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

bookmark

縱觀王樸的《平邊策》,他於郭榮即位後不久就看出了契丹的威脅,從而避實擊虛,先易後難,由南而北,打算以舉國之力,決戰契丹。

以整體的格局來說,這種戰略沒有一點問題。

非常的有遠見且高明,五代人才,王樸爲冠,半點不虛。

只是王樸算不得到二十年後的契丹將會迎來他最巔峰的時刻。

上有賢君,中有名臣,下有良將。

遼國內部上下一心,君臣團結,勵精圖治。什麼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少賦稅,整頓吏治,訓練軍隊,這些治國強國法門,遼完全學了過去。

面對這樣的遼國,攻取的難度一下子就提升到了噩夢級別。

故而《平邊策》從這個時代的眼光來看是沒有錯的,但以羅幼度的角度來分析,就存着巨大的隱患。

真要一統南方,滅南唐、滅後蜀、滅南漢,給契丹休養的時間太長了。

長到他們理清了內亂,培養出了名臣良將,還吸收了中原文化,蛻變成了可以於中原對抗的國家。

郭榮沉聲道:“先生可知南平是最早承認我大周的存在,對我大週一直尊敬推崇。”

羅幼度頷首道:“自然是知道的。”

南平又稱荊南,五代十國裡最小的政權之一。

最小的時候,只有江陵一城。

南平高氏能夠在這亂局中存活,靠的就是一張可以當城牆的臉。

不管是誰,只要稱帝,他就會興高采烈的道賀,然後表示臣服,以獲取賞賜。巔峰時期,以一國之地,分別向南漢、閩國、南唐、後蜀稱臣,恬不知恥的討要封賞,給周邊的強大勢力,視爲“高賴子”。

現今南平的國王叫高保融,是“高賴子”的兒子。

史書上記載高保融性情迂腐愚笨,並無治國之能,因此事無大小,皆委任其弟高保勗處理,自己只知道吃喝玩樂。

羅幼度卻不這麼認爲,高保融絕對藏拙了。

作爲一個夾在後周、後蜀、南漢、南唐中間的小國,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

故而高保融即位之後,就抱着後周的大腿,不斷的示好,還時不時的勸說後蜀、南唐歸順後周,妥妥的三好臣子。

大周對於這個三好臣子也很高興,不斷的嘉獎,一開始是檢校太師,兼任侍中,後來又封渤海郡王,兼任中書令,最後直接南平王,守中書令,賞賜一茬一茬的。

郭榮攻伐南唐的時候,高保融響應出兵,指揮使魏璘率兵三千,出夏口以爲應。

然後沒有了,做樣子而已。

完全可以看出,高保融抱着後周的大腿一直叫爹,一直爲爹出力,但沒有爲爹幹過一件實事。

他本質的就是聽調不聽宣的軍閥,根本不希望後周能夠一統天下。

只要後周不一統,他就能坐穩南平王的位子。

後周真要一統了,南平國怎麼可能保得住?

郭榮默然不語,他不傻。

羅幼度加重了自己的語氣道:“臣以爲不能以滅南唐、孟蜀爲目的,南唐、孟蜀困獸爾,給他們十年二十年發展,他們亦無法威脅我大周分毫。但給契丹二十年發展時間,我大周將面對的將是一頭洪荒巨獸。陛下,契丹的混亂是暫時的,我們不能給他過多的時間,讓他們安逸壯大。”

王樸的臉色微微變了,意識到自己忽略的問題。

攻滅南唐、孟蜀是需要耗費國力與時間的,這耗費的時間越多,契丹的實力也就越強。

打贏孟蜀,打贏南唐容易,可真要將之覆滅,就不是一兩年能解決的了。

郭榮閉目沉思了好一會兒,方纔道:“那先生以爲何時收手爲好?”

羅幼度道:“只要拿下秦、成、階、鳳四州,孟蜀就不必去管他。將他們困於蜀地,以孟昶之能,放任不管,反而使之自取滅亡。而南唐,可取江淮富庶之地,以壯我大周經濟,然後與南唐劃江而治。以強勢迫使南唐去國號,歸附我大周。讓他每年向我們進貢錢糧,助我們北伐契丹。”

歷史上郭榮在拿下江北淮南十四州的時候,已經敏銳的察覺到《平邊策》存在的不足了。

所以他沒有依照《平邊策》的方針,繼續南征。而是選擇了改變策略北伐契丹,意圖收取燕雲十六州。

只是在攻取三關三州之後,郭榮突患疾病,不得已回軍開封,不久後病故。

有的人說郭榮不死,定能收復燕雲十六州。

如果單指這一次北伐,羅幼度是不信的。

早亡,往往帶來的是遺憾是可惜,所以無限可能。

但現實是殘酷的,燕雲十六州,前七州後九州,一盤大棋。剛開始拿下三五州真算不得什麼。

就拿高粱河車神來說,趙匡義領着攻取北漢的疲兵,一樣一口氣連下五州,打到幽州城下。

如果這個時候,趙匡義病死,少了車神的傳奇,那是不是比郭榮還牛逼?

