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

bookmark

和州府衙,已經臨時改爲大周行在,做了小小的裝修。

孫晟、李德明整理了衣着,相互對望一眼,彼此眼神鼓勵,一步一步走向堂前。

在聽馮延巳舉薦自己後,孫晟便知他沒安好心。

這種遞交降表的使者最是難做。

妥協給罵,不妥協又打不過。

使節受辱等同君王受辱,個人態度高了,讓敵人殺,態度低了,回來自己人殺。

左右不是人。

但作爲南唐清流派的代表人物,孫晟亦彰顯了自己的擔當。

他毫不猶豫站出來,看着馮延巳一字一句地道:“此行本應你去,只是若我推遲,有負國恩。爲了報答先帝知遇之恩,某今日走這一趟。能談妥最好,談不成便死在周營,不令君王受辱。你身爲國之大臣,理當知道君辱臣死之理,忘君日後莫要誤國。”

他此話一出,連馮延巳這五鬼之首的奸佞都忍不住自覺慚愧,反省了足足一日之久。

這一次接見南唐使節,郭榮並沒有安排什麼刀兵儀仗,以正常的禮節接見了孫晟,陪同的官員也就簡單的三人,範質、王溥、羅幼度。

孫晟、李德明先以下國使臣的禮節向郭榮行禮,表明了此行的態度,同時並沒有做過多的客套,而是開門見山,單刀直入,說道:“我主願去帝號,割讓江北十四州,每年上貢歲幣百萬贈給君上,懇請君上念江淮百姓之苦,罷兵回朝。”

郭榮面色如常,心底卻是怦然心動。

這是他們當初約定的最好結果。

如果真要強行走王樸《平邊策》先南後北的策略,現今大周已經到了師老兵疲的境地了。

一個壽州他們打了近乎一年,長江天塹以及南唐的國都金陵都不會比壽州更好打。

這大半年征伐,大周的經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何況還有北漢、契丹威脅。

而且在壽州與南唐僵持,與在江北與南唐僵持,這後勤壓力差別不是一星半點。

真要硬打南唐,他們也受不了。

現今大周已得江淮富庶之地,每年又能從江南獲得百萬歲幣。

這結果比硬攻江南更加實惠。

羅幼度也帶着幾分意外地看着孫晟,心中暗道:“南唐還是有能人異士的,這條件,讓人無法拒絕。”

哪知郭榮卻沉着臉道:“又想搪塞朕?當朕是三歲頑童,隨意欺瞞?”

孫晟從容不迫地道:“我主稱臣納貢,並非虛文。陛下南征不服,而今弊國已經俯首歸命。古來聖名帝王莫不以仁德宣召四方,君上乃中原天子,焉能趕盡殺絕?”

郭榮冷哼一聲:“俯首歸命?”

他將案几上的一封信拿起,遞給身旁侍從說道:“你自己看,這是你主親筆書信,信中可有半點臣服之態?”

羅幼度看着那熟悉的信箋,這不就是柴克宏給他的信?

信中內容,他不曾看過。

此刻也忍不住猜測其中內容。

孫晟接過信箋看着裡面的內容,額上汗珠不由冒出。

這封信是大周最困難的時候所寫,那個時候南唐全線反撲,大有將大周驅逐出淮南的勢頭。

李璟本就有文人浮誇之氣,用詞也多誇耀之處,什麼大周氣焰已失,若得先生相助,反攻中原指日可待等等云云。

這種話,誰信誰是棒槌。

可白紙黑字又無從辯解。

孫晟只好道:“彼時非此時,我主修書時還不知君上天威,方有此言。現今我主畏懼陛下神武,甘願臣服,絕無二心,望陛下明鑑。”

郭榮認可地頷首點頭道:“如此說法,倒也說得過去。只是朕此刻想知道,朕麾下羅先生與你主麾下重臣周司徒之女的婚約是否屬實?他們自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有三生之約?”

羅幼度聽得有點懵,什麼三生之約,暗忖:“莫不是柴叔父說的那個?”

孫晟有些不知所措,這國事商討得好好的怎麼扯到這事情上了。

不過此事他恰恰知道一點內情。

早年孫晟在宣武節度使朱守殷徵辟爲節度判官,當時唐莊宗李存勖在兵變中被殺,後唐明宗李嗣源被擁立爲帝。

朱守殷作爲莊宗舊將,常心懷不安,後在他的鼓動下據汴州叛亂,但很快便兵敗被殺。他不得已拋棄妻兒老小,亡命於陳州、宋州等地,後來逃到了江南。

孫晟的李昪、李璟器重,官居宰相,自然也在南唐重新娶妻生子。

老來得子,疼愛非常。

而周宗長女才色冠絕江南,他兒子大爲迷戀。他也曾厚顏上門商討此事,卻爲長女早有婚約而拒。

後來從宋齊丘口中得知周宗長女確實與羅幼度有婚約。

於是,孫晟道:“周司徒乃虔誠君子,一直未忘昔年約定,必然是做得數的。”

