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歸義內亂

bookmark

瓜州。

曹延祿獨自一人喝着悶酒,臉上給自己老婆抓的一道血痕特別顯眼。

自艾自憐。

一個男人要權沒權,在家裡還給老婆熊,活着真沒意思。

曹延祿是曹元忠的兒子,作爲歸義軍在位最長的軍閥,對於局勢看得非常通透。

他爲了維護瓜、沙二州的和平,讓自己的侄兒取瓜州第一豪強慕容家的女兒,讓自己的片糊法法識

兒子曹延祿取于闐國王李聖天的女兒,鞏固曹家的權。

此舉在亂世中確實是高明的政治手段,但於和平時期,卻在無形中造成了內部的分裂。

曹家自從張家手中奪取歸義軍大權以後,一直秉承兄終弟及的繼承法。

最早的曹議金病故以後,傳位大兒子曹元德,這短命的傢伙當家不到四年就去世了,傳給老二曹元深,老二很不巧,也短命,活了五年,傳到了老三曹元忠的手上。

依照規矩,曹元忠病故之後,他的位子將會傳給老大曹元德的兒子曹延敬。

但人心都是肉長的,侄兒再親也比不過親兒子。

曹元忠在位期間,並沒有明確宣佈由誰繼承自己的位子,分別給了曹延敬、曹延祿相差無幾的待遇。

曹元忠在位期間八面玲瓏,在夾縫中生存,可謂一世梟雄,但面對自己侄兒跟兒子之間的抉擇,還是不免左右爲難猶豫。

這一行徑讓曹延祿看到了希望,也讓曹延敬察覺到了危機。

但其實就算兄弟兩人相敬如賓,曹延敬背後的慕容氏,曹延祿背後的于闐都不會坐視變故的發生。

兄弟之間,明爭暗鬥多年,曹元忠甚至派曹延祿出使過中原,以求得到中原的支持,讓本不佔繼承順位的曹延祿取代曹延敬。

不過最後曹元忠還是選擇了兄長的兒子曹延敬接替自己的位子,他已經察覺李聖天對中原的牴觸,心知親近於闐的兒子真要上位,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曹延敬接替曹元忠成爲歸義軍節度使以後,第一件事就是任命曹延祿爲歸義軍節度副使銜,權知瓜州事,表面上是分給自己的弟弟一半權力,但其實瓜州的大權向來由地方豪強慕容氏把控,曹延祿在瓜州就是傀儡。

于闐國現在節節敗退,多次向歸義軍求助。曹延敬對於闐國並無好感,雖念及多年情誼沒有拒絕,卻也沒有任何出兵跡象。

消息傳到了于闐聖天公主李氏耳中,大怒之下與自己的夫君大打出手。

曹延祿自覺有虧,不敢還手,只能灰溜溜的獨自喝着悶酒。

連喝了好幾盅,嘴裡無味,曹延祿似想到了什麼,快步走到右側的架子上,寶貝似的從上面拿出一個錦盒,回到了位子上,帶着幾分虔誠地打開錦盒,卻是一顆顆小小的黑白果子檳榔子。

