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節 東京審判(2)

東北軍某裝甲部隊的少尉裝甲兵崔名華在日記中寫道:“今天(1943年6月6日)下午,我們坦克團在東京目黑區的郊野碰到了大概3000多名無路可逃的日本人,他們一個個扶老攜幼,沿着道路綿延而跪,嘴裡喊着‘大中華萬歲’‘大東北軍萬歲’之類的話。我們正好閒得無聊,便全部開動坦克在日本人羣中來回碾壓起來,整個坦克下面骨頭或人體胸腔被軋爆的噼噼啪啪聲和嘭嘭嘭聲響成一片,日本人嚇得魂飛魄散、屁滾尿流,一個個鬼哭狼嚎着四散奔逃。我們肆意開動着坦克像收割機在割麥子般,整個‘雪虎’坦克的坦克履帶上掛滿了日本人支離破碎的血肉腦漿,簡直變成了‘血虎’,最後這3000多人全部被我們不費一槍一彈地幹掉了。我和炮手張智上士、裝填手李輝上士最後跳下車,用刺刀捅沒死的日本人玩。地上的日本人死狀千奇百怪,有的日本人僅僅被坦克軋掉了手腳還沒有死掉,倒在爛肉堆裡還在垂死掙扎,我三個便弄來了一桶坦克燃油,澆上去然後扔個菸頭,頓時慘叫聲和死人肉被燃燒的焦臭味一起撲面而來。大家都這麼做,無聊了就弄幾個小日本殺着玩玩,或者想方設法變着花樣地折磨日本人解悶。要是在東北本土,這樣肯定會造成大事件,但在這裡,殺人就像殺雞宰鴨般尋常。

6月10日上午,我和十多名弟兄一起路過東京灣,只見整個港灣幾乎要被浮屍給堵塞淤積了,腐爛的臭味沖天,無數令人噁心的綠頭蒼蠅在聚集着。所有的‘處理’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港灣碼頭邊被挖掘機挖出了一連串大大小小的焚燒坑,裡面的‘東西’在堆積如山地熊熊燃燒着,撲面而來的氣味焦臭刺鼻,令人作嘔,黑煙沖天,最後的灰燼被紛紛揚揚地撒入了東京灣。…各個部隊的弟兄們幾乎是在挖空心思地想着‘處理’日本人的方法,各種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方式應運而生。第290師有一次弄了十多條駁船停在多摩川的碼頭邊,然後驅趕了幾千名日本人上船,並讓他們‘自己開船到其他地方去,東北軍大慈大悲已經饒他們不死了’。但那些船都被做了手腳的,開到半途上,安裝在船底的定時炸彈一起爆炸,十多條船一起沉入海底,水面上血肉橫飛,大量日本人在絕望中拼死掙扎,哀嚎聲迴盪不絕,狀況極爲悲慘。據說這是他們師長餘國偉少將的主意,後來被各部隊競相效仿。”

在《東北軍戰史檔案——“東京絕密檔案”》中詳細地記載了以下這一串串日本人夢魘般的黑色數字和黑色案件,整個調查檔案厚達3000多頁,以下的記載僅僅是冰山一角:

(1)1943年6月2日上午,第22軍在東京文京區、新宿區、千代田區等地搜尋抓捕了45000名日本平民和投降了的日本軍警,在軍長趙海軍少將的命令下,部隊將這些日本人全部押解到了東京帝國大學以西廣場,然後用機槍集體射殺殆盡,最後反覆用汽油、木柴焚燒;下午,第22軍又反覆搜尋了東京市中心四個區的20000多名日本市民,全部集體屠殺。

(2)1943年6月4日凌晨,第108重裝甲師和第109重裝甲師用坦克將東京涉谷區夷爲平地,碾死或殺死日本人超過35000人,所有屍體全部堆積在土坑裡焚燒,最後統一掩埋。

(3)1943年6月6日,第286步兵師在師長劉瓊少將的命令下將東京中野區的15000多名日本平民強行驅趕出來,並用鉛絲將每兩人捆在一起,先用機槍擊中射殺,然後士兵們上前用刺刀亂戳,最後澆上汽油焚屍毀跡;隨後,第1軍和陸航部隊的直升機羣也趕赴而來參加屠殺,直升機羣大概摧毀了3000多棟房屋。兩部總計屠殺日本平民超過5萬人。

