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懷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孫芸也不想拿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隨意去敷衍。她對慈善這個領域不瞭解,就利用週末、節假日甚至是平日裡細碎的閒暇時間參與志願活動、做義工……親自參與可比在網絡上搜尋高效多了,而且越多參與瞭解,就越覺得有趣,還認識了不少人,特別是一個社區的鄰居們,這短短半個月熟識的人數甚至遠超過去十多年!
算起來,孫芸買下她人生中第一套也或許是最後一套房子已經十多年了。當初她爸媽都覺得女孩子橫豎都是要嫁人的,買房是男方的事,有錢不如補貼家裡,因此當她因爲首付差一些,想要跟父母哥哥暫借一筆錢時,得到了他們的一致拒絕和嚴厲批判,還美名其曰是爲她好。
當初機會難得,孫芸就算被家人傷透了心也不想輕易放棄,於是節衣縮食,又厚着臉皮跟交情不錯的朋友借了一些,總算是湊夠了首付,買下了她這套住了十多年的小窩。
當初手頭緊,還有還貸還債的壓力,房子完工後只做了最基本的裝修,她就帶着自己簡陋的行李搬進了空蕩蕩的新家,只爲了省下每月租房的花銷。這一住就是大半年,到年底公司發了年終獎,她還清了外債,算下來有了結餘,才貨比三家買下她睡了十多年的那張實木牀,結束了大半年打地鋪的悽慘生活。之後是桌椅、沙發、衣櫃、櫥櫃……斷斷續續蝸牛似的一件一件添置,努力了四五年,她才把自己空蕩蕩的家一點點填滿。
正是因爲孫芸真正感受過沒錢的困窘,所以才一直把錢財看得那麼重,即使十幾年後的今天,即使在另外一個神奇的世界有了可以一起分擔的人,她依然無法擺脫因爲錢財而產生的焦慮。所以,不管做善事的目的是什麼,她都不會將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用在不值得的地方。
“孫姐,這週末要組織去山區的事你聽說了嗎?有沒有報名?”
“聽說了,不過我最近工作有點忙,不好請假,這回就不去了。”公司近日要吸納一個技術團隊,據說是方晨“三顧茅廬”爭取到的。老闆重視,她作爲“錢袋子”,自然也不能拖後腿。
“這樣啊,真可惜……”
回家的路還是那一條,遇到的人還是那麼些,可與從前大家彼此當對方是空氣的冷漠相比,不過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大家相處的方式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孫下班了啊?”“今兒菜市場的魚不錯。”“咱社區要舉辦羽毛球賽,小孫你加入我們隊唄”……
看着大姐大嬸們熱情的臉,孫芸恍然覺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小時候,那時候放學回家的路上,總會遇到這樣“沒話找話”的阿姨們。只不過,年幼的她當時覺得那些阿姨無聊又煩人,而如今,孤身一人紮根在大城市的她,只覺得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