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心煉之鎖 靈昧之火(上)

“果然是不成啊。

星辰斜貫天際,繞行一週,又飛回到心內虛空,穿透數層天域,回到餘慈手中,懸浮在手心之上,一應明光都是消去,還原成金屬珠子的本相,嗡嗡旋轉。繚繞在周邊虛空的梵唄之聲,也徐徐消散。

此時,餘慈正漫步在太霄神庭核心區域的“星空”中,倒是沒有什麼失望之感,這不過就是一次實驗。

驗證了一個很微妙玄通的問題。

答案早已確定,如今不過是附帶着測了一下週邊“形勢”而已。

外面發生的一切,其實餘慈也有所感,但暫時不予關注。

因爲解決不了關鍵的“枷鎖”,就是衝出去,也沒有任何意義。

這個“枷鎖”,就是修爲境界的極限。

一切的一切,都是實力問題。

之前,“楊祖”以接引的身份,給他指了兩條路,都是上清宗敗亡前後,宗門長輩依據太霄神庭的根基和威能,爲後繼者準備好的復興手段,最大限度地給予後世弟子方便。

餘慈身懷“萬古雲霄”無上神通,更是繼承這一切的最佳人選。

雖然上清前輩們,也沒有料到,餘慈進入太霄神庭的時間節點,正好是真界開天闢地以來,前所未有的天地鼎革階段,以至於預設的繼承、消化過程,相對來說會比較漫長。可餘慈還是有一定的信心,爲自己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如果,沒有咒誓限制的話……

與十方慈光佛的宏願相對應的咒誓,死死地將餘慈的修爲鎖死在真人境界。

相對於他的年齡,如此修爲已經堪稱奇蹟。

可這份修爲,若與當前的局勢聯繫起來,無異於象足下的螞蟻,難有承載之力。

所以,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實力”,解放實力的關鍵則在於“咒誓”,而破解“咒誓”的關鍵……

他的頭緒還不怎麼分明。

十方慈光佛立下的咒誓爲:

我功成時,恆沙回爐,心火煉珠,六道現世。若不爾者,不能斷惑。

裡面包含有三條要求,即恆沙回爐、心火煉珠、六道現世。

諷刺的是,之前餘慈只在前兩條上用勁兒,進度反而是最緩慢的。

倒是最後一條,頗些陰差陽錯的荒唐意味兒。

如今,把控着六道輪迴真意的大黑天佛母菩薩現世,十方魔靈出手,相應神通,已經在真實之域上顯化,他也有一道感應,遠去西極,如今已經越過了天裂谷,可以說是萬事俱備。

只差恆沙回爐……惟有這一條,艱難啊!

尤其是“三界天通”,像攔海山這般法則體系結構的“低窪地帶”受到衝擊,若真有緣覺法界碎片,說不定都要飛到域外去,想想都是絕望。

所以,走這條路子,幾乎註定是不可能了。

餘慈必須換個思路。

要換思路,就要把裡面的內核搞清楚。

前段時間在洗玉湖,餘慈曾與辛乙探討過這個問題。

按照辛乙的看法,十方慈光佛咒誓,涉及人之三法與天人三法六道枷鎖,餘慈已經突破了生死之限,算是破解了一條,但還有五道,固鎖不變,最好是利用勘天定元的機會,直接改易天地法則體系,撐開一片空間。

這可謂是釜底抽薪的手段了。

可現在想想,辛乙的眼力雖是精到,卻因爲不知前因後果,做出的判斷有些相當然了,當然也不排除當時他的“說客”身份,帶來的“誇大其辭”效果。

此刻餘慈沉下心來,不只是從“天人九法”,甚至還從佛門體系的角度去考慮,有不懂的地方,就問“楊祖”。

這位雖然已經是不再是開派祖師,而只是一場幻夢所化的“接引”,但見識廣博,一些概念性的東西,包括玄門、佛門最高層次的奧妙,簡真是信手拈來,無所不知,以至於餘慈都懷疑,是不是上清宗存在太霄神庭內部的經文典籍,都已經被這位給消化了。

