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

bookmark

正午時分。

烈日當空。

趙匡義形如乞丐,一頭栽倒在地上,整個人幾乎暈厥過去。

他勉強翻過身子,只覺得周身筋骨痠痛。

“兄長!”

“三叔!”

趙匡美、趙德昭跪在趙匡義身旁,驚慌地大叫。

兩人一個十一歲,一個八歲。雖出身將門,卻身嬌肉貴,遠不及其兄其父趙匡胤那般神勇無敵。

尤其是趙德昭長相隨他娘賀氏去了,一點也沒有趙匡胤的魁梧,很是瘦弱。

在這情況下兩人完全無計可施。

這一路上也多虧了趙匡義的照顧,有吃得喝得都先分給他們,以至於自己先要支持不住了。

歷史上因爲皇權的關係,趙匡義與趙匡美、趙德昭的關係都不怎麼好,但在未有皇權糾葛的時候,趙匡義還是有作爲兄長、叔叔的擔當的。

那夜趙匡胤決定倉促舉事,勝算極小,做好了兩手準備。

一邊自己搏一搏,另一邊就是讓趙匡義帶上趙匡美、趙德昭出城逃跑。

趙匡胤擔心自己的弟弟武藝不高,趙匡美、趙德昭年紀又小,遇到危險不能抵抗,還特地安排義社十兄弟中的劉慶義與家中幾位武藝高強的老僕護送。

趙匡義的目標是北漢,除了北漢他們也沒有地方去。

江南、巴蜀太遠,而且李景、孟昶就是兩個慫貨。

趙匡義覺得他要是跑到了這兩個地方,別說一展所長。只要羅幼度跺跺腳,他們就得將自己抓起來送到汴京。

北漢一直是大周的敵人,雙方圍繞着邊防疆界幾乎是無月不戰。

昭義節度使李筠這些年憑藉着北漢刷了不少功績,在邊陲的聲望都要比得上符彥卿跟王景了。

北漢這邊也有一員大將獲利,劉繼業直接刷出了一個劉無敵的美名。

所以北漢是他們唯一的去處。

他們連夜西逃,快到孟津港口的時候,遇到了麻煩。

大周這邊得到趙匡義潛逃的消息以後,立刻派人快馬前往各個港口關隘張貼告示畫像,命令各地崗哨盤查過往行人,並給出豐厚的懸賞,緝拿趙匡義一行人。

過黃河的正規渡口都不能走了,他們唯一能走的就是一些野渡的船伕,或者無人守的浮橋。

而且他們身上沒有路引,無法在村鎮裡逗留,天天露宿荒野。

就在他們尋找渡過黃河辦法的時候,劉慶義動了殺心。

劉慶義是趙匡胤的拜把子兄弟,以往關係極好。

趙匡胤將自己的親弟弟與兒子託付,也見一般。

然而隨着日子越來越苦,劉慶義受不住了。

劉慶義服的是趙匡胤,他爲了趙匡胤可以去死,但跟趙匡義、趙匡美甚至於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都沒關係。

這趙匡胤都死了,自己一身武藝,哪裡去不得?

憑什麼跟着這幾個趙家人吃苦?

劉慶義將心一橫,把隨行的老僕都殺了。

趙匡義知道自己不是劉慶義的對手,驚恐地將錢貨都丟給了劉慶義,護着自己的弟弟趙匡美、趙德昭求劉慶義饒命。

看着瑟瑟發抖的趙德昭,劉慶義也不忍下手,揀過所有錢財獨自逃命去了。

大周通緝的主要人物就是趙匡義、趙匡美與趙德昭。

劉慶義小人物,根本就不在通緝畫像裡,跑得是明目張膽。

趙匡義因此變得一窮二白,看着弟侄,他咬着牙以仇恨屈辱爲動力,領着趙匡美、趙德昭在潼關以東的河道口,遇到了一個私渡黃河的擺渡老人家,強迫他將自己送到黃河對岸。

爲了不暴露行蹤,趙匡義還將對方殺了,搶了錢財繼續北上。

他帶着一個弟弟一個侄兒,風餐露宿,一路偷雞摸狗,最難的時候是睡墳地,啃草根,終於走進了北漢地界,到了汾州以南一個叫陰地的小地方。

他們兄弟叔侄三人迷了路,來到一處無人又無水的荒地,繞了半天,一戶人一條河都見不到。

在烈日之下,趙匡義直接脫水倒下了。

“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

“羅幼度!”

“劉慶義!”

“張瓊!”

“老子要活剮了你們!”

