽制。

羅幼度自己就沒有這個顧慮了,他一直維持着文武之間的平衡。

他向着哪邊,哪邊就佔據優勢,除非文武同心協力,否則他不會受到任何一方的鉗制。

同時,他的威望遠非歷史上趙匡胤可以相比的。

如果不是真的必須,朝臣一般不會直接忤逆他的意思。

羅幼度見此心底門清,說道:“此事就依趙相的意見來吧,洛陽現嘉瑞,當浴火重生。”

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一百二十三章 定設計圖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十八章 跟想的不一樣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665章 趁機擊潰南朝第十七章 審問(第六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七十四章 籌謀南平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四十一章 點檢做天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虞契丹騎軍入城第五十九章 進擊的陳覺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線第五章 耶律賢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率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指怛羅斯第八章 打賭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十三章 劉彥貞的輝煌事蹟第十章 折服韓令坤第十六章 博弈第三十八章 宰相肚量第三十八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一百二十八章 幹你……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第四十章 內奸第一章 捷報不斷第704章 將三代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二十一章 屎都趕不上熱乎的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四十三章 升官第一天第五十五章 進退自如 滅門第三章 只爲四海歸一第三章 只爲四海歸一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一百七十一章 目光焦距之處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六十四章 欺我中原無人?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一百八十三章 死咬不放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十六章 博弈第五十章 定難軍事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計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第七十八章 心寒第六十九章 大飽眼福第三十章 兇殘 援兵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四十九章 菜雞互啄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七十三章 王溥來信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睡了 定難李氏覆滅第五十六章 發揮失常 潰敗在即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四十章 內奸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七十一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四十五章 截斷後路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懷異心第七十二章 當牛做馬第二十五章 聲名大噪第三十一章 誣衊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四十四章 殺手鐗第七十九章 殺手鐗出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五十章 “撤!”第四十六章 欠人情 贈劍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二十八章 意在渝州第四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
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一百二十三章 定設計圖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十八章 跟想的不一樣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665章 趁機擊潰南朝第十七章 審問(第六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七十四章 籌謀南平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四十一章 點檢做天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虞契丹騎軍入城第五十九章 進擊的陳覺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線第五章 耶律賢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率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指怛羅斯第八章 打賭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十三章 劉彥貞的輝煌事蹟第十章 折服韓令坤第十六章 博弈第三十八章 宰相肚量第三十八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一百二十八章 幹你……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第四十章 內奸第一章 捷報不斷第704章 將三代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二十一章 屎都趕不上熱乎的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四十三章 升官第一天第五十五章 進退自如 滅門第三章 只爲四海歸一第三章 只爲四海歸一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一百七十一章 目光焦距之處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六十四章 欺我中原無人?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一百八十三章 死咬不放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十六章 博弈第五十章 定難軍事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計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第七十八章 心寒第六十九章 大飽眼福第三十章 兇殘 援兵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四十九章 菜雞互啄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七十三章 王溥來信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睡了 定難李氏覆滅第五十六章 發揮失常 潰敗在即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四十章 內奸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七十一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四十五章 截斷後路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懷異心第七十二章 當牛做馬第二十五章 聲名大噪第三十一章 誣衊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四十四章 殺手鐗第七十九章 殺手鐗出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五十章 “撤!”第四十六章 欠人情 贈劍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二十八章 意在渝州第四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