曹延祿寶貝似的取過一顆,放入嘴中咀嚼,只是一會兒,便覺得身體發熱,心中煩悶一掃而空。

這個時代的人並不知什麼是致癌物,檳榔子產於熱帶,天竺也是主要產地。

這玩意在佛門是極其重要的供養物,不是一般人還吃不到。當年大唐的玄奘法師在天竺的時候,每日便能分得二十顆

南北朝時期,隨着佛教盛行,檳榔子也在中原上流社會盛行。

曹家幾代人皆崇信佛教,敦煌莫高窟雖起於前秦建元年間,但卻在歸義軍曹家手上全面擴展。

這檳榔子也是曹家人鍾愛之物。

便在曹延祿享受檳榔子刺激大腦的時候,聖天公主李氏卻帶着一人走進了屋裡。

曹延祿喝了幾杯酒,膽氣也足了些,想着自己臉上的抓痕,黑着臉道:「你來做什麼……」他還沒有興師問罪

,後知後覺的留意到聖天公主身後的人,驚呼道:「葛先生,你怎麼來了?」

來人正是于闐國重臣葛卓希,當年曹延祿入京面聖求封賞的時候,便是跟他同路而行的,關係極好。

他反應過來,大步跑出屋外,見左右無人,方纔放心入內,壓着聲音道:「葛先生膽子也太大了,這裡到處都是我那兄長的眼線,讓他們察覺,你我小命怕是難保。」

聖天公主李氏看着自己這不爭氣的丈夫,說道:「瞧你這模樣,一個將死之人都把你嚇成這樣,能成什麼大器。」

曹延祿徹底傻眼:「怎麼回事?兄長身體康健,怎麼就將死了?」

聖天公主李氏聞着對方一身的酒氣,還有檳榔子那特有的味道,沒有好氣的道:「吃檳榔子吃死的。」

曹延祿反應有些遲鈍,想着自己嘴裡還含着檳榔子,五臟六腑都要翻了邊,「哇」的一下就吐了出來。

曹延祿恢復了一些精神,忙低聲道:「到底怎麼會回事?」

葛卓希帶着幾分尷尬的將情況細說:「昔年大公子憑藉不法手段從郎君手上奪取歸義軍節帥之位,我家陛下爲郎君不平,便讓人在檳榔子中動了一些手腳。」

雖說曹延祿與曹延敬立場對立,終究是曹家人,自己一方給對方神不知鬼不覺的下藥,連葛卓希自己都覺得不妥。

曹延祿臉色果然很不自然,他們曹家內部的事情本就忌諱他人插手干涉,何況是這種手段。

這今日能害曹延敬,是否意味着明日能害他曹延祿?

檳榔子這玩意吃了會上癮,曹延祿每日都會嚼上一些,真要在這方面下手,自己真的一點防備也沒有。

因爲檳榔子是佛家的供養物,他們咀嚼的這些也不是在市面上流通的次品,都是天竺佛國運來的聖品,是由歸義軍供養的高僧進獻給他們的。

身在亂戰之地的上位者,曹延祿平時在吃食上很小心,可對於檳榔子這種供養物卻沒有多少戒心。

又是驚懼,又是忿怒,又是慶幸,還有一些悲哀。

如果自己與于闐交惡,也許今日死的就是自己了。

歸義軍早已不復當年張議朝時的鼎盛,西受制於于闐,東受制於甘州回鶻,遠處又有大虞朝廷這龐然大物壓着,當真舉步維艱。

葛卓希見曹延祿神色不對,也知他們此次做得太過,卻也是無奈之舉。

他們本想用慢性藥慢慢除去曹延敬,將事情做得神不知鬼不覺,讓曹延祿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接管歸義軍,但是局勢已經等不到那個時候。

于闐現在在正門戰場上節節失利,步步敗退,國力大損,必須得到強有力的支援。

面對這種局勢,于闐國不得不鋌而走險,加重了藥劑。

如此激進,無可避免的留有隱患,會引來不小的後果,葛卓希也只能提前通知曹延祿做好準備。

聖天公主李氏見氣氛尷尬,柔聲道:「夫君,父親這也是爲你着想,曹延敬勾結回鶻、慕容氏,逼迫公公做出違心舉動,竊取了屬於你的位子。曹延敬剛上位就選擇架空夫君,未來還指望他能將歸義軍交給夫君?」