趙匡義強撐着自己肥碩的身子,一點一點的爬起。

坐在地上,大口地喘着粗氣,感覺喉嚨都要冒煙了,喘氣都疼。

看着天上的烈日,他連抱怨的力氣都沒有了。

“還有尿不,實在撐不住了。”

趙匡義看着弟弟侄兒,見他們皆搖了搖頭,黔驢技窮。

忽然他神色驟變,往北眺望,卻見煙塵滾滾,好似有兵馬殺將而來。

趙匡義駭然讓趙匡美、趙德昭藏在自己的身後,驚恐地看着前方。

一支五百人的騎兵隊來到了近處,爲首一人滿臉橫肉,魁梧雄壯,看着面前的三人,笑道:“又是三顆首級,得來不費功夫嘛!”

他翻身下馬,抽出了腰間的寶刀,走向了趙匡義、趙匡美、趙德昭殺氣騰騰。

趙匡義看出了他們漢軍身份,駭然大叫:“我是趙匡義,兄長叫趙匡胤,我要見劉天子。”

來人怔了怔,一口唾沫吐在了趙匡義的臉上,獰笑道:“趙匡胤、趙匡義什麼玩意?就是那個在中原造反給射成刺蝟的那個?都說他勇冠三軍,那是沒有遇到我侯霸榮。真遇上了,三刀就斬他下馬。就憑你這小卒子,還想見天子,見閻王去吧。”

侯霸榮鄧州龍岡人,早年在並、汾之間爲盜,禍害鄉里。讓劉繼業擊敗,擒拿至北漢皇帝劉承鈞面前。

劉承鈞見侯霸榮力大善射,快步奔襲如若奔馬,將之收入帳下,爲散指揮使。

漢周兩國邊境戰事不絕,劉繼業、侯霸榮常常率兵南下劫掠。

劉繼業一代名將,用兵靈活,常有奇效。

侯霸榮卻有勇無謀,效果遠不及劉繼業。

侯霸榮氣急之下,想到了殺良冒功之法。不管是漢民還是周民,皆砍其頭顱充當賊首。

以至於周漢邊境,十數裡見白骨累累,無一活人。

也導致了趙匡義、趙匡美、趙德昭三人連口水都討要不上。

趙匡義見侯霸榮猙獰的向自己走來,震恐之下,靈光忽然一閃,指着趙德昭大叫道:“他,他是中原郭天子的長子郭宗訓!”

趙匡義在潛逃的時候聽過郭榮幾個皇子失散的消息,他不知道什麼情況,他甚至都不知符皇后一開始就讓人救走的情況,真以爲郭榮的幾個兒子給他兄長打散了。

這眼看即將命喪刀下,趙匡胤的名號不管用,那就用郭榮的名號。

果有奇效。

侯霸榮瞬間頓住了腳步,臉上驚疑不定,大周勢大,他們沒少在汴京、洛陽等地安插密探。

趙匡胤兵變,大周皇嗣失蹤這等大事,北漢朝野皆知。

侯霸榮看着趙德昭。

趙德昭也算機智,戰戰兢兢的開口道:“家,家父,周天子。”

一瞬間,侯霸榮快步走回馬身,將自己馬囊裡裝的水親自遞了上去,道:“侯霸榮見過樑王!請喝水!給大王扇扇……”

他用手給趙德昭扇着風,眼珠子骨碌轉動,心道:“老子在漢國給劉繼業壓着,翻不過身。不如帶着這樑王去中原……搏個大富貴。沒有了那個劉無敵,誰還是老子的敵手?”

正想着卻見遠處劉繼業快馬而來,在他身後還有一波騎兵,暗罵了聲:“晦氣!”

他揮手讓人給趙匡義、趙匡美、趙德昭準備一點吃得。

劉繼業勒停戰馬,說道:“李筠已收縮戰線,這附近已無敵蹤。暫且撤回晉陽吧……”

侯霸榮不願動,說了一聲:“爲何?遼州不要了?”

劉繼業無奈道:“中原內部動盪,李筠哪有心思與我們作戰。我們國力有限,強攻遼州傷亡受不住,回晉陽再說。”

大周北伐,契丹派兵向劉承鈞求援。

劉承鈞派劉繼業出井陘關進攻河北,殺的李重進部將蔡審廷潰敗十里。

但在河東的李筠趁着劉繼業進攻河北的時候,突然北上遼州,出其不意地拿下了遼州。

劉繼業本在河北牽制李重進大軍,劉承鈞見遼州陷落,又下令讓劉繼業撤回河東打遼州。

李筠與劉繼業多番交戰,深知北漢兵強,劉繼業智勇兼備極難對付,就縮在遼州城內,堅守不出。

劉繼業一點辦法也沒有,雙方磨了幾個月。

直到趙匡胤叛亂,京中生變,李筠方纔留了一支部隊駐守遼州,率部撤回潞州。

劉繼業知侯霸榮有殺良冒功的惡行,不放心將他留在這裡,要帶他一起回晉陽。

這時,他目光落在了趙匡義一行人身上,問道:“他們是何人?”

