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驚嚇 神器

bookmark

汴京士人、武夫、百姓所表現的瘋狂,讓耶律敵烈大受震撼,回望身旁的耶律海思、蕭達幹、蕭術魯列、蕭撻凜等人,也是人人臉色緊繃。

眼前的這一幕是他們所處的世界觀,是難以理解的。

只要朝廷能夠解決百姓的溫飽,於封建時代這一塊,他所能衍生的力量是相當可怕的,這就是華夏王朝的底蘊。

即便進了皇城,耶律敵烈依然能夠聽到身後的呼喊。

隨着禮部的指引,耶律敵烈一衆人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中原天子。

看着階梯上的羅幼度,耶律敵烈暗歎他年少的同時,心甘情願地跪伏於地,叩首禮拜。

若說決定南投的那一瞬間,耶律敵烈還有些猶豫不捨,此番進京的見聞,令之打消了一切顧慮。

從各方各面耶律敵烈都能夠感受到中原的強大。

不只是力量,還有文化、制度、民生、科技……

他是徹底服了。

“臣耶律敵烈拜見皇帝陛下,願陛下聖體恭安,萬壽無疆!”

羅幼度看着臣服的耶律敵烈,大手一揮,長袖一甩道:“免禮,平身。在我中原不興拜禮,大將軍與諸位入我中原,便是自己人,無須這般客套。”

他並沒有讓耶律敵烈遵守中原禮節,而是直言自己人。

雖是同一個意思,但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耶律敵烈也是心頭火熱,舔了那麼久,終於見到真人了,還說是自己人,高呼道:“謝陛下!”

耶律敵烈拜謝過後,雙手陳上了《納地表》。

耶律敵烈並不擅寫文章,這封《納地表》是馬得臣親筆寫的。

馬得臣在歷史上是契丹的着名學者,好學博古,以正直着稱,深得遼景宗耶律賢與蕭綽的信任,累遷政事舍人、翰林學士,常預朝議,寫下萬言書《唐三紀行事》勸戒遼聖宗,爲契丹的文教立下汗馬功勞。

隨着羅幼度的出現,馬得臣並沒有在契丹出仕,反而因契丹分裂,給困在了雲九州。

最終因種種原因,馬得臣入汴京科考,高中進士。

馬得臣不願往雲九州爲官,有心留在中原。

是羅幼度與之深談過後,馬得臣方纔返回了雲九州。

《納地表》寫得很是精彩,其中還強調了雲九州的合法性,踩了石敬瑭幾腳,也維護了耶律敵烈的顏面。

羅幼度心情大好,雲九州的歸附,意味着羅虞朝廷在漠南有了數百里的戰略縱深,大同雲中、雁門關與燕山防線連成了一塊。

進可攻,退可守。

就拿現在的局勢來說,東契丹現在戰略重心向東偏移,勢力範圍大概是日後的東三省。

這般一來,他們的進攻方向便被卡死在了渝關、居庸關一線。

同時雲九州的兵馬,還能橫穿漠南草原,襲擾東契丹的側翼,甚至是大後方。

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從中京大定府避開渝關、居庸關,直接攻打雲九州。

這樣更簡單了,燕山防線的兵士從密雲古北口北上,直接就能切斷東契丹與大定府的往來。

漠北契丹跟崛起的蒙古也是一樣。

有了雲九州的存在,他們無法直接威脅山西雁門關。

在攻打雲九州的時候,他們將會面臨雁門關與燕山防線兩路兵馬的威脅,佔據了戰爭的主動權。

這也是爲何當初耶律德光要燕雲十六州的原因所在。

燕雲十六州這塊防線是華夏兒郎用無數生命經驗造就的一條抵禦遊牧民族的戰略要地。

對於耶律敵烈的賞賜,羅幼度也毫不吝嗇,授予了他營國公的爵位,同時還加封他爲武寧軍節度使,右驍衛大將軍,白金、絹帛、食邑自然少不了,不過理所當然地加上了一句留京師奉朝請。

