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求索

“先不要激動,先不要興奮。再來看看第三件物事。”

胡亥笑着給一衆激動不已的羣臣和學子們稍稍潑了點冷水。

“那是火藥。嗯,就是先前曾經給父皇做過長生不死藥的方士們做出來的。”胡亥並沒有說自己的功勞,畢竟那些方士爲了實驗最爲穩定的火藥,可是死傷慘重。

這些許功勞和名聲也確實應該給他們。

“給你們看的只是一丁點兒火藥做成的雷珠,嗯,暫且就這樣稱呼!爾等感覺威力如何?”胡亥彈彈銅案,笑着道。

“此乃神物也!”

學子們還沒反映過來,一衆羣臣已經齊齊起身應道。

“呵呵,說它是神物卻是有些過了,不過在如今火藥也確實當得起這個稱呼。”胡亥掃視了一圈殿中的衆人,“此物只需打上數倍,這天下可還有堅城之說?還有我大秦攻不破的城池嗎?”

“陛下聖明!”

“萬物皆有其理,水變成氣,氣凝聚成水落下,然後再變成氣;木鳶能夠飛上半空,燈籠也能飛上半空;看不見的氣卻能產生數萬斤乃至數十萬斤之力,皆是物之理也。

除此外,扔出去的石頭縱有千斤之力爲何始終只能重新落回地面?而不是一直在空中或者說飛上半空?太陽爲什麼會一直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呢?一年爲何會有春夏秋冬四季?

那火藥也是方士用數種材料混合而得,幾種根本同這火藥無關的物事爲何混合卻能產生如此大的威力?

這些緣由也許先前你們都認爲是理所當然,可是當朕問出爲何的時候卻無人知道。朕希望你們今後能夠用腦看這世間萬物,而不是用心看這萬物,追尋其中之理,弄懂這萬物之理。即日起,朕擬在皇家學院新設大秦皇家物理學院,大秦皇家化學學院。”

胡亥直道此刻才說出了他在今天展示那三件物事並問出如此多問題的真正用意所在。

“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如若有人能夠尋出那水汽可控之法,對我大秦的貢獻豈止治國平天下這般簡單。朕要爲他雕像立碑著書立傳。讓萬世敬仰其功績。”

“譁!”

大殿內的一衆學子無不譁然。

“學文習武,當官理政,帶兵打仗,可得萬戶侯;朕今日可以告訴爾等,研究這萬物之理,只要你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朕同樣絕不吝惜區區爵位。朕同樣會爲爾等封侯。”

如果先前說的雕像立碑著書立傳讓萬世敬仰只是精神上的獎勵的話,那麼胡亥此刻說的授爵萬戶侯就是切切實實的光宗耀祖的現實獎勵了。

胡亥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想要光耀門楣,想要萬戶侯,並不僅僅是走爲官理政這一條道路,還有別的道路。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古話,要從大秦就開始斷絕,並且讓他再不會出現。

固步自封、所有人都將讀書的心思用在了做官這一條道路上,才催生了後世影響了華夏數千年的文化,內鬥。因爲讀書人太多,而能當官的也就只有那麼幾個,想要自己做官。就要把其餘的人踩下去。

究其根本,創新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纔是一個民族永遠進步的源泉。

人力有窮盡,胡亥不知道自己能夠活多久,顯然不可能長生不死。他能爲這大秦留下什麼,做些什麼?打下無邊的疆土?滅掉一個個將來有可能威脅華夏一族的族羣?

這,顯然是不夠的,也是不可能的!

疆土再大。如果守不住又有何用?滅掉舊的族羣,就必然會有新的可能威脅華夏民族的族羣興起。除非能夠將如今這世家上所有的非秦人都殺光。

但是可能嗎?

今天,胡亥希望自己灑下的種子能夠很好的種在這些將要成爲大秦精英的學子心中,日後,也希望這種子能夠成長爲參天大樹,進而通過他們一代代的傳播下去,影響和改變整個華夏民族。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心堂內。山呼海嘯般的萬歲高呼聲直衝雲霄。

正心堂內,空氣似乎都在爲所有人心中的激動和興奮而躁動着。

不僅爲了胡亥這一番封侯的話語,更多的卻是憧憬如果皇帝陛下所說的種種真的在日後成爲事實,又該是何等樣的勝景?

