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蓬勃關中

正如李斯給胡亥的最後一封信中所言,侍秦三十八載的李斯,無論是在大秦統一天下的過程中,還是在大秦一統天下後,兢兢業業的爲大秦謀劃着。

、、、、、、、

廢分封行郡縣,平百越,定度量,行幣制,車同軌,書同文。等等這些,僅僅只是李斯在大秦留下的一部分痕跡。鄭國渠、萬里長城、通往天下的馳道修築,同樣少不了李斯的運籌帷幄。

如果沒有李斯,大秦即便能夠最終一統天下,也要晚上那麼數年亦或是十數年之久。如果沒有李斯,大秦統一後不可能迅速的建立一整套完備且行之有效的秩序來對整個天下進行統治。

同樣,如果沒有李斯,就不會有他胡亥的今天。

雖然李斯身上也有太多人性的弱點,貪戀權勢,嫉賢妒能,腹黑等等,但是這都無法掩藏他對大秦、對整個華夏一族所做的貢獻。

郡縣制,更是影響了數千年的華夏曆史。即便是在後世,也依然沿用着李斯所創立的這一制度。

此刻,看着神態安詳仿若鄰家老翁靜靜的躺在冰牀上的李斯,胡亥的心中前所未有的複雜。

按理說,不管如何,他都應該恨這個老東西差點害死了麗妃,讓他還沒有出生的子嗣就這樣夭折了。但是,當事情的真相真的出現在胡亥眼前時,胡亥卻忽然發現自己心中有怒、有氣,該有的不該有的都有,卻唯獨沒有那恨。

“唉!”

胡亥默然半響。發出一聲嘆息。隨後,胡亥整整身上的衣服,默默的對着躺在冰牀之上的李斯深深一揖到地。

死者爲大。

過去的事情都讓他過去吧。胡亥在心中默默道。

皇帝從來沒有在人前對人行過如此大禮。圍攏在大堂外面的朝中衆臣,看到胡亥的動作,無不淚眼朦朧。李斯。確實當的起這一拜。

良久,胡亥才直起身體,猛然舌綻如雷喝道:“李愛卿,一路好走!來世你我再做君臣!”

空曠的大堂中,“李愛卿,一路好走!來世你我再做君臣!”的話音寥寥迴盪,穿透大堂,穿過內院。在整個咸陽上空迴盪,經久不絕。

“丞相大人,一路好走!”

蒙恬帶領下,一干朝中重臣對着安詳而躺的李斯身軀齊齊一揖到地,齊聲高呼道!

李斯同樣當的起所有人這一拜。

快樂,可以傳染。悲傷,其實同樣也是可以傳染的。

隨着丞相府的哭聲。自咸陽各處趕來的百姓,無不酣然淚下。

整個咸陽,籠罩在無盡的悲傷中。

……

大秦二世元年七月二十四日夜,大秦丞相李斯在丞相府中無疾而終,享年六十有八!

隨後大秦二世皇帝發佈了一系列詔令。

大秦左丞相李斯功在社稷。特賜李斯秦侯,世襲罔替,特賜李斯墓葬之地選於驪山始皇陵一側,一生爲大秦操勞的李斯,將在始皇陵一側安眠,陪伴始皇帝!

大秦右丞相馮去疾,勞苦功高遷任左丞相。三川郡守李由素有賢名,晉爲右丞相。三川郡守由掌爵中尉方有從遷任。冊後大典延期七七四十九日之後再擇黃道吉日舉行。

冊後大典延期,是李嫉主動提出來的。而這,也比較合胡亥的心意。畢竟家中喪父,依制七七四十九日內不得行婚嫁等喜事。而如果,將李斯的屍身一直用冰磚保存,在這炎炎夏日,必然會發生腐爛。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初一。

籠罩了整個咸陽七天的悲傷,在這一天,達到了頂點。今天,是秦侯李斯出殯之日。

無窮無際的白幡將整個咸陽都淹沒!

無數的百姓、世家貴族自隴西、九原、北地、巴蜀等郡趕來爲李斯送行。洶涌無盡的人流將偌大的咸陽城都整個填滿。

出了咸陽,洶涌的人流擁擠在大道兩側,無盡的白幡一直延續到天際。

從咸陽到驪山始皇陵有四十餘里,由蒙恬和馮去疾兩人親自爲李斯扶棺而行,大秦二世皇帝儀仗爲李斯開道,尊榮無雙。

槍如林,戈如森,鎧甲鏘鏘!在逾百萬的軍民簇擁下,一代權相李斯,獲得了遠比原本歷史上要尊崇無數倍的榮耀,想必可以安樂於九泉了。

喪事已畢,大旱已解,洶涌的人流逐漸開始離開咸陽,迴歸故鄉準備新一輪的耕種。

咸陽卻在這個時候,再次傳出了一道讓整個天下爲之震驚的詔令。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初二。

大秦二世皇帝下詔廢除大秦境內所有私奴將私奴盡皆赦爲平民的詔令以旋風般的速度飛速的傳遍整個天下。

一石激起千層浪!