之前的一段時間,餘慈就是這麼潛心琢磨。

現在,已經略有所得。

十方慈光佛的宏誓大願,作用於他身上,隱性的自然就是困鎖住他修爲境界的“枷鎖”,而在明處的,就是平等珠和心煉法火。

二者一爲“平等”,一爲“差異”,其實就是展現萬劫不易的真性與千變萬化的名相之間的相互作用。

按照餘慈現在的理解,粗略來講,所謂“真性”,用天人九法的理論對照,就是靈昧。

至於“名相”,則是世間萬物的結構形態,類於造化法則。

然而這不完全是客觀的存在,而是耳之所聞,目之所見,心之所感,亦是經靈昧作用,與真幻相關,甚至與動靜、陰陽、道德都有關係。

看起來非常複雜,其實細究來,倒也簡單。

因爲像是東方修行界區分天、人、天人這樣的分類,在佛門是沒有的。

佛門體系中,一應根本之法,莫不由心而發,也就是萬事萬物的法則,都要從“心”中走一遭,講求的是入得、出得,出入之間,就形成以“靈昧真性”爲中心的複雜理論結構。

辛乙認爲“枷鎖”是在人之三法與天人三法上,正凸顯了佛門體系的這門特性。

從這上面看,十方慈光佛的加持也好、禁錮也罷,最終落腳點,肯定、也必然是在“靈昧”之上。

如果餘慈是劍仙,倒好辦了,心劍一發,斬枷落鎖,量十方慈光佛也拿捏不住。

可惜,承了這宏願,餘慈想把劍意純化到那種境界,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至於請人幫忙,就算曲無劫復生,面對他變幻萬千,與靈昧渾化一處所謂“枷鎖”,最大的可能還是連人帶鎖一塊兒斬了。

這就是“心鎖”,深藏靈昧之中,外力難入,除非……

除非“述之於理,顯之以象”——說明白點兒,就是要把隱性的束縛顯化出來,並進一步穩定住,形成可以感知、描述、觸碰的“外象”,纔有那麼一點兒可能。

是的,這就是餘慈現階段的打算。

若是其他修士,面對渾茫不明的所謂“心鎖”,九成九都不知該如何入手。

就是那些專注於心神修爲的大能,就算心知肚明,想要述之以法理,顯之以外象,豈不聞“言不及義”?

錯非是“真文道韻”級別的無上神通,誰能將其描化出來?

可是,對餘慈來講,最精於物象、心象之辨的心內虛空,就是專門做這種事的。

如果還不行,“真文道韻”的無上神通,不正是蘊含在“萬古雲霄”之中麼?

借一下總可以吧。

簡單想來,餘慈確實有這個條件,可真正施行,就要弄明白“心鎖”的法理根本,這又談何容易?

餘慈心念微動,平等珠迴歸到平常溫養的位置,他隨即心神沉澱,觀想目標。

那是一截微屈的指骨,乃是從十方慈光佛法身上取下,可曰“佛指熔爐”,心煉法火便存於其中,平等珠則在裡面翻滾,蓄積力量。

餘慈一直在琢磨其中的法理依據。

他以前祭出平等珠,不管對方是法器、法寶,都能在瞬間奪了控制權過來,且有機會激發出最完整的力量,反制對手。

如今想來,其實就是置換了靈昧根本,靈昧一失,對方多年的祭煉也就全然無效。

按照餘慈的推衍,這其實就是緣覺法界的作用。

那緣覺法界,爲西方佛國“十法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當年影鬼所述,乃是佛門中人,爲了“困鎖”東方修行界地仙一流的人物而設計的籠子,能對一切“外道”形成壓制,又以佛法洗煉,誘人歸化。

餘慈以前見識不到,如今想來,禁錮地仙,且不說是否真能做到,只要是做,就必然要在“靈昧”上做文章。

只不過緣覺法界被陸沉擊碎,十方慈光佛爲了最大限度利用僅有的一點兒資源,利用願力做了限制,只針對法器、法寶,也就是修士祭煉之時,“移轉”過去的那一道靈昧連線。

可是隨着餘慈收集到的碎片漸多,其威能其實是逐步上升的,當年餘慈被困於東華虛空內的九真仙宮,急了眼的時候,甚至連東華虛空都砸過。

即便當時的東華虛空,統合於黃泉夫人的設計之下,更像是一個巨大的法寶,可那界限,顯然不是多麼分明。

餘慈相信,如果真的繼續恢復其威能,拿着去砸人,也是可以的。

唔……這事兒他也幹過。

問題就來了,根據餘慈的親身經歷,已經粉碎的緣覺法界碎片,其實是有重新恢復的功能的,十方慈光佛多加了心煉法火這一道“手續”,按照其記憶,是不想再看到緣覺法界爲佛門所用,積累與各方修士的的仇怨,故而將其重新洗煉,易形換質。

