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達成一致

汴京。

州府第二把手張靄給慕容延釗毒打了一頓,還打掉了兩顆門牙。

這消息一傳開,那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宰兵部尚書張昭、已經致仕的太子少保田敏、戶部侍郎薛居正、禮部侍郎竇儼還有一羣有地位有身份的官員聚在了一起。

一行人以張昭、田敏爲首,義憤填膺數落着慕容延釗的不是。

脾氣火爆戶部郎中曾亮直接開罵,問候着慕容延釗的幾代祖宗。

張昭鐵青着臉,氣得身軀都微微發抖。

張昭本名張昭遠,避後漢高祖劉知遠諱,改名張昭。七歲能誦古樂府、詠史詩百餘篇;尚未成年,遍讀《九經》,傲視同輩,拜師於當世名家程生門下,五六年間涉獵各家史書,著《三代興亡論》。

他至後唐起就因才學而任命編撰史書,後晉、後漢、後周乃至現今朝廷,皆受命此任。

可見名望之高……

他是竇禹鈞之後,唯一能在中原士林中同時信服的人物,也是公認的未來中原士林之首。

竇禹鈞此時在曲阜縣,擔任祭祀官。

汴京士人理所當然以張昭爲首。

這事情一發生,官員士林自然齊聚張昭府上,商議對策。

田敏臉色也陰沉的可怕,這位也是士林大佬級別的存在,後梁貞明年間登科,在樑、唐、晉、漢、周、虞六代,歷任國子博士、祭酒、太常博士、戶部員外郎、司空、工部尚書、太子少保。從事文教六十年,一輩子都在修正因五代動盪而受損的經史子集。郭榮生前稱讚他爲“詳明禮樂,博涉典墳,爲儒學之宗師,薦紳之儀表。”

當年跟馮道一級別,只是爲人低調,不願意出頭。

致仕以後,也不住在汴京,而是城外的鄉村,每日親授諸子經,對鄉里學風影響甚大。

他這樣的老傢伙也因爲此事而親自動身來到了汴京。

“張公、田公,慕容延釗太不像話,自己看不懂公文,就動手打人。我等文臣,就這樣任由他們武夫欺凌?”

曾亮性子急躁,一點也沒有讀書人的樣子,他是東北大漢,長得身爲魁梧,這面紅耳赤的模樣,比武夫還要武夫。

田敏道:“此事理當討要一個說法,不能再陷入當年的被動了。哪怕豁出這條命,也得跟陛下討個公道。”

張昭深知這老傢伙的倔脾氣,忙道:“田公不必如此,陛下是難得的賢明之主,定會還我等一個公道的。得知此事後,在下親自去了一趟王相公的府邸,亦得到了他的首肯。王相公向來行事穩重,卻也是苦過來的人,深知此例不可開。”

一句苦過來的人,道盡了辛酸。

不只是這些官員,汴京裡的讀書人,都聚在了一起,義憤填膺,聯合起來萬民上表。

要是在七八年前,這事情都不是事。

滿朝武夫當政,打個文臣怎麼了?

便是砍殺了,那也就是點頭的事情。

再往前推個十幾年,別說是武臣殺文臣,大街上的牙兵悍卒,急眼了連自家節度使都砍,砍殺個文臣,還不跟劈個西瓜一樣?

也就是這些年,文臣的地位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纔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越是這樣,一個個剛剛挺直腰板的文官對此事特別敏感。

常年給壓制的怯懦卑微,讓他們在骨子裡就對武臣有着強大的敵意與恐懼。

他們生怕歷史再次重演,生怕再受武臣支配。

此事一發生,不管之前有沒有矛盾,都放下一切成見,一致對外。

只是短短的兩日,羅幼度就收到了一千八百多封彈劾奏章,還有京畿文士聯合的萬民請命書……

聲勢浩大,讓人咋舌。

羅幼度對此有了心理準備,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即便是向來韜光養晦的王溥,也不顧自身堅定站位。