耶律敵烈臉上並無不滿,而是暗暗嘆息,最終還是留在了汴京。

羅幼度並非容不下耶律敵烈,但不會爲了他特別破例。

獻雲九州是大功,怎麼賞賜,他說的算。而不是耶律敵烈想要什麼,就給什麼。

至於一同跟隨耶律敵烈前來的耶律海思、蕭達幹、蕭術魯列、蕭撻凜等人也是各有封賞。

相比耶律敵烈,他們都領了刺史的實權位子,相對來說,還是很滿意的。

封賞過後,理所當然的就是酒宴。

羅幼度找來了錢弘俶、留從效、李景等人作陪。

羅幼度見耶律敵烈興致不高,舉杯笑道:“大將軍可與傳言的不符呀。”

耶律敵烈趕忙舉杯,說道:“讓陛下見笑了。”

羅幼度道:“聽聞大將弱冠之年,便能射鷹獵虎,給草原人稱之爲‘巴特爾’,怎麼一臉病怏怏的。朕還指望你這位草原‘巴特爾’,當朕的先鋒大將呢。”

巴特爾翻譯過來就是勇士的意思。

耶律敵烈帶着幾分不可置信地看着羅幼度。

羅幼度笑道:“怎麼?不願意?還是嫌棄先鋒大將,職位不夠高?”

耶律敵烈驚喜出列,拜服道:“不,陛下,臣是太高興,一下子忘形了。能夠成爲陛下的先鋒將,是我耶律敵烈的福氣。”

羅幼度揮了揮手,道:“起來吧,別把這大好氣氛弄僵了。”

耶律敵烈喜不自勝,終於放下了心底的鬱悶,想着羅幼度從一開始就叫自己大將軍,而不是營國公,也明白了意思,暗罵自己愚蠢,杞人憂天。

羅幼度見狀會意一笑。

耶律敵烈以雲九州來獻,這份功勞,羅幼度是記在心裡的。

對於耶律敵烈的要求,他會盡量的滿足。

但耶律敵烈身份特殊,而契丹的環境習俗與中原也有一定差異。

讓耶律敵烈回到雲九州,那意味着雲九州的契丹人很難真的融入中原,成爲中原的一分子。

同時態度會隨着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現在耶律敵烈對中原很是親近,也算是忠心。

未來呢?

受到環境的影響,心態會不會變,誰也說不準。

雲九州是邊境前線,別的地方可以亂,邊境不能亂。

羅幼度可以滿足耶律敵烈不甘於醉生夢死的想法,卻不能讓他回到雲九州,繼續統領他的族人曲部。

耶律敵烈原本以爲要一輩子困在汴京,現在有了希望,其他的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羅幼度跟耶律敵烈閒聊了幾句關於契丹的話題。

耶律敵烈一邊迴應話題,心底卻有些訝異,覺得羅幼度言談間透露的一些契丹內部的事情有一些他都不太清楚,一度懷疑到底誰是契丹人。

羅幼度舉杯敬向了蕭術魯列與蕭撻凜,說道:“蕭將軍父子以五千之衆,橫行於十萬賊兵之間,大智大勇,朕大爲震撼。來,朕敬你們二位一杯。”

蕭術魯列帶着幾分惶恐的舉杯,蕭撻凜初生牛犢,並不畏懼,反而欲言又止。

羅幼度本想提蕭胡輦、蕭綽的事情,但見蕭撻凜這模樣,暗笑着問道:“小將軍是否有話與朕講?”

蕭術魯列臉色微變,想要暗地裡拉蕭撻凜。

蕭撻凜卻先一步說道:“回陛下,末將想問蕭家族姐族妹安好?”

蕭術魯列一臉尷尬。

羅幼度說道:“蕭胡輦、蕭綽就住在朕潛邸時的故居,就在北大街,兩位可隨時造訪。”

到了這個地步,蕭術魯列只能硬着頭皮道謝。

耶律敵烈拿着酒杯喝着酒,只覺得嵴背生出一股涼意,一口將燙好的美酒飲入腹中,熱氣騰騰的美酒壓不下這股徒生的寒意。

耶律敵烈一直以爲文官系統讓中原滲透一些無傷大雅,只要掌控者軍事就行,進退自如。

現今聽蕭撻凜這麼一問。

軍事?

