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顏奴鞠躬說:“這幾年吐谷渾時常出兵侵擾我們党項人的領地,殺我們的族人、搶走我們的馬匹、牛羊和女人,使我們的族人們苦不堪言!我們的首領聽聞乾國是中原新近崛起的大國,有衆多的人口、廣闊的土地和強大的軍備,我們希望得到乾國的庇佑!”
“最近我們首領收到消息說乾國打算出兵攻打吐谷渾,我們首領想聯合所有党項人與貴國一起出兵解決吐谷渾這個危害高原的部族,因此特派我來覲見皇帝陛下,希望能得到陛下的同意!”
趙俊生考慮了一下,問衆臣:“諸卿怎麼看這事?”
東方辰站出來行禮說:“陛下,臣認爲此舉對於我們和党項人都是有好處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如果我大乾能與黨項人聯合一起出兵攻打吐谷渾,解決吐谷渾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毛修之站出來說:“陛下,臣以爲可以冊封党項人爲藩屬,但臣不贊同與黨項人一起攻打吐谷渾!”
“爲何?”趙俊生有些納悶,毛修之的反對有些令人詫異啊,兩個打一個總比一個打一個有把握吧?也能分擔一半的風險,能減少兵將們很大的傷亡。
毛修之說:“陛下,若是與黨項人聯合攻打吐谷渾,到時候地盤和人口要分給他們一些,牛羊馬匹也要分給他們一些,咱們大乾自己有能力解決吐谷渾,爲何要把利益讓出去?”
“哈哈哈······”趙俊生大笑。
毛修之有些尷尬,還是壯着膽子問:“陛下爲何發笑,可是臣說得不對?”
趙俊生搖頭:“也不能說你的想法不對,正所謂人不爲己天誅地滅,我們大乾有能力獨自解決吐谷渾,的確沒必要再拉外援。不過······毛卿的想法就好比想吃獨食,這個不好,此前我大乾雖然與黨項人沒有聯繫,但至少在當下党項人不是我們的敵人,党項人是帶着友善和誠意來的,如果我們拒絕他們的友誼,他們很可能從朋友變成敵人,作爲一個頭腦清醒的皇帝,朕不能這麼做!”
“如果能做朋友,我大乾爲何要樹立敵人呢?利益均沾可以讓我們獲得朋友,就如行商一樣,商人們之間如果可以做朋友,有錢大家一起賺,總好過雙方爲了爭奪市場而進行降價大血拼,到最後弄得兩敗俱傷!諸卿以爲如何呢?”
毛修之愣了愣,反應過來後行禮道:“陛下一席話令微臣茅塞頓開,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大臣紛紛鞠躬作揖高呼。
党項使者拓跋顏奴自然是聽不懂趙俊生和大臣們的對話,看着大乾君臣們嘰裡咕嚕說了一大通也不知道什麼意思。
這時趙俊生對拓跋顏奴說:“貴使,朕同意與黨項結盟共同出兵攻打吐谷渾,不知你覺得大敗吐谷渾之後,雙方如何分配戰利品呢?”
拓跋顏奴思考了一陣才說:“雙方各自出兵,攻佔的地盤、俘虜的人口、牲畜都歸各自所得,若雙方相遇,則以相遇的位置爲分界線,雙方的兵馬都不得穿過分界線!另外,爲了以示公平,雙方需要約定一個一同出兵的日子!”
趙俊生答應:“可以,朕同意了,一同出兵的日子就頂在兩個月後的今天!”
党項人還沒有出現文字,也沒有曆法,一般以草木枯榮計算歲月,拓跋顏奴不明白兩個月是多久,“兩個月?多久?”
通譯頗爲無奈,只好把他的話再翻譯一遍。
嗎的,這溝通起來還真是困難,趙俊生一時愣住了。
坐在旁邊的花木蘭對通譯官說:“你這樣告訴他,就說從明天開始計算,六十個晝夜之後雙方一同出兵攻打吐谷渾!”
趙俊生連忙說:“對對對,就這麼告訴他!”
通譯官當即翻譯給拓跋顏奴聽,拓跋顏奴聽後表示明白,對趙俊生說:“陛下,咱們就這麼說定了!時間很緊,臣下還要趕回吐谷渾向首領報告,首領還要派人通知各部首領一起商議出兵的事情,所以臣下今天就得啓程,還請陛下派人卻接收臣下帶來的馬匹和蟲草!”
“好!朕本來是打算宴請貴使的,不過既然貴使急着回去,朕也就不留了,預祝貴使一路順風!”
拓跋顏奴行禮之後轉身帶着兩個隨從離去。
等他們走遠了,趙俊生下令:“高修!”
高修站出來抱拳:“臣在!”