曹延祿收起心中忌憚,說道:「都已箭在弦上,還能說什麼?兄長現在情況如何?」

葛卓希沉聲道:「不出意外,也就是這兩天的事情。」

正如葛卓希說的,就在第二日黃昏,曹延敬突然暴斃,吐血而亡。

瞬間沙州上下一陣動亂。

曹延敬正值壯年,從未想過安排後事,突然暴斃,引發了一連串的後續反應。

當年曹元忠是想讓自己親兒子曹延祿接替自己位子的,因爲如果從了兄終弟及這一繼承

制度,歸義軍有可能再也回不到自己這一脈手中了。

曹元忠是老三,他上面除了老大曹元德一脈,還有曹元深一脈,即便兄終弟及未來也只是會交給曹元深的兒子,不會是他曹元忠的後人。

曹元忠在沙州做了許許多多的安排,就想扶持自己的兒子,只是迫於曹延敬得到慕容氏以及回鶻的支持,于闐李聖天又圖謀不軌,不得不讓曹延敬上位。

曹延敬上位以後,一直在清算曹元忠給曹延祿安排的後手,已經傷及了大部分人的利益,現在他突然暴斃,這些人立刻就涌現了出來。

雖然依照法理,曹延敬之後應該輪到曹元深的兒子曹延奇,但是當年曹元忠壓根就沒有培養曹延奇,這關鍵時候,當然無人理會他。

至於曹延敬死的有無蹊蹺,在這時候反而無人在意追究。

歸義軍宿將李安第一時間派兵從瓜州迎回了曹延祿,將他推上了歸義軍節度使的位子。曹延敬死得太過突然,近在咫尺的慕容家都沒有反應過來,何況是更遠的回鶻?

待他們想要阻止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本來歸義軍分沙州、瓜州兩派,沙州親于闐,瓜州親回鶻。

曹延祿回到沙州如蛟龍入海,天寬地闊,毫無阻礙,衆望所歸地接手了歸義軍。

看着四周的熟悉面孔,曹延祿心情激盪,一掃在瓜州的鬱悶。

不過身爲一個政客,曹延祿表現得極爲沉穩,一臉哀痛,沉聲道:「長兄如父,兄長病故,曹某深感悲痛,爲穩住沙州局勢,只能擅領節度使之位。閻長史,你立刻動身去汴京報喪,告之朝廷兄長之事,向朝廷表明歸義軍永遠效忠朝廷。」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死咬不放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七章 蕭綽薦才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八章 雄起的御營司第十三章 嚴寬並舉第五十九章 趙匡胤,不可典禁軍第二十章 收編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遺忘的英雄第701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三十一章 收繳財權第三十四章 西北局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百戰之軍第四十三章 升官第一天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十五章 輿論爆發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四十二章 我行我素第一百二十三章 定設計圖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十六章 又菜又浪(第五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第五章 內應第四章 賄賂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二十八章 發酵第685章 美夢第二十一章 陣前反叛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華夏來定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五十七章 用間第二十章 攻城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六十八章 折賽花入宮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九章 口不對心(二)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第三十一章 入宮受封第四十六章 戰事焦灼第一百一十一章 逃跑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660章 後遺症第五十八章 是真是假,查一查第三十五章 見李重進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第二章 求情無果第二十五章 殿試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二十章 收編第七十七章 震怒驚恐第二十一章 順勢而擊第四章 不敢置身事外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十一章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線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七十三章 唯一的路第七十七章 南逃石堡城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三十七章 諸事順暢,莫名高興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第684章 報仇 中原的弱點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十三章 四方亂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說話的東方之主第十一章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七章 多才多藝第二十章 收編第四十三章 戰艦爲橋第三十章 哭了!是嚇得?還是感動?第九章 升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658章 風水輪流轉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
第一百八十三章 死咬不放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七章 蕭綽薦才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八章 雄起的御營司第十三章 嚴寬並舉第五十九章 趙匡胤,不可典禁軍第二十章 收編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遺忘的英雄第701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三十一章 收繳財權第三十四章 西北局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百戰之軍第四十三章 升官第一天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十五章 輿論爆發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四十二章 我行我素第一百二十三章 定設計圖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十六章 又菜又浪(第五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第五章 內應第四章 賄賂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二十八章 發酵第685章 美夢第二十一章 陣前反叛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華夏來定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五十七章 用間第二十章 攻城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六十八章 折賽花入宮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九章 口不對心(二)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669章 孫吳在世,韓白重生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第三十一章 入宮受封第四十六章 戰事焦灼第一百一十一章 逃跑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660章 後遺症第五十八章 是真是假,查一查第三十五章 見李重進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第二章 求情無果第二十五章 殿試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二十章 收編第七十七章 震怒驚恐第二十一章 順勢而擊第四章 不敢置身事外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十一章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線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三十章 平易近人 雷霆手段第七十三章 唯一的路第七十七章 南逃石堡城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三十七章 諸事順暢,莫名高興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第684章 報仇 中原的弱點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十三章 四方亂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說話的東方之主第十一章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七章 多才多藝第二十章 收編第四十三章 戰艦爲橋第三十章 哭了!是嚇得?還是感動?第九章 升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658章 風水輪流轉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