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螳螂捕蟬

大秦二世元年四月二十一日,隴西郡。

來自九原的一封緊急軍情頓時讓原本平靜的隴西開始沸騰起來。

匈奴蠻夷二十萬大軍南下,讓已經好幾年未經戰火的隴西各縣頓時有些混亂,好在李信回咸陽的時候將自己幕府

中的所有吏員都留了下來。

我中華大地之上的幕府跟小,日,本的幕府是不同的。當然甚至可以說小,日,本的那套小幕府是直接從我中華大地採取“拿來”政策搬過去的。

幕府在戰國官僚體系確立時就已經逐漸開始存在。所謂幕府,在先秦時主要是指將帥出征所跟隨的一系列軍、文職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作戰參謀。

後來歷經改變,幕府逐漸發揚廣大,不僅僅軍中將帥有幕府,文職官員也逐漸設立幕府。

在明以前,幕府中的吏員都是屬於國家體制內的官員,只是由這幕府中的官員都是由長官自由任命,然後在朝廷中登記入冊;

而明朝卻將所有官吏的任命權全都統一到中央,所有官吏都將由朝廷統一任命下放,而在外長官並無任命的權利。隨後發展而來的就是幕僚了,幕僚卻已經是體制外的私人僚屬了。

至清朝所謂師爺,也就是典型的幕僚了,一種變相的幕府產物。

在李信所留的幕府人員的幫助下,經過的初時的混亂,隴西郡開始有序的幫助各縣居民撤入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縣)。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隴西全郡共有七縣,除郡治狄道之外,其餘六縣盡皆是城矮牆破,若是匈奴大軍南下,這些小城根本就無法抵擋。

再加上隴西本是邊疆,地廣人稀,居住在各縣中的百姓除了少數土生土長的百姓外,其餘皆是由關中各地來的行商,這些行商主要就是跟隴西外的羌、月氏等族進行交易買賣。

所以翁仲跟幕府吏員商議過後,雖然不肯定匈奴是南下隴西還是直入九原,但是爲了以防萬一,乾脆還是依照以往的應對之法,將所有各縣百姓行商盡皆遷入狄道城之中,以減少損失。

此翁仲並非始皇帝時威震四夷之翁仲。

始皇帝時的翁仲是此刻狄道城中翁仲之父。老翁仲身高丈三,力大無窮,始皇帝二十二年,李信領隴西郡二十萬南下滅楚大敗,是時羌月聯軍十萬餘騎趁隴西空虛東進。

是時,狄道城中僅有萬餘步騎,老翁仲年僅二十有五,率三千騎兵大敗十萬羌月聯軍,被始皇帝封爲臨洮將軍。始皇帝三十二年,巡遊九原隴西長城,遭猛虎遇險,翁仲空手生撕猛虎於始皇帝面前,救下始皇帝。

始皇帝龍顏大悅,加封老翁仲爲上卿。

始皇帝三十四年,老翁仲急病而亡,始皇帝欽命立翁仲銅像於咸陽宮廣場,而後聽聞翁仲之子同樣身高逾丈頗有老翁仲當年之風,遂加封翁仲之子繼領上卿、臨洮將軍。

而爲了繼續震懾隴西以西的羌月等族,小翁仲繼老翁仲之名,鎮守隴西,至二世元年,小翁仲不過剛滿二十。

隴西軍至李信滅楚兵敗之後,僅餘十萬餘步騎兵卒,需同時鎮守隴西、上地兩郡,所以如今隴西郡治狄道之中僅有五萬兵卒。

自十七日收到九原將軍辛勝的緊急軍情之後,隴西軍斥候偵騎四出開始往西、北兩方不斷探查敵情。

這一日,翁仲和隴西郡守正在城牆上指揮最後一批來自隴西最西方的枹罕縣的百姓進城,十數騎偵騎揚起一片塵土由東門轟然而入。

很快親兵就帶着一身塵土剛剛入城的斥候什長上來了。

“稟報兩位大人,我等在郡城以西五十里外發現大隊騎兵正直奔郡城而來。”斥候什長抱拳道。

翁仲和隴西郡守對視一眼,沒想到真的奔隴西來了。只是這匈奴爲何捨近求遠?就讓他們想不明白了。他們壓根就沒想到這來的根本就不是匈奴騎兵。

匈奴、月氏以及羌族作爲大秦西北邊疆最大三股異族,斥候偵騎在遠處觀察這些騎在馬背上的人根本看不出來有多少差異,所以也沒發現這來的不是匈奴人。

“匈奴蠻夷還有五十里,郡守大人在此讓百姓速速進城吧。本將軍要親自領兵去會一會這匈奴蠻夷。”小翁仲眼中射出一抹嗜殺的光芒嗡聲道。

“翁將軍,匈奴蠻夷可是有二十萬騎,我等還是堅守郡城。以郡城之城高牆堅,以我大秦兵械之利,定能讓匈奴蠻夷歃血而歸。”

