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國史大綱

《明報月刊》在《人間詞話》精才絕豔的開篇後,引起不小的轟動,許多學人聞風響應,以爲幸事。大家摩拳擦掌,鋪紙揮毫,準備與同行們切磋一番。與此同時,張斯工作也正式開始,徹底爲月刊立穩腳步。

一部著作,悄然登載。 最先是引論,文字簡短,語義明晰,並不十分費解,卻掀起不小的風潮。專家與學生,誦之再三,擊節讚賞。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隻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雲對本國史有知識。)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曆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爲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否則其所改進,等於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對其自身國家不發生關係。換言之,此種改進,無異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並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皇。)”

前世曾流傳過一句話,許多讀者知曉: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

這兩人能否並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此處不作分析。高陽是臺灣一位著名的歷史小說作家,存有幾千萬的文字,在華人界名聲極大。單看他與金庸並提,便知小說的流傳廣度,確實有過人處。

高陽先生被問及何以寫歷史小說時,曾言是要“喚起民衆對歷史的溫情”,這樣“民族纔有辦法”,可以一直走下去。

“溫情”的說法,大概就源於上面引論。

《明朝那些事兒》原作者當年明月,提及自己的“史學偶像”,作過比較,說自己“差距很大,他是着重於歷史本質的東西,雖然我的書裡也有這樣的內容,但跟他還是相差很遠……我希望我的書能流傳很久,但是我認爲可能性不大。

我的書賣得很好,但是我一直認爲錢穆的書雖然可能一年賣不到一百本,但是一百年以後,他的書還是有它的價值和意義,還是會被翻出來重新出版。”

引論的作者,正是史學大家錢穆!而這部著作,則是那部大名鼎鼎的《史學大綱》。甫一出現,果然震驚天下,學界譁然。激動之餘,也引起了絕大議論,衆說紛紜,一時之間,難辨清是什麼聲音。

而那對歷史“溫情與敬意”的說法,已在各大高校流傳開,更成爲歷史系師生談論的重點。彷彿爲大家推開一扇新門,走進一看,豁然開朗,難以自己。

作品繼續登載,內容緩緩展開,衆人不禁爲它的娓娓道來所吸引,也爲那許多神奇的發現感到驚訝莫名。這樣一部著作,支持的人極多,反對的人也不在少數。學界的反響最爲熱烈,紛飛的文章,第一時間見諸報端。

“此書首重政治制度, 次爲學術思想, 又次爲社會經濟。

社會經濟爲最下層的基礎, 政治制度爲其最上層的結構, 而學術思想則爲其中層的幹柱。在具體闡述時, 並不是刻板、機械地、作教條主義的圖解,而是在客觀中求實證,抓住各個歷史時期突出的變化,通覽全史而覓取其動態。

張斯似乎創建一種新的體例,在華夏史學著作中尚屬首次。單是以此而言,也是一份不小的貢獻。至於其中內容,更是引人入勝,讀之忘時。初次見那引論,不禁被激的心潮澎湃,熱血涌起。

國人著史,讀史,所謂何來?

以往的時節,民衆誤會叢生,最易評判華夏曆史。這在翻書之前,已帶了有色眼鏡,很難得出真正的好處。既是華夏的國民,確實要有相當的‘溫情與敬意’,如此才能體會古人的種種,得出發展的軌跡……”

“這又是一部傑作,難能可貴。

張先生講史出身,對於史學有了解,這是世人皆知的事。但有這般功底,卻出人意料。無論《品三國》,或是《明朝》,都是演義成份居多,實際說來,並無多少學術價值。《大綱》則一改風格,筆力厚重,令人心折。

於古代政治制度,思想變革,下了極細膩的功夫,論證其起源流結局。諸多創建性的說法,令人耳目一新,對錯暫且不論,卻實實在在爲大家提供了另一種思路。這樣成熟連貫的著作,在近來是絕無僅有的……”

“有這樣的作品,張斯已邁入史學大家的行列。

建國以來,華夏的通史,倒是出了幾部。也是洋洋灑灑,結構恢弘,取得過一定的成就。但受教條的限制,思想硬化,頗多粗陋錯誤的觀點。民衆受其影響,也產生同樣的想法,實在是件可痛恨的事。

《大綱》走的是另一種路,全不受套路束縛,寫的極爲自由客觀。這大概便是‘野狐禪’的好處吧,不必接受那些莫名其妙的教條。在我看來,《大綱》是華夏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通史,應該作教科書使用……”