蕭術魯列、蕭撻凜胳膊肘明顯往外拐了。

除了他們,會不會還有別人?

瞄了一眼最上首的中原天子,一股敬畏的感覺升起,只覺得自己完全給他拿捏住了。

他不敢想象如果自己選擇死守雲九州,或者放棄雲九州躲避中原,自己會是什麼下場。

“大將軍,大將軍?”

耶律敵烈聽到兩聲叫喚,方纔醒悟,忙道:“陛下,臣在。”

羅幼度笑道:“朕知大將軍酷愛騎馬射箭,在京中未必適應。正好,在許田有一御用獵場,朕許你隨意遊玩。不過朕嘴饞,打着的獵物,得分朕一份。”

耶律敵烈回過神來,心道:自己現在還怕什麼?

都是他的人了,還會再坑害自己?

耶律敵烈是真的慫了,笑着迴應道:“謝陛下,陛下喜歡吃野味,臣有空就去獵幾頭獵物,給陛下添菜。”

他搭着笑臉。

對面的趙普莫名覺得這笑臉有些熟悉辣眼睛。

羅幼度今日心情愉悅,稍微多喝了一些,帶着幾分微醺狀態,走進了花芯夫人的住所。

花芯夫人最懂得服侍人,寬衣洗漱嬉戲一條龍的服務。

羅幼度甚至不用動手指頭,便能享受人間極樂。

大清早,羅幼度與花芯夫人膩歪了會兒,一如以往地鍛鍊讀書然後上朝。

羅幼度明顯感覺朝會上文武官員的興致較之以往更加高漲。

畢竟雲九州的歸附,朝廷可以說已經完成了一統大業,佔領了華夏所有核心疆域。

餘下的東契丹、漠北、西域什麼的,都將屬於開疆擴土的行爲。

朝會上要商討關於雲九州的安排治理,下朝的時候比往日延遲了一個時辰。

羅幼度飢腸轆轆地回到文德殿,看着花芯夫人遞上來熱騰騰的糕點,忍不住賞了她一個香吻,飢不擇食地吃了起來。

剛填好肚子,羅幼度準備去處理政務,內侍卻來報道:“陛下,軍器監姚遂及懷丙大師求見。”

羅幼度精神一振,說道:“快快有請!”

他沒有挪地方,就在自己下朝休息的文德殿接見姚遂、懷丙,以表示對他們的信任。

姚遂是朝廷的軍器監,負責兵器的研發。

羅幼度身爲後世人,十分重視兵器製造的質量。

在京中設置了南、北作坊和弓弩、甲胃、劍、鐙製造坊,專門負責生產研究弓弩利器以及甲胃、劍、鐙等物。還設有嚴苛的監察制度,每一把弓弩兵器以及鎧甲都需經過再三檢查才能送上戰場。

至於懷丙和尚就是小學課文裡那個打撈鐵牛的真定僧人。

羅幼度深知,想要科技發展,數學物理是關鍵。

懷丙和尚對於力學很有研究,他會很多力學東西,比如課本里利用浮力打撈鐵牛,還有以物理重心扶正真定十三級寶塔,以及槓桿、支點這些與物理相關的東西他都懂。

只是老生常談,懷丙和尚懂歸懂,用歸用,一切都是他研究的經驗,並沒有將這些力學關係,表述出來,形成一套理論。

羅幼度給了他十五名學生,讓懷丙試着整理出一套理論。

同時,懷丙還有一個任務,協助軍器監製作兵器。

所有遠程武器都用得上力學原理,懷丙在這方面能夠幫上大忙。

通過他的改良,羅虞朝廷的投石車、牀子弩等大型器械威力精準都有一定的改善。

見時機成熟,羅幼度在一年前給了軍器監、懷丙和尚一個任務,讓他們改良弩箭。

羅幼度得到了消息,契丹在東北發現了一處露天礦脈,得到了大量的鐵礦。

他們通過從中原學去的冶煉技術,打造了兩支精銳部隊,一支叫鐵林軍,一支還是原來的稱呼鐵鷂子。

在契丹分裂之前,他們通過與定難、回鶻、吐蕃等地的交易,獲得了高大的涼州馬,打造出了一支裝甲騎兵。

桑乾河的慘敗,他們一直在吸取教訓。

這科技的提升,將士的着甲率越來越高,一般的弓弩效果也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面對這種情況,羅幼度知道必須要有全新的弓弩誕生,才能發揮中原強弓勁弩的優勢。

