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絕妙理由 大宗氣魄(上)

餘慈靜靜看着正發生的這一幕。

從“道境”中步出的,正是上清宗除開派祖師以外,最重要的一位人物:

葛祖師。

當然,這不是葛祖師親身到此,而只是有上清體系以來,漫長時光長河中的一道剪影,也是體系無上榮光的刻印。

理論上,掌握了上清體系,在與千千萬萬上清修士執念、情緒共鳴之時,餘慈就等於是收集了所有相關人員的信息,還有相關的記憶片斷,彼此參照之下,從中餘慈可以拼合出任何一位的身影。

而實際上,想從執念、情緒、記憶中逆推出每個人的音容笑貌,是不可能做到的。執念有強有弱,情緒有高有低,記憶有整有缺,這裡面絕大部分修士,便是一時之傑,也在時光長河的沖刷下,逐漸黯淡、消失。

連身影都拼不出來,遑論神通法力。

只是,終究還是有例外的,終究還有那麼幾位,因其個性、因其修爲、因其成就,真正在上清體系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比如葛祖。

“萬古雲霄”以後,上清中人誰不知葛祖?

葛祖本人合道而去,在世間的痕跡倒也寥寥,可這位前輩祖師,卻是給予了上清乃至玄門體系最無可辯駁的根本法理依據,可謂是奠基式的人物,也是真真切切地活在了無數上清修士的記憶裡。

就算如今上清體系幾近崩潰,數百年時光長河無情沖刷、異化,葛祖在體系中的印記依舊清晰、深刻。

通過情緒層次的共鳴,餘慈幾乎沒費什麼力量,就通過千萬人的記憶拼接,將這位前輩祖師“請”了出來,並用《洞元玉章三氣妙化符經》進一步描畫,最終成像。

他承認,極祖針對“超拔”脈絡的攻擊,確實是切中要害。只是,餘慈如今已經勾連了上清體系,這個體系從來不是以主控修士的修爲定高低,而是以特殊的結構形式,對玄門真義做出闡發。

在這一點上,又有誰會比葛祖師更有資格?

當葛祖身影“邁出道境”,虛實轉換,便與上清體系之間,殷殷共鳴。

這種共鳴,更多還是法理上的,沒有真正觸及實質性的層面。

也就是說,這一尊葛祖法相,只是一道虛影。

可就是這道虛影,明明白白架起了“境界”,使仍然處在支離破碎階段的上清體系,現出了基本輪廓,其中物性、法理交融,幾至圓滿。

餘慈便在這體系之中,隱去了自己的破綻。

這就是上清體系對他的另一樁現實意義所在:只要在體系之中,依循法度,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遮掩境界層次上的缺限。

當然,也就是遮掩而已。

目前前對餘慈而言,最重要的是,謝康令的反應程度,還要在他估計之上。

從楊朱處,餘慈得知,葛祖之於謝康令,是有特殊感情、特殊意義的。

早年極祖佈局北地,從謝康令身上下手,就是將其與葛祖相提並論,引爲絕代天驕。內心高傲的謝康令明知這不是一個合理的比法,卻難以開口,只能力求精進,最終誘發了那一代紫微帝御的魔念,一發而不可收拾。

從這一點看,謝康令真的曾以葛祖自詡,至少是以葛祖爲目標的。

其實,自葛祖以後,哪一位上清弟子心中,沒有這份嚮往?

某種意義上,謝康令的想法,便是千千萬萬上清弟子的共鳴之音。

如今,謝康令已遭魔染,靈昧沉淪。

可是,葛祖虛影的出現,彷彿是攜來了上清宗最昌盛年代的恢宏大勢,替代了當前殘缺破碎的體系結構,並且,將謝康令包容進來。

就算極祖數百年來層層魔染異化,但他也不能否認,從小生在上清、長在上清,因上清而榮,爲上清而死的謝康令,每一寸形骸神魂,都深烙了上清的印記。尤其是爲了日後奪取上清三十六天,他在魔染中還主動保留、禁錮了一些。

就是這麼一些緩手,此時此刻,將局勢瞬間推向了失控的境地。

葛祖依舊攏着兩手,慢悠悠前行。

兩邊對視……其實也不是對視,只是謝康令看似空洞的目光落在葛祖身上。

至於葛祖,本來就是時間長河中的一道剪影,甚至是由千千萬萬上清修士的記憶拼接起來的,核心特質或許未變,但相關環境、事件頗有似是而非的地方。

也許餘慈可以賦予他神通法力,但不是此刻,也無需此刻。

他只是緩步而行,沒有“道化天真難爲喻,萬古雲霄一羽毛”的無上神通威煞,也沒有關注眼前發呆的謝康令,就像是一個剛剛聽了道尊講課,靜靜沉思的普通仙真,沿着既定的路線走過去。

