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躍進

李志剛將自己的憂慮講給宋雪峰等人,他們也有些同樣的疑惑。薛建國是個樂天派,他認爲林中校也好,萬玉江也好,剛剛離開這裡才一週多的時間,不會有什麼變化的。現在通訊不太方便,等衛星電話發放到他們那裡後,聯繫起來就方便多了。

李志剛想了想,薛建國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目前聯盟已經初具規模,林中校和馬野等人已經表態要加入聯盟,應該不會有什麼變故出現。眼下自己已經和蔡同榮建立起了熱線聯繫,雙方雖然隔着一條海峽,但合作的效率要比林中校和馬野等人高一些。這兩天又有大湖那邊的兩百多人加入部落,使自己這邊的力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僅省城這邊,倖存者數量就已經可以與島內相匹敵,如果就人口綜合素質而言,更是高於島內。馬野那些人如果也遷移過來的話,人口數量也會超過島內,省城也就真正成爲不折不扣的聯盟中心。

對於聯盟的組織架構,李志剛在島內時和蔡同榮簡單商議過一次。蔡同榮提議兩人都任副秘書長,而秘書長一職暫時空缺。當時李志剛考慮的也不是很全面,現在看來,很有必要再增選一名副秘書長,而目前比較合適的人選就是林京安中校。而爲了安撫馬野等人,同時也是爲了讓聯盟的行政職能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很有必要設置一些聯盟級的辦事機構,使馬野等人實現人盡其才。

李志剛還有一個考慮,就是想通過這些辦事機構的設置,變相架空這些人,使這些人離開自己原來所在的小團體,重新組成一個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依賴的小團體,免得這些人仍舊站在自己的山頭上擁兵自重。聯盟的形成很不容易,但毀掉她則非常簡單。這些小團體只要出現連鎖反應式的分裂,聯盟就可以在一夜間恢復到李志剛等人在縣城時的規模,甚至還可能不如那時繁榮。

如果順利的話,聯盟將形成一個三人團的格局,李志剛自己代表平民,蔡同榮代表島內軍方,林京安則代表大陸軍方。島內的平民則通過李麗、柳美等人作爲自己的代言人來做些工作,讓他們逐漸認識到軍人政權的危害,從而與蔡同榮有所距離,認同大陸的平民政權體系。

在這個三人團的格局下面,則要形成聯盟的中心辦事機構和各大區的派出機構兩大部分。中心辦事機構是以目前的三個專門委員會爲藍本,適當增設一些機構。而將來大區的派出機構,則要進行全新的考慮,既要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時又要體現集權性。

第二天一早,軍事訓練繼續進行。宋雪峰等人蒐集的大量警用物資也開始陸續下發,衆人開始換裝,領裝備。郝華國說那些防彈背心是有使用壽命的,雖然擱置時間的變長,其防彈效果將逐漸衰減。也就是說,再過幾年,如果沒有恢復生產防彈背心的能力,單兵們只能藉助於傳統的鎧甲進行防護了。

聽郝華國這麼一說,李志剛又爲文明的衰退感到擔憂起來。如今聯盟這邊有兩千人左右,恢復些社會功能尚且困難,恢復工業生產更是難上加難。如果僅依靠這兩千人,只能實現“輕工業織漁網、重工業釘馬掌”的水平,如果想重現傳統的工業鏈條,至少需要十萬人。

可這十萬人上哪裡去找呢?

看來只有抓緊時間建設大區,儘早在周邊地帶多搜尋一些倖存者,這樣才能使災後的社會週轉起來,幾年後乃至幾十年後文明倒退不至於過於嚴重。想到這裡,李志剛忙下定決心,要儘早開展大區建設,不能再猶豫了。

說來也巧,當天傍晚,王強打來衛星電話,報告說已經和馬野那邊的道路拓進會合了。

這一消息讓李志剛十分高興,他忙問王強:“馬野那邊怎麼樣了?快將衛星電話送到白山風景區,我要和馬野通電話。”

王強報告說:“會合完成後,從省城道白山風景區的道路全線貫通。對方也出動了兩臺工程機械,不過他們的設備要先進一些,不僅排障能力強,而且故障率也較低。他們說馬野在風景區很好,中間耽擱的時間主要是熟悉工程機械了。在廣播中聽到咱們的提議後,他們就立即組織人找工程機械開始疏浚道路,可是沒有人懂得駕駛,他們只好在幹中學,途中換了幾次設備,所以延誤至今。衛星電話已經派人送去了,估計三個小時後就能送到馬野手中。電話的使用說明和臨時號碼錶也一起送了過去,咱們只需耐心等候即可。”