越深入腹地,攻取的難度越大。如果這個時候,南唐來個背刺,就郭榮第一次北伐時的處境,能成的機率不大。

但郭榮能再活十幾二十年,還是有很大希望的,當然趙匡胤也是一樣。

郭榮皺眉道:“這孟蜀還好說,有蜀道天險在。南唐不滅,誰能保證北伐路上,他能安分守己?”

王樸歎服的道:“故而需要謀取南平。江北並無濡須口這般天塹,我軍攻取江北之地,並不能掌控長江防線,反而容易受天塹所制。可若將南平江陵握於手中,則完全佔據長江上游。於江陵練一支水軍,橫行於長江之上,可盡得長江天塹優勢。南唐若敢動兵,江陵水軍隨時隨地都可順江南下,直搗南唐國都江寧。”

說着,他對羅幼度心悅誠服的作揖,隨即又對郭榮道:“恭喜陛下,羅先生之才,十倍於樸。殿下得先生相助,天下大半入轂矣。”

羅幼度趕忙回禮直說不敢!

шшш◆T Tκan◆¢ ○

郭榮轟然大笑:“二位先生不必謙讓,文伯乃朕之蕭何,幼度乃朕之張良,各有所長。他日征伐天下,幼度隨朕左右,文伯坐鎮後方統籌,我們君臣齊心,何愁天下不定!”

第六十章 功利第661章 這應該算是好消息吧?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六十四章 朕的漠南 再見蕭胡輦第六十章 降了吧!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三十一章 誣衊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未來,新的儒學第一百六十五章 理論與實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四十二章 我行我素第四十二章 要讓虞國付出代價第十章 並立對抗中原賊寇第四十四章 面試 領軍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是時候回來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六十四章 夜間取城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一口鍋第一百五十五章 爲羅天子所擄第一章 自盡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一口鍋第一百五十章 這裡莫不是天堂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第四十章 錦囊妙計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705章 聖戰第九章 知己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一百六十九章 雍靖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三十四章 相互試探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二十三章 送上門的石守信第711章 蕭綽的志向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四十三章 戰艦爲橋第三章 只爲四海歸一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十八章 無法拒絕的利誘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二十一章 陣前反叛第三十七章 “滾”第三十四章 西北局勢第二十一章 更無一個是男兒!第八十七章 知難而退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二十四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六十七章 埋下一顆大雷(二合一)第七十七章 過於順利第八章 破局第四章 一腳踹了過去第八十五章 演戲的羅幼度 豁出去的趙匡胤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六十三章 契丹撤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衝突第七十四章 人馬嘶鳴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七章 演戲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七章 蕭綽薦才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說話的東方之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萬勝王丁部領第八十三章 醜醜、阿貔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四十二章 毒煙、猛火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誘惑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四十二章 我行我素第七章 中原系將領的迷茫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
第六十章 功利第661章 這應該算是好消息吧?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六十四章 朕的漠南 再見蕭胡輦第六十章 降了吧!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三十一章 誣衊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未來,新的儒學第一百六十五章 理論與實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四十二章 我行我素第四十二章 要讓虞國付出代價第十章 並立對抗中原賊寇第四十四章 面試 領軍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是時候回來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六十四章 夜間取城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一口鍋第一百五十五章 爲羅天子所擄第一章 自盡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一口鍋第一百五十章 這裡莫不是天堂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第四十章 錦囊妙計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705章 聖戰第九章 知己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一百六十九章 雍靖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三十四章 相互試探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二十三章 送上門的石守信第711章 蕭綽的志向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四十三章 戰艦爲橋第三章 只爲四海歸一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十八章 無法拒絕的利誘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二十一章 陣前反叛第三十七章 “滾”第三十四章 西北局勢第二十一章 更無一個是男兒!第八十七章 知難而退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二十四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六十七章 埋下一顆大雷(二合一)第七十七章 過於順利第八章 破局第四章 一腳踹了過去第八十五章 演戲的羅幼度 豁出去的趙匡胤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六十三章 契丹撤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衝突第七十四章 人馬嘶鳴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七章 演戲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七章 蕭綽薦才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說話的東方之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萬勝王丁部領第八十三章 醜醜、阿貔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四十二章 毒煙、猛火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誘惑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四十二章 我行我素第七章 中原系將領的迷茫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