沒有人知道。但是卻可以想像,卻可以爲之努力。

“先不要高興的太早。一個規律既然能夠影響這世間萬物,想要弄懂其中道理又豈會簡單。這也許需要一年、兩年、數年、數十年、數百年的時間,需要你們,你們的兒女,你們的孫子孫女,一代又一代的人努力纔有可能真正明瞭其中道理。

朕,希望你們能夠堅持本心,卻絕對不盲目的堅持本心。朕,希望你們選擇了能夠堅持,卻不是盲目的堅持。要分辨,要問爲什麼。最重要的是要能耐得住寂寞,不能灰心。旦有所成,就將是我大秦萬世功臣,付出總會有回報,功夫不負有心人。

正如故楚大夫屈原曾經說過的一首詩,其中有一句朕記得很清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朕今日就將這句話送給爾等,希望你們都能記住!”

這些話,胡亥說的無比鄭重、肅穆。

他不希望今天自己埋下了種子,但是卻因爲數十年無所得,而讓這些種子逐漸枯萎。畢竟,剛剛胡亥說的那些,每一種都是後世經過一兩千年的積累才逐漸弄明白的事情。

如今,雖然有他這個先知者指導,大秦雖然會少走上些許彎路,但是條件限制,至少在數年乃至數十年內很可能都不太會有大的收穫。

沒有收穫也就意味着萬戶侯會離的很遙遠,雕像立碑著書立傳將會更加遙遠。胡亥不希望功利主義在如今這個時候就成爲大秦流行的思想。

無論任何一個時代,都必須要有一羣能夠爲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無怨無悔付出的人。只有這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才能延續,才能發展,才能存在。

“謝陛下!臣等謹記陛下教誨!”

一衆皇家學院學子齊齊起身深深一揖倒地,高聲應道。

PS:感謝“曉陽殘雪”、“榕哥”、“套利人”、“快樂好運”四位兄弟的打賞。感謝“長門”和“中了埋伏”兩位兄弟送的月餅。都是熟悉的名字,謝謝你們!

明天就中秋了,祝所有書友中秋快樂,閤家安康。

第44章 楚地四族第285章 見呂雉第178章 騰空第269章 廢閹第68章 南柯一夢第44章 楚地四族第82章 武舉第245章 偶遇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45章 冒頓來了第201章 小產和急報第298章 無解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231章 殺氣沖天第179章 算計第232章 戰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251章 恩怨第104章 利器第45章 冒頓來了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95章 她認識我?第262章 朕爲後盾第82章 兵至下邳第132章 居心叵測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97章 號角鳴第29章 所第31章 大軍西進第126章 能戰否?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8章 二世新政第82章 武舉第76章 神邸和草雞第230章 如果第253章 血旗出第47章 新仇舊恨第131章 烏孫興衰五十一章 項羽破營一第2章 應對第14章 大秦勳章第297章 無言第272章 家事國事第39章 曆法成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132章 誰更狠第24章 六部第39章 曆法成第223章 五年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10章 毀車第30章 決死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82章 兵至下邳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162章 天怒五十五章 蘇越之誓第171章 雪中咸陽第295章 傳承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9章 困難重重第216章 備戰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113章 掌控第23章 南越來人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33章 紅樓之中第14章 大秦勳章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54章 賜姓第77章 江東亂(三)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297章 無言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243章 召見第35章 變故生第231章 相思苦第273章 呂雉第72章 事出有因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15章 李斯第82章 武舉第7章 隆隆戰鼓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54章 賜姓第14章 相親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69章 全滅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15章 李斯第98章 高麗郡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1章 石鐵頭第47章 龍且
第44章 楚地四族第285章 見呂雉第178章 騰空第269章 廢閹第68章 南柯一夢第44章 楚地四族第82章 武舉第245章 偶遇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45章 冒頓來了第201章 小產和急報第298章 無解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231章 殺氣沖天第179章 算計第232章 戰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251章 恩怨第104章 利器第45章 冒頓來了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95章 她認識我?第262章 朕爲後盾第82章 兵至下邳第132章 居心叵測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97章 號角鳴第29章 所第31章 大軍西進第126章 能戰否?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8章 二世新政第82章 武舉第76章 神邸和草雞第230章 如果第253章 血旗出第47章 新仇舊恨第131章 烏孫興衰五十一章 項羽破營一第2章 應對第14章 大秦勳章第297章 無言第272章 家事國事第39章 曆法成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132章 誰更狠第24章 六部第39章 曆法成第223章 五年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10章 毀車第30章 決死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82章 兵至下邳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162章 天怒五十五章 蘇越之誓第171章 雪中咸陽第295章 傳承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9章 困難重重第216章 備戰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113章 掌控第23章 南越來人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33章 紅樓之中第14章 大秦勳章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54章 賜姓第77章 江東亂(三)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297章 無言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243章 召見第35章 變故生第231章 相思苦第273章 呂雉第72章 事出有因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15章 李斯第82章 武舉第7章 隆隆戰鼓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54章 賜姓第14章 相親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69章 全滅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15章 李斯第98章 高麗郡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1章 石鐵頭第47章 龍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