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下)

千寶道人可以肯定,在餘慈下棋的時候,述玄樓內外都是有類似感應的,士如真君就提起過。

但在分了勝負之後,餘慈明顯有一個收攝帝鍾、金烏的動作,而若再有影響,夏夫人不說,張天吉等人又怎會不提出異議?

千寶道人的視線掃過天風散人,也掃過述玄樓和觀景雲臺上的許多人,從神情變化上,得出一個判斷:

這份待遇,還真是獨一份兒!

他有悟於心,擡頭看天,太陽光芒強烈而不兩眼,甚至有點兒親切;深吸口氣,自口鼻間進來的氣息,也是暖融融的,而且沒有平時那些微小的雜質,就像是在秘府洞天修煉時一樣,整個人都似是抹消了與外部天地界限,要在精純的天地元氣中融化掉了。

解良那個老古板,曾對他做出過恨鐵不成鋼的評價,說他這輩子,只有在洞天福地裡、浸泡在精純元氣中,才能感受“天地如一”的滋味兒。

現在,千寶道人就很想揪這位兄弟來瞅瞅:

就這兒,你給起個名兒,叫什麼洞天好呢?

千寶道人不知道餘慈是怎麼做到的,他忍住沒有回頭,定了定神,也等到了清罄之音響起。

自此刻起,他有五息的自由發揮時間,以抵消如今晴空萬里的自然天象。

千寶道人開始畫符。

有人曾說過,一色法的本質,就是用水汽丈量光線,他深以爲然。

藍天白雲,陰霾密佈,對能夠呼風喚雨的修士而言,聽起來簡單,可要想達到那個標準,絕不是件簡單的事。

召兩片雲彩過來沒什麼,真要達到變化天象、幾近天然的程度,還要在種種干擾下維持,千寶道人自認爲沒那份能耐。

但他從來都是心思靈便之人,知道事態微妙,決不會悶頭走到黑。故而一邊琢磨形勢、猜估餘慈手段,一邊試探性地慢慢勾畫符形。

他使的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雲水符”,是修士煉丹、制器,需要陰涼環境時,隔絕日光之用,在水汽較爲充沛的地方使來,更是簡單方便。

既然簡單了,功效可想而知。

所以,此刻沒有像之前的比鬥那樣,陰雲四合,寒氣驟降,只是起了陣微風,湖上修士感覺到有些溼氣,擡頭上看,一片雲朵乘風而來,飄悠悠遮住太陽。

述玄樓內外修士:“……”

現在直接宣佈天風散人勝出可以嗎?

便在水天之間一片啞然之際,又一聲清罄之音響起,提醒“先手五息”的時間過去。

沒有什麼好說的,天風散人直接畫符。

按照“一色法”的法度,考驗的是修士符法的“宏大”特性,範圍要廣、持續時間要長,還要經受住衝擊破壞,故而最好是先出核心分形,視後面情況,臨時增刪調整,天風散人也是這麼做的。

他起手的靈符也很普通,是連通神修士都能應用自如的“大日符”,專用來釋放強光高熱,部分時候能起到破除幻術的作用,是最簡單的雙符形結構,算是和“雲水符”同一個檔次。

可緊接着,他遠超出千寶道人符法造詣便充分顯現出來。

便在符形勾勒完畢之時,他指尖隨意塗畫,竟是在覈心雙符形的基礎上,連續排出了七個後續符形,引動天地元氣,流動不息,使水天之間風力驟緊,湖上水紋層生。

此時,千寶道人的“雲水符”還在發揮作用,收集湖面水汽,製造空氣對流,將其送上天空,凝結成雲……當然,這份兒效率堪稱是慘不忍睹。

而天風散人的符法發動,倒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雲氣生成的進程。

觀景雲臺上,敖休經過一番心理調適,又看到天風散人與千寶道人之間巨大的差距,此時倒是變得輕鬆下來,難得地露出笑容:

看那拙劣手段,天風都覺得心焦……

敖休一點兒都不擔心天風散人會弄巧成拙,這樣的日頭,所謂“風吹雲散”,只要是起了勢,想再聚雲生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兒。

看起來,千寶道人這一局,是要讓了。

如此,重點還是要放在後面三局……他有心想參加敖洋和張天吉的討論,可他前面的表現,比現在的千寶道人還要拙劣,以至於那兩人很乾脆地將其排除在外,自顧自埋頭商議,讓他心裡很是不爽。

想到這兒,他又有些神思不屬。

恰在此時,眼角處忽有一道清光刷過,直指天風散人處,轉眼間就是符形動搖,已經排列好的十餘個分形,驟然扭曲,當即崩潰了三分之一還多。

這下來得突兀又毫無道理,天風散人直接就愣住。

這是符法手段?

