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

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

江南的洪災災區,一片淒涼。

滔滔的洪水退去後,留下的只有滿目瘡痍。

然而,在這哀鴻遍野之中,卻有一羣人逆流而上,他們就是跟隨曹國公李文忠一同前來賑災的太醫院院使戴思恭等一衆醫師。

戴思恭等人此行的目的,不僅僅是救治在洪災中受傷的傷病號,更是爲了研究聖孫所告知的新型天花防治辦法——牛痘接種法。

這批“訓練有素的醫生”深知天花的可怕,而傳統的防治方法也就是人痘接種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死亡率極高,風險極大。

經過反覆的研究和實驗,戴思恭等人終於證明了牛痘接種法的可行性,這些醫師欣喜若狂,以爲終於找到了一種可以有效防治天花的方法,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方法在推廣過程中卻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作爲最接地氣的皇帝,朱元璋親自在奉天殿外接見了這羣人,要他們回去仔細查勘農田的受災情況,沒受災的糧田照常納稅,受災糧田裡,佃戶和貧苦農民可以獲得賑濟,要他們如實落實,不許玩小伎倆。

幾天後,當那些接種了牛痘的人們安然無恙地走出帳篷時,災民們震驚了。

而爲了紀念教會他們這種方法的聖孫,江南災區的百姓在災後開始自發地建立了大大小小的聖孫祠,紀念聖孫所做出的貢獻,不知不覺中,朱雄英就多了許許多多的信徒.

而後,朱元璋又將今年在京城周邊種植和儲存的土豆、紅薯,統統運往了江南災區,這些東西雖然沒法長期吃,但短期頂一頂饑荒卻足夠了。

朱元璋這麼說,當然是爲了讓救災的錢糧儘可能用在最需要救濟的人身上,他是農民出身,太清楚“每次災荒都是底層官吏發財機會”這個道理了,對於基層百姓來說,如果放任不管,那麼明明是遭災五畝,地方官吏可能只給寫一畝,而士紳大戶,明明是遭災一畝,卻可以寫成十畝,按十畝領了救濟錢糧後,士紳大戶和地方官吏再三七分賬。

於是,戴思恭挑選了一些願意接種牛痘的災民,當衆爲他們進行牛痘接種。

當看到他們全都安然無恙地度過了危險期,並且沒有出現任何危及生命的症狀時,戴思恭等人終於鬆了一口氣。

所以,朱元璋這次直接來了個現代意義上的“B2C”,取消了中間商環節,讓糧長把所管轄區域內受災的百姓和佃戶的代表送到京城來,路上食宿車馬費用朝廷全包。

他們更願意相信傳統的人痘接種法,雖然風險大,但畢竟是他們熟悉的方式,而那些專門從事種人痘的職業痘師們,則在一旁煽風點火,他們聲稱牛痘接種法是邪道,會走血,讓牛污染了人的血,而人痘接種法纔是正道,走的是氣。

不得已之下,戴思恭決定當衆進行牛痘接種實驗。

戴思恭站在臨時的帳篷前,看着面前熙熙攘攘的災民,這些人的臉上寫滿了迷茫,洪水沖毀了他們的家園,疾病又奪走了他們的親人,如今的他們就像無根的浮萍,沒有了方向。

江南災區的百姓對這種新型的天花防治辦法充滿了疑慮,甚至可以說是恐懼。

這次當衆實驗的成功,讓災區的百姓開始對牛痘接種法產生了信任。

戴思恭等人可謂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這些醫師很清楚,如果不能打消民衆的疑慮,那麼這種新型的天花防治辦法就無法得到推廣,到時候,死的人會更多。

但這場洪災的影響卻遠不止於此,因爲伴隨着洪災的發生,一些在過去被掩蓋的很好的蛛絲馬跡,暴露了出來。

總之,普通百姓沒有辨別力,聽多了這類說辭,自然而然就對牛痘法產生了畏懼和排斥的心理,哪怕官府再三宣傳,也沒人敢於嘗試。

但百姓的牴觸情緒讓戴思恭感到十分棘手,他很清楚要改變百姓的傳統觀念,接受新事物,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心,但更需要的是一次有說服力、立竿見影的實驗。

江南災區,天陰沉沉的,似乎隨時都會再次降下傾盆大雨。

江南是大明的統治腹心之地,所以朱元璋很關心這場洪災,除了派曹國公李文忠代表他前去江南諸府賑災以外,朱元璋還親自把受災最嚴重的常州、蘇州、松江三府裡共四百餘名“糧長”叫到了京城,一方面是要對確實受災的地區進行重點賑濟,另一方面也是要確保秋糧的收繳。

他們紛紛前來諮詢和接種牛痘,很快,整個災區都掀起了一股接種牛痘的熱潮,而且由於牛痘的死亡率遠低於人痘接種法,幾乎沒有民衆因爲種痘而死,天花的擴散也得到了顯著的控制。

百姓對於這種先進的天花防治辦法,感到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其實從字面意思上講倒是沒說錯,旱苗法就是把人痘的痘漿磨成粉吹進鼻子裡,而牛痘接種法確實是用小刀劃開胳膊進入血液。

他不僅是太醫院的院使,更是一名醫者,正所謂醫者仁心,救死扶傷是他的本能。

他們看到這些人與之前病懨懨的模樣判若兩人,這一刻,他們終於相信了牛痘接種法的神奇效果。

接種過程中,他給周圍圍觀的百姓,詳細講解每一步的原理和注意事項,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被尊重的,也讓他們對新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隨着牛痘接種的進行,越來越多的災民開始聚集在帳篷周圍,他們或站或坐,靜靜地觀看着戴思恭的每一個動作。

所謂“糧長”,是朱元璋規定的稅糧徵收制度下的產物,從洪武四年開始,規定直隸、浙江、江西、湖廣、福建等地,納糧一萬石左右的地方爲一區,指派大戶世充糧長,負責徵收和解運田糧,除此之外,糧長還有擬訂科則、編制圖冊、申報災歉、檢舉逃稅等權力。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他密切關注着這幾名就躺在對外開放的帳篷裡的災民的身體狀況變化。

戴思恭深吸一口氣,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有多重。

結果朱元璋在京城裡等了足足一個月,愣是沒見到一個進京來見他的災民。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41章 北失南補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78章 下下籤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6章 告白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74章 應天府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96章 保險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74章 應天府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74章 應天府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
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41章 北失南補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78章 下下籤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6章 告白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74章 應天府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96章 保險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74章 應天府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74章 應天府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