李志剛讚道:“太好了,我也就放心了。”ZZZcn中文網

隨即,李志剛又指示王強:“要立即轉入複線的疏浚工作,力爭實現雙向通車。白山風景區有殘餘植物,是咱們的第三營地。將來省城和白山風景區的交通流量會大起來,單向同行既不安全又影響行車速度。”

這段公路的全線暢通讓李志剛非常高興,現在就剩下林中校暫時還無法聯繫上。不過李志剛並不着急,他已經考慮在必要時啓用施玉龍,讓其駕駛民航飛機運送聯盟隊員到東北大區。

可是,當他用對講機和身處機場的施玉龍通話商量這事的可行性時,施玉龍卻說這樣做實在是太冒險。民航飛機雖然不用像軍用飛機那樣需要做複雜的動作,但由於體積過大,在起飛降落時還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施玉龍提出要適應一段時間,至少要一個月左右,等他能夠基本掌握民航飛機的駕駛技術後才能運載聯盟隊員。

李志剛有些着急,催促道:“你能不能快些?如果波音機型掌控起來困難的話,那就學着支線飛機。甚至那些十客位左右的飛小型飛機,總之一定要儘快!”

施玉龍也上來犟勁了,反駁道:“我現在一個教員也沒有,一切都得自己看飛行教材。地勤服務也是空白,我在機場轉上幾圈一上午就過去了。你如果要求強行起飛也可以,不過無論是波音的幹線飛機,還是ARJ的支線飛機,裡面只有救生衣,沒有降落傘。一旦飛機出現問題,我倒是不怕死,就是怕那些人都白白的送命!”

李志剛冷靜地想了想,覺得自己不能冒這個險。可是,如果從地面上向前推進的話,道路問題卻是無法解決的。從海上走的話,目前也沒有任何這方面的人才。看來還是要打空運的主意,施玉龍暫時指望不上的話,就要考慮向林中校求援。

可是,林中校爲何不肯再度出現呢?夏嶺基地裡面究竟有沒有運輸機的駕駛員呢?如果也沒有的話,自己只能求助與蔡同榮,讓他派遣運輸機將隊員們送到東北大區。不過,這樣做自己心理上實在是難以接受。畢竟,這就將要意味着聯盟發展中的又一歷史性時刻仍由島內人員完成。目前聯盟的第一副秘書長已經是蔡同榮了,再這樣下去的話,島內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進而有可能會取代大陸這邊,成爲一枝獨秀。

李志剛並不是爲了考慮自己的位置,更是擔心這種趨勢逐漸明朗後,勢必引起大陸這邊倖存者的反感。從目前看,大陸倖存者數量超過島內已經是定局。雖然大陸的倖存者比較分散,組織性較差,整體優勢很不明顯。但由於基數大,人口繁衍起來也快,幾代下來後很容易形成一個新的力量。這些新生人口可能會將這種反感上升爲一種牴觸情緒,進而爲整個華夏民族製造出新的不穩定因素。

李志剛正在焦急地盼望着林中校的信息,手中的衛星電話響了,是馬野打過來的。兩人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沒有通話了,最後一次交談時還是在北山站,當時馬野還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大學生,經本車廂同學推選去和章武一起去北山聯繫通訊。如今馬野已經成爲一個倖存者小羣體的頭領,複雜的生活歷練讓他不再像當時那樣稚氣,與李志剛交談時也沉穩多了。

馬野告訴李志剛,整個白山風景區已經完成了遷徙動員,遷徙人員和留守人員都已經界定清楚,一共將有二百二十人遷徙到省城,餘下一百三十五人留守。這些留守人員中主要以北山農場的人員爲主,他們祖輩居住雷這一帶,有些故土難離的情愫。馬野也不準備強要求他們遷移,估計其他遷移人員過一段時間回來後,情況一交流,這些留守人員中也會有改變主意的。另外由於白山風景區裡面有少量植物和動物需要保護,有些留守人員也可以較好地完成保護任務。

李志剛問馬野,他們那邊的農業專家是留在白山還是跟着一起遷徙過來,馬野說他們沒有跟着過來。李志剛告訴馬野,現在省城這邊有從島內帶來的十公斤稻種,迫切需要農業專家進行培育。他讓馬野立即將這一消息告訴那些專家,建議他們立即遷徙過來,在省城找個地點,進行室內育種,爭取早些繁育出稻苗。

