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接陣

作爲十餘年前同蒙恬齊名的故楚大將軍項燕的嫡子,項梁自然有他的驕傲和堅持。范增很清楚項梁之所以如此選擇的原因。

此次跟隨項梁過淮河尋戰的江東子弟兵中有着楚軍一半的精騎,一萬江東精騎,另一半一萬江東騎兵則是跟隨項羽從東海準備北上。在這一萬江東精騎的保護下,項梁想要逃走還是有可能的。

大秦山東等地大部空虛,再加上稷下學宮姬孽在暗中的支持,只要項梁跟項羽匯合。秦人如果想要再消滅項梁就不是那般容易了。

畢竟項羽本來的目的就是擾亂大秦剛剛纔安寧下來卻又異常空虛的山東等地。只要不給秦軍合圍、不給秦人正面決戰的機會,這十萬楚軍就能讓整個大秦精疲力盡。

畢竟大秦還不是後世有那麼發達的交通工具,也沒有後世那般密佈着各色監控系統,能偶隨時得知對手的情況。後世某個時期風風火火的敵後運動不正是如此嗎?

胡亥之所以調集數路大軍,甚至不惜將原本就駐紮在淮河北岸的馮劫和韓信兩路大軍近二十餘萬人都調往東海和泗水,其實也正是爲了防止大股的楚軍進入空虛的山東等地。如果這些楚軍只選擇破壞而不佔領地盤做停留的話,在如今的條件下,大秦不知道要耗費多長時間、多少人力物力來剿滅這些楚軍了。

看着一往無前朝着秦軍迎上去的“項”字大旗,范增依然在心中安慰着自己。也許會勝。不,是一定能勝!

……

曠野中,兩支同樣身着漆黑鎧甲的大軍正在緩緩接近。從項梁大軍出現在視線盡頭開始,原本狂奔而來的白虎軍就開始放慢了步伐,緩緩前行中,逐漸調整着陣形。

十萬的白虎軍,除掉被胡亥抽調回咸陽代替北上九原的朱雀軍駐守關中的一萬騎兵外,剩餘九萬步卒盡皆出函谷關南下。

九萬白虎軍,配備着灞上大營五大軍團中爲數最多的新式大型連射弩機,足足兩千具大型連射弩機!即便是人數是白虎軍兩倍的二十萬虎賁軍,軍中也沒有如此之多的大型連射弩機。

如果再加上所有步卒人手一隻的小型強弩,白虎軍是一支完全以遠程進攻爲主的部隊。當然這並不是說近戰白虎軍不行。

相反,五大軍團中,無論是主打騎兵的朱雀軍,還是主打步卒的白虎軍,基本上人人都是上馬變騎兵可一戰,下馬成步卒同樣也可戰。

秦人以養馬出生,大多數人從小就接觸各類馬匹。也許那些不能稱之爲戰馬,但是騎術卻都不差。騎兵,在先秦時代,其實並不如後世那般講究刀劈斧砍騎射之術,很大程度上騎兵都是追求其機動性以及在平原之上那無與倫比的衝擊力。

除朱雀軍因爲本就是騎兵軍團,對兵卒的要求要高上許多之外,其餘各大軍團中的步卒,只要會騎的馬,能夠熟練使用弩機以及劈殺就可以。

九萬的白虎軍,除掉五千人的斥候營是騎兵之外,剩餘全部都是純步兵。

白虎軍和青龍軍統共一萬的精銳騎兵,都被抽調出去。如今白虎軍還有八萬五千人,八萬五千人步卒,配備有一萬手持三尺木盾大刀的步卒,兩萬專門用來對付騎兵以及戰車的長矛兵,其餘五萬五千人則盡皆都是手持尺許小盾大刀的步卒。

在這五萬五千人的步卒中有一萬人負責操縱那兩千具的大型連射弩機!

爲了配備五大軍團的裝備,尚坊數十萬工匠在之前的四五個月的時間內,基本上就沒有好好休息過一天。沒日沒夜的趕造,總算在成軍之日的時候將除玄武軍之外的其餘四大軍團的裝備兵械都配置齊全。

大刀,這一在後世逐漸成爲華夏大地冷兵器時代各個王朝主要制式裝備的武器,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之上。今天,就將是他們揚威之時。

一萬盾兵居中,兩萬長矛兵則是分居左右兩翼,這三萬兵卒居於白虎軍大陣的最前方,剩餘三萬步卒連同兩千具大型連射弩機則是緊隨其後,爲中軍。後軍左右兩翼各是一萬步卒,杜騰則親領五千親兵,坐鎮大陣後軍正中央。