剛剛經過李斯之死尚未安靜下來的關中各地首當其衝。不過讓所有心中竊喜着關中將要大亂的人大跌眼鏡的是,隨着二世皇帝的詔令下達,關中各地的世家貴族率先紛紛將府中的私奴盡皆如數釋放,將所有奴籍文書一併送往上計府府衙。

緊隨這些關中世家行動的是大秦朝中諸多朝臣,上到三公九卿,下到官員小吏,只要府中有私奴的,盡皆爭先恐後的在皇帝詔令下達當日將所有私奴送往上計府備案。

短短不到三日,關中各地逾百萬的私奴就專爲身家清白的大秦百姓。

第一次享受到自由的滋味,無數剛剛成爲平民擺脫私奴身份的百姓自發的在咸陽宮廣場上聚集,一遍遍的向着高高在上的咸陽宮叩首,再叩首。

沒有做過私奴的人永遠無法體會到他們心中的心酸和悲哀。一日爲奴,終生爲奴。世代爲奴,這在先秦時代是鐵律,沒有任何人能夠更改。他們不是人。而是奴。甚至連豬狗都不如的奴!

胡亥的詔令救的不僅僅是他們,更是這逾百萬這整個天下無數私奴的後世子孫。讓他們從此擺脫奴隸的身份可以輕鬆自在的走在大道上,擺脫那刻印在脖頸之上、手臂之上亦或是大腿之上的奴印。讓他們可以享受天倫之樂。讓他們可以娶妻生子傳宗接代……

讓他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出,我是秦人!

人心,就這樣被無聲的凝聚在二世皇帝身上!如今怕是有任何一個人敢說今日之皇帝的一句壞話,怕是不用龍衛出馬,立時就將有無數的百姓撲上去將他們撕成碎片。

“陛下萬歲!”的哭喊聲,籠罩着整個咸陽城!

在二世皇帝胡亥親自現身安撫之後,所有剛剛成爲秦人的私奴,自發的到上計府登記造冊。領取身份碟牌。同時他們領到的還有一份土地,一份鐵製農具,一份日常用的鍋碗瓢盆等物!當然,還有最爲重要的東西,糧食、種子和鹽巴!

一切的一切,皇帝已經都爲他們準備好了!

而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儘快趕到自己分的的那份土地之處。將土地開墾出來,種上種子,蓋上房子。

他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他們還能有什麼不滿意的?

洶涌的廢奴令之後不久,大秦二世元年八月十一日,大秦二世皇帝再次下達詔令。

所有朝中吏員上到三公九卿。下到鄉亭普通吏員,一應俸祿即日起以尚坊所鑄銅錢代替,同時詔令規定,一應行商巨賈,日常買賣所用之貨幣盡皆以尚坊所鑄金銅錢幣爲結算之物。禁止布幣、貝幣等錢內!禁止六國銅鐵錢幣!一經發現操家滅族!

尚坊所鑄金銅錢幣,爲大秦唯一貨幣!任何人膽敢私開作坊仿製錢幣或者私鑄錢幣,發現誅滅九族!各家旦有錢幣,可至上計府中酌量兌換成尚坊所鑄錢幣。旦有使用不是尚坊所鑄錢幣者,視錢幣多少定罪!

同時關中各地,上計府府下官營糧坊、鐵坊、布坊、鹽坊等等各類店鋪於八月十一日盡皆開門營業!所有物事,盡皆以尚坊金銅錢幣結算!

各郡各縣所有行商巨賈,需在詔令發出當日自各郡上計府中登記造冊,以做繳稅之憑證。各地商賈,只需也只能在本地郡縣登記備案,行走大秦各地手持上計府特製路引無需再行繳納賦稅。

如若發現有私造路引,逃避稅賦之商賈,操家發配!

剛剛經過廢奴之令的關中各郡,再次迎來了二世皇帝的第二波強勢衝擊!

大秦立國之初,李斯雖然定了幣制,但是在大秦各地施行那僅僅只是形式而已,不說大秦各地,就連關中各郡幣制都是極爲混亂。

因爲始皇帝遷了天下富戶十餘萬戶到咸陽,所以也直接導致了這些來自六國的世家富戶各自都帶來了不少原屬六國的貨幣,金幣、鐵幣,甚至布幣種類繁多。

如今,胡亥的這一連串詔令下達,意味着原本那些富戶家中儲存的各類錢幣都已經無法再行使用,而必須到上計府中去兌換尚坊所鑄的通用金銅錢幣!

