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殺氣沖天

四十餘萬匈奴大軍踏着朝陽,頭也不回的放棄對九原城的包圍朝着九原郡背後的雲中殺將而去。

整個大秦北部邊疆,九原城是唯一的要塞之城。

在九原郡背後雲中、雁門等十餘個郡,基本上沒有一座堅城。城牆低矮不說,大型連射弩機更是一具都沒有。大秦畢竟初立,六國遺族洶涌的復辟浪潮一直困擾着大秦朝野上下。

大秦一直在強力的壓制着關外山東這些中原之地的楚趙齊韓這幾個大國的遺族,除了加強咸陽屏障九原、隴西兩郡的邊防外,很多偏遠郡縣基本上除了郡守是由大秦〖中〗央朝廷直接派人擔任之外,剩餘的縣治大多都是挑選當地德高望重的人爲縣令亦或是縣尉。

可以說大秦對關外很多戰略位置不太重要的郡縣的統治都是極爲薄弱的。這也造成了這些郡縣定然不可能會有堅城或者強大的守城器械,畢竟守城器械只要願意huā費時間和人力,都是可以變爲攻城器械的。

而這些器械如果安裝在了各個郡縣的城牆之上,面對洶涌的復辟浪潮,隨時都有可能落入叛軍之手,這些器械就會成爲叛軍用來對付秦軍的利器了。

更何況,始皇帝爲了更好的管治天下,抑制六國遺族洶涌的復辟浪潮,原本六國所有的關隘、要塞以及堅城基本上都被拆了個精光。

這一點,匈奴人也許不是很清楚。但是濛鴻等一干九原軍的將領一個個心裡可都是跟明鏡似的。只要這匈奴人突入雲中,基本上可以說大秦整個北部邊疆已經是無險可擋了。以匈奴人騎兵的機動力。甚至於可以一路北上,然後南下,在大散關之外的諸多郡縣基本上都成爲匈奴人口中之肉了。

聽到李鋼的話。濛鴻沒有說話。

戰是肯定要戰的。大將軍蒙恬今天必然能夠趕到九原城,想到蒙恬信中所說的安排和計劃,更是不能讓匈奴這數十萬大軍就這樣施施然離去。

“城內所有斥候即刻出城。探查九原城周遭五十里。”濛鴻看着已經遠去的大隊匈奴騎兵道,然後回身看着身後的一衆九原軍將領肅聲道:“諸將聽令!”

“末將聽令!”

一衆九原軍將領面色盡皆一肅,抱拳齊齊喝道。

“王旭將軍,領六萬九原軍兵卒駐守九原城!”

“末將遵命!”王旭就是先前說話的那個中年將領,他同樣是王乾的堂叔。

“李鋼,矇昧,趙展,蒙過。聽令,四位將軍即刻點齊各部騎軍共四萬人,在東門集結,隨時聽令準備出城!”

“末將遵命!”

“蒙卓,蒙翔,聽令!兩位將軍即刻統領八萬步卒在北門集結。聽令出城!”

“末將遵命!”

“其餘諸將統領各部兵卒,依令而行!旦有違抗軍令者。軍法從事!”濛鴻眼神在一衆九原軍將領身上掃過。

“喏!”一衆將領鬨然應道。

九原軍,本身就軍紀嚴明,令行禁止。自然不可能有人故意違抗軍令。濛鴻所說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當然,如果真的有人違抗軍令,那自然是軍法從事的。

等到一衆將領下城各自準備。濛鴻站在北城牆上看着匈奴騎兵遠去的方向。此刻,已經逐漸遠去的匈奴騎兵濛鴻也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少許模糊人影而已,漫天的馬蹄轟鳴聲正在逐漸遠去。

濛鴻很清楚,匈奴人這次既是真的放棄九原城的包圍想要去往雲中,也是假的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對九原城秦軍的包圍。

說是真的,冒頓因爲見九原城城高兵足確實有放棄九原城轉而劫掠九原郡背後的雲中、雁門數郡的想法,畢竟冒頓並不傻,即便是他再想將充作炮灰的三十萬東胡騎兵都消耗光,也不會如此愚蠢的消耗在九原城下。要知道九原城中可是有近二十萬的九原軍精銳。

說是假的,那是因爲冒頓很清楚,只要他一日沒有攻破九原城,那麼河南地和河套平原即便他佔了,也遲早還是秦人的,同時即便他撤兵進入雲中、雁門數郡劫掠,也要隨時留下大部分兵力防備後方九原城中的九原軍隨時可能殺將出來抄他後路的可能。

