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

這個過程,趙曦只是在看着,從段思廉進來時的悲壯,到最後變成了悲愴,趙曦都只是看着。

看段思廉的表演,看自家這些臣工的表現。

司馬光和歐陽修應該是真的感性,甚至感性到了迂腐的程度……這就是倆文人,做不得宰輔。

富弼圓潤,有韓琦和文彥博出面,他倒是像個旁觀者。應該是對這場景一清二楚吧。確實是宰相的最佳人選。

韓琦和文彥博之所以出聲,角色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在內心努力構建自己爲國朝思量的屏障,從而堅定朝堂的決議。

倒是那個呂惠卿,位卑,尚不夠在這場合出聲的地步,偏偏他好像很不屑…~就是不屑,不管是對段思廉,還是對臣工,這種不屑很讓人尋味。

“段王多慮了!我大宋從來不嗜殺,也無意要在大理殺成血流成河。”

“大宋派兵,是要殲滅大理的叛軍,而不是讓大理千里無人煙。當然,大軍在外,若被襲擾不斷,就很難做到秋毫不犯了。”

得趕緊拉回來。這時代的文人有個毛病,只要扯開什麼事,就肯定扯個沒完。

就連司馬光和歐陽修都開口了,開始扯宗主國和藩屬國的關係,從上古分封,一直扯到前朝節度使……真佩服他們的聯想力。

趙曦不得不趕緊拉回來,打住他們顯擺淵博。咱就事論事。

在實力面前,理由都是次要的。

“上國皇帝陛下,可是說大軍不會殘殺無辜?”

“自然!我大宋乃仁義之國,禮儀之邦,豈可做那等天怒人怨之事?”

“不過,我大宋遵循一個原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也就是說,沒有抵抗就沒有殺戮!”

趙曦感覺這話有點熟,很自然的就禿嚕出口了。

段思廉知道,這應該是宋國的底線了。

可他更清楚自己的子民,怎麼會不抵抗呢?

大理是在逐漸漢化,可畢竟那還是蠻夷之地。就是他們段家、高家、楊家等家族,也不過是白蠻,只不過是漢化程度高一些。

可整個大理,烏蠻比白蠻更多,佔據的地盤更大。

對於中原,雖然不至於仇深似海,可幾代征戰,絕對不會有太好的印象。

高氏謀反可能沒人摻合,可宋軍入境,大理八九成的烏蠻都會摻合的。

而宋軍……已經不再是早年的宋軍了,山民卻還是那個山民。

他都能想象到,那些山民,拿着自制的弓箭,抓着梭標,被一輪又一輪的火炮炸的粉碎……

“上國皇帝陛下,諸位相公,不知上國大軍,可否同意讓我的親兵入大理,並昭告我領地內的首領,不要對宋軍敵對?”

就等你這句話了!

不否認,段思廉也是在試探,試探大宋是要滅大理,還是真的平息叛亂,亦或是還有其他目的。

如果宋國同意自己的親兵入境,並允許自己以大理王昭告領地的首領,就意味着,宋國還認可自己是大理王,自己以後還有可能迴歸大理,不至於被宋國圈養了。

同時,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的昭告,是告訴他領地的首領,以及對他友好的部落,宋軍入境是他段思廉借兵。

這樣,一旦最後宋軍反悔,只會遭來山民無休止的騷擾。

宋軍是厲害,但西北纔是宋國的大患,不可能大軍一直留在大理……

能做到大理的王,又是在那樣複雜的環境裡做王,段思絕非易與之輩。

這……愣了,都愣了,還發愁怎樣提出這做法呢,段思廉居然自己提出來了。

再一想,都能想明白了。

這段思廉,很明顯想多了。

“這個……這個問題,段王可以與政事堂商討出個辦法來。”

趙曦的這話,這表情,這說話時的猶豫和不確定,讓段思廉不由的咯噔了一下。

難不成宋國真有吞併大理的想法?

宋國太祖曾說過:江山止於大渡河……

這呂惠卿倒還真有點意思。

呂惠卿也知道,他應該入了官家的眼了。

官家親政,除了潛邸舊屬,就是執宰重臣,國朝太多的臣工,官家是不瞭解的,也不知道各自有什麼能力。

能在這時候讓官家記得,有一個做事的印象,對於呂惠卿來說相當重要。

而這一次,他算是得到了。

若這一次,自己這能把官家的五項原則全理順了……呂惠卿都能想象自己的前程,估計他可以不用王介甫的提攜。

早些年,呂惠卿拜見王介甫,有仰慕王安石在士林名望的成分,同時,他知道像王安石這樣特立獨行的官員,遲早會一鳴驚人。

他有意搭上王介甫的車。當然了,兩人在改變國朝現狀的方向上是一致的。

現在嘛……呂惠卿覺得,只要他把大理這事做成了,即便還不能進入政事堂,那也只是個時間和資歷的問題。

段思廉走了,去跟政事堂商量怎樣發佈詔令了。

趙曦臨行前,專門提點了富弼一聲,讓這個呂惠卿全程參與。

這是個有手腕的人,並且目的性很強。

趙曦不在乎,有目的才更容易掌控,反倒是像歐陽修、司馬光那一類的,除了鑽牛角尖的勁,和在士林中的威望,真不好找弱點。

他們總覺得自己是對的,還站在聖賢的肩膀上指責你……想多了,不想了。

接下來,想一步步照自己的意思拿下大理,估計還有的煩。

“段王,你這是陷我呂惠卿於不忠呀!”

剛回大理段氏那個流亡的王府,呂惠卿就開始抱怨了。

“工坊城是何種地方?你不知道,可以到整個汴梁打聽,那是重過大內之地。”

“我呂惠卿如此費心待段王,可段王又是如何回報我呂惠卿?見陛下?段王這就是去告御狀了!”

“段王若不喜呂某館伴,大可奏請官家,換了就是了,何苦多此一舉?”

說的那叫一個真誠,連呂惠卿自己都有點相信了,神情、語氣相當的到位。

“呂館伴見諒,見諒啊……小王唐突了,實在是憂心大理之現狀,更不想因山民亂爲而壞了與上國之情義。”

這些話吧,沒絕對的真,也沒有純粹的假。

呂惠卿如此,他段思廉也如此。

“上國火器之威,是呂館伴陪同段某觀摩,我大理子民血肉之軀,如何能抵擋火器之威?”

“段某能以大理王昭告子民,也能爲上國大軍避免些許麻煩。想必上國朝廷也會思量,而不予對館伴不是處置。”

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五七三章 比鬥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八二二章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六五一章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七一七章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七五六章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三零二章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三九六章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四三七章
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五七三章 比鬥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八二二章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六五一章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七一七章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七五六章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三零二章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三九六章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四三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