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對於香江來說,是無比輝煌和榮耀的年代,隨着內地的改革開放,香江作爲中國經濟與西方世界交往的橋頭堡,經濟騰飛,百業繁榮,股市高漲,可以說是黃金十年。
下了飛機,放眼望去,到處是高樓大廈,一派繁榮景象。
陶玉墨坐在汽車後座上,眼睛看着街道兩邊的街景,眼睛都不夠用了。
雖然她經常在報紙、雜誌或者電視上看過關於香江的新聞和城市掠影,經常看那些香江電影,可真到了之後才發現,還是會被這裡林立的高樓大廈震撼到。
“香江的高樓可真多啊!”
“地方小,只能往高了建。”林朝陽回道。
車窗外的街景熱鬧,車水馬龍商鋪林立,一邊是西裝筆挺的上班族,一邊是挑着扁擔謀生的窮苦人。
繁華是繁華的,但居住不易也是實情。
“香江就這麼大的地方,這些年來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長,不建高樓是不行的,現在新開的樓盤已經有三四十層高的了。”一旁的李翰祥隨口介紹着。
回香江前,李翰祥已經替林朝陽一家做了安排,他們一行人下了飛機便坐上了商務車,跟李翰祥夫妻倆先去房子那裡。
啓德機場位於九龍城區,從啓德機場出來,商務車一路飛馳,來到了位於九龍西南部的何文田。
清朝時這裡只有少量居民居住,因當時土地多爲一位叫陳何文的地主所有,因此命名爲何文田。
三十年代這裡已經淪爲墳塋地,到五十年代變成了徙置區,安置內地逃來的民衆。
直到六十年代政府開發興建,這裡才逐漸發展成爲純住宅區。
車子最後駛進了一處名叫“東方園”的小區。
“這裡是67年太古拿的地,68年建成的,全都是十二層的建築,住起來很舒服。
前幾年樓價高的時候我老婆本來是打算賣了,可我有點捨不得,結果拖到後來房價暴跌,也就空在這裡了。”
香江房地產行業歷來是有周期性的,十年之內大漲大跌都很常見,到1981年房地產市場達到高潮時,房價照比76年的價格足足增長了400%。
但很快隨着國際貿易環境的衰落,加上82年中英因香江問題進入談判,市民出現信心危機,香江房價自82年開始迅速崩盤。
及至84年年底,中英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徹底確定了香江的迴歸事宜,香江的樓市才觸底反彈,在今年年初迎來了漲價的希望。
車子停在住宅樓的樓下,李翰祥又說:“這個泊車位是當年買樓的時候太古送的。回頭你們如果用車,可以停在這裡。”
下了車,李翰祥帶着幾人上樓。
東方園院內都是十二層的小高層住宅,院內綠化率很高,綠樹成蔭,環境整潔優雅,讓陶玉書一下子想到了華僑公寓的環境。
幾人進入單元門,入戶大堂暗褐色理石鋪地,瓷磚上牆,林朝陽恍惚間看到了三十多年後內地的商品房。
李翰祥夫妻倆領着幾人到了七樓,房子是一套三居室的住宅,用香江人的話說,是千呎豪宅,換算成平方米的話大概是103平左右。
屋內裝修已有十多年,保持的算是整潔,住起來是肯定沒問題的。
李翰祥妻子名叫張翠英,四十年代隨李翰祥來香江,兩人一起育有四女。
她與陶玉書都是燕京人,一路聊着家鄉風物,關係很快熟稔,她笑着介紹道:
“老李早早就讓我把房子收拾出來了。這裡一間客廳、兩間睡房、一間書房,應該夠你們一家人住了。
這小區的開發商是英資的太古,口碑很好,不管是居住環境還是物業服務都比較好,環境清幽。
前些年周圍還比較荒,不過現在生活配套都很方便了。”
陶玉書站在陽臺眺望了一眼外面的景色,北國的陽春三月早晚氣溫還有些低,可香江這裡已經是春色盎然,氣溫適宜。
放眼望去,盡是鬱鬱蔥蔥的樹木,其間點綴了一些住宅樓。
這裡較之剛纔開車經過的熱鬧街市,環境確實更加宜居。
“老李、嫂子,多謝你們了,考慮的這麼周到。”林朝陽客氣的道了聲謝。
“不要說這些話了,都是好朋友,互相幫忙嘛!”李翰祥說道。
張翠英接着又拉着陶玉書交代了一些生活上的細節。
李翰祥問林朝陽,“你們沒這邊的駕照,這段時間我給你派輛車吧?”