郭榮臉色微變道:“如此說來,婚約之事是真的了?嫁乞隨乞,嫁叟隨叟,哪有夫家跟着孃家走的道理?那不就成入贅了?讓先生入贅,你們整個江南都受不起。”

孫晟臉色一變,聽出了那股威脅的意味,忙道:“此事外臣並非當事人,但想必周司徒不會言而無信。”

郭榮怒道:“不只有此事,讓朕氣惱。你們還將先生逼入忠孝兩難之境,朕不能不爲我家先生討個公道。”

孫晟莫名其妙,愕然道:“君上何出此言?”

郭榮正色道:“吾家羅先生才智絕倫,乃當世諸葛。朕素來倚仗,見其至今未娶,便下旨將皇后二妹許之。兩人本是天作之合,現在可好,你主修書告之他與周家女自幼定下三生之約,你說羅先生是從君還是從父?知道的人自然明白,羅先生年少雙親故去,不知這三生之約。不知道的還以爲羅先生攀附權貴,爲了與皇后結親,無視父親所定的盟約,孝道有虧。”

“先生爲朕殫精竭慮。此番南下,軍功謀功皆是第一,朕容不得任何人毀他清譽。”

“你們提出的條件,朕還算滿意。朕亦相信你主歸順誠心,但你主惹下的禍事,由你主想法子解決。切記,不可讓朕失信於天下,亦不可讓羅先生蒙受不孝之名。

第六十八章 將與將的差距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五十章 “撤!”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三十一章 謀取舒州 金陵夜話第二十一章 順勢而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第二十六章 不敢賭第一百五十九章 歸義內亂第679章 意外發現第七十九章 殺手鐗出第七十三章 馬帥威武!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第三十六章 攻城 襲後第五十六章 婚約?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偷跑第一章 捷報不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九章 馬上驢?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第十三章 以陛下爲盾第十八章 無法拒絕的利誘第六十四章 夜間取城第八章 打賭第十一章 燈謎 與民同樂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七十章 摧垮士氣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一百六十四章 愚蠢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四十章 內奸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九十八章 對馬島慘案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四十二章 烏江渡口阻擊戰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七章 演戲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655章 追擊第八十一章 愚蠢,糊塗!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四十七章 地獄景象第二十二章 交手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六十一章 南唐軍亂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二十五章 殿試第十八章 人性算計本書由來!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八章 何嘗不想生生世世生在中國?第五章 打服爹就夠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猥瑣發育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七十七章 向西求援,發動聖戰第三十七章 徒勞無功的蕭胡輦第685章 美夢第三十七章 徒勞無功的蕭胡輦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第二十六章 不孝子孫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十一章 各領一軍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八十七章 知難而退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十八章 孟蜀出兵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結中原之歡心第六十一章 碾壓的力量第三章 情報網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三章 兵臨舒州第四十三章 升官第一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 驚聞噩耗第二十四章 哼哈二將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五十九章 趙匡胤,不可典禁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後”第一百六十八章 機智的那派吉郎第十七章 小勝
第六十八章 將與將的差距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五十章 “撤!”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三十一章 謀取舒州 金陵夜話第二十一章 順勢而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第二十六章 不敢賭第一百五十九章 歸義內亂第679章 意外發現第七十九章 殺手鐗出第七十三章 馬帥威武!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第三十六章 攻城 襲後第五十六章 婚約?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偷跑第一章 捷報不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九章 馬上驢?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第十三章 以陛下爲盾第十八章 無法拒絕的利誘第六十四章 夜間取城第八章 打賭第十一章 燈謎 與民同樂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七十章 摧垮士氣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一百六十四章 愚蠢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四十章 內奸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九十八章 對馬島慘案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四十二章 烏江渡口阻擊戰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七章 演戲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655章 追擊第八十一章 愚蠢,糊塗!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四十七章 地獄景象第二十二章 交手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六十一章 南唐軍亂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二十五章 殿試第十八章 人性算計本書由來!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八章 何嘗不想生生世世生在中國?第五章 打服爹就夠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猥瑣發育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七十七章 向西求援,發動聖戰第三十七章 徒勞無功的蕭胡輦第685章 美夢第三十七章 徒勞無功的蕭胡輦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第二十六章 不孝子孫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十一章 各領一軍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八十七章 知難而退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十八章 孟蜀出兵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結中原之歡心第六十一章 碾壓的力量第三章 情報網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三章 兵臨舒州第四十三章 升官第一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 驚聞噩耗第二十四章 哼哈二將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五十九章 趙匡胤,不可典禁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第七十二章 迎“大小周後”第一百六十八章 機智的那派吉郎第十七章 小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