等到兩軍相距不到五里的時候,白虎軍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三三陣列。

五里的距離,騎兵衝鋒不過瞬間時間。在這個距離,兩支大軍同時選擇了停止前進,伴隨着搖晃不斷的令旗,一騎騎飛馬傳令兵在陣前奔馳縱橫,傳達各級將官的命令整肅着先前因爲行軍而有些混亂的陣形,爲馬上即將到來的廝殺做準備。

兩軍尚未接陣,濃郁的肅殺之氣已經開始在兩軍陣前碰撞翻騰,大軍前行激起的無數塵土在空中激盪。

項梁十八萬大軍,同樣全部都是步卒。一萬騎兵已經跟隨項通前往北面攔住徐闖那十萬青龍軍了。項梁的大陣也是中規中矩,兩萬手持六尺大盾的彪悍百越蠻夷居於大陣最前方,左右兩翼同樣選擇了長矛兵。

不過項梁左右兩翼的長矛兵的數量要遠遠超過秦軍的數量,畢竟大秦騎兵同大秦的強弩一般,那是天下聞名。左右兩翼各是足足三萬人統共六萬人的長矛兵。

爲了抵擋秦軍強弩,項梁花費大氣力打造了爲數衆多的盾牌。雖然是同秦軍一般大小的尺許小盾,卻多少能夠防住一些要害部位,總比站那挨箭要強的多。

項梁處身的中陣則是聚集了五萬人,三萬一手持盾一手拿劍的百越蠻夷,兩萬一手銅劍一手強弩的步卒。大陣最後方,則是短暫訓練了月餘時間不堪大用第一次上戰場的五萬步卒。

從這排兵佈陣上就可以看出,項梁首先防備的就是秦軍的騎兵和強弩。

項梁大軍還在整肅陣形的時候,對面的白虎軍先動了!

伴隨着驚天動地的戰鼓聲,原本肅立不動的白虎軍龐大方陣開始緩緩朝着項梁大軍所在之處碾壓過來。

本來項梁最爲擔心的是秦軍爲數衆多又犀利無匹的騎兵,但是隨着戰鼓響起,直到秦軍繼續前行,也沒有一騎騎兵出現在陣前或者左右,讓項梁心中頓時大爲放鬆,原本有些不安的心瞬間鎮定下來。

如果都是步卒對步卒的話,兵力遠超秦軍的楚軍,勝算顯然要大上許多。

項梁大軍的素質自然不可能同白虎軍相比,所以在白虎軍動起來的時候,楚軍軍陣依然還是亂哄哄一片。看着遠處除了沙沙的腳步聲再無一絲雜音緩緩逼近而來的秦軍大陣,項梁剛剛安定下來的心又提了起來。

秦軍的表現無論從哪看,都不可能是一支烏合之衆。就算自己麾下最爲精銳的江東子弟兵,也急行軍之後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如此嚴整的陣形。

不過這個時候說什麼都已經晚了!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那也就唯有一戰了!

項梁不是沒有讀過兵,更不是不會用計。但是任何的計謀,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都不過是虛幻。秦軍同楚軍實力的懸殊,不是計謀能夠左右的。

更何況,楚國就在這淮河南岸。項梁自然不可能放棄楚國,然後領軍打游擊。這樣的事情,項羽可以幹,但是他項梁不能。

他項梁是大將軍項燕之子,是項氏一族的族長,更是楚國的上柱國、大將軍!

隨着秦軍距離的接近,一股碾壓一切的氣勢裹着極度壓抑的興奮之情席捲對面的楚軍大陣。

沒錯,確實是興奮!這興奮,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可以看做是高亢的戰意。

感受到秦軍氣勢,楚軍尤其是第一次上戰場的楚軍兵卒,無不心底發涼,臉色蒼白,兩軍還沒有接陣,十八萬人的楚軍,在氣勢上已經被僅僅有不到九萬人的白虎軍給生生壓了下去。

大軍的騷動,身處中軍的項梁自然能夠察覺!

“擂鼓!”項梁知道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這場仗還沒有打,就已經註定了自己的結局。

“咚咚咚!”

遠比白虎軍戰鼓聲要高亢的多的隆隆戰鼓聲,瞬間從楚軍大陣中沖天而起。

人多就是好,最起碼擂鼓的人要遠遠超過白虎軍不是!

高亢而又讓人熱血忍不住沸騰的戰鼓聲響起,讓楚軍漸漸鎮定下來。戰場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既然已經參與了,也唯有打起精神才能活命!