敖休根本沒過腦子,當下跳起身來,一聲“犯規”就要嚷出口,可話到嘴巴,卻是看到張天吉和敖洋刀鋒似的眼神,猛窒間,硬生生把那兩個字又咽了回去。

而在此時,水天之間已經起了嗡嗡的議論聲。

只要是一直關注比鬥情形的就能看見,清光發端於千寶道人背後,當空刷落,直指天風散人身前,虛空凝就的符籙。

雖說“一色法”允許向對手發起干擾,但那也是在符法層面上,別的手段是萬萬不成的。

而怎麼看,千寶道人這一招,也是出格了。

湖面上議論紛紛,但所有的議論聲,到了述玄樓上,就盡數消失。

這邊的修士,一大半都看向辛乙——這位符法大能早先數次準確論斷,還有直接作用於各家各人的慘痛回憶,都爲他建立起不可動搖的權威。

另一小半人,則是看向餘慈,裡面的情緒不免就有些微妙了。

餘慈則根本不搭理,只與身邊薛平治、士如真君低聲交談,似乎對樓外的鬥符,都缺乏關注,又像是爲同樣迷惑的同伴,做一番解釋。

不論他在做什麼,都無人能從中得到任何有意義的信息。

如此微妙的情形,一直持續到辛乙開口發笑:“好傢伙,祭煉?”

大部分都是糊塗,卻也有像藍學楨之流,脫口應和:“果然是祭煉!”

“怎麼是祭煉?”

三言兩句,衆多修士的思路又給弄亂套了。

辛乙則適時起到解惑的作用:“這位離塵宗的道友,當真深有巧思,你畫你的,我煉我的……對法器的祭煉之法,能給他用到這裡,也可謂奇思妙想、‘不滯於物’了。”

經由辛乙這麼一提醒,有眼尖的就看到了:

“千寶道人手上掐的,正是地煞手決!”

此言一出,之前述玄樓上滯後的氣氛,便是轟然熱烈起來。

不管是符法上的內行、外行,“祭煉”這種事兒,大夥都懂,誰還沒有一件與心意相合的法器、法寶?

人們也都知道,祭煉之術,根源還真是符法。若千寶道人真用這般手段,誰也不能說他違規。

可這又是什麼道理?

憑什麼作用在法器、法寶等實體之上的祭煉之術,能用在鬥符上,而且效果還相當不錯?

當下就有性子急的,直接叫道:“還請天君爲我們解惑!”

一時應和者衆。

哪知道,一直以來好爲人師的辛天君,這時候卻使了個狡猾:

“天君?在座的天君可不是一個……”

他此話一出,衆修士的視線“刷刷刷”全落到另一側餘慈身上。

至於楚天君之流……又不是神意攻伐,就不要湊熱鬧了吧。

可惜,餘慈此時可謂水潑不進,眼都不眨一下,便回道:“辛天君是天下公認的煉器宗師,經手的法器、法寶不計其數,至於在下,從頭祭煉的法器,還沒有一個超過十重天的,實不敢在此大庭廣衆之下出醜。”

聽他這麼說,滿樓修士也是啞然。

也只有在這種時段,人們才能想到,他們面前的淵虛天君,說到底也不過就是一位修道不超過一甲子的“新銳後進”。

論經驗、論積累,簡直匱乏得讓人……嫉妒啊!

能以如此經歷,凌駕於萬萬人之上,擁有他人千年萬年也難以實現的成就,等到經驗、積累足夠了,還有他們的活路嗎?

辛乙爲之失笑,不再和餘慈糾纏,直接便道:“那我就再說說。要說祭煉用在別處,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祭煉的本質嘛,就是是靈昧……咳,不好意思,說順口了,我是說,祭煉就是人的心神與某種天地法則構造的融合,這一點,大夥應該明白。”

述玄樓上的修士,沒有水平特別差的,聽得是心領神會。

僅有的幾位已經接觸到“天人九法”層次的強人,也知道,辛乙真正想說的是:

祭煉本質就是靈昧法則與造化法則的某種“媾和”方式。通過心神與特殊法則構造——通常來說就是法器的結合,達到更方便運使法則力量的效果。

當然,具體的理論要更復雜:人之本身也是造化成就,和法器結構迥然不同,如何在不同的結構之間取得平衡、實現融合,且保持“人”的主體地位,不耽誤修行精進,是能夠讓人鑽研一輩子的大學問。