毫無疑問,這強弓勁弩就一個名字,神臂弓。

神臂弓叫弓其實是弩,威力之大,歷史上冠絕宋朝。

宋朝能夠憑藉步卒與草原的騎兵對抗,除了龜殼一樣的步人甲,神臂弓佔據主要原因。

只是羅幼度並不擅長這個,他只是在歷史上聽過神臂弓的大名,除此之外,一無所知。

他只能告訴姚遂跟懷丙和尚自己的目的,其餘的一切都需要他們自己研究。

愛閱書香

羅幼度多次詢問,進展緩慢,直到最近,才上報有突破性的進展。

此刻求見,豈不是?

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一百八十四章 火箭揚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闊綽第五章 內應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四十九章 曹彬:畏江南如虎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六十一章 南唐軍亂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第十章 龍驤軍揚威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六章 曹彬掛帥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一百零九章 溱水列陣第四十七章 酒館鬥毆第六十五章 李謙溥出兵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九十八章 立國第三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三十七章 多才多藝第十九章 來吃沙的!第一百六十章 歸順 調轉槍頭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五十章 殲中原水軍,揚李唐雄風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十四章 淺灘伏擊戰第十五章 爲我大漢,死而無憾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二十七章 窮慣的好處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八章 雄起的御營司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一百章 韓德讓的志向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675章 大仁大義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七十五章 吳越世代禮遇中原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四章 救援第711章 蕭綽的志向第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六章 效仿諸葛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師第七十五章 吳越世代禮遇中原第十五章 餓極的猛虎第五十章 深揖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三十八章 宰相肚量第四十九章 曹彬:畏江南如虎第二十一章 順勢而擊第二十二章 收復幽州第二十二章 兩難之境第一百四十二章 試點推行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第二十五章 爲敵造勢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十一章 各領一軍第四十二章 要讓虞國付出代價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賣,就搶第二十八章 變得不止一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655章 追擊第八十八章 矯情的江南諸臣第一百三十八章 盡心服侍第四十一章 兩軍對壘第五十章 定難軍事第四十四章 誰還玩老套路?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一章 荊南事起第三十章 兇殘 援兵第十章 龍驤軍揚威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一百八十八章 雪崩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驚嚇 神器第二十章 攻城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
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一百八十四章 火箭揚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闊綽第五章 內應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二十九章 櫛風沐雨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四十九章 曹彬:畏江南如虎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六十一章 南唐軍亂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第十章 龍驤軍揚威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六章 曹彬掛帥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一百零九章 溱水列陣第四十七章 酒館鬥毆第六十五章 李謙溥出兵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九十八章 立國第三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三十七章 多才多藝第十九章 來吃沙的!第一百六十章 歸順 調轉槍頭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五十章 殲中原水軍,揚李唐雄風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十四章 淺灘伏擊戰第十五章 爲我大漢,死而無憾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二十七章 窮慣的好處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八章 雄起的御營司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一百章 韓德讓的志向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675章 大仁大義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七十五章 吳越世代禮遇中原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四章 救援第711章 蕭綽的志向第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六章 效仿諸葛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師第七十五章 吳越世代禮遇中原第十五章 餓極的猛虎第五十章 深揖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三十八章 宰相肚量第四十九章 曹彬:畏江南如虎第二十一章 順勢而擊第二十二章 收復幽州第二十二章 兩難之境第一百四十二章 試點推行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第二十五章 爲敵造勢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十一章 各領一軍第四十二章 要讓虞國付出代價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賣,就搶第二十八章 變得不止一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655章 追擊第八十八章 矯情的江南諸臣第一百三十八章 盡心服侍第四十一章 兩軍對壘第五十章 定難軍事第四十四章 誰還玩老套路?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一章 荊南事起第三十章 兇殘 援兵第十章 龍驤軍揚威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一百八十八章 雪崩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六十三章 朱元反 總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驚嚇 神器第二十章 攻城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