如那些還在觀望的人所想的那樣,同樣還是衆多的關中世家貴族率先行動,紛紛將各自府中儲存積攢的金鐵等幣類拿至上計府開始了兌換。

繼而兌換風潮開始蔓延至關中各郡!

短短不到十餘天,關中各地的錢幣已經盡皆充斥着尚坊所鑄的金銀錢幣,其餘種類的錢幣再無立足之地。

於此同時,在咸陽附近,十餘座官營學坊悄然開始招收學生。而咸陽所在的內史郡衆多的學坊也都在緊張籌備中。

炎炎夏日,大旱過後的關中各地隨處可見百姓在揮汗如雨的辛勤耕種着,雖然勞累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發自內心的欣喜笑容,郎朗讀書聲第一次開始出現在咸陽!

關中,大秦根基所在,處處都彰顯着前所唯有的蓬勃之景!(未完待續)

!

!!!!

熱門推薦:

第104章 利器第38章 紅綠家邦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58章 虎賁(一)第73章 英烈入塔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75章 出海?北上!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184章 千古一相之死第226章 加加擔子第75章 惡少第11章 迎戰第144章 人禍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25章 三省第39章 曆法成第104章 是誰?第2章 詔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14章 覆滅第223章 五年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99章 疑慮生第40章 蜀郡章程第222章 追逐第124章 姚敬第102章 你很好第295章 傳承第88章 進軍泗水第100章 廝殺起第62章 雍城第265章 戰起第172章 六國後宮第148章 樊雨,秦天第144章 救援第42章 劫掠歸來第214章 秦裕,族兄?第75章 惡少第278章 歸程第176章 珍寶第78章 流言第25章 三省第257章 人心第64章 親人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34章 戰陳縣(二)第197章 鉛華洗盡第37章 最南之南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18章 壽春之戰第44章 土地之議(二)第287章 兩詔天下驚第32章 除夕夜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166章 刑罰第22章 妖精第103章 身後有人第164章 朝會第262章 朕爲後盾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88章 進軍泗水第52章 梟雄冒頓第77章 紅色信報第31章 大軍西進第221章 咸陽殤第26章 浜拓死第9章 兵臨壽春第223章 五年第6章 大戰起第176章 珍寶第78章 流言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87章 項梁北上第173章 不準第43章 土地之議(一)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130章 誘惑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23章 騰蛇軍第278章 歸程第72章 事出有因第50章 大營遭襲第57章 灞上大營第39章 天下大勢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18章 壽春之戰第199章 隕玉珠第200章 第二件寶物第76章 神邸和草雞第211章 李嫉VS虞姬第224章 告老第80章 大秦尚坊(二)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213章 蘇婉第157章 老卿出馬
第104章 利器第38章 紅綠家邦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58章 虎賁(一)第73章 英烈入塔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75章 出海?北上!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184章 千古一相之死第226章 加加擔子第75章 惡少第11章 迎戰第144章 人禍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25章 三省第39章 曆法成第104章 是誰?第2章 詔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14章 覆滅第223章 五年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99章 疑慮生第40章 蜀郡章程第222章 追逐第124章 姚敬第102章 你很好第295章 傳承第88章 進軍泗水第100章 廝殺起第62章 雍城第265章 戰起第172章 六國後宮第148章 樊雨,秦天第144章 救援第42章 劫掠歸來第214章 秦裕,族兄?第75章 惡少第278章 歸程第176章 珍寶第78章 流言第25章 三省第257章 人心第64章 親人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34章 戰陳縣(二)第197章 鉛華洗盡第37章 最南之南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18章 壽春之戰第44章 土地之議(二)第287章 兩詔天下驚第32章 除夕夜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166章 刑罰第22章 妖精第103章 身後有人第164章 朝會第262章 朕爲後盾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88章 進軍泗水第52章 梟雄冒頓第77章 紅色信報第31章 大軍西進第221章 咸陽殤第26章 浜拓死第9章 兵臨壽春第223章 五年第6章 大戰起第176章 珍寶第78章 流言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87章 項梁北上第173章 不準第43章 土地之議(一)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130章 誘惑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23章 騰蛇軍第278章 歸程第72章 事出有因第50章 大營遭襲第57章 灞上大營第39章 天下大勢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18章 壽春之戰第199章 隕玉珠第200章 第二件寶物第76章 神邸和草雞第211章 李嫉VS虞姬第224章 告老第80章 大秦尚坊(二)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213章 蘇婉第157章 老卿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