楚軍都是什麼貨色,杜騰很清楚。楚軍這個時候擂響戰鼓無外乎想要如秦軍一般提升士氣,當然,秦軍的戰鼓聲,不僅僅是爲了提升士氣而已。

驀然,秦軍大陣中的戰鼓聲毫無徵兆的嘎然而止。

此刻兩軍已經相距不過兩千步的距離!

隨着戰鼓的停歇,緩緩碾壓過來的白虎軍大陣瞬間停止前進!令旗搖晃間,前軍三個陣列陡然一分爲二!陣陣機括聲響中,一具具猙獰而巨大的黝黑大型連射弩機緩緩從咧開的通道之中越陣而出。

不過片刻功夫,在十餘萬楚軍的注視下,秦軍大陣前已經密密麻麻布滿了不知道多少具的大型連射弩機!弩機上,一根根兒臂粗細的巨大弩箭,在陽光下散發着幽幽冷芒。

“梆梆梆!”

不知道多少聲沉悶的梆響聲陡然毫無徵兆的從肅立的秦軍大陣陣前響起。隨着這梆響,無數道快如閃電的長長黑影,帶着尖利的呼嘯聲,瞬間跨過不到兩千步的距離,出現在楚軍眼前。

第23章 戰起第263章 皇家醫館第6章 大戰起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78章 詭局第78章 詭局第65章 對錯第89章 韓信領軍第275章 查劉邦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12章 亂起第217章 四路大軍第49章 廣場之上第91章 小人趙剛第276章 女兒情懷第292章 相見第37章 最南之南第171章 雪中咸陽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9章 九品官制第71章 大秦二世元年六月初一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61章 操練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15章 恩同再造第269章 廢閹第221章 兵臨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208章 殺之!第43章 土地之議(一)第21章 程邈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142章 猛翁仲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195章 精忠報國第95章 李嫉爲後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32章 除夕夜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72章 事出有因第44章 神之一族第83章 鑄造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163章 求索第102章 玄武利第257章 人心第298章 無解外篇四大結局第221章 咸陽殤第九十七章第202章 倒戈第31章 大軍西進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93章 議政堂(上)第65章 對錯第58章 國殤(二)第174章 刺殺第17章 一個不留第11章 皇帝門生第33章 戰陳縣(一)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22章 悍然進攻第271章 疊羅城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175章 覲見第148章 樊雨,秦天第147章 玄鳥燒營第52章 十六尉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79章 機會第146章 俠客行第129章 戰還是不戰?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57章 灞上大營第69章 全滅第276章 格爾木草原第25章 末路第273章 呂雉第110章 憤怒第259章 雪夜殺機第176章 活着第7章 黃雀現(上)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178章 騰空第214章 黎明前的九原城第132章 誰更狠第232章 咸陽大戲院第32章 除夕夜第36章 誤會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38章 初見蒙恬蒙毅
第23章 戰起第263章 皇家醫館第6章 大戰起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78章 詭局第78章 詭局第65章 對錯第89章 韓信領軍第275章 查劉邦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12章 亂起第217章 四路大軍第49章 廣場之上第91章 小人趙剛第276章 女兒情懷第292章 相見第37章 最南之南第171章 雪中咸陽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9章 九品官制第71章 大秦二世元年六月初一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61章 操練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15章 恩同再造第269章 廢閹第221章 兵臨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208章 殺之!第43章 土地之議(一)第21章 程邈第54章 戶部第一彈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142章 猛翁仲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195章 精忠報國第95章 李嫉爲後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32章 除夕夜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72章 事出有因第44章 神之一族第83章 鑄造第212章 湖中小樓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163章 求索第102章 玄武利第257章 人心第298章 無解外篇四大結局第221章 咸陽殤第九十七章第202章 倒戈第31章 大軍西進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93章 議政堂(上)第65章 對錯第58章 國殤(二)第174章 刺殺第17章 一個不留第11章 皇帝門生第33章 戰陳縣(一)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277章 巡狩莎車城第22章 悍然進攻第271章 疊羅城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175章 覲見第148章 樊雨,秦天第147章 玄鳥燒營第52章 十六尉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79章 機會第146章 俠客行第129章 戰還是不戰?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57章 灞上大營第69章 全滅第276章 格爾木草原第25章 末路第273章 呂雉第110章 憤怒第259章 雪夜殺機第176章 活着第7章 黃雀現(上)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178章 騰空第214章 黎明前的九原城第132章 誰更狠第232章 咸陽大戲院第32章 除夕夜第36章 誤會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38章 初見蒙恬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