作爲苦過來的人,王溥無論如何都不願坐視歷史重演。

朝會。

文臣立刻展開了對慕容延釗的彈劾。

兵部尚書張昭氣急敗壞地道:“陛下,張長史乃我朝重臣,於襄州任職州府長史十年之久,任職初期,正逢河水氾濫,百姓流離。長史因勢誘導,留住地方百姓,掘一條新渠,讓荊州百姓大獲其利。他還用用空閒時間組織詩文辭賦之會,還讓儒生研討儒家經典,以勉勵境內學子向學。如此能臣賢臣,竟然爲慕容延釗所辱,因一點小事,輕易毆打,法理難容。臣懇求陛下嚴懲慕容延釗……”

張昭這話音一落,立刻有文臣站了出來。

第二個響應的是薛居正,他也力數慕容延釗在襄州的不作爲,痛斥他怠政。

這幾個呼吸之間,堂下大半文臣都出班了。

包括了王溥、宋琪、竇儀這三位宰相。

羅幼度對此並不意外,瞄了一眼武臣方向。

上到韓令坤、韓通、潘美這類三司長官,下到各部指揮使,臉色都不好看。

慕容延釗打人是不對,但打都打了,依法懲處就是了。

軍方沒有包庇的意思,可一個個的莫名急眼,不知道的還以爲慕容延釗殺人了呢。

怎麼滴?

不就是打了人,還要賠上人家一條性命不成?

大多武臣都是這個想法,覺得一羣文臣沒事找事,讓他們顏面盡失。

羅幼度心底笑了笑,一臉肅容道:“這個慕容延釗,確實過分了!”

他是讓慕容延釗打他的長史一頓,但在信裡也說好了,教訓一頓,皮外傷即可。

慕容延釗一拳打了張靄兩門牙下來,是他想象不到的。

見羅幼度這麼一說,張昭底氣了足了,高聲道:“陛下,慕容延釗這是蔑視國法,藐視朝廷重臣,理當嚴懲,以儆效尤。”

羅幼度道:“罰,肯定要罰的,對同僚動武,確實不該。”

堂下文臣盡皆露出喜意,但還沒等他們喜上心頭,一句“但是”下來了。

“慕容節度爲何毆打張長史,想必你們也有所耳聞。但張長史報表,相信你們都沒看過,朕昨日看了。第一遍,寫的什麼玩意。看第二遍的時候,瞭解了大概……第三遍,朕才懂他的意思。然後第四遍,第五遍推敲,發現這是一篇好文章。張長史的文采,還是很不錯的。並非張長史寫得不好,是朕學問不到家,肚子裡的墨水不夠,看不懂而已。”

“連朕都看不懂,相信在慕容節度眼中。張長史寫的這篇文章就跟無字天書一樣了吧……”

羅幼度這話一出口,武臣這邊立刻來了精神。

石守信憋了一肚子火,立馬出頭道:“慕容節度是州府刺史,下屬官員上報表,胡寫一通,換誰,誰不生氣。文采好,作詩寫詞,沒人攔着,在一個大老粗麪前,賣弄學問,有什麼意思?這不是挑釁找打?”

他早有這樣的煩惱,養着好幾個文人,就爲了幫看公文。

張靄未必就是有意刁難,但是爲了彰顯文采,與衆不同。

在文字上炫技已經是一種通病。

滿朝文武除了趙普這樣的半調子,大多文臣都有這種癖好習慣。

趙普其實也有,他也炫過,只是半調子就是半調子。

他的炫技等同出醜,給盧多遜笑話了。

兩人本就是同一類型的謀士,羅幼度在滅北漢之戰與對付孔家的時候,重用盧多遜,已經讓小心眼的傢伙吃味了。

又因此事,兩人現在有了一定的矛盾,相互爭寵。

石守信這話顯然點燃了導火索。

這文采好都成錯了?

立刻就有諫官開懟了。

比講道理,當然是文臣的強項。可比嗓門,那就是武臣的專長了。

見殿下有吵起來的意思,羅幼度出聲制止道:“夠了,成何體統!”