“傳旨,命常昆和尉眷推遲進攻時間,今天是正月二十五,進攻時間推辭到四月初一,以八百里加急快馬送過去!”
高修一愣,剛剛不是與黨項使者說都好好,兩個月後的今天一起出兵的嗎?兩個月的今天就是三月二十五,四月初一比商定好的時間推遲了六天!
高修還沒有反應過來,羣臣之中一個大臣站出來提醒:“陛下,按照商定的日期出兵時間應該是三月二十五!”
趙俊生扭頭冷冷盯着說話的大臣:“朕知道,朕還沒有老糊塗!或者你以爲你的算術比朕要強?”
“臣······治罪,臣治罪!”這大臣狼狽退回了羣臣之中。
有大臣反應過來了,趙俊生這樣做是要以党項人的進攻先吸引慕利延的注意力,把慕利延的大部分兵力先調去對付党項人,如此一來,常昆和尉眷兩路大軍進攻就會順暢很多,遇到的阻力也會小很多。
高修答應:“是,陛下!”
花木蘭卻是說:“陛下,臣妾覺得你這麼做不好,雙方既然已結成聯盟就要真誠相待,人家使臣剛走,你就在背後搞小動作,若是被人知道了,我大乾就會失去誠信的!”
趙俊生不由苦笑,娘子啊娘子,你這話就算要說也不能當着滿朝文武的面說出來啊,你這讓我這個皇帝兼丈夫情何以堪?
趙俊生只能揮揮手:“退朝!”
隨着太監一聲高呼退朝,大臣們都會心一笑,一起行禮後退出大殿。
等人走光了,趙俊生這才說:“我說,你在大臣們面前能不能給我留點面子?你這樣會讓我在大臣們面前失去威儀知道嗎?你就算要說我的不是,也應該關起門來私下說,你今天這麼搞你讓我以後怎麼統御衆臣?”
花木蘭也意識到自己剛纔太莽撞了,沒注意場合,她頗不好意思的,“那個······俊生哥哥,對不起,你也知道我是急性子,心裡有話藏不住。不過剛纔的事情你的確做得不地道,你不是這樣的人啊!”
趙俊生看着花木蘭,嘆息道:“我的傻婆娘啊,也就你心思單純相信党項人,你以爲他們千里迢迢跑來真的是安了好心?這天下誰不是無利不起早?党項人狡猾着呢,你以爲他們會真的按照約定的日期出兵?咱們既然想讓他們先出兵吸引慕利延的兵力,他們肯定也會抱着同樣的想法,能做一部首領的人絕不是老實人!”
花木蘭張了張嘴,她實在不願意相信雙方結盟竟然還有這麼多彎彎繞繞,“党項人會有如此精明?”
趙俊生嘆道:“你啊,你以爲蠻人真的個個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漢?把別人當傻子的人,其實他自己才最傻!”
三日後,花木蘭出京南下,一路巡視各州郡,主要是看完各地孤兒院的孤兒和養老院的孤寡老人,但是各地州郡官員卻不敢怠慢,以極爲隆重的禮儀接待。
花木蘭一連巡視過兩個郡之後就感覺到不對勁了,立即派人向沿途州郡縣等各級官府下達懿旨,要求各級官吏只需安排好住宿,有宣召才準覲見,不得勞師動衆、勞民傷財,不得以接待她爲由向百姓徵收額外賦稅,若發現有類似情形,必定嚴懲不貸。
這道懿旨下達之後,各地官府才安份下來,有些官府的官吏的確開始這樣做了,但是在接到懿旨之後就害怕了,立即把徵收上來的賦稅退給了百姓。
花木蘭離開乾京一段時間後,幾個重臣聯名上交了遷都的方案,他們制定了兩套方案供趙俊生選擇。
第一套方案是,趙俊生以巡視關中爲由,帶着朝中一半的大臣官員前往長安,留下一個皇子監國,趙俊生先在長安落腳,並迅速落實朝廷各部各衙門在長安的辦公地點,等長安這邊接過朝廷大部分軍政事務之後,再把留在乾京的官員遷往長安。
第二套方案是:先派幾名重臣帶着一部分官員前往長安把各衙門的架子搭起來,然後趙俊生這個皇帝才遷往長安。
趙俊生看完重臣們遞上來的這兩份方案,感覺都不太滿意,他思索了片刻就說:“這樣吧,大皇子趙東今年已經十九了,也應該讓他出去歷練一番,朕下旨讓冊封他爲太子,命他出鎮長安,統管關中軍政事務,三省六部及各府寺分別派出三成的官員隨行,裴進、樑寂、東方辰,由你們三個帶隊,你們到了長安之後就迅速把長安朝廷的架子先搭起來!高旭,你龍武、神武兩軍護衛隨行!”
“臣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