通話結束後,李志剛讓人趕緊將宋雪峰、章武、徐玲和劉左等傳奇小組成員找來,商議接納馬野等人的事宜。劉左說新營房的選址工作還沒有完成,李志剛說不用在猶豫了,就將機場改造成第二營地,目前在部落裡面居住的參訓人員除留下少量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外,其餘的全部都遷往機場。馬野那些遷徙人來到省城後,將住在部落並立即參加軍事訓練。訓練的組織工作由原部落中的部分留守管理人員協助郝華國的士兵進行。

李志剛讓徐玲立刻組織搬家,原則是能輕裝的就輕裝,各種生活物品和基礎設施都留給馬野等人使用。這次搬家也相當於一次拉練,看看聯盟隊員們在將來的大區建設中能否迅速地開展工作。目前機場條件比較艱苦,裡面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力,候機大廳裡面的骷髏還有不少,許多地方仍然是遍地灰塵和蠅屍。聯盟隊員全體搬遷到機場後,面臨的環境可能和未來的大區很相似,一切都要從頭做起。這中間會積累一些經驗,也會暴露出一些問題,對將來的大區建設將起到非常重點的鋪墊作用。

劉左因爲與馬野較爲捻熟,被李志剛安排爲負責接應馬野等人的遷移隊伍。李志剛說等部落這邊的搬家一開始,他就立即給馬野打電話,讓那邊開始啓程。然後馬野帶上一部衛星電話,沿着王強開闢出來的道路去迎接馬野等人,讓他們早些感受到部落的熱情。接到部落後,劉左協助徐玲安排這些人住下,讓他們儘快適應這裡的生活方式並立即開展軍事訓練。

章武則全權負責機場營地的建設工作。由於王強暫時參與公路複線的疏浚工作,所以打井工作和電力恢復由章武自己組織人員進行。李志剛叮囑章武說,如果在機場建設中摸索出一整套方案的話,將來在大區建設時,可以將第一個落腳點就放在機場,然後再向市區挺進。

安排完畢這些工作後,李志剛又特意強調,宋雪峰和孫麗麗仍留在部落,等機場營地建設初步規模後再過去,免得條件艱苦影響胎兒健康。這個孩子是整個部落的希望,必須重點保護好。宋雪峰負責對馬野等人的軍事訓練,同時也要讓馬野熟悉部落的管理模式。

關於是否讓馬野加入傳奇小組這一問題上,李志剛態度很明確,說傳奇小組不能再增加成員了,馬野可以作爲特別成員列席會議,但是沒有表決權。相對於其他小組成員,馬野有一定的獨立工作經驗,李志剛想在適當時機將他派出去進行大區建設。不過這項工作很重要,不能僅有馬野一個人完成,要給他配個合作伙伴,還要徵求馬野的個人意見,這些都要等到自己見到馬野後詳細溝通後才能確定下來。

這些工作確定後,每個小組成員就開始分頭落實。李志剛首先將這一消息通報給郝華國,然後召集全體聯盟隊員集合,將傳奇小組的會議決議傳達給大家。

在機場建設第二營地?聯盟隊員們很不理解。凡是去過機場值班的聯盟隊員,大都知道機場的艱苦條件。可還沒有等到衆人開始發牢騷,李志剛接着告訴大家,隊員中的大多數都要搬到機場這邊,進行一次真實的大區建設演練。

絕大多數隊員是第一次聽說大區建設這件事,當李志剛將大區建設的前景描繪一番後,在場的所有人都熱血沸騰起來,覺得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能夠在有生之年開闢疆土,實在是太有意義了。因此都表示立即搬家,不提任何條件。

搬家開始了,隊員們按照李志剛的要求,先是認真清掃了一下自己的宿舍,讓後僅攜帶少量個人用品,開始有秩序地登上大巴,前往機場。由於馬野這邊將要有兩百多人入住,所以部落也要騰出兩百多張牀位。那些已經赴島內參加培訓人員的牀位還得暫時保留,因此需要搬家的人很多。不過儘管這樣,大都非常理解,大巴車隊很快就坐滿了人。

