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

實際上,明軍的情況還沒有到沒得選擇的境地,明軍是兩路出塞,南路共有三萬人的步騎兵混合部隊沿着絲綢之路故道,從肅州衛前出,他們攜帶了大量的補給,並且在沿途有水源的地方建立了兵站、寨堡。

南路的明軍,一方面是爲大明向西域拓展勢力建立前進基地,另一方面則是用緩慢的行動來迷惑哈密的兀納失裡,藉此掩飾藍玉這邊北路兩萬精騎繞行沙漠的行動。

至於其他剩下的明軍,則留在關中到甘肅之間,負責軍需物資的轉運工作。

所以,藍玉哪怕是退兵,也有兩個選擇,要麼原路返回到東方八百里外的居延海,按照騎兵在沙漠戈壁中的行軍速度,大約最快也得十天,慢的話要十二天到十三天;要麼選擇向南,同時通過無線電臺通知南路的明軍攜帶補給向北,雙方通過派出大量偵查騎兵不斷校準位置,最後在中間點匯合,通過合兵一處來緩解北路明軍的補給困境。

而第二個選擇明顯是正路,因爲這樣就算達不到奇襲的目的,也能合兵一處,五萬明軍足以橫掃西域了,只是達不到戰役突然性而已,有可能讓敵人跑路,明軍撲個空。

藍玉擡頭望向天穹,在這關鍵時刻,他知道自己的每一個決策都可能關乎着全軍的生死存亡。

“我們不能盲目冒險,也不能坐以待斃。”藍玉的聲音在風中迴盪,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示意隊伍暫時停下,明軍的士兵們紛紛下馬,開始啃起了壓縮餅乾他們對於這種食物已經有了食用經驗,都用唾液一小口一小口地舔舐着。

藍玉從馬背的背囊中掏出一份地圖放在馬鞍旁,示意幾名明軍高級將領圍過來看,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一條路線。

“繼續派出斥候尋找水源和哈密城的位置大概的方向肯定是沒問題的,然後讓無線電臺聯絡南路的軍隊,告訴他們做好匯合的準備,明天再向西走一天,如果前出的斥候(通常會在大軍前方上百里的位置)還找不到哈密城,那就選擇向南去合兵,在此之前都保持冷靜不能讓全軍陷入恐慌。”

宋晟和劉真相視點頭,他們知道作爲將領必須爲全軍的安危負責,在這茫茫沙漠之中,他們必須團結一致才能找到出路,古往今來有太多因爲內訌而自亂陣腳的例子了,眼下的處境並非無解,還沒到那一步。

而且藍玉的抉擇其實很合理,現在他們已經離開了居延海八百里,他們的斥候已經離開了九百里以上,今天還有半天的行軍時間,加上明天就是足足一天半的時間,加上斥候其實是比大軍主力的移動速度要快得多的,所以到了明天日落之前,明軍斥候距離居延海的距離,就會達到一千里以上,而如果這個距離還找不到哈密城,那確實可以回軍或者向南匯合了。

“我打算親自去統轄斥候部隊,帶他們找路。”

藍玉的話語讓幾名將領怔了怔,不過聯想到這位國公在捕魚兒海之戰裡一模一樣的舉動,直接遙控燕王朱棣等多支斥候部隊,在沒有什麼希望的情況下找到了北元朝廷,比起那次的大陣仗,這次倒也沒什麼奇怪的。

藍玉轉身看向宋晟和劉真,他的目光在兩人身上掃過:“在我前出期間,宋都督,你負責全軍的指揮,劉指揮使,你負責管理輜重,有任何情況,通過無線電臺聯繫我。”

隨着藍玉的話語落下,宋晟和劉真都用力地捶了捶自己的胸甲,現在的行軍很艱難,但他們也相信,在藍玉這位最擅長長途奔襲的一代名將的帶領下,他們肯定能復刻捕魚兒海之戰的大捷。

與此同時,哈密城中的氣氛非常凝重。

兀納失裡端坐在城主宴會大廳的主位上,他的面容陰沉,眉頭緊鎖。 身爲元威武西寧王出伯的後裔,他身上流淌着察合臺系的血脈,曾經在元末以威武王的身份鎮守哈密地區,後來又被改封爲肅王,然而在北元滅亡之後,他選擇擁兵自立,在這西域邊陲之地維持着自己的獨立王國。

這是明軍的第二次來襲了。

洪武十三年,明軍逐漸逼近哈密城,兀納失裡在權衡利弊之後,選擇了嚮明朝納貢稱臣,然而他的內心並未真正臣服,十年來,他依舊仗着地處偏遠,不斷地襲殺從西域來的商隊,阻斷大明和西域的交通,以此來宣泄他對明朝的不滿。

不過,如今被明軍支配的恐懼,再次降臨到了哈密城中,降臨到了他的心頭。

此刻,在宴會上,他聽說了甘肅方向明軍的異常舉動,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慌。

因爲河西走廊太過漫長和偏遠,所以這裡的所有信息的交流速度都很慢,這對於交戰雙方不太公平,準確的說,對於兀納失裡不太公平,因爲他沒有可以遠距離通訊的無線電臺。

再加上明軍有意地遮蔽了自己的行蹤,所以直到現在,兀納失裡纔剛剛得知明軍從肅州衛出動了三萬步騎兵,其中以步兵居多。

這個消息讓兀納失裡相當恐慌,他猛地站起,手中的酒杯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碎片四濺。

“派出偵查騎兵!”他大聲命令道“我要知道那些明軍在搞什麼鬼!”

大廳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低下了頭,不敢與他對視。

他們知道這位曾經的威武王,如今的肅王,內心充滿了對明朝的怨恨。

或許對於那些龐大的勢力來說,兀納失裡不值一提,但在哈密城裡,兀納失裡就是王,就是天,就是一切,他的命令不容置疑,必須立即執行。

於是,哈密城的城門大開,一隊隊偵查騎兵疾馳而出,向着西南方向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然而他們都忽略了來自東北方的威脅。

天命再次眷顧了藍玉,經過了一天的前出偵查,明軍斥候成功地通過蒙古商人遺留下的宿營地,發現了通往哈密城的蹤跡,北路的明軍加快了進軍的步伐,在三天之後,啃着壓縮餅乾,撲到了哈密城下。

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36章 告白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92章 父與子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92章 父與子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96章 保險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222章 《西涼伎》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22章 《西涼伎》第244章 馬上啓航
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36章 告白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92章 父與子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92章 父與子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96章 保險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222章 《西涼伎》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22章 《西涼伎》第244章 馬上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