這是一部中國通史,因用大學教科書體例寫成,不得不力求簡要,僅舉大納,刪其瑣節。內容於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社會風氣,國際形勢,兼有顧及,惟但求其通爲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聞其一貫相承之爲統,以指陳華夏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翻閱起來,倒不是如何困難,卻也受了不少指摘。

“近來有許多人推崇《國史大綱》,令人不解。

在我看來,這並非一部精深的著作,現今隨便一個歷史的博士生,都可以寫出來。論述過於散漫,偏於個人化的色彩。尤其用語,依然是張斯慣用的淺白文言,到了現今的年代,卻不寫正規的語言,實在奇怪。

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其中情緒化的痕跡很濃,可以很清晰看出作者的傾向。

寫歷史貴在客觀理性,豈能將個人的情感夾在內?單以此點論,張斯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歷史作者。可能是以前講史的壞毛病,帶到了學術上來,總顯得隨意。我不支持大家看這樣一部著作,很容易搞混是非……”

倒是說到了幾分實情,錢賓四先生寫作《國史大綱》時,正值抗戰,民族危亡,懸在一線。錢先生輾轉各地,親歷戰火,將對國家深切的感情,與抗戰的勇氣,化進了書中。所以其中情緒明顯,很易感受到。

有人不同意這樣的指摘,發文反駁:

“能見到《國史大綱》,就我自己而言,還是十分慶幸的。這樣的著作,並不多見,至少建國以來,確實沒有。

至於它是否‘精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大好論述。通史的特點,在於宏大連貫,確實與這個詞沒多少相干。但若說‘隨便一個博士生’都能寫出,就令人難以置信了,我便是教歷史的教授,不敢說自己說平如何差,但確實寫不出這樣的著作。

說《大綱》的文筆,就更難令人接受了。用文言或是白話,這是各人的愛好,不必強求。在我看來,張斯的文筆,向來出衆,這部也不例外。與那些枯燥的文字比起來,讀來簡直是一種享受。總不該因爲自己寫的不好看,便責怪別人的沒有學術價值吧?況且,文言的歷史,遠比白話長的多,我實在不明白什麼是‘正規的語言’。

《大綱》的情緒,確實能感受到。

但這沒什麼不好,《史記》就是一部情感濃烈,感人至深的作品。它的成就,是其它史學著作無法比擬的,所以情緒並不影響價值……”

由於是堪堪出現,大家儘管談論激烈,卻並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持着自己的觀點,相互辯駁,扯出了許多其它問題,順帶着解決了一些。而大家於《國史大綱》的真正價值,仍未能參透,這還需經過時間的磨練,才能看清。

一位後世的學者,在文章中是如此寫的:

“因寫作《國史綱目》之需,最近研究宋代社會治理秩序,閱讀李濤的《續資治通鑑長編》,二十大本,讀來十分有趣。

至於今人著作,閱讀了一些日本人的研究,不斷地翻張斯先生的著作。

再一次感受到《國史大綱》之高明。二十世紀早中期,華夏曆史研究是學術界的大熱門,出了很多通史著作。然而,大浪淘沙,當年紅極一時的著作,現在沒有絲毫價值。

事實上,他們只具有負面價值,極大地扭曲了國人對於華夏曆史的認知。

當下華夏知識羣體幾乎已成本能的對華夏文化的負面認知,很大程度上是由這些歷史敘事造成的。他們的普遍特徵是,站在華夏文明之外,站在歷史的終點上,用一個個所謂的普世的尺度,隨意判斷、裁剪中國歷史。

張斯先生的《國史大綱》則拔乎流俗,摒棄一切外在理論,以中國知識人之自主意識,深入中國文明內部,歷述中國文明演進之內在理路。

在張先生筆下,華夏文明是活生生的,不斷生長的,其間經歷了曲折,有過黑暗,但同時,也始終在調整,在突破,而又不失其顯著的文明特質。每次閱讀這本書,我總有欲罷不能的感覺,因爲,讀這本書彷彿就是回首自身的文化生命之成長史。張先生敘述的華夏曆史其實就是每個活在當下的國人的歷史。

只有這樣的華夏曆史,才值得讀者以溫情與敬意閱讀、體認……”