(4)1943年6月上旬,第35軍根據軍長舒國生中將的命令,在東京花見川區建立了四個集中滅絕營。據不完全統計,超過15萬的日本東京市民被關入其中並被集中屠殺。…

東北軍佔領東京後嚴格禁止各國各方記者進入城內,而遍佈東北軍內部命令和報告文件上的滿目盡皆是“處理”兩字,這個詞的含義不言自明。由於整個東京全城從陸上到海上都已經被東北軍全面封鎖,因此城內的居民根本無法離開這座煉獄城市,只能任由被東北軍一批又一批地“處理”,而日本各地的其他地方,“處理”行動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6月9日,東北軍第299步兵師有四名士兵在神奈川被當地反抗的居民打死,師長殷嘯天少將下了一個簡潔而乾脆的命令:“以事故發生地點爲圓心,把方圓50公里的日本人全部處理掉。”

一九四三年的六月,對於東京、對於整個日本來說是一個黑色的六月,是個充滿腥風血雨噩夢般的六月,後來由中立國統計,大約超過300萬的日本人(東京地區的遇難者保守估計也有100萬以上,東北軍近乎是光明正大地進行着屠殺)在東北軍佔領軍的“處理”行動中人間蒸發、不知所蹤。整個日本哀鴻遍野、曝骨履腸,死者數目“空前之多”。

7月1日,猶太軍團開始登陸日本。

7月7日,東京審判開始。

“有罪!”東亞國際軍事法庭上,隨着宣判木槌清脆而重重地落下,法庭首席審判官梅汝璈莊嚴地宣佈:甲級戰犯二號被告東條英機自1928年1月1日至1943年6月1日之間犯有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反人類罪,三罪並罰,判處絞刑,並剝奪其上訴權利。

隨後的一週內,日本戰犯魁首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廣田弘毅、武藤章、木村兵太郎、荒木貞夫、本莊繁、石原莞爾、松岡洋右、永野修身、山本五十六、林銑十郎、橫山勇、山下奉文、近衛文磨、板垣徵四郎(從東北引渡過來的,他從東北事變後一直被關押至今)等六十三名甲級戰犯無一例外地被全部宣判有罪,並全部都被判處了絞刑;另外有三百七十五名乙級戰犯也全部被宣判有罪,並分別判處了有期徒刑十五年至無期徒刑。

另外,日本裕仁天皇在缺席的情況下被列爲甲級一號戰犯,被宣判同樣犯有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反人類罪三大罪行,判處死刑,但由於其特殊身份,改判爲無期徒刑,在東北軍駐日派遣軍的執行下在日本皇宮內終身監禁。

7月中旬,所有的日本甲級戰犯全部被引渡回南京,在鬧市街頭集體被處以絞刑。

日本皇宮的神殿上,東北軍駐日派遣軍副總司令張學曾中將正大搖大擺地坐在裕仁天皇原本坐的皇椅上,裕仁天皇以及戰後日本首任首相毛忠華一起老老實實地站在下面。裕仁實在是按捺不住,突然上前道:“將軍閣下!朕強烈抗議!你們在剿滅反叛者的活動中殃及到了大量的無辜平民!很多無辜的日本民衆因此喪命!你們犯下了屠殺罪!”

“哪那麼多廢話?我們犯了屠殺罪?那你去找你的天照大神說理呀,找我做什麼?我的天皇陛下,趕緊把這份文件簽了吧!這樣大家都省事了。”張學曾說着,不冷不熱地將一份文件丟了過去。

裕仁天皇在對方的蠻橫無理下忍氣吞聲地將掉在自己面前的這份文件撿了起來,剛看了第一眼便臉色煞白,險些氣得說不出話來。這份文件標題爲《日本戰後對華賠償及戰後中日兩國友好發展條約》,上面道:

第一、日本天皇制度可以保留,但日本裕仁天皇必須要來中國向中國人民認罪並道歉。另外,從現在起往後,歷代日本天皇在登基之後的第一天都必須要到中國認罪,這一點必須要寫入《新日本憲法》;

