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田仁入閣

就在大秦朝野上下都還在爲醫部以及皇家醫館兩件大事或期待觀望或歡喜鼓舞的時候,在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的情況下,萬里行車行數十家分行在二世十年二月十五這一天同時在大秦統計五十六郡郡治城池中悄然開門營業。

沒有大張旗鼓的祝賀,沒有刻意的宣傳,一切就在無聲無息中進行。

各郡郡治的百姓在十五一夜過後醒來就發現,城內卻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多出了不少烙印有“萬里行車行”幾個大字以及徽標的馬拉箱車了。

萬里行車行在短短一夜間能同時出現在大秦五十六郡郡城之內並在同一天開門營業,這樣的巨大手筆除了大秦二世皇帝聖天子胡亥之外,顯然這天下還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完成。

胡亥佈局了數年之久的大秦交通體系隨着萬里行車行鋪變大秦全國所有郡治大城,開始展露端倪。

邯鄲鐵場的蒸汽機車在去年就已經試車成功。雖然僅僅噴着磅礴的白色蒸汽跑了不到五十米就熄火不再動彈了。

惶恐不安的田丹等百餘名墨家工匠見到這樣一幕卻是一個個嚇得魂飛魄散,匍匐於地請罪不已。聖天子收到消息從咸陽一路趕來邯鄲,結果卻是在關鍵時候掉了鏈子,怎麼能不讓田丹等人惶恐?

這可是欺君之罪!

誅九族也許只是輕的。。

原本在胡亥看來那個蒸汽機頭能夠啓動跑出去十米恐怕就夠嗆,卻沒有想到那看似隨時都會散架的鋼鐵怪獸卻是硬生生的噴吐着白色蒸汽跑了足足五十餘米。

田丹等人不清楚,但是胡亥卻很清楚,這短短的五十米一百步,對如今的大秦、對這個世界、對整個人類來說到底意味着什麼。

後世米帝登上月球到底是真是假還不清楚,但是登上月球的宇航員說的那句話胡亥卻認爲很適合如今的大秦。

五十米雖然也許只能算是一小步,但是這個蒸汽機車對整個人類尤其是對大秦來說,卻是邁出了胡亥都沒有想到的一大步。

原本在他看來,沒有個十年二十年,即便有了自己這個不靠譜門外漢在某些方向上做些指導,但是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如今這個時代科技整體不太成熟的本質,蒸汽機也只能是自己的一個想像罷了。

只是,田丹或者說墨家工匠給了胡亥太多的意外。

因爲在邯鄲鐵場胡亥緊接着又看到了製造這個簡陋而醜陋的蒸汽機頭主要工具,機牀母機。

胡亥不知道這些墨家的工匠們是怎麼將自己給他們的那個木頭造出來的母機用鋼鐵造出來的。但是不用問胡亥也知道,爲了這臺母機田丹等人到底下了何等巨大的功夫。

相對於蒸汽機頭的驚喜,這臺半鋼鐵半木頭的機牀母機帶給胡亥的驚喜要遠比那還沒有成型的蒸汽機車要來的多的多。

只有有了這臺母機,一些大的機械設備如車牀、銑牀、刨牀和磨牀等才能夠有造出來的可能。而一旦這些設備出現,那麼大秦的重工業才能起步。鋼鑄火炮乃至火槍纔有出現的可能。

但是那巨無霸式的母機告訴胡亥,如今大秦這個簡陋到極點的所謂母機實在還是太過原始了。當然,任何事情都是從第一步開始的。

有了這個原始的母機做爲開端,等到更爲精確的度量衡確立並通用之後,母機肯定也會進化,只會越來越先進,也越來越精準。

任重而道遠。

用來測驗鋼材穩定姓的鋼軌在進入冬天一場大雪後卻是集體的變形了。既然變形,也就意味着邯鄲鐵場煉出來的鋼材質量依然不過關。

好在,胡亥並不缺時間。除非陡然猝死,不然至少還可以活個四五十年,四五十年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在胡亥看來卻是已經足夠自己揮霍了。

萬里行只是大秦交通體系的第一步。

蒸汽機頭真正的可以投入使用,邯鄲鐵場煉製出來的鋼材能夠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這些都需要時間。

萬里行車行的鋪開大秦全國,胡亥緊接着在朝會中宣佈了對工部的改革。

體念工部尚書鄭國年老,聖天子胡亥特賜鄭國致仕,進入內閣參政。鄭國退下,原本的工部右尚書田仁隨即被擢升爲新的工部尚書。

於此同時戶部在原本四司的基礎上再次新設商業司,主管大秦全國商賈以及商貿流通;戶籍司,主管大秦子民戶籍以及入籍之事。

畢竟,皇家醫館針對的對象以及今後大秦各項政令的推出都將會以擁有大秦戶籍憑證的秦人爲主,不會是任何人都能享受到的。而這個時候並沒有多少國境線的概念,更沒有那麼多的監控手段,唯一能夠做爲憑證的也只能靠戶部頒發的戶籍憑證了。