從謝康令身體中央走過去。

凍寂魔國沒有起到任何阻礙的作用。

謝康令身高九尺,高拔俊逸;

葛祖身不過七尺,佝僂溫順;

兩邊身影交錯穿過,怎麼看都是謝康令“包”住了葛祖。

然而,交錯剎那,謝康令軟軟跪倒,空洞的眼眸中,淚水流下,既而成冰。

葛祖身影,就此模糊、消失,但謝康令身中,所有一切曾屬於上清體系的印記,都在掙扎、咆哮!

餘慈不敢說,謝康令的靈昧激活,畢竟魔染難逆……然而曾經歸屬於上清,此時又包裹在上清體系中的物性的東西,又豈是數百年魔染盡限得住的?

這些物性的東西,亦即形骸的方方面面,每一分每一寸,都在於上清體系勾連、共鳴,當這份“共鳴”達到極處,形成了一個整體性的趨向,人身中極爲奇妙的“機關”便給打開。

此時的謝康令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靈昧”,但他有本能。

一種浸淫在上清體系之中,深刻在骨子裡的本能。

他的傾頹、軟弱以及眼淚,都是本能的觸發,再刺激到已經魔染異化的神魂深層。

這一刻,本能所勾連的基礎情緒與所謂的更高層的“意志”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這種衝突是致命的。

因爲他指向了自我毀滅!

謝康令無法逆轉魔染,但激醒的本能卻是觸發了“道魔不兩立”的決絕。

他的靈昧根基,開始在決絕中摩擦、衝突、蒸發。

虛空抖蕩,凍寂魔國深處,彷彿響起了魔龍長吟般的嘯聲。

極祖震怒!

也許這並非餘慈本意,但就結果來看,這完全是釜底抽薪的一招。

如果沒有靈昧根基,謝康令也就是一具軀殼,要來又有何用?

自在天魔的怒火,確實激烈可怖,但沒有迷惑他靈智,知道事情到了關鍵時刻,極祖意念做了變化,之前被拋棄在魔潮中的華陽魔矛,陡然間扭曲擴張,吞了萬千天魔,再多角突峰,幾個翻滾,身化蛟龍,咆哮而起。

但這並非是和餘慈、楊朱再戰一場,而是借了華陽魔國的力量,強行干擾了上清體系的內部共鳴,巨吻張開,一口咬住謝康令,倒卷而回。

凍寂、華陽兩個魔國的力量雖不比最初那麼契合,但在極祖不計損失的加持下,還是可以暫時鎮壓謝康令的靈昧根基異變。

但以眼下的情況,絕不適合再戰鬥了。

所以,魔蛟掉頭就跑……

已經被遺忘很久的具多羅,突然從魔潮中跳出來,拼死纏住楊朱,務必要將這個淵虛天君的支點給擋住。

具多羅是大劫法宗師,又狡獪多智,更重要是被種了魔,替換了真種,便如當年的鬼厭,真到關鍵時候,既狡猾難纏又悍不畏死,楊朱一時間竟也無法突破,眼看着魔蛟口銜謝康令,越飛越遠,已經跨過魔潮,消失在域外星空深處。

餘慈靜靜看着這一幕,沒有幫助楊朱打破具多羅的防禦。

一方面,就算他出手,也未必能收到多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他也未必需要在這個方向上使力!

將一份意念留在楊朱這裡,餘慈心神再一個跳轉,剎那間虛空移換,已經來到了真界之內。

眼前灰濛濛的天空中,有一道“狼煙”直衝雲霄,動盪萬里。

那是華陽魔國的浩瀚魔氣,受極祖牽引,奔騰域外之故。

眼前就是華陽魔國、華陽窟。

餘慈在華陽窟打了那麼一場,又確認了裡面魔頭了得,怎麼可能不做幾個後手?便是他不做,趙相山也要提醒他做。

正好影鬼控制的“盤皇劍宗”,近年來一直在附近經營,在鐵闌、寇楮的管理下,裡面頗是收了餘慈一些信衆,更因爲有體系照拂之故,對餘慈的虔誠之心,遠超同儕,就是重新佈網之時,也沒有離開的。

