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親人

五千朱雀軍兵卒下馬轉爲步卒同數十位龍衛府親衛率先跨過雍水橋進入雍城內警戒。皇帝放棄馬車想要步行看看雍城,最爲難的其實就是護衛的朱雀軍兵卒們。

其餘一萬五千人的朱雀軍兵卒開始一分爲三,分赴雍城北西南三門外駐紮。

雍城做爲大秦故都,在大秦沒有遷都咸陽前可是關中第一大城,容納區區兩萬朱雀軍兵卒自然不在話下。但是如今已經是晚上,大軍進城必然會擾民並引起不必要的猜想,明日再進城也不遲。

等到離開的龍冰和龍雪姐妹倆再次出現在胡亥身前時,胡亥就知道,自己可以進城了。

牽着嬴善,胡亥緩步朝前行去。其餘七位宗室長老亦步亦趨的跟在兩人身後。

雍水橋如臥波長虹般橫跨雍水河東西兩岸,走過不長的雍水橋,穿過深達五六丈的雍水門城門甬洞,胡亥纔算正式踏上雍城的地面。

無論是前身的胡亥還是如今的胡亥,在過往的二十年間都沒有來過雍城。衆多的皇子中,也就只有大皇子扶蘇曾經在始皇帝登基爲帝的時候代表始皇帝來到雍城祭拜過大秦的列祖列宗以及秦人宗廟。

兩列長長的打着火把的朱雀軍兵卒從雍水橋頭一直延伸到雍城的深處,不需要知道方向,只需要跟隨朱雀軍兵卒延伸的方向,胡亥也知道雍城的秦王宮殿羣在哪。

雍水橋對應的這條大道應該是雍城內的主幹道。這條貫穿雍城東西兩向的大道同咸陽城內的一條條大道不同,它們不是用青石板鋪成的,而是用燒製的呈黑色的鉛磚鋪成的,如一條巨大的黑色緞帶般鑲嵌在雍城之中。

大道兩側朱雀軍兵卒手中的火把將小半個雍城照耀的如同白晝。胡亥好奇的蹲下身子,秦磚漢瓦之名他在後世聽過無數遍。這還是他在大秦第一次見到秦磚的實物,而且是如此的多。當然,先前他也曾經碰到過,畢竟秦磚在如今的大秦已經是最爲普遍的建築材料,只是他不自知罷了。

此刻看到這黑色街道,才引起他的注意。

黑色的板磚上,用手摸去能夠清晰的感覺到上面有着不同的雕琢,如今天黑看不清楚,但是胡亥知道,那必然是一些花紋或者鳥獸蟲魚亦或是祥瑞吉獸。

街道兩邊鱗次櫛比的整齊排列着如咸陽街道兩側一般無二的粗獷兩層或者平頂房舍。黑色是這個大秦故都總體的色調,似乎也是唯一的色調。

空氣中,有種叫做騷動的東西在氤氳。

一盞盞的油燈從街道兩側的房舍中亮起。

雍城自修築了城牆開始,第一次在太陽落山之前沒有關閉城門。雖然只是雍城東門雍水門。但是,這個反常的現象依然引起了許多居住在雍城的秦人注意。

而雍城令嬴善以及七位身穿盛裝的老者從下午就開始等候在雍水橋邊,一直到太陽下山也沒有回城,就算是個傻子也知道,能讓身爲宗室的雍城令嬴善等候數個時辰之久的,怕是唯有從咸陽來的大人物了。

只是,不知道這個大人物會是誰?

不過當聯想到最近從咸陽傳出來的皇帝陛下會在第一個國慶節親臨某地與民同樂的小道消息時,居住在雍城的秦人們的心瞬間變得火熱。

天沒黑,皇帝陛下有可能會駕臨雍城的消息在雍城已經是婦孺皆知。

咸陽的小道消息自然是胡亥讓龍衛府細作暗中傳出來的,有期待纔有驚喜不是?

此刻,身穿黑金夾織長袍,頭上雖然無冠,但是能在如此衆多的精銳兵卒護衛下來到雍城,雖然年輕但是顧盼間不經意的威勢傾瀉,不用想也不用懷疑,唯有如今的大秦二世皇帝陛下了。

當期待成爲現實,當願望如此真實,心中的喜悅已經壓過了恐懼。更何況,作爲大秦故都的雍城,能夠居住在這裡面的盡皆都是對大秦最爲忠誠的老秦部族後人,不似咸陽城有從雍城和櫟陽遷移過去的老秦人,也有同原六國各地遷移過去的富戶和百姓。

對老秦部族來說,嬴氏一族不僅是他們效忠的對象,更似他們的親人。大秦皇帝同樣如此,因爲在這個比後世更講究血脈純正的年代,他們的身體內都流淌着一樣的秦人血液。

WWW ▲тт kán ▲¢o

無聲無息間,越來越多的房舍大門被打開。一個個老秦人拾燈而出,出現在大道兩側。高高舉着手中的油燈,似想要爲胡亥照路,又似想要更清楚的好好看看胡亥的面容,好烙印在心間。