這麼做,究竟是對是錯,有沒有效果,姑且不論。

從中已能看清楚,促使緣覺法界“變化”的關鍵,是在心煉法火中。

對心煉法火,承願的餘慈,就是把手指放在火焰中,也不會受傷,運用起來,更是如臂使指,比還要每日補充能量的平等珠,可要強出太多。

這也進一步證明了,二者相比,心煉法火和餘慈的聯繫,要比平等珠更密切。

第258章 十魔內禁 一母同胎(下)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中)第84章 汰舊換新 壓力傳導(上)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56章 傾城一舞 虛名之爭(下)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上)第234章 洞開天門 顯化衆生(上)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下)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中)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七)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一)後記之一第108章 過限第93章 覆盤第74章 奇香流轉 湖上飛煙(中)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九)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六)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四)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下)第110章 消化第221章 透靈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下)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上)第117章 抵達第216章 換丹第164章 殺劍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中)第38章 招攬第108章 追溯萬載 教派雛形(下)第71章 分流第304章 睜眼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中)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九)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上)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中)第145章 湖底甬道 湖上喧囂(上)第160章 圖窮匕現 冤冤相報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上)第49章 湖底篝火 水府妖衆(中)第89章 交友第166章 心煞入劍 千錘百煉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中)第146章 怨尤第139章 截分第180章 論交第28章 法器之辨 千里之會(下)第233章 無劫之位 大羅之天(下)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四)第69章 超限第116章 劍語第221章 紫砂煙壺 小賭怡情(上)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中)第117章 抵達第91章 外接內化 境界之別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上)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下)第144章 機會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三)第81章 夜訪第79章 眼線第245章 隔空密會 極軌天珠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七)第262章 秘界第152章 任君處置 真身回返(中)第42章 還原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上)第226章 發掘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中)第125章 禁法秘語 教祖親至(下)第81章 夜訪第46章 蠢貨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上)第175章 主客易位 天闕佛影(中)第38章 池魚第70章 九葉道符 明月迎客(中)第212章 玄蒼第336章 親戚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中)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上)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上)第63章 奪舍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中)第364章 心明第13章 始動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下)第165章 利己之心 精進之途第167章 雷吼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中)第317章 借光第98章 生死合度 大局小義(中)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六)第87章 尼姑第5章 見光第52章 傳諭第40章 役靈絕雷 鬼厭死局(下)第90章 連星第76章 無念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四)第80章 導引陰陽 天人九法
第258章 十魔內禁 一母同胎(下)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中)第84章 汰舊換新 壓力傳導(上)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56章 傾城一舞 虛名之爭(下)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上)第234章 洞開天門 顯化衆生(上)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下)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中)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七)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一)後記之一第108章 過限第93章 覆盤第74章 奇香流轉 湖上飛煙(中)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九)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六)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四)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下)第110章 消化第221章 透靈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下)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上)第117章 抵達第216章 換丹第164章 殺劍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中)第38章 招攬第108章 追溯萬載 教派雛形(下)第71章 分流第304章 睜眼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中)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九)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上)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中)第145章 湖底甬道 湖上喧囂(上)第160章 圖窮匕現 冤冤相報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上)第49章 湖底篝火 水府妖衆(中)第89章 交友第166章 心煞入劍 千錘百煉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中)第146章 怨尤第139章 截分第180章 論交第28章 法器之辨 千里之會(下)第233章 無劫之位 大羅之天(下)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四)第69章 超限第116章 劍語第221章 紫砂煙壺 小賭怡情(上)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中)第117章 抵達第91章 外接內化 境界之別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上)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下)第144章 機會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三)第81章 夜訪第79章 眼線第245章 隔空密會 極軌天珠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七)第262章 秘界第152章 任君處置 真身回返(中)第42章 還原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上)第226章 發掘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中)第125章 禁法秘語 教祖親至(下)第81章 夜訪第46章 蠢貨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上)第175章 主客易位 天闕佛影(中)第38章 池魚第70章 九葉道符 明月迎客(中)第212章 玄蒼第336章 親戚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中)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上)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上)第63章 奪舍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中)第364章 心明第13章 始動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下)第165章 利己之心 精進之途第167章 雷吼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中)第317章 借光第98章 生死合度 大局小義(中)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六)第87章 尼姑第5章 見光第52章 傳諭第40章 役靈絕雷 鬼厭死局(下)第90章 連星第76章 無念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四)第80章 導引陰陽 天人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