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神之一族

“嬴真說的不錯。”

胡亥給了站在人羣中的嬴真一個鼓勵的眼神,接口道。掃視一圈重新安靜下來的宗室族人,繼續道:“神之一族啊!你們知道朕初次聽聞關中百姓對嬴氏一族給上一個這樣的稱呼時是什麼感覺嗎?”

宗廟廣場前落針可聞,只有原本一眨不眨盯着臺階上胡亥的嬴真在聽到胡亥的話之後,臉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沉甸甸。那重量似有泰山壓在朕肩頭一般。你們可明白?”胡亥看着宗廟廣場上的千餘宗室,朗聲道。

宗廟廣場前依然是死寂一片,絕大多數的宗室都是一臉茫然的看着臺階上的年輕皇帝。讓胡亥不禁微微有些尷尬。

“神之一族,關中百姓是這樣稱呼我嬴氏一族的,如今甚至山東、江南、江北等等各地百姓也有流傳。你們每個人都是嬴氏一族的一份子,身體內流淌的都是我嬴氏一族的血脈。因爲種種機緣巧合,關中百姓將神之一族這沉甸甸的四個字安在了我嬴氏一族的頭上,如今更是在大秦各地流傳讓天下萬民知曉。

這四個字是褒獎,是敬畏,是信任。但是同樣更是對我嬴氏一族的鞭策。你們就沒有感覺到這四個字那比泰山還要沉重的分量嗎?

走出去吧,不要再呆在咸陽了,神之一族的聲名僅僅靠朕一人永遠也無法讓天下萬民心悅誠服。口口相傳固然可以,但是不能進入百姓心中,一切都將如那天上浮雲一般。”

聽到皇帝說讓他們不要再呆在咸陽了,宗廟廣場上的嬴氏一族宗室們瞬間喧譁起來。顯然他們以爲皇帝是要將他們都趕出咸陽。

“哼!”嬴騰微微一哼,廣場上喧鬧的大秦宗室再次逐漸回覆安靜。

作爲宗正,嬴騰在宗室中的威望自然是無人能及。

“朕不是要將宗室都趕出咸陽。朕只是讓你們代表朕、代表嬴氏一族走出去。行走天下或爲小吏或爲兵卒,爲天下萬民真正做出點合符神之一族四字的事情來。

你們的父母,你們的兒女,朕都會替你們照顧好。戶部會在近日專門對宗室俸祿進行酌增。朕會讓你們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

先秦時代,如果說想要開啓民智無異於對牛彈琴。民治的開啓需要數百年乃至上千人的發展,這需要順其自然,而不是依靠自己強行的推行什麼共和什麼選舉。

推行惠及全國百姓的教育,只是一個開端。

只要帝國穩定,那麼留下種子。讓他自然的成長爲參天大樹,水到渠成纔是最符合科學規律的做法。這個前提就是帝國需要穩定。

而要維持帝國的統治,依靠國家強制機器進行高壓永遠不是長久之道。

在鬼神之說盛行的先秦,在崇尚君權神授的時代,建立一個服務於帝國的宗教。顯然是可行的。即便在後世,各種教義依然爲世界上無數的人所信仰。

胡亥最初確實想要建立一個宗教,但是宗教在帝國大力推行的過程中,需要耗時良久,更會滋生一些可能存在的隱患。

政教合一很少有能夠長久的帝國。當宗教的力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宗教就會想着怎樣控制這個帝國,怎樣收納更多的信徒。

那個時候。宗教不僅不再是大秦長治久安的工具,反而會成爲大秦覆亡的勾魂人。

不過當龍衛府將關中百姓乃至山東等地的百姓因爲種種機緣巧合之事將“神之一族”四字安在嬴氏一族頭上的消息放在胡亥案頭的時候,一個全新的想法無端的出現在胡亥腦內。並迅速的滋生,然後逐漸成型。

何必再建宗教?何必自討苦吃?直接在民衆中以神之一族的聲名開始。讓神之一族徹底的根植在大秦每一個百姓心中,這遠比宗教要來的容易的多,也要安全的多。

以老秦人對嬴氏一族的信仰,再以如今自己的名聲。配合上已經被安上的神之一族四字,只需要繼續操作下去。那麼短短的一代人或者兩代人,嬴氏一族“神之一族”的名聲將傳遍整個大秦,並深深的烙印在天下萬民的心間。

就算將來這天下會易主,至少嬴氏一族的血脈將不會斷絕。不過只要神之一族的名聲坐實,那麼這天下想要易主的可能性實在是微乎其微。

用皇室來建立天下百姓對大秦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對如今的大秦來說,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自然而然的,胡亥就將主意打到了一直在咸陽無所事事的衆多宗室身上。

