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

這是要鬧那般?

這是大朝會,不是內閣會議,也不是議政會議,官員自然就參差不齊。所以,在富弼的話音落下,整個勤政大殿就亂了······

如今的國朝,海晏河清,歌舞昇平,沒聽說有周邊有那個王朝對國朝不敬的,怎麼好好的就進入戰備了呢?這是還暈乎着的臣工所想。

西夏自河東一役後,對國朝越發恭敬了,已經是臣服了,別說原來的歲賜,更是年年不少給國朝進貢。這又是何必呢?就一個興慶府,至於這般興師動衆嗎?

西夏,國朝之恥,國朝之痛。自慶曆年叛出,西夏已經是國朝過不去的坎。這一次,朝廷終於要動作了。能參與其中,盡一份力,是否青史留名,都是榮幸!

不是傳言官家昏聵了?若沒有官家許可,難不成內閣敢有如此重大爾等決斷?他們就是敢,官家那些親近的衙門也得配合呀!如此看來,傳言未必可信。

如此部署,恐怕佈防在西北,對夏作戰的軍伍不少於五十萬,真的算是傾國之力了。國朝這纔剛剛緩過來,剛剛有了些戰力,也就剛剛對遼夏有了一次勝仗,這就要舉國之力對夏大戰了?

尚武之意,多有體現,終歸這一天還是來了······

“鐺鐺······”

很久沒響起的金甌聲,又一次響起了。趙曦聽見這類吵吵聲,總是很煩。想好了不多幹預這次大戰,還是叫停了勤政殿的混亂。

“這是朝廷決斷,是經過議政、內閣議定的,按照國朝三級決策制的流程,不接受反駁,也不容許有異議,在所有的執行任務過程中,凡有怠政、懶政,以及其他導致決議不能執行者,嚴懲不貸!”

“大朝會繼續,但接下來的所有議題,以補充朝廷決斷的得失爲主,查漏補缺,不存在改變朝廷決斷的可能。”

“凡不接受朝廷決斷者,朕容許其向朝廷提出致仕要求,在正式戰爭開始的那天,朝廷派專車運送其回鄉。凡私下議論朝廷此事的不當言論,接受監察衙門調查,以觀後效!”

“朕申明一點,接下來的分組討論,所有的地方和朝廷衙門,可以講困難,想辦法,查漏補缺。但是,只要是大朝會最終形成的決議,任何人都必須無條件執行。”

這是戰時,或者說即將進入戰時,在進入戰時後,國朝必須是一股勁,容不得一點雜音。這是趙曦的底線。朝會討論,把能說的,該說的,都可以說完。但是,過了朝會這個節點,朝廷所有的臣工,必須是高度一致,這一點毋容置疑。

趙曦現在的說話做事,越發少了客氣,很直接,誰不贊同這次戰爭,誰就致仕回鄉,說是自願,就是告訴臣工,必須如此。

同樣,既然贊同了,在這個時候可以談困難,把問題擺在桌面上談,不容許背後的非議。一旦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或者說接受不同的任務,也很簡單,必須無條件執行。

······

“官家,允許講困難、提條件會使朝廷被動呀。”

會後,對於即將開始的分組討論,富弼有些擔心。特別是官家允許講困難······富弼是深知朝臣的尿性的。即便是沒有什麼困難,這時候也會趁機會說道說道······

“富相,多慮了。分組討論開始,富相即可令吏部考功司官吏列席。另外,戶部、國營寺、市易寺等部門,會將這些各地方州府郡縣的數據,一併分組交予監察衙門······”

這就狠了。

趙曦豈能不考慮這些?真有困難和講出來的困難是兩回事。所以,他讓吏部考功司在場······這就是告訴官員,他們所講的困難,以及如何應對接下來的任務,將涉及到考評。

而戶部管丁口,國營寺主產業以及皇家銀行清楚稅入,而市易寺更是對國朝各州府郡縣的交易有統計。

可以讓你們講困難,只要困難能過了關!

其實,對於趙曦而言,這次大朝會,就是一個上下統一思想的動員會。無非是他把舞臺留給了內閣和所有的參政、議政。這一場戲,不管中間的過程怎樣,是否有丑角呈現,最終,必須得達到自己所需要的······那就是,凝聚國朝之全力,一舉對夏滅國。

·······

任何措施都會有反應,就如國朝現下的分組討論。

當朝廷各衙門、各州府郡縣的分組議事廳打開後,所有參會人員,卻發現每個議事廳都已經有人等着了······監察官,吏部考功司的官員!

官家不是讓講困難嘛?這場景還講什麼困難?有什麼困難?

國朝這些年的發展,作爲地方父母官的各位,哪個又不清楚?除了滑州的一次潰壩,自政和以來,國朝完全可以說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沒有一個常平倉不是每年更換新糧,沒有一個州府沒有新興的產業,可以說,政和以來的朝廷和地方,隨着國朝的各種頑疾解決,真正的已經是中興了。

這時候談困難,誰信?關鍵是,沒有傻子的官員,誰都清楚,現在的朝廷,對地方的瞭解和掌握程度,根本不是早先可比的。

一個匯通天下的皇家銀行,一個監管國朝所有交易的市易寺,一個在國朝各地都有產業分佈的國營寺,還有幾乎滲透到所有郡縣的監察衙門。朝廷對哪個郡縣不瞭解?

說是讓談困難,倒不如說是讓表態!而這個表態,就意味着在接下來的作爲中,必須嚴格執行朝廷的任務清單。

第六五一章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七二一章第三九六章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三八七章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五三零章 防患於未然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三零二章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二九章 點心有毒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五三零章 防患於未然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四六三章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五四二章 詭異的軍情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五九五章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
第六五一章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七二一章第三九六章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三八七章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五三零章 防患於未然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三零二章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二九章 點心有毒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五三零章 防患於未然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四六三章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五四二章 詭異的軍情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五九五章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