第二、日本靖國神社必須取消,所有的建築全部拆除,並且在原址建立一座“中華英雄烈士紀念碑”,紀念碑高100米,以後的任何日本建築都不得超過其高度。戰後的日本不允許爲戰死的日本軍隊和官兵舉行任何形式的祭奠儀式;

第三、日本必須對中國戰爭賠償一萬億中國法幣或德國馬克(法幣兌馬克爲一比一);

第四、日本要爲過去自“甲午戰爭”起屢屢侵略中國的罪行以及長期霸佔朝鮮半島、臺灣諸島、琉球羣島等領土的戰爭行爲支付黃金十億兩;

第五、日本必須無條件且永久性地割讓九州島、四國島以及其全部的附屬島嶼給中國;

第六、日本本州島西部從出雲地區至舞鶴地區的2.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必須無條件地割讓給“猶太復國聯盟”,以供猶太民族建國;

第七、日本10萬人以上的城市和每個港灣城市都必須有中國軍隊駐守,期限爲永久;

第八、日本不得擁有任何軍隊,唯一的合法武裝力量爲“日本和平自衛隊”,全軍的兵力不得超過10萬人,且不得擁有海軍和空軍,也不得擁有任何接受過軍事訓練的預備役部隊。日本的警察總人數不得超過10萬,日本警察的武器必須由中國政府提供;

第九、日本不得擁有任何形式的飛行器,包括民用和軍用;

第十、日本不得擁有任何形式的潛水器,包括民用和軍用。日本建造或購買的任何水面船隻,噸位一律不得超過500噸,包括民用和軍用;

第十一、日本不得研製和發展包括核武器在內的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第十二、日本不得擁有任何形式的重工廠、生物工廠、醫療工廠;

щщщ_ т tκa n_ ¢ ○

第十三、日本境內的所有中國人都擁有外交豁免權;

第十四、日本所有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等任何教育機構都必須學習漢語,漢語和中國文化爲必修課;

第十五、日本任何地方的高級政府官員的任命都必須要通過中國東北軍駐日本派遣軍總司令部的考覈,只有考覈合格後纔可以上任(考什麼呢?張學曾想到了八股文)。

——特注:考慮到日本政府目前無法賠償戰爭賠款,以後日本的稅收、海關等政府收入機構都由中國政府官員接管,一直到賠完爲止。整個條約期限一百五十年。

裕仁一邊看着一邊渾身猶如篩糠般抖個不停,臉色更加是一陣白一陣青,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從他的額頭上滾落下來。這份條約要是簽了,那意味着什麼裕仁在真是再清楚不過了。他猛地將條約摔在地上,嘶聲力竭地喊道:“朕不籤!朕堅決不籤!朕死也不籤!”

旁邊的新任日本首相兼“日本和平自衛隊”總司令毛忠華(他現在已經是日本軍政一把手了)卻尖聲高叫道:“陛下!這份文件要是簽了,我們日本就能永遠地庇佑在大中華的保護下了!而大東亞共榮的願望也實現了!這麼多好處,我們何樂不爲啊?”說着,他痛快地簽了字並掏出首相大印蓋了上去。接着,毛忠華又把文件遞給裕仁天皇,“陛下,該您了!”

裕仁幾乎要氣炸肺了,他咬牙怒目道:“朕堅決不籤!”

毛忠華臉色一變:“陛下,您可不要不識擡舉,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裕仁天皇近乎橫眉怒目:“朕怎麼可以讓大和民族被這份居心叵測的文件置之死地!”

“說得好!說的真好!”張學曾淡淡笑着,他緩步走上前來,“天皇陛下,您處處爲您子民和整個日本民族着想的這份良苦用心真是讓我欽佩不已啊。不過,龍雲峰總司令在鄙人前來之前就已經交代過,如果陛下您不簽訂這份文件,那麼從明日開始,駐日本的全體東北軍將日屠一城!直到陛下您回心轉意爲止。”

裕仁天皇驚恐地看着臉色近乎猙獰的張學曾,哆嗦着嘴脣道:“你…你們怎麼能這樣?”