林朝陽連忙拒絕,“不用那麼麻煩,搭公交、地鐵就可以了。”
兩人說話間,張翠英領着陶玉書去採購了一些生活物資,順便熟悉一下週圍,陶玉墨也抱着孩子跟了出去。
林朝陽和李翰祥留在家裡,順便聊起了在香江的安排。
林朝陽這次來香江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給陶玉書拿個身份,工作已經安排好了,接下來先讓她去新崑崙影業適應一下這裡的環境。
“我那公司在駱克道,規模不大,日常就是你嫂子負責,僱了一個文員和一個財務。
玉書有時間了,可以去我那邊坐坐,熟悉熟悉環境。等過段時間,我託人去給她辦身份,可能得點錢。”
新崑崙影業是個小作坊,像這樣的皮包影視公司在香江有不下百家。
新崑崙影業與那些公司唯一不同的是,它的背後有李翰祥這位大導演。
林朝陽點了點頭,香江的身份不錢其實也可以拿,只是時間會長一些,林朝陽夫妻倆沒打算在香江多待,能點錢解決是最好的。
“最近這段時間你有什麼打算?”李翰祥問林朝陽。
“籌備新。”李翰祥又問:“真不想開個影視公司?你出劇本,我當導演,我們共同投資,賺它個盆滿鉢滿。”
林朝陽來港,李翰祥爲什麼這麼賣力?
不就是因爲看中了林朝陽的能力,想拉着他一起幹嗎?
可惜林朝陽卻沒有他那麼樂觀,“老李,我說句話你可能不愛聽。”
李翰祥面露疑惑,林朝陽說道:“你啊,現在有點跟不上潮流了。”
“什麼意思?”
“你擅長的領域是歷史片、風月片,你就沒發現嗎?最近這些年來,香江電影的通俗化、大衆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垂簾聽政》看似成功,但實際上已經說明了問題。
如果沒有外埠市場的支持,《垂簾聽政》只能算是小有盈利。
投資一部如此規模的電影,所要冒的風險是巨大的,這一部僥倖成功了,但賺的錢可能還不夠你下一部賠的零頭。
你看看那些票房排行榜前列的影片,本埠票房比你高、外埠版權買斷價比你高、投資比你少……”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李翰祥初聽林朝陽的話心裡有些生氣,可仔細想來,又不無道理。
《垂簾聽政》的成功,可以說是李翰祥導演生涯的巔峰,從此之後他就一路走下坡路,這其中有個很關鍵的原因是灣島方面的封殺,導致一些投資人不敢給他投資。
之後的十幾年裡,李翰祥遊走於內地、灣島,一直試圖重回巔峰,但可惜屬於他的時代早已過去。
那些年裡他拍的幾部電影,基本都沒什麼水,既沒有票房,也沒有口碑,更沒有獎項。
在現在這個時空裡,《垂簾聽政》依舊是大獲成功,李翰祥投資《棋聖》更加是賺的盆滿鉢滿,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都是躊躇滿志的狀態。
今天林朝陽的話雖不好聽,但對他來說卻是個警示,李翰祥皺着眉頭思忖了好半天,卻沒想出什麼頭緒來。
他熱愛導演這個職業,要不然也不會在六七十歲的年紀還奮鬥在片場。
讓他不拍電影,可能比殺了他還讓他難受。
李翰祥苦笑道:“那能怎麼辦?我擅長的就是這個領域。”
“我就是提醒提醒你。真要是投資,還是要控制一下風險,你自己的片子就別投資了。”
林朝陽這句話讓李翰祥鬱悶的想吐血,我自己的片子我不投資,去投資別人的電影,說出去不讓人笑話嗎?
“說到底,你就是看不上我這個小作坊吧?”李翰祥鬱悶道。
林朝陽笑了笑,“看不上我跟你費那麼多話幹什麼?”
李翰祥聽着這話眼睛亮了,“那我們合作一把?你有什麼想法?”
“有個想法,但還不成熟,等我新作品寫完的吧。”
李翰祥一聽來了興趣,追問道:“用你的新作品改編電影?”
林朝陽點了點頭,李翰祥頓時感覺到一股自信充盈在胸懷,林朝陽的改編電影,可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啊!
“好,那我等你的新作品,你可得抓緊時間啊!”
“好飯不怕晚。”林朝陽笑着說道。
實際上自過年之後他就一直在寫新作,不過這段時間以來事情比較多,到現在快兩個月,斷斷續續才寫了不到十萬字。
好在這部的篇幅並不長,正好這段時間在香江也沒什麼俗事打擾,林朝陽打算在這段時間裡趕緊把寫完。
等張翠英和陶玉書她們採購回來後,李翰祥提出了去吃頓晚飯,就當是接風宴了。
一夥人吃接風宴並沒有走的太遠,就在何文田附近找了一家生記酒家,吃完飯後,林朝陽一家人又被送回了東方園門口。
“今天舟車勞頓,你們早點休息。玉書有時間了就給你嫂子打電話,隨時去公司那邊。
週日我安排了個聚會,朝陽你到時候想着來參加。”
叮囑完這些事後,李翰祥才離開。
陶玉書看着車子離去的背影說道:“多虧了老李和嫂子,有他們的安排不知道省了多少功夫。”
在張翠英的提前安排下,東方園的這處住宅基本達到了拎包入住的標準,連牀品都是買好的,根本不需要陶玉書操什麼心。
她又說道:“他們這麼上心,目的是在你身上吧?”
林朝陽笑着點了點頭,“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嘛,老李一直想跟我再合作。”
“那你是什麼想法?”陶玉書問。
林朝陽看向她,“不是我的想法,而是你的想法。”
陶玉書表情詫異,“跟我有什麼關係?”
“就算是合作電影,我頂多就是出個劇本,真正要操心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