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

朱標的懷疑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爲自從兩年前開始,朱元璋就不讓他離開京城了,出城都不行,這讓朱標很鬱悶。

而思來想去,朱標認定,這裡面肯定是有什麼事情瞞着他的。

以前隔着陰陽炁海,朱標不好問,但既然現在英兒在他面前,問問總是沒事的。

顯然,朱先知迎來了他的第一個考驗。

神權代言人不是那麼好當的,除了享受凌駕於世俗的權力以外,同時也有爲統治者答疑解惑的責任,而且這項工作還得是長時間可持續的,君不見當年北宋國師林靈素祈雨那麼多次都成了,失敗了一兩次後是什麼下場?

你最好永遠別出錯。

因爲出錯一次,就是對神權正確性的巨大考驗,要是實在不知道,那就儘量糊弄過去。

不過對於朱雄英來說,他的皇室身份和傳奇經歷,顯然爲他的神權代言人做了相當程度的背書,已經在大明世界打下了很堅實的信任基礎。

對於他帶來的這些從秦王府隨行的宦官、宮女,雖然名義上是沿路照顧他飲食起居,但留在東宮其實是不合制度的,不過稍微出乎朱雄英意料的是,並沒有人對此說什麼,馬皇后沒有異議只是給他派了幾個熟悉環境的宮女,呂氏也沒把這些人打散。

朱雄英看着他,沒說話,意思很明顯了,默認了。

“是一連串的,而且最近就有。”

說了約等於沒說,因爲朱標的異母兄弟大概有二十多個

“跟父皇說了嗎?”

雖然四海商會後來沒起到太大作用,但一開始確實幫助了他,而且對方作爲合作伙伴還算可靠,如果以後朱雄英想要在商業上有什麼舉動,這也是一個可靠的抓手。

呂氏輕聲問道:“那不若去問問有道行的高人,龍虎山的那位紫袍天師,或者太常寺卿丘真人,亦或者找找劉日新。”

在大明,封王和作爲皇位繼承人是不衝突的,起碼在皇孫這一輩不衝突,甚至正常流程就是如此,也就是說,在太子活的好好的時候,朱雄英按照規矩,十歲就該封王,然後十八歲就藩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被冊立爲皇太孫,或者皇帝駕崩了太子繼位後他被冊立爲新的太子,纔會需要取消就藩。

朱雄英對月思忖。

呂氏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很快恢復了平靜:“殿下,或許這只是英兒的一個小小預測,未必就會成真。”

朱標回到了寢殿去找太子妃呂氏,初夏的風帶着些許暖意,穿過寢宮的廊檐,輕輕掀起了輕紗簾幕。

朱雄英沉吟片刻道:“不知不動方能避禍。”

朱標心事重重地離開了。

而且他的預測肯定不是憑空胡謅,都是有史書依據的,約等於拿着資料去參加開卷考試答題,不見得百分百準確,但是對於每年發生的大事件,百分之八九十的準確率是沒問題的。

朱標握住呂氏的手,低聲說道:“英兒剛纔跟我說了一些事情,讓我心裡很是不安。”

但藍玉派給他的那幾十名鐵冊軍,肯定是不能進宮的,不過這些人留駐在了京城的涼國公府上,藍玉已經說了,只要他一句話,隨時可以調動,若是有什麼不方便辦的事情或者打聽的消息,也可以直接與那位鐵冊軍的百戶吩咐,讓他們去做。

“咳咳,還沒有。”

朱雄英是“虞王”,虞地在古中原,也就是現在山西和河南一帶,不過大明藩王普遍存在改封現象,所以最後被封到哪裡是不一定的,也有可能離京城很近。

而且朱雄英還想到了另一件事。

“不,現在不同以往,他的話,我不得不重視。”朱標沉聲說道。 呂氏聽後,眉頭輕蹙:“那他說了些什麼,讓您如此擔憂?”

這種感覺,就像是老中醫給你號完脈嘆了口氣一樣,總讓人覺得自己是不是沒救了。

“他說,我最近有血光之災,而且與我的兄弟們有關。”朱標聲音低沉,每個字都透露出深深的不安。

“現在還有哪些人才尚未入仕,能收入夾袋中呢?”

“不。”朱標搖了搖頭,“從兩年前開始,父皇就不讓我離開京城,這其中必定有緣由。”

另一側的偏殿,朱雄英並未入睡。

老朱肯定會給自己配,但自己也不能完全等分配,總該主動做些事情。

“爲何不能說?”

顯然這個恐怖的預言讓朱標有些心神不寧,當然,對弟弟們很擔心是真的,但他對自己更擔心,因爲一旦這個預言被證明是真的,那就說明他被限制在京城,也是有原因的,一旦離開或許就會有血光之災發生。

“士農工商”階層排序不假,“重農抑商”的國策也不假,但大明的商業同樣不可小視,這裡面門道很多,有些事情不完全是行政力量能夠左右的,而且在自己不能開府建牙的時候,合作方式也要相對隱秘一些。

這話讓朱標心裡有些不踏實,趕緊問道:“有沒有具體範圍?是東宮裡的人嗎?”

“那會不會是故意”

兩人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四海商會的那位大東家,也得找機會見一面。”

朱雄英示意他稍安勿躁,只是說道:“別急,還沒預測出來,還需要點時間,一切都來得及。”

朱標蹙眉問道,他顯然不是一個容易糊弄的人。

他倒是沒說謊,而且也不怕朱標去找老朱對口風,但這個含糊其辭的答案朱標肯定是不滿意的,想了想後說道:“莫非是血光之災?”

也就是說,在他沒有成爲皇太孫之前,肯定是會有一段時間的藩王生活的,而且是親王級別的藩王生活,最快的話可能就是明年。

呂氏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背,安慰道:“英兒雖然聰明,但他畢竟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孩子,有時說話未必經過深思熟慮,殿下不必太過憂慮。”

所以,不管是爲了以後就藩還是做一些其他事情,都必須有自己的一套班底。

但朱標肯定是不想一輩子待在京城的,所以這件事情他還得搞清楚。

坐在桌子前看着窗外的明月,朱雄英心中想道。

“你想什麼呢。”

寢宮內的燭光搖曳,爲這寧靜的夜晚增添了幾分暖意。

“嗯,也是個辦法,明日再說吧。”

“不是,是您的異母兄弟。”

“殿下,您怎麼了?臉色這般凝重。”太子妃呂氏溫柔地問道,她的眼眸中帶着關切。

朱雄英莫名其妙的嘆了口氣,整的朱標心頭一緊。

“確實有一件事情瞞着您,但是不能說啊。”

“唉”

不一會兒,一位皮膚白皙的色目侍女打斷了他的思緒。

“殿下,該就寢了,明日還得早起。”

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96章 保險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41章 北失南補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30章 藍玉案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92章 父與子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78章 下下籤第222章 《西涼伎》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36章 告白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
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96章 保險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41章 北失南補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30章 藍玉案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92章 父與子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78章 下下籤第222章 《西涼伎》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36章 告白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