對於衆人的鼎立支持,李志剛非常感激。他在此前曾經做好了一些人消極對待的思想準備,根本沒有想到大家的思想覺悟會這麼高。看來這一段時間的宣傳工作很到位,軍事訓練又讓大家的團隊精神得到提高,所以整個部落的整體意識都很強,做什麼事情都能夠整齊劃一,與來省城前的散漫狀態相比有明顯的改變,和災難發生時的混亂無序更是截然不同。

李志剛立即撥通了馬野的衛星電話,讓他立即啓程。李志剛還告訴馬野,劉左攜帶一部衛星電話前往迎接引導,馬野現在就可以與劉左聯繫,商議匯合的地點。馬野在電話裡說,那兩位農業專家得知有稻種後,都非常興奮,當即就改變了主意,收拾一些物品,也加入了遷徙的隊伍。兩位專家還委託他叮囑李志剛,千萬不要讓稻種受潮,更不能讓一些化學物品污染稻種。他們將在省城的農業大學裡面選擇一個室內試驗基地,專門種植這些稻種,力爭在較短的時間繁育出首批災後稻苗,並將在一個播種季內完成水稻的收穫,打出災後的首批糧食。

第一批大巴車隊很快開走了,餘下的搬家人員在等待大巴車返回的同時,又主動對部落衛生進行清掃,將那些搬家人員遺棄的物品都清理乾淨。而那些暫時留在部落的人員,更是積極主動的進行這迎接新成員的準備,宣傳人員在趕印入住指南,餐廳人員在準備菜品,後勤人員則在挨個房間檢查衛生情況,將毛巾等個人衛生用品提前發放,讓馬野等人一來到部落,就可以很方便的開始生活。

兩個小時候,大巴車隊返回部落,將餘下的第二批搬家人員也載走了。李志剛有些不放心,用對講機詢問了一下機場那邊的工作情況,章武報告道:“一切正常,秩序很好。打井設備正在運輸途中,臨時成立的各個小組各司其職,先期到達人員已經開始生火做飯,牀鋪等生活必需品也在緊張的收集中,預計傍晚就能夠完成安營紮寨的工作。”

由於一下子搬走很多人,第二天一早,李志剛起身後發現,整個部落都顯得空蕩蕩的,平時人來人往的幹道上只有一兩個人在行走。到處都是非常寂靜,只有陣陣微風拂過枯枝時發出的";嘩嘩";聲。天空有些微黃,烏突突的,看樣子今天的天氣不太好,林中校的飛機估計是不能夠飛來了。

李志剛百感交集地看着身邊環境,回憶這當初剛來時見到富貴等人的情景,覺得恍若隔世。

一切變化的實在是太快了,從鳳凰山的溶洞賓館開始,李志剛就一直盼望着能夠組建一支有組織、有紀律的隊伍,進行有秩序的災後自救和對其他倖存者的搜救。可是,無情的現實,讓自己的這一想法實現起來步履維艱,遭到了種種意想不到的坎坷和困難。好在自己有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同舟共濟,一起闖過了河東水災等諸多災難,歷盡千辛萬苦,總算來到省城。隨即又非常幸運地遇到陳英九,進而飛往島內,得到蔡同榮的大力支持,在武裝能力上得到實質性的提高,農作物種子也將整個部落的心都團結在一起,全面形成了一種很強的團隊精神。

這次大搬家行動所展現出來的團隊精神讓李志剛信心百倍,他有些躊躇滿志,開始暢想起隨後的發展:先是恢復水稻種植,然後以第二營地爲基礎,想辦法聯繫上林中校,或者直接從陸地上開始向北方推進。根據白山風景區發現那些礦工的經驗,李志剛斷定在北方的煤礦產區,肯定會有相當數量的礦工倖存下來。這些礦工目前可能會仍處於低水平的自救狀態,眼下進入冬季後,可以從他們取暖的煙柱很容易發現其蹤跡。這些礦工可以成爲聯盟今後發展的所急需的人力資源的重要來源,用於恢復工業生產中在能源、交通等對人力依賴性較強的崗位,進一步加快文明的恢復進程。

李志剛正在癡癡地暢想着,忽然發現風開始大了起來,呼呼的,空地上的那些枯樹被風吹得直晃,一些枯枝被吹了下來,在地面上極速地滾動這,翻轉着。

“叮……”衛星電話的鈴聲響了,李志剛忙接起電話一聽,裡面傳來章武急切的聲音:“機場方向出現沙塵暴,風力很大!你們這邊要做好預防!”