侯霸榮知道瞞不過去,指着趙德昭道:“這位是中原郭天子的兒子樑王郭宗訓!”

劉繼業瞬間動容,趕忙下馬道:“劉繼業見過樑王。”他大喜道:“侯指揮使,這可立大功了……”

他爲人正派,不喜歡侯霸榮,但這一次能夠擒得柴宗訓,那對於現在北漢來說,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侯霸榮暗自焦急,磨磨唧唧的。

劉繼業並不放心侯霸榮人品,笑道:“此次征伐,我沒撈到多少功勞,跟着指揮使一併沾沾光,你我一同回晉陽。”

侯霸榮毫無辦法,只能讓部下護着趙匡義、趙匡美、趙德昭一併前往晉陽。

------題外話------

謝書友亮仔六六、矛盾作祟的五百賞,秦書墨染的百賞,謝謝支持!

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四章 我是……羅幼度第五十一章 詐降第七十六章 逃不了跟逃了第三十九章 馬上驢?第十二章 五代高爾夫第九十章 穩定大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趾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鍛鍊 沒有資格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一百四十章 劉鋹的禮物第七章 意見相左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爲羅天子所擄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四十四章 對決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六十九章 樸實無華的攻擊第五十三章 上頭的慕容延釗第四十九章 張瓊戰將 決戰之始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讓本殿說服他吧第六十一章 碾壓的力量第二十章 收編第三十四章 至全體羅虞將士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幹你……第六十二章 內應李從嘉第三十九章 羅幼度的小米弟們?第二十三章 送上門的石守信第三十章 兇殘 援兵第三章 滋生野心的環境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二十一章 順勢而擊第四十七章 酒館鬥毆第九章 夜談第二十一章 給醜醜選伴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第二十七章 順應民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猥瑣發育第二十八章 羅幼度的嘴第三十七章 稽首九拜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十五章 重武輕文第二十六章 小閻羅第四十三章 和州攻防第708章 諸國降王侯長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九章 幽州招討使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第五十三章 你來我往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一章 嫡長子名“醜醜”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711章 蕭綽的志向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八章 雄起的御營司第二十三章 現在投降,還來得及嘛?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五十章 殲中原水軍,揚李唐雄風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三十四章 洗浴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第四十一章 進攻大渡河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第五十三章 不留一人一地第五十七章 死第七十七章 震怒驚恐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675章 大仁大義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寒膽落第689章 凱旋而歸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664章 閱兵,衛公風采第三十四章 入甕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七章 演戲
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四章 我是……羅幼度第五十一章 詐降第七十六章 逃不了跟逃了第三十九章 馬上驢?第十二章 五代高爾夫第九十章 穩定大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趾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鍛鍊 沒有資格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一百四十章 劉鋹的禮物第七章 意見相左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爲羅天子所擄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四十四章 對決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六十九章 樸實無華的攻擊第五十三章 上頭的慕容延釗第四十九章 張瓊戰將 決戰之始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讓本殿說服他吧第六十一章 碾壓的力量第二十章 收編第三十四章 至全體羅虞將士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幹你……第六十二章 內應李從嘉第三十九章 羅幼度的小米弟們?第二十三章 送上門的石守信第三十章 兇殘 援兵第三章 滋生野心的環境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二十一章 順勢而擊第四十七章 酒館鬥毆第九章 夜談第二十一章 給醜醜選伴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第二十七章 順應民意第一百一十八章 猥瑣發育第二十八章 羅幼度的嘴第三十七章 稽首九拜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十五章 重武輕文第二十六章 小閻羅第四十三章 和州攻防第708章 諸國降王侯長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九章 幽州招討使第四十章 琉球羣島第五十三章 你來我往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一章 嫡長子名“醜醜”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711章 蕭綽的志向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八章 雄起的御營司第二十三章 現在投降,還來得及嘛?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五十章 殲中原水軍,揚李唐雄風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三十四章 洗浴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第四十一章 進攻大渡河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第五十三章 不留一人一地第五十七章 死第七十七章 震怒驚恐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675章 大仁大義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寒膽落第689章 凱旋而歸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664章 閱兵,衛公風采第三十四章 入甕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七章 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