他的聲音不大,但瞬間控制住了吵鬧的雙方。

羅幼度目光在殿下文武一掃而過,說道:“此事慕容節度確實有錯,無庸置疑。可細說起來是朕之過,是朝廷制度的不健全導致。慕容節度驍勇無匹,乃當世大將,理當主掌兵事,而非行政民生。至於張長史,文采固然出衆,但於行政而言,一文不值。朕批閱的是奏章,管的是天下民生,百姓安定,不是欣賞錦繡文章。沒有時間去推敲字面意思……”

“朕也相信天下百姓想看到的聽到的都是簡單易懂的文公告示,不是天書。”

“朕以爲想要杜絕此事發生,並非嚴懲慕容節度,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羅幼度這話音一落,趙普立刻出班道:“臣提議對於朝廷公文,一切精簡,以言辭達意爲上,簡潔重內容,捨去一切浮誇辭藻,讓政令更加便捷。”

盧多遜見趙普搶了先,也不管不顧地站出來道:“臣提議將州府歸爲三類,分如襄州、徐州、壽州這類四戰之地,可派遣文武兼備之人擔任刺史。其他腹心州府,無外敵威脅,可以文臣擔任刺史,治安縣尉負責足以。如邊陲之地,百戰之所,朝廷當以慕容節度這類勇猛無敵的武將爲刺史,守衛邊疆。”

張昭聽趙普提議,頗有怒髮衝冠之意味,但又聽盧多遜之言,瞬間高聲道:“趙侍郎、盧補闕所議,安國之言,臣附議。”

韓通、石守信這類飽受公文苦惱的大將也高聲道:“臣附議!”

頃刻之間,所有文武,瞬間達成了一致。

------題外話------

家裡有點私事,更新晚了,抱歉!

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壞妄想症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第六十章 功利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十四章 淺灘伏擊戰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萬勝王丁部領第一百七十三章 炫富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六十章 亂局中的決策第六十章 亂局中的決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驚嚇 神器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六章 戰略目的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一百二十二章 騰位子第十一章 燈謎 與民同樂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九章 口不對心(二)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第八十二章 甕中之鱉第七十八章 心寒第一章 嫡長子名“醜醜”第二十六章 不敢賭第二十一章 更無一個是男兒!第四十五章 殿中策(上)第八十九章 臣敢!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十八章 人性算計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三十四章 西北局勢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十九章 攻城的小前奏第十九章 斷案第二十三章 娥皇入宮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五十八章 是真是假,查一查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十三章 四方亂局第三十七章 多才多藝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綁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趾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紙幣之議第675章 大仁大義第五十二章 大魚落網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三十八章 條件第十三章 不可輕易效死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襖 北方之事第五十七章 死第六十四章 夜間取城第十四章 朕之子房第661章 這應該算是好消息吧?第七十六章 逃不了跟逃了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四十二章 將遇良才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二十三章 娥皇入宮第四十五章 截斷後路第七章 中原系將領的迷茫第六十九章 羅幼度的決心第十八章 跟想的不一樣第三十三章 無所畏懼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二十七章 臨時府衙第二十八章 意在渝州第二章 求情無果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七章 蕭綽薦才第七十九章 折賽花懷了?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四十一章 進攻大渡河第二十六章 無可彌補的差距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
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壞妄想症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第六十章 功利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十四章 淺灘伏擊戰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萬勝王丁部領第一百七十三章 炫富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六十章 亂局中的決策第六十章 亂局中的決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驚嚇 神器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六章 戰略目的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一百二十二章 騰位子第十一章 燈謎 與民同樂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九章 口不對心(二)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第八十二章 甕中之鱉第七十八章 心寒第一章 嫡長子名“醜醜”第二十六章 不敢賭第二十一章 更無一個是男兒!第四十五章 殿中策(上)第八十九章 臣敢!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十八章 人性算計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三十四章 西北局勢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十九章 攻城的小前奏第十九章 斷案第二十三章 娥皇入宮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五十八章 是真是假,查一查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十三章 四方亂局第三十七章 多才多藝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綁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趾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紙幣之議第675章 大仁大義第五十二章 大魚落網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三十八章 條件第十三章 不可輕易效死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襖 北方之事第五十七章 死第六十四章 夜間取城第十四章 朕之子房第661章 這應該算是好消息吧?第七十六章 逃不了跟逃了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四十二章 將遇良才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二十三章 娥皇入宮第四十五章 截斷後路第七章 中原系將領的迷茫第六十九章 羅幼度的決心第十八章 跟想的不一樣第三十三章 無所畏懼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二十七章 臨時府衙第二十八章 意在渝州第二章 求情無果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七章 蕭綽薦才第七十九章 折賽花懷了?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四十一章 進攻大渡河第二十六章 無可彌補的差距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