第40章 慰安婦第35章 女人問題第6章 王瑞林(二)第25章 禁室培欲(一)第21章 密謀第43章 高速公路(下)第2章 行動起來第38章 尾聲(1)第23章 水城第18章 夜晚的火光第21章 首都!首都!第71章 復興元年第15章 伽瑪射線第19章 基本政策第90章 軍妓第20章 絕處逢生第35章 史前驢第44章 工業園第46章 陰謀第47章 羣毆第20章 搬開屍體吃早餐(二)第88章 建國也無妨第46章 陰謀第66章 南方大區第11章 張海林第47章 求援第59章 宣傳氣球第57章 蠅城(二)第29章 暈屍第33章 倖存者第34章 鼠羣(5)第17章 獸性第41章 鳳凰山溶洞第15章 伽瑪射線第81章 T軍戰機第80章 空軍!第10章 記者見面會第5章 詭異的笑容第88章 建國也無妨第64章 蠅城(九)第8章 緊急講話第10章 雷震天第69章 定居第13章 混亂第9章 大躍進第48章 幫派第17章 第一搜索隊第95章 蓮花基地第55章 出行第58章 蠅城(三)第27章 少將第47章 羣毆第23章 小愛麗第54章 謠言第41章 怪洞(下)第62章 祖德第25章 三個疑問第37章 說服第42章 高速公路(上)第46章 陰謀第28章 加拉辛巨暴第10章 記者見面會第25章 貨幣難題第13章 混亂第46章 風波第16章 恐怖的末日(一)第7章 先知的預言第84章 嘉山基地第50章 傷痛第19章 食屍蟻第37章 歸第49章 臭城(下)第13章 核爆成功第12章 海事電話第56章 蠅城(一)第27章 少將第25章 禁室培欲(一)第34章 帶頭大哥第36章 解決方案第5章 理髮第33章 水浸區第14章 烤麪包機第4章 蒙斯特一號彗星第11章 魚缸裡的變化第9章 大躍進第87章 四方會談第8章 大發展第31章 傳奇船隊第1章 學生專列第71章 復興元年第50章 鑽戒第16章 餐車會議第17章 第一搜索隊第6章 王瑞林(二)第16章 階級分化第54章 婚禮第83章 零一六機場第27章 禁室培欲(三)
第40章 慰安婦第35章 女人問題第6章 王瑞林(二)第25章 禁室培欲(一)第21章 密謀第43章 高速公路(下)第2章 行動起來第38章 尾聲(1)第23章 水城第18章 夜晚的火光第21章 首都!首都!第71章 復興元年第15章 伽瑪射線第19章 基本政策第90章 軍妓第20章 絕處逢生第35章 史前驢第44章 工業園第46章 陰謀第47章 羣毆第20章 搬開屍體吃早餐(二)第88章 建國也無妨第46章 陰謀第66章 南方大區第11章 張海林第47章 求援第59章 宣傳氣球第57章 蠅城(二)第29章 暈屍第33章 倖存者第34章 鼠羣(5)第17章 獸性第41章 鳳凰山溶洞第15章 伽瑪射線第81章 T軍戰機第80章 空軍!第10章 記者見面會第5章 詭異的笑容第88章 建國也無妨第64章 蠅城(九)第8章 緊急講話第10章 雷震天第69章 定居第13章 混亂第9章 大躍進第48章 幫派第17章 第一搜索隊第95章 蓮花基地第55章 出行第58章 蠅城(三)第27章 少將第47章 羣毆第23章 小愛麗第54章 謠言第41章 怪洞(下)第62章 祖德第25章 三個疑問第37章 說服第42章 高速公路(上)第46章 陰謀第28章 加拉辛巨暴第10章 記者見面會第25章 貨幣難題第13章 混亂第46章 風波第16章 恐怖的末日(一)第7章 先知的預言第84章 嘉山基地第50章 傷痛第19章 食屍蟻第37章 歸第49章 臭城(下)第13章 核爆成功第12章 海事電話第56章 蠅城(一)第27章 少將第25章 禁室培欲(一)第34章 帶頭大哥第36章 解決方案第5章 理髮第33章 水浸區第14章 烤麪包機第4章 蒙斯特一號彗星第11章 魚缸裡的變化第9章 大躍進第87章 四方會談第8章 大發展第31章 傳奇船隊第1章 學生專列第71章 復興元年第50章 鑽戒第16章 餐車會議第17章 第一搜索隊第6章 王瑞林(二)第16章 階級分化第54章 婚禮第83章 零一六機場第27章 禁室培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