而且,顯然九原軍不會真的因爲懼怕自己匈奴大軍而都躲在九原城中。那麼九原軍龜縮在九原城的原因就有待商酌了。除了秦人即將有援軍到來,冒頓想不出來九原軍爲何會如此行事。即便沒有蒙恬在九原城,以九原軍十餘年的赫赫威名任何一個統兵大將都不會做出這樣有損九原軍以及秦人顏面的事情來。

但是面對城牆高大又有近二十萬九原軍駐守的九原城,加上秦軍兵械之利,冒頓除非抱着破釜沉舟的想法傾盡全力一搏纔有可能攻破九原城。而那也僅僅是有可能而已。

更大的可能卻是,消耗完東胡騎兵,自己的匈奴大軍就要面對城內九原軍排山倒海般的攻勢了。

到時候怕是不僅河南地和河套平原奪取不了,他冒頓也將品嚐到人生的第一次慘敗。

冒頓,輸不起;匈奴,也輸不起。所以冒頓寧願撤兵到雲中、雁門等大秦北部邊疆的十餘郡去劫掠一圈,然後再施施然帶着戰利品打道回狼居胥山,也不想冒險一搏。

之所以冒頓決意半真半假的撤軍,說到底他最希望的還是能夠將守城的秦軍給引出城外。然後兩軍對決,他相信自己麾下的匈奴勇士定然能夠解決出城的九原軍。

那個時候即便九原軍在城內依然留有兵卒駐守,但是二十萬九原軍守城同數萬九原軍守城,在冒頓看來顯然要攻打數萬九原軍駐守的九原城要容易的多。

當然,冒頓這也是在賭,他在賭九原軍不會眼睜睜的看着自己這數十萬匈奴騎兵進入雲中、雁門數郡,要知道這幾個郡可一直都是九原軍的駐地。如果這幾個郡被自己破壞的一乾二淨,想來九原軍也不好同那小皇帝交代吧。

正是因爲抱着這樣的念頭,所以冒頓可以讓大軍放緩了前進的速度。同時除了探查周圍數十里的斥候騎兵外,沒有在九原城周圍留下任何一點埋伏。

冒頓,對自己麾下的匈奴勇士還是很有信心的。

九原城中殺將出來探查的九原軍斥候很快就同匈奴精銳斥候交上手。冒頓和濛鴻等人幾乎是同時收到消息。冒頓是大喜,濛鴻同樣是大喜。

稟報給大將軍蒙恬的信報早已經發出,如今匈奴大隊騎兵距離九原城已經三十餘里,而在九原城周圍除了不斷來回探查軍情的匈奴斥候外,九原軍斥候沒有發現任何的匈奴騎兵存在。

顯然,匈奴人確實是撤的乾乾淨淨。

讓人血液沸騰的隆隆戰鼓聲陡然響徹整個九原城。

伴隨這鼓聲,九原城東門和北門同時打開,一隊隊身穿黑甲的九原軍兵卒邁着整齊的步伐從大開的北門開拔而出,然後在九原城外列隊。

與此同時,集結在北門的由李鋼,矇昧,趙展,蒙過四人統領的四萬九原軍精騎也同時奔馳而出,飛快的朝着還在城外列隊的九原軍步卒集合着。

八萬步卒,一具具龐大的大型連射弩機被從城牆上拆下,搬上馬車之上跟隨大隊步卒開出九原城。

此次開拔出城的八萬九原軍步卒同以往的秦軍兵卒不同。至少有近三萬的步卒都是手持三丈餘長的長戈以及長矛等專門用來對付騎兵衝鋒的兵器。八萬九原軍步卒差不多六萬人的手中都拿着一面不大的矩形小盾,上窄下寬,包括長矛兵的手臂上也掛着一面小小的方盾。

同時還有至少兩萬的九原軍步卒手中持有的是高達一丈的巨型大盾。

八萬九原軍步卒形成三個龐大的步卒方陣,成一字形品字形排列。三萬長矛兵,每個步卒方陣一萬,最中間的步卒方陣是由一萬長矛兵和一萬手持銅劍強弩的步卒,長矛兵分佈在方陣最前方;在這兩萬步卒組成的方陣左右兩側則是另外兩個步卒方陣。

這兩個步卒方陣一個方陣三萬人,兩萬長矛兵分別分佈在最前方和左右兩翼,在三個方陣想接的地方卻是沒有任何長矛兵存在。而在所有長矛兵的身後都是一員手持巨型大盾和三尺餘長銅劍的秦軍兵卒。

顯然,三個方陣相輔相承。

九原軍同匈奴征戰最多,對付來去如風的匈奴騎兵早已經摸索出了一整套完備的戰法。而且都是極爲有效的。

“嗚!”

