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慶祝大勝,也爲了讓將士們緩解一下數月以來征戰的疲憊,趙俊生下令連續三天全軍同慶,一日三頓,頓頓酒肉管夠,將士們吃飽了睡,睡飽了吃。
三天過後,恢復正常伙食、正常日常訓練,將士們一個個又生龍活虎了。
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玩也玩了,該幹正事了。這天趙俊生與花木蘭商議之後召集隨軍大臣和武將們議事。
“諸卿,接下來我軍是繼續南下攻打南朝,還是班師回朝?”
趙俊生的問話讓隨軍大臣和武將們都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也有人早就想過這個問題,大家互相低聲議論着。
李元德站出來拱手大聲說:“大王、元帥,今我軍大勝,勢不可擋,南朝皇帝和隨軍大臣被我軍俘虜,南朝朝野肯定是人心惶惶,混亂不堪,臣以爲我軍當趁此大勝之威渡河南下,一舉攻佔南朝都城建康,滅了劉宋、一統天下!”
李元德描繪得很好,很振作人心,趙俊生聽了都忍不住心中激盪。
東方辰站出來唱反調:“大王,自從與各路諸侯和魏國開戰,我軍已征戰大半年,出動的兵力多達十五萬,徵調的民夫多達三十萬,人吃馬嚼的,途中損耗浪費的不計其數!據派人調查發現,這幾年我軍儲備的糧草軍資在這一次大仗中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如果再打下去,臣擔心我軍會後繼乏力,一旦戰事陷於膠着,於國不利!”
“南朝皇帝雖被我軍俘虜,但南朝那些文武大臣們和宗室絕不會任由我們用劉義康等人作爲人質要挾,因此臣推測南朝方面肯定會另立新皇,以扭轉他們在政治上的被動局面!”
“再者,劉宋軍在淮河南岸遍佈水寨和營壘,現如今又是洪汛期,要渡河只怕不易,即便渡河過去,只怕也會有很大的傷亡。過了淮河,在南邊還有大江,那可不是小溝小河,臣建議班師回朝,等我國國力恢復之後再做打算!”
儘管東方辰很得趙俊生看重,但大臣們當中也有敢於反對他的人,更有直言發表自己意見的人,給事中周丘站出來向趙俊生和花木蘭行禮說:“大王、元帥,東方尚書的話雖有道理,但我軍不能就此草草收場吧?劉宋軍公然撕毀和約,出兵攻打我國,如此背信棄義,怎麼着也要讓南朝方面給個說法!”
高修站出來說:“臣也以爲此戰不能草草收場!”
其他武將也都紛紛支援。
趙俊生想了想,下令道:“那就以打促和!李元德,你負責徵集工匠、民夫打造戰船;高修,你率五千人馬往西攻下淮北所有城池,魯爽部配合;薛安都,你率五千人向東攻下淮北所有城池,樑翼率部配合,儘量收集官糧充作軍資!其他各位將軍約束將士、抓緊操練,各隨軍大臣和官員各司其職,不可懈怠!”
“臣等遵旨!”
趙俊生在淮河北岸大肆打造戰船,又派兵攻打淮河以北原本屬於南朝的城池,這些消息傳到南方之後,南朝各地官府、駐軍和南朝朝廷大臣官員們更是心慌。
八月初十,距離劉義康及隨軍大臣們被俘才過了十餘日,建康的南朝朝廷就擁立了以爲新皇帝,他是劉義隆之子劉駿。
此前劉駿就在劉義康的軍中,當時孫叔俊率騎兵來襲,劉駿被親衛保護搶奪了一排竹筏經歷險象環生才逃回淮河南岸,隨後劉駿馬不停蹄趕回建康聯絡朝中大臣,被大臣們擁立爲帝。
劉駿做了南朝皇帝之後還沒有來得及舉行登基大典,北方就傳來乾軍正在打造戰船準備渡河,乾軍又四處出擊攻佔淮北各地城池,看樣子淮北肯定要被乾軍全部攻佔了。
劉駿坐在寶座上看着衆臣,他有些緊張,“諸卿,現今乾軍正在準備做渡河準備,我朝當如何應對?”
臧質站出來說:“陛下,經此一戰,我朝國力大損,兵力疲憊,至少十年之內已無力與乾國爭鋒,臣以爲我朝當與乾國議和,以爭取時間恢復國力!”
蕭思話站出來大聲說:“陛下,若是議和,乾國必定會提出我朝無法答應的條件!還有,議和之時要不要提出贖回太上皇?若不提出贖回太上皇,臣民們必定認爲陛下不孝;若提出贖回太上皇,萬一乾國同意並放回太上皇,陛下該如何自處?”
衆臣們都被蕭思話的這番話嚇得不輕,他們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可誰都不敢提出來,所有人都只當劉義康已經不存在了,畢竟這是一個十分尷尬的事情,一旦劉義康被放回來,兩代帝王同朝,大臣們該聽誰的?