可以預料的是,接下來數十年將會有大量的人口涌入大秦。以大秦的如今的人口基數,胡亥根本不用擔心大秦的人口不夠多,只需要不到五十年,大秦的人口就將翻上至少三番乃至四翻。如此一來就必須控制外來的人口,才能保證大秦百姓的權益和享受到的福利不被外來人所侵佔。

而戶籍司就是專爲此設立。不僅如此,很快大秦各個邊疆尤其是西北邊疆,就必須嚴格覈實和控制進入大秦境內的異族以及走出大秦國門的秦人。

田仁的擢升着實在大秦朝堂上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皇帝果然如一衆朝臣先前預料的一般爲了保持內閣府的平衡另行擢升重臣入閣了。

雖然這入閣的方法同先前一衆朝臣想像的有所差距。但是不得不說卻也是最爲合適的了。

田仁擢升爲工部尚書,入閣已經是定局。如果再算上已經先田仁一步進入內閣問鼎尚書位置的醫部尚書扁魚,原本如同喪家之犬、根本無足輕重的諸子百家各派已經在大秦最高權力機構內閣府中佔據了兩個舉足輕重的位置。

墨家並不是諸子百家中最大的一家,醫家之前更是無足輕重的一派。連這兩人都入閣了,那麼如今的禮部左尚書、事實上主持着大秦皇家學院一切事物的左丞儒家領袖孔鮒呢?(未完待續。)

第3章 玄鳥在行動第51章 生死第176章 活着第15章 李斯第46章 黑冰臺第18章 壽春之戰第2章 應對第100章 其心可誅第88章 曹參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189章 徐福受擒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242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220章 尚坊禁地第242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24章 六部第221章 兵臨第46章 死戰第168章 西域來客第29章 楚國項梁?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17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16章 報復第241章 六國美人第75章 江東亂(一)第32章 除夕夜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298章 無解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79章 稷下學宮第94章 議政堂(下)第10章 月氏西遷第122章 秦人?第128章 一觸即潰第118章 另類破釜沉舟第133章 援軍到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109章 來自茫茫大秦的邂逅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57章 灞上大營第44章 土地之議(二)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160章 正心堂第47章 龍且第207章 異象第32章 河西攻略第35章 遭襲第77章 江東亂(三)第89章 陸賈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232章 咸陽大戲院第128章 西進第138章 戰鼓起第114章 王庚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76章 張蒼,麗妃,騎士第133章 援軍到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81章 大秦尚坊(三)第9章 困難重重第166章 刑罰第118章 另類破釜沉舟第25章 三省第248章 奏疏銅鼎四十九章 羣臣抵京第223章 五年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197章 伊婭第221章 兵臨第29章 項梁何在?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170章 西域人的咸陽行第193章 司馬之罪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221章 兵臨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167章 廢奴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246章 安排第3章 毒計成第2章 應對第98章 高麗郡第23章 戰起第44章 神之一族第157章 羅網第61章 操練第193章 司馬之罪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72章 滿池春色第87章 項梁北上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62章 大秦版美女小護士第93章 餘孽?第285章 見呂雉第80章 大秦尚坊(二)
第3章 玄鳥在行動第51章 生死第176章 活着第15章 李斯第46章 黑冰臺第18章 壽春之戰第2章 應對第100章 其心可誅第88章 曹參第141章 玄武出城第189章 徐福受擒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242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220章 尚坊禁地第242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24章 六部第221章 兵臨第46章 死戰第168章 西域來客第29章 楚國項梁?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17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16章 報復第241章 六國美人第75章 江東亂(一)第32章 除夕夜第81章 出人意料的反應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298章 無解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79章 稷下學宮第94章 議政堂(下)第10章 月氏西遷第122章 秦人?第128章 一觸即潰第118章 另類破釜沉舟第133章 援軍到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109章 來自茫茫大秦的邂逅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57章 灞上大營第44章 土地之議(二)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160章 正心堂第47章 龍且第207章 異象第32章 河西攻略第35章 遭襲第77章 江東亂(三)第89章 陸賈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232章 咸陽大戲院第128章 西進第138章 戰鼓起第114章 王庚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76章 張蒼,麗妃,騎士第133章 援軍到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81章 大秦尚坊(三)第9章 困難重重第166章 刑罰第118章 另類破釜沉舟第25章 三省第248章 奏疏銅鼎四十九章 羣臣抵京第223章 五年第107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197章 伊婭第221章 兵臨第29章 項梁何在?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170章 西域人的咸陽行第193章 司馬之罪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221章 兵臨第193章 阿房宮大宴第167章 廢奴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246章 安排第3章 毒計成第2章 應對第98章 高麗郡第23章 戰起第44章 神之一族第157章 羅網第61章 操練第193章 司馬之罪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72章 滿池春色第87章 項梁北上第9章 那一揖的風采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62章 大秦版美女小護士第93章 餘孽?第285章 見呂雉第80章 大秦尚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