蒼涼的號角聲,陡然自九原城城頭之上響起。

原本靜立在九原城城外的八萬九原軍步卒在鏘然聲響中,開始朝着匈奴大軍離開的方向緩緩前行。緊接着,馬蹄轟鳴,四萬自東門開拔而出的九原軍精騎放慢馬速,緊緊跟在緩步前行的九原軍步卒方陣後方策馬而行。

從天上看去,這十二萬的九原軍如同一個整體,步履一致的朝着前方碾壓而去。隨着大軍前行,在隆隆的腳步聲響中,十二萬九原軍兵卒心中的戰意在一點點甦醒,他們的血液在一點點沸騰。

磅礴的戰意,匯聚成一股龐大的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九原軍,經過十餘年的承平歲月,終於要再次露出鋒芒!(未完待續

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92章 中尉楊瑞和第128章 西進第83章 一個擁抱第264章 教訓第73章 元宵節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123章 兩難抉擇第162章 憧憬第87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三)第115章 國殤日第50章 鞭責第77章 江東亂(三)第143章 人爲第28章 兩敗俱傷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178章 騰空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79章 大秦尚坊第160章 正心堂第61章 天子第223章 戰起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208章 殺之!第71章 信仰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171章 雪中咸陽第218章 朱雀北上第47章 新仇舊恨第269章 廢閹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70章 嬴樂康第236章 什麼叫騎兵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10章 毀車第19章 項字大旗第11章 皇帝門生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82章 騎兵神器第195章 精忠報國第214章 黎明前的九原城第222章 追逐外篇二第255章 再戰第1章 熊心的無奈第137章 決堤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19章 九品官制第186章 丞相之位第29章 所第231章 相思苦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277章 隔閡盡消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166章 用意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78章 詭局第58章 虎賁(一)第167章 登陸第246章 安排第53章 項羽破營(三)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第70章 嬴樂康第221章 咸陽殤第76章 江東亂(二)第207章 異象第97章 號角鳴第25章 尉繚第19章 項字大旗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85章 堵不如疏第33章 南下,南下!第179章 算計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148章 壽春來使第79章 稷下學宮第103章 滑竿第46章 黑冰臺第238章 援軍至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29章 圍殺第208章 殺之!第125章 河西遇襲第24章 六部第31章 咸陽燃燒的八卦之火第59章 百態第143章 人爲第247章 引路第16章 王離來信第265章 戰起第51章 生死第37章 又見妖精第276章 女兒情懷第221章 兵臨第195章 精忠報國
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92章 中尉楊瑞和第128章 西進第83章 一個擁抱第264章 教訓第73章 元宵節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123章 兩難抉擇第162章 憧憬第87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三)第115章 國殤日第50章 鞭責第77章 江東亂(三)第143章 人爲第28章 兩敗俱傷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178章 騰空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79章 大秦尚坊第160章 正心堂第61章 天子第223章 戰起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208章 殺之!第71章 信仰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171章 雪中咸陽第218章 朱雀北上第47章 新仇舊恨第269章 廢閹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70章 嬴樂康第236章 什麼叫騎兵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10章 毀車第19章 項字大旗第11章 皇帝門生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82章 騎兵神器第195章 精忠報國第214章 黎明前的九原城第222章 追逐外篇二第255章 再戰第1章 熊心的無奈第137章 決堤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19章 九品官制第186章 丞相之位第29章 所第231章 相思苦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235章 歸來的“逃兵”第277章 隔閡盡消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166章 用意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78章 詭局第58章 虎賁(一)第167章 登陸第246章 安排第53章 項羽破營(三)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第70章 嬴樂康第221章 咸陽殤第76章 江東亂(二)第207章 異象第97章 號角鳴第25章 尉繚第19章 項字大旗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85章 堵不如疏第33章 南下,南下!第179章 算計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148章 壽春來使第79章 稷下學宮第103章 滑竿第46章 黑冰臺第238章 援軍至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29章 圍殺第208章 殺之!第125章 河西遇襲第24章 六部第31章 咸陽燃燒的八卦之火第59章 百態第143章 人爲第247章 引路第16章 王離來信第265章 戰起第51章 生死第37章 又見妖精第276章 女兒情懷第221章 兵臨第195章 精忠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