因爲,他們不知道有生之年還能不能有機會再如今日一般靠近嬴胡亥。這是他們的後輩,是讓他們自豪的子侄,更是他們的皇帝。

早在街道兩邊房舍亮起油燈時,胡亥已經知道肯定是雍城的秦人知道自己來了。所以,在龍衛府的命令下,即便這些秦人膽大妄爲的打開房們走出房子聚集在街道兩邊,朱雀軍兵卒除了更加緊張的握緊兵械觀察四周的動靜外,並沒有任何的攔阻。

雍城,是當年始皇帝接位加冕秦王的所在。胡亥並不知道,嬴善給他收拾出來入住的宮殿——蘄年宮,就是當年年僅一十三歲接位秦王的始皇帝加冕之所。

被點亮的油燈,從胡亥所在的雍水門大道開始向雍城全城開始蔓延。不過盞茶時間,原本一片漆黑的雍城,已經全城皆亮。

細密的腳步聲開始從雍城的各處出現,一盞盞的油燈在緩緩匯聚,如夏日的螢火蟲般最終匯聚成一片片光的海洋,沿着雍城的各條街道,有序而緩慢的朝着雍水門大道聚集着。

“陛下,請速速起駕回宮!”嬴善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急聲對依然駐足沒有任何動作的胡亥進言道。

“朕,該早些來的!”胡亥擺擺手,沒頭沒腦的給了這樣一句話。

在一盞盞高高舉起的油燈下,胡亥看到的一雙雙炙熱的眼睛,沒有畏懼,沒有常見的崇敬,有的只是純粹的、看到親人的喜悅!

無數晶亮的淚花在油燈和火把的照耀下,折射出璀璨的迷離光輝,刺痛了胡亥的眼睛!

第176章 珍寶第63章 俯仰無愧天地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87章 踏青第37章 玄武軍!第102章 終章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133章 戰報第230章 戰又如何?第142章 平陽城第110章 虞姬第91章 小人趙剛第122章 朕,喜歡你!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4章 亂第164章 朝會第68章 南柯一夢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267章 神棍?第300章 德興坊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254章 抉擇第一百九十八掌再也回 不去第22章 教習第257章 人心第116章 弩殺第46章 黑冰臺第213章 太原郡第29章 罪己三詔第283章 夜襲第37章 又見妖精第84章 百家現第200章 成軍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3章 毒計成第136章 等爾破城第167章 廢奴第20章 初相見第14章 大秦勳章第72章 事出有因第232章 戰第64章 親人第11章 皇帝門生第24章 相遇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77章 江東亂(三)第13章 潰敗二月感謝單章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174章 刺殺第205章 春色無邊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66章 遭遇第49章 廣場之上第100章 《兵律》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173章 子嗣第27章 兩追兩逃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124章 姚敬第21章 宿命的對決第10章 月氏西遷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35章 再臨灞宮第58章 國殤(二)第163章 神蹟第19章 劉邦來了第一百九十八掌再也回 不去第48章 馳援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11章 帳中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8章 二世新政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224章 臨河城下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90章 雨夜第136章 等爾破城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55章 怒火沖天第222章 追逐第43章 嬴真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268章 歸鄉第201章 酒後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61章 玄鳥出關第32章 除夕夜第29章 所第77章 紅色信報第134章 造勢第254章 全滅
第176章 珍寶第63章 俯仰無愧天地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87章 踏青第37章 玄武軍!第102章 終章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133章 戰報第230章 戰又如何?第142章 平陽城第110章 虞姬第91章 小人趙剛第122章 朕,喜歡你!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4章 亂第164章 朝會第68章 南柯一夢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267章 神棍?第300章 德興坊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254章 抉擇第一百九十八掌再也回 不去第22章 教習第257章 人心第116章 弩殺第46章 黑冰臺第213章 太原郡第29章 罪己三詔第283章 夜襲第37章 又見妖精第84章 百家現第200章 成軍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3章 毒計成第136章 等爾破城第167章 廢奴第20章 初相見第14章 大秦勳章第72章 事出有因第232章 戰第64章 親人第11章 皇帝門生第24章 相遇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77章 江東亂(三)第13章 潰敗二月感謝單章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174章 刺殺第205章 春色無邊第154章 關中各族第66章 遭遇第49章 廣場之上第100章 《兵律》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86章 流言止於智者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173章 子嗣第27章 兩追兩逃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124章 姚敬第21章 宿命的對決第10章 月氏西遷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35章 再臨灞宮第58章 國殤(二)第163章 神蹟第19章 劉邦來了第一百九十八掌再也回 不去第48章 馳援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11章 帳中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8章 二世新政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224章 臨河城下第165章 三公齊現第90章 雨夜第136章 等爾破城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55章 怒火沖天第222章 追逐第43章 嬴真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268章 歸鄉第201章 酒後第101章 梁山雷鳴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61章 玄鳥出關第32章 除夕夜第29章 所第77章 紅色信報第134章 造勢第254章 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