近日裡,餘慈便將其中幾個安插到了華陽窟附近,沒有想到這麼快就用上。

看着遠方灰濛濛的天空,灰濛濛的山脈,餘慈沒有任何猶豫,徑直髮力。

華陽窟周邊,屬於他的信衆,都是五體投體,虔誠默禱,將神通法力通過的“口徑”擴張到最大。

華陽窟震動,華陽魔國之內,屬於上清體系的那部分,開始強勢復甦,與魔國互相干擾,殷殷鳴嘯。

如此聲勢,也是平等珠餘波所及,華陽魔國受衝擊未盡之故。

第137章 入地尾聲生死當下繼往開來第205章 帶路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十)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八)第308章 神通第五十九章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上)第212章 吾當如何 英雄本色(中)第219章 家宴第376章 七星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下)第277章 化身真身 天府地府(上)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八)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上)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365章 幽藍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上)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一)第229章 界域法度 精到點撥(下)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完)第370章 盤點第177章 馭器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上)第173章 由內而外 以我爲主(下)第84章 符書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中)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中)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中)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中)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上)第22章 同行第111章 華陽神戰 生死魔國(上)第197章 平等之秘 解析本源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上)第117章 真實反照 雷霆煙火第67章 香氣幻法 天人神通(上)第50章 分心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四)第41章 難度第70章 排放第68章 爲之未有 治之未亂(下)第62章 森林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上)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四)第150章 破封第119章 天翼第310章 開門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中)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上)第333章 困局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三)第69章 雲霄道境 封神祭臺(下)第12章 思定靈符 島中之秘(中)第232章 無劫之位 大羅之天(上)第82章 碧霄放曠 舉世營營(下)第43章 現形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五)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161章 探路第114章 金幢北指 海底坊市(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中)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中)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下)第254章 歸檔後記之二中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二)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四)第97章 砸場破局 絕大手筆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中)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七)第165章 十倍第194章 陰陽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上)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七)第54章 降落第104章 聯手剿殺 若有若無(上)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上)第47章 萬里遙寄 故人消息(下)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一)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九)第25章 神應天域 丹成五彩(上)第148章 吞噬第7章 一念魔國 化神幽光(上)第290章 方寸魔國 極道神力(下)第212章 吾當如何 英雄本色(下)第131章 黑白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下)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上)第30章 眼球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上)第188章 無日之地 啓航之舟(下)第73章 援手第149章 蓄勢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12章 海商奇人 南國暗戰(中)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上)第308章 神通第191章 重現
第137章 入地尾聲生死當下繼往開來第205章 帶路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十)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八)第308章 神通第五十九章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上)第212章 吾當如何 英雄本色(中)第219章 家宴第376章 七星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下)第277章 化身真身 天府地府(上)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八)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上)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365章 幽藍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上)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一)第229章 界域法度 精到點撥(下)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完)第370章 盤點第177章 馭器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上)第173章 由內而外 以我爲主(下)第84章 符書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中)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中)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中)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中)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上)第22章 同行第111章 華陽神戰 生死魔國(上)第197章 平等之秘 解析本源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上)第117章 真實反照 雷霆煙火第67章 香氣幻法 天人神通(上)第50章 分心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四)第41章 難度第70章 排放第68章 爲之未有 治之未亂(下)第62章 森林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上)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四)第150章 破封第119章 天翼第310章 開門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中)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上)第333章 困局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三)第69章 雲霄道境 封神祭臺(下)第12章 思定靈符 島中之秘(中)第232章 無劫之位 大羅之天(上)第82章 碧霄放曠 舉世營營(下)第43章 現形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五)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161章 探路第114章 金幢北指 海底坊市(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中)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中)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下)第254章 歸檔後記之二中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二)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四)第97章 砸場破局 絕大手筆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中)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七)第165章 十倍第194章 陰陽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上)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七)第54章 降落第104章 聯手剿殺 若有若無(上)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上)第47章 萬里遙寄 故人消息(下)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一)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九)第25章 神應天域 丹成五彩(上)第148章 吞噬第7章 一念魔國 化神幽光(上)第290章 方寸魔國 極道神力(下)第212章 吾當如何 英雄本色(下)第131章 黑白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下)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上)第30章 眼球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上)第188章 無日之地 啓航之舟(下)第73章 援手第149章 蓄勢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12章 海商奇人 南國暗戰(中)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上)第308章 神通第191章 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