這些宗室,每個人都上做宗學,都能識字,都會書寫。而大秦新近官制改革,天下各郡各縣將會需要無數的吏員,甚至數條出關大道上的驛卒都沒有補全,這些地方,都是最能瞭解民生疾苦的地方。

宗室子弟易名進入大秦的基層中,只要控制得當,真心爲百姓做實事,長此以往,那麼很快神之一族的聲名就將進入百姓心中。

因爲這些宗室子弟,不僅是皇族中人,他們代表的更是大秦的皇帝陛下。是大秦皇帝陛下讓他們放棄優渥的生活,至少在普通百姓看來皇族子弟的生活都是優渥的不是?跋山涉水的來到一個個窮鄉僻也中。

當然,僅靠宗室子弟的不夠的,胡亥自己纔是最大、最好的招牌。

話到這個份上,皇帝的意思基本上所有的宗室都已經聽懂了。皇帝不是要趕他們出咸陽,而是讓他們代着皇帝的旨意去監督大秦官吏,體會百姓疾苦。

“大秦官制改革,各郡各縣中都會空出不少的吏員。你們每個人都會讀會寫,去吧。朕會給吏部打招呼。你們不會有高位在離開咸陽之後甚至不會再有宗室的名字,有可能只是一個遊徼、嗇夫、有秩(這三個職位都是大秦最低的鄉一級吏員)。但是你們要牢記,你們身上留着嬴氏一族的血脈,代表着皇族,代表着朕。

多看看百姓疾苦,各郡各縣的龍衛府會幫朕看着你們,你們到了他們自然會找你們,你們也可以通過他們直接將百姓疾苦奏報於朕。”(未完待續)

第143章 項莊授首第156章 重頭戲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159章 到咸陽第11章 迎戰第275章 沒得選擇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100章 《兵律》第91章 小人趙剛第15章 大秦足球第68章 南柯一夢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43章 嬴真第175章 你若安好第203章 豫州鼎第280章 終章第111章 馮鬆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149章 撤兵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21章 餘波第37章 又見妖精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216章 備戰第292章 相見第79章 機會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60章 困獸第109章 偶遇第243章 戚懿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240章 隴西軍第九十五章第93章 議政堂(上)第74章 子嬰蹤跡第243章 戚懿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1章 秦風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66章 不敗軍魂第107章 以身爲餌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171章 雪中咸陽第118章 另類破釜沉舟第160章 正心堂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145章 受傷的孤狼第211章 歸葬,連山,河圖,洛書第91章 高調和低調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119章 萬邦來朝第86章 內閣第243章 召見第123章 兩難抉擇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113章 掌控第222章 追逐第14章 咸陽第180章 書房議事外篇三第143章 人爲第3章 毒計成第224章 臨河城下第16章 報復第33章 紅樓之中第22章 妖精第42章 美人三等第33章 紅樓之中第162章 憧憬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5章 螳螂捕蟬第214章 秦裕,族兄?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77章 帝王怒第39章 趙佗身死第273章 呂雉第273章 西巡第96章 南海趙佗第264章 教訓第223章 戰起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8章 黃雀現(中)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153章 大軍進城第40章 番禺城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173章 子嗣第212章 湖中小樓
第143章 項莊授首第156章 重頭戲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159章 到咸陽第11章 迎戰第275章 沒得選擇第63章 韓信升官(一)第100章 《兵律》第91章 小人趙剛第15章 大秦足球第68章 南柯一夢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43章 嬴真第175章 你若安好第203章 豫州鼎第280章 終章第111章 馮鬆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149章 撤兵第190章 南越風雲(一)第21章 餘波第37章 又見妖精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216章 備戰第292章 相見第79章 機會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60章 困獸第109章 偶遇第243章 戚懿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240章 隴西軍第九十五章第93章 議政堂(上)第74章 子嬰蹤跡第243章 戚懿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1章 秦風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66章 不敗軍魂第107章 以身爲餌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171章 雪中咸陽第118章 另類破釜沉舟第160章 正心堂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145章 受傷的孤狼第211章 歸葬,連山,河圖,洛書第91章 高調和低調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85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119章 萬邦來朝第86章 內閣第243章 召見第123章 兩難抉擇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113章 掌控第222章 追逐第14章 咸陽第180章 書房議事外篇三第143章 人爲第3章 毒計成第224章 臨河城下第16章 報復第33章 紅樓之中第22章 妖精第42章 美人三等第33章 紅樓之中第162章 憧憬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5章 螳螂捕蟬第214章 秦裕,族兄?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77章 帝王怒第39章 趙佗身死第273章 呂雉第273章 西巡第96章 南海趙佗第264章 教訓第223章 戰起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8章 黃雀現(中)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153章 大軍進城第40章 番禺城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173章 子嗣第212章 湖中小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