“因爲我們是勝利者。”張學曾微笑道,“勝利者是不會受到譴責的,這個道理,陛下您應該懂吧?您要是簽字了,日本民族還能保存下來,您要是不籤——嘿嘿,我就說幾句掏心窩的話吧!我們東北軍數年來的戰略大轟炸以及那六顆原子彈和最近‘剿滅反抗者’的行動,已經屠戮了不下一千萬的日本人!我們一點兒不在乎再殺六千萬日本人,讓整個日本民族徹底地從地球上消失掉!就像匈奴民族,就像當年亂華的五胡民族。地球也不會因爲世界上少了一個日本民族而停止轉動的。裕仁天皇,你要記住,你們整個日本現在是失敗者,就是中國的一條狗!我們要殺光你們,易如反掌。別不識相。”張學曾的表情和話語愈發陰森而兇狠。

“朕籤!朕籤!”裕仁天皇被張學曾的這番話嚇得幾乎魂飛魄散,他接過毛忠華遞給他的筆,開始趴在文件上顫抖起來,大滴大滴的眼淚爬出了裕仁的眼眶,顫顫巍巍了幾分鐘後,裕仁天皇終於在文件上籤下了名字,隨即又蓋上了天皇玉璽。

張學曾滿意地撿起了那份將在安樂死中慢慢扼殺日本民族的文件,他忍不住在心裡仰天長笑。張學良曾說過,對於戰後的日本,不但要從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經濟等各方面上死死地封鎖困死他們,還要用奴化的教育對他們全民族進行洗腦。五十年後,即使日本民族還存在着,也只不過是一羣揹負着鉅額債款且沒有思想的奴隸,永遠永遠地趴在中華民族的腳下。

帶着一臉喜氣洋洋的笑意,張學曾大步流星地走出了皇宮。淡淡的斜陽正慵懶得映照着日薄西山下的日本皇宮,黑暗慢慢淹沒了這個曾經強盛一時的帝國。一切的一切,都已經在歷史的塵埃中煙消雲散了。而此時,燦爛的陽光下,新生的中華帝國正日出東方。