大哥,你就算想起這事也不能在這種場合提出來啊,你不提出來還好,皇帝只當忘記了,你現在提出來,皇帝就不能不做出答覆,若是不管劉義康的死活,怎麼向天下臣民交代?
劉駿心裡糾結的很,他當然不希望劉義康回來,朝中上下有很多大臣可都是劉義康的心腹,一旦劉義康回來,他的皇位就不穩了,到時候朝廷又會陷入複雜的權力鬥爭之中。
採取強硬的態度與乾國鬥到底,到底能不能阻擋乾軍的進攻?劉駿心裡沒底。
這時大臣竺變站出來說:“陛下,現在的形勢已經不允許我國與乾國繼續打下去了,一方面是因爲我國兵力損失嚴重,在淮河一線只怕擋不住乾軍的進攻;另一方面,西邊仇池國已經攻佔了整個漢中,看他們的進攻勢頭是要去打川蜀,川蜀之地可是我朝糧倉和賦稅的重要來源地,一旦川蜀有失,後果不堪設想!現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與乾國議和,再派一員大將統兵前去解決仇池國!另外······”
竺變的話說不下去了,劉駿皺眉道:“竺卿怎麼不說了?”
竺變猶豫了一下拱手說:“有些話臣只能單獨與陛下說!”
劉駿想了想,揮手:“今日就議到這裡,竺卿留下,退朝!”
太監大喊:“退朝!”
衆臣轉身一邊議論一邊離開了大殿向宮外走去。
竺變跟着劉駿來到了御花園的池塘邊涼亭內,劉駿坐在石凳上看着滿池塘的蓮花問道:“竺卿,有什麼話就直說吧,當年你是朕的父皇的親信,朕相信你不會害朕!”
“能得陛下信任,臣感激涕零!”
竺變拱手行了一禮,說道:“當日一戰,我軍被俘的多達一萬八千人,被殺和淹死在河裡的多達三萬六千人,能逃回來的只有兩萬五千人,以現在的兵力,乾國若是傾舉國之力來攻,我朝必定無法抵擋,但乾國也有顧慮,他們要防備西邊的仇池、吐穀渾、北涼,還要防備北方的柔然人,趙俊生若沒有被徹底激怒,他不會這麼蠻幹,而我們現在只需要給乾國一些好處和一個臺階,乾國應該是會退兵的!”
“臣知道陛下是在顧慮太上皇一事,但是陛下應當明白,俘虜一國帝王是何等的功勳和榮耀?若是沒有足夠的好處,乾國怎麼可能輕易放回太上皇?所以我朝使者在議和時完全可以不必提太上皇,只提議和退兵之事!只要我們自己不提,乾國肯定也不會提,除非他們想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主動提出來以某種條件作爲交換,但我方使者可以以對方條件太高爲由拒絕!”
劉駿顧忌自己的名聲,問道:“若是百姓們議論起來,說朕沒有全力營救太上皇······”
“陛下,臣民們擁立陛下爲帝就是防止乾國利用太上皇大做文章實現他們的政治目的,因此所有人都知道太上皇和那些被俘的大臣武將和兵卒們都成了棄子,陛下什麼都不用做,民間的質疑聲自有朝廷去壓制和疏導,陛下不必擔心這對您的名聲不利!”
劉駿思考了許久,“竺卿,若是議和,我國的底線在哪兒?”
竺變想了想,拱手說:“臣不知道乾國會提出什麼條件,但我們決不能割讓淮河以南的土地,淮北已經被乾軍佔據了,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奪回來,只能給他們;另外,臣以爲我國可以每年給乾國上供,給他們一些金銀錢財和皮布錦緞絲綢!若是乾國什麼好處都撈不到,他們只怕不會退兵!”
劉駿權衡了一番,同意道:“竺卿可做議和使臣前往義成去見趙俊生麼?”
竺變心裡發苦,這可不是一個好差事,無論談判議和的結果如何,他回來之後只怕都會被人罵成賣國賊,可是他不去又不行,皇帝剛纔問這話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就是想讓他去議和!
竺變想了想,這事他一個人可不幹,必須找人分散火力!如果只有他一個人去議和,回來之後他必定會遭到大量彈劾,皇帝可能頂不住壓力下詔一刀把他給哢嚓了,或許皇帝就是希望讓他背鍋,但如果去議和的是幾個人······或者他不是主事之人······也許······
一瞬間,竺變想了很多,他立即有了對策,拱手說:“陛下有命,臣赴湯蹈火也萬死不辭,只是臣的官職太低、份量不足,臣一個青州刺史哪裡有資格作爲使臣去見趙俊生?使臣必須是親王級別的人物才能顯得我朝對議和的重視!要不······讓南郡王當任使臣,臣可隨行協助,另外在選派兩個重臣隨行一同協助?”
劉駿一聽,也覺得竺變說得有道理,的確考慮得周全,當即同意:“好,就這麼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