第十章 好菜第十四章 詩意第四十章 已在困局第二十四章 一個包裹第四十八章 晚會(八)第三十八章 事後經歷第五十二章 節目與漫畫第二十二章 宿醉第十五章 書迷活動第二十五章 炮轟第七章 攻擊第十七章 事後第七章 美女老師第六章 練習第二十八章 硬闖第四十九章 大師情懷第四十二章 突然轉折第三十四章 電話營救第二十章 小說現實第五十八章 理想未來第十七章 事後第三十九章 國際獲獎第四十二章 悄然攻擊第八章 佳人復來第三十八章 詩人之名第四十章 電影上映第五十三章 火與冰第六十九章 比較第十七章 秋楓書院第一章 女演員第十八章 領舞第二章 人間詞話第五章 瑣事第三十一章 軒軒中槍第三十六章 傳奇留香第四十五章 風向偏轉第五十四章 竟是女人第十九章 狙擊電話第三十五章 我是神經第三十二章 閒扯第七十六章 另一要求第七十四章 要求第二十一章 卷珠簾第二十四章 一個包裹第三十二章 食堂偶遇第十八章 請硃紅揍人第四十四章 怒氣勃發第十章 地位穩固第五十一章 晚會(十一)第六章 作文課第七十五章 微微反響第五章 幽閉第四十一章 意外重逢第七十六章 另一要求第三十七章 你來我往第十四章 信件第五十五章 交朋友第四十六章 無風起浪第三十章 酈清出擊第五十三章 立時出發第十一章 畢業生第四十七章 校花與才子第十章 矛盾第十一章 華山絕技第四十章 流氓粉絲第四十六章 無風起浪第二十三章 一夜爆紅第二十八章 硬闖第二十二章 戛然而止第三十八章 詩人之名第二十章 柳璃第十一章 戰鬥宣言第十三章 錯誤第十五章 書迷活動第十六章 老師迴歸第二十章 柳璃第二十五章 炮轟第十八章 請硃紅揍人第三十六章 改稿與酒宴第五十四章 竟是女人第四十一章 幫與被幫第五十二章 任重道遠第三章 二樓第五十三章 火與冰第八十一章 白雪公主第三十章 畫烏龜第五章 瑣事第二十一章 卷珠簾第五十三章 火與冰第二十一章 訓練第七章 美女老師第四十九章 晚會(九)第三十七章 大戰高捷第五十六章 風波暫息第四十三章 晚會(三)第四十八章 男子行徑第十一章 戰鬥宣言第三十五章 好奇媽媽第四十九章 問題初露第十章 節目之後(四)
第十章 好菜第十四章 詩意第四十章 已在困局第二十四章 一個包裹第四十八章 晚會(八)第三十八章 事後經歷第五十二章 節目與漫畫第二十二章 宿醉第十五章 書迷活動第二十五章 炮轟第七章 攻擊第十七章 事後第七章 美女老師第六章 練習第二十八章 硬闖第四十九章 大師情懷第四十二章 突然轉折第三十四章 電話營救第二十章 小說現實第五十八章 理想未來第十七章 事後第三十九章 國際獲獎第四十二章 悄然攻擊第八章 佳人復來第三十八章 詩人之名第四十章 電影上映第五十三章 火與冰第六十九章 比較第十七章 秋楓書院第一章 女演員第十八章 領舞第二章 人間詞話第五章 瑣事第三十一章 軒軒中槍第三十六章 傳奇留香第四十五章 風向偏轉第五十四章 竟是女人第十九章 狙擊電話第三十五章 我是神經第三十二章 閒扯第七十六章 另一要求第七十四章 要求第二十一章 卷珠簾第二十四章 一個包裹第三十二章 食堂偶遇第十八章 請硃紅揍人第四十四章 怒氣勃發第十章 地位穩固第五十一章 晚會(十一)第六章 作文課第七十五章 微微反響第五章 幽閉第四十一章 意外重逢第七十六章 另一要求第三十七章 你來我往第十四章 信件第五十五章 交朋友第四十六章 無風起浪第三十章 酈清出擊第五十三章 立時出發第十一章 畢業生第四十七章 校花與才子第十章 矛盾第十一章 華山絕技第四十章 流氓粉絲第四十六章 無風起浪第二十三章 一夜爆紅第二十八章 硬闖第二十二章 戛然而止第三十八章 詩人之名第二十章 柳璃第十一章 戰鬥宣言第十三章 錯誤第十五章 書迷活動第十六章 老師迴歸第二十章 柳璃第二十五章 炮轟第十八章 請硃紅揍人第三十六章 改稿與酒宴第五十四章 竟是女人第四十一章 幫與被幫第五十二章 任重道遠第三章 二樓第五十三章 火與冰第八十一章 白雪公主第三十章 畫烏龜第五章 瑣事第二十一章 卷珠簾第五十三章 火與冰第二十一章 訓練第七章 美女老師第四十九章 晚會(九)第三十七章 大戰高捷第五十六章 風波暫息第四十三章 晚會(三)第四十八章 男子行徑第十一章 戰鬥宣言第三十五章 好奇媽媽第四十九章 問題初露第十章 節目之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