辛乙就是陷在裡面出不來的典型代表。

第39章 錘鍊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中)第126章 缺失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下)第二百九十四章第285章 寄情親疏 寄元魂玉(上)第346章 血潮第391章 準備第100章 談判第118章 根本加持 他化魔子(下)第62章 森林第112章 發現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上)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上)第52章 傳諭第19章 萬世陰冢 鴻飛冥冥(中)第198章 陳國故舊 誤之又誤(下)第107章 當年觀照 似非我輩(下)第207章 動靜太玄 破神無光(上)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上)第201章 上善之印 月中之城(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一)第108章 過限第282章 生死第98章 淑雅知節 清妙傀儡(下)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八)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中)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上)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上)第277章 化身真身 天府地府(下)第290章 方寸魔國 極道神力(下)第47章 虛空法則 生死神通(上)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上)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中)第9章 集市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九)第111章 華陽神戰 生死魔國(下)第351章 前奏第334章 清流第58章 攤主第35章 天篆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中)第161章 探路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四)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中)第42章 仙引歸舟 蓮池明堂(中)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八)第270章 虛緲天宮 劍魔雙影(下)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132章 加法減法 勝法敗法(上)第324章 血磨第359章 約定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下)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上)第363章 月明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上)第365章 幽藍第396章 主動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四)第83章 爭執第78章 舊殿遺骨 招引天魔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上)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下)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中)第374章 廳議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中)第218章 攤牌第122章 主導局面 封海劃線第7章 一念魔國 化神幽光(中)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中)第80章 符規第186章 玄符錮靈 暖香溫玉(上)第74章 脫險第2章 地下第277章 化身真身 天府地府(中)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72章 天遁真意 北落師門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下)第74章 救死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上)第27章 東海迷霧 海鷗影響(上)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上)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上)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下)第269章 玄靈之尺 碧落之文(上)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上)第81章 九法流變 立意高下第59章 深瀾遠空 咒化饕餮(下)第79章 自成妄境 七情病變第128章 約定第274章 蟊賊第4章 寶蘊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下)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中)第343章 錘砧第255章 釣翁香餌 亂線纏勾(下)第20章 乘龍馭風 名動天下(上)第20章 鬼獸第69章 寒潮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上)
第39章 錘鍊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中)第126章 缺失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下)第二百九十四章第285章 寄情親疏 寄元魂玉(上)第346章 血潮第391章 準備第100章 談判第118章 根本加持 他化魔子(下)第62章 森林第112章 發現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上)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上)第52章 傳諭第19章 萬世陰冢 鴻飛冥冥(中)第198章 陳國故舊 誤之又誤(下)第107章 當年觀照 似非我輩(下)第207章 動靜太玄 破神無光(上)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上)第201章 上善之印 月中之城(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一)第108章 過限第282章 生死第98章 淑雅知節 清妙傀儡(下)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八)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中)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上)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上)第277章 化身真身 天府地府(下)第290章 方寸魔國 極道神力(下)第47章 虛空法則 生死神通(上)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上)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中)第9章 集市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九)第111章 華陽神戰 生死魔國(下)第351章 前奏第334章 清流第58章 攤主第35章 天篆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中)第161章 探路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四)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中)第42章 仙引歸舟 蓮池明堂(中)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八)第270章 虛緲天宮 劍魔雙影(下)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132章 加法減法 勝法敗法(上)第324章 血磨第359章 約定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下)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上)第363章 月明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上)第365章 幽藍第396章 主動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四)第83章 爭執第78章 舊殿遺骨 招引天魔第178章 極祖入場 地裂天崩(上)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下)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中)第374章 廳議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中)第218章 攤牌第122章 主導局面 封海劃線第7章 一念魔國 化神幽光(中)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中)第80章 符規第186章 玄符錮靈 暖香溫玉(上)第74章 脫險第2章 地下第277章 化身真身 天府地府(中)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72章 天遁真意 北落師門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下)第74章 救死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上)第27章 東海迷霧 海鷗影響(上)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上)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上)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下)第269章 玄靈之尺 碧落之文(上)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上)第81章 九法流變 立意高下第59章 深瀾遠空 咒化饕餮(下)第79章 自成妄境 七情病變第128章 約定第274章 蟊賊第4章 寶蘊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下)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中)第343章 錘砧第255章 釣翁香餌 亂線纏勾(下)第20章 乘龍馭風 名動天下(上)第20章 鬼獸第69章 寒潮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