尾聲第178節 目標:蘇聯(1)第191節 紅色鐵騎(2)第7節 東北狼煙(3)第95節 長江流血(2)第40節 碧血海天(2)第225節 東京審判(2)第174節 美蘇同盟第50節 皇城長話第220節 新式兵器第87節 血火金陵(5)第132節 挺進泰國(1)第204節 暗戰交鋒(3)第12節 挺進朝鮮(1)第107節 蝮蛇出擊(2)第66節 東北虎嘯(6)第113節 臺灣光復第69節 重返國都(3)第55節 淞滬大戰(5)第97節 尖峰兵刃(2)第112節 鷹擊長空(3)第195節 風暴作戰(1)第146節 新加坡戰役(2)第77節 兵敗山倒(1)第183節 不戰不和第183節 不戰不和尾聲第171節 挺向大洋洲(1)第205節 太平洋戰爭(1)第211節 決戰烏拉爾(2)第51節 淞滬大戰(1)第104節 轉劍北疆(4)第83節 血火金陵(1)第196節 風暴作戰(2)第45節 歐洲之行(1)第36節 黑夜行動(1)第76節 重返國都(10)第93節 東苑湖閣第54節 淞滬大戰(4)第52節 淞滬大戰(2)第156節 雙線閃擊第208節 登陸菲律賓第130節 南疆烽火(2)第210節 決戰烏拉爾(1)第72節 重返國都(6)第60節 血戰南京(5)第43節 整軍經武(1)第8節 東北狼煙(4)第14節 挺進朝鮮(3)第48節 飛鷹展翅(1)第173節 開羅會議第23節 錦江戰事第204節 暗戰交鋒(3)第179節 目標:蘇聯(2)第94節 長江流血(1)第55節 淞滬大戰(5)第105節 轉劍北疆(5)第57節 血戰南京(2)第146節 新加坡戰役(2)第221節 橫空出世第176節 中國之刃第145節 新加坡戰役(1)第139節 中南風雲第165節 喋血沖繩島(1)第64節 東北虎嘯(4)第13節 挺進朝鮮(2)第197節 斬首行動第5節 東北狼煙(1)第113節 臺灣光復第130節 南疆烽火(2)第212節 決戰烏拉爾(3)第187節 較量 巷戰(2)第105節 轉劍北疆(5)第205節 太平洋戰爭(1)第4節 山雨欲來第192節 紅色鐵騎(3)第111節 鷹擊長空(2)第25節 日落朝鮮(2)第179節 目標:蘇聯(2)第163節 血恥琉球(1)第142節 老兵的回憶(3)第170節 最後屏障第199節 軍銜改革第124節 南亞風暴(2)第176節 中國之刃第186節 較量 巷戰(1)第57節 血戰南京(2)第170節 最後屏障第223節 日本投降第113節 臺灣光復第211節 決戰烏拉爾(2)第185節 較量(2)第180節 目標:蘇聯(3)第80節 兵敗山倒(4)第75節 重返國都(9)第148節 非洲軍團(1)第220節 新式兵器第125節 南亞風暴(3)第101節 轉劍北疆(1)第69節 重返國都(3)
尾聲第178節 目標:蘇聯(1)第191節 紅色鐵騎(2)第7節 東北狼煙(3)第95節 長江流血(2)第40節 碧血海天(2)第225節 東京審判(2)第174節 美蘇同盟第50節 皇城長話第220節 新式兵器第87節 血火金陵(5)第132節 挺進泰國(1)第204節 暗戰交鋒(3)第12節 挺進朝鮮(1)第107節 蝮蛇出擊(2)第66節 東北虎嘯(6)第113節 臺灣光復第69節 重返國都(3)第55節 淞滬大戰(5)第97節 尖峰兵刃(2)第112節 鷹擊長空(3)第195節 風暴作戰(1)第146節 新加坡戰役(2)第77節 兵敗山倒(1)第183節 不戰不和第183節 不戰不和尾聲第171節 挺向大洋洲(1)第205節 太平洋戰爭(1)第211節 決戰烏拉爾(2)第51節 淞滬大戰(1)第104節 轉劍北疆(4)第83節 血火金陵(1)第196節 風暴作戰(2)第45節 歐洲之行(1)第36節 黑夜行動(1)第76節 重返國都(10)第93節 東苑湖閣第54節 淞滬大戰(4)第52節 淞滬大戰(2)第156節 雙線閃擊第208節 登陸菲律賓第130節 南疆烽火(2)第210節 決戰烏拉爾(1)第72節 重返國都(6)第60節 血戰南京(5)第43節 整軍經武(1)第8節 東北狼煙(4)第14節 挺進朝鮮(3)第48節 飛鷹展翅(1)第173節 開羅會議第23節 錦江戰事第204節 暗戰交鋒(3)第179節 目標:蘇聯(2)第94節 長江流血(1)第55節 淞滬大戰(5)第105節 轉劍北疆(5)第57節 血戰南京(2)第146節 新加坡戰役(2)第221節 橫空出世第176節 中國之刃第145節 新加坡戰役(1)第139節 中南風雲第165節 喋血沖繩島(1)第64節 東北虎嘯(4)第13節 挺進朝鮮(2)第197節 斬首行動第5節 東北狼煙(1)第113節 臺灣光復第130節 南疆烽火(2)第212節 決戰烏拉爾(3)第187節 較量 巷戰(2)第105節 轉劍北疆(5)第205節 太平洋戰爭(1)第4節 山雨欲來第192節 紅色鐵騎(3)第111節 鷹擊長空(2)第25節 日落朝鮮(2)第179節 目標:蘇聯(2)第163節 血恥琉球(1)第142節 老兵的回憶(3)第170節 最後屏障第199節 軍銜改革第124節 南亞風暴(2)第176節 中國之刃第186節 較量 巷戰(1)第57節 血戰南京(2)第170節 最後屏障第223節 日本投降第113節 臺灣光復第211節 決戰烏拉爾(2)第185節 較量(2)第180節 目標:蘇聯(3)第80節 兵敗山倒(4)第75節 重返國都(9)第148節 非洲軍團(1)第220節 新式兵器第125節 南亞風暴(3)第101節 轉劍北疆(1)第69節 重返國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