郡守聽到小翁仲要出去正面跟匈奴對戰連忙好聲相勸,身高也不矮的郡守在身長逾丈、膀大腰圓如同鐵塔般的小翁仲身前卻彷彿一個小孩。

“郡守大人,某父昔日以三千精騎大敗十餘萬羌月之兵,仲蒙陛下天恩,得承父位,此次當再顯我大秦之兵威。讓這等蠻夷永懼我大秦強兵。”小翁仲說完轉身下城。

郡守伸出手嘴巴張了張卻最終頹然的將手放下,不再言語。

……

郡守和小翁仲並不知道這來的正是他父親的手下敗將月氏大軍。

月氏自十幾年前羌月十餘萬聯軍被老翁仲打的大敗之後,老翁仲就被羌月兩族視爲天神一般的人物,十餘年沒有再敢東進攻打過大秦,倒是跟匈奴常有摩擦廝殺。

須卜跋頁帶着冒頓的令箭在十七日趕到了月氏族中,將冒頓的話原封不動的轉告了月氏族長。

早在須卜跋頁來之前,匈奴剛剛準備南下時,冒頓就已經派人跟月氏聯繫過。而此刻身爲冒頓親衛萬騎長的須卜跋頁親自帶着冒頓令箭前來送信,月氏族長沒有猶豫即刻就召集族中大半兵馬直奔隴西而來。

月氏之所以答應冒頓東進隴西,不僅僅是因爲冒頓許選的重利,更重要的是先前傳信時候冒頓用天神發誓告訴月氏族長翁仲已死,加上如今的重利,才使得月氏族長最終下定決心配合匈奴出兵東進。

離狄道五十里外的曠野上,蹄聲如雷,大地震顫,黃土漫天。黑壓壓的無數月氏騎兵呼嘯着碾過黃土高原。

月氏一族有休密、雙靡、貴霜、胖頓、都密五部。此次月氏一共出動了五族中三分之二的兵卒,一共十萬餘騎,浩浩蕩蕩地直奔隴西郡治狄道而來。

而這五族中的貴霜部,就是後面在裡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建立起貴霜帝國的月氏部族。此時的月氏族長是休密部族的族長那修惡。

那修惡被數千親衛重重護衛駐馬在一處小山坡上,看着狂野中無數策馬狂奔的月氏騎兵,意氣風發的笑着問身後不遠處的須卜跋頁道:“來自大草原上的朋友,我月氏的孩兒們於你族相比如何?”

正在發愣的須卜跋頁聽到那修惡的話,連忙恭維道:“大族長族中勇士騎術精湛,我族當遠遠不及。秦人此次定是隻能望風而逃。”

“哈哈!”那修惡以及身邊的諸多親衛聽到須卜跋頁的話大笑起來,彷彿已經看到秦人奔走逃命的場景。

須卜跋頁看着不遠處大笑的那修惡,眼中露出一抹嘲諷。

PS:感謝峰雪愛無間兄弟的打賞。還要感謝投下推薦票的每位兄弟,多謝!

第79章 大秦尚坊第48章 馳援第267章 鶡仙兒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36章 你可以叫我孽!第111章 馮鬆第124章 姚敬第107章 以身爲餌第243章 召見第60章 困獸第61章 玄鳥出關第15章 恩同再造第37章 又見妖精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117章 黃縣第67章 科舉第102章 終章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36章 蠻夷亂第286章 惜第7章 子嗣第292章 相見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47章 黑衛,俸祿第125章 河西遇襲第129章 這纔是大秦?第27章 風起第237章 鑿穿第102章 你很好第251章 恩怨第124章 姚敬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16章 報復第87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三)第82章 騎兵神器第14章 咸陽第21章 宿命的對決第269章 冒頓蹤跡四十九章 羣臣抵京第94章 議政堂(下)第29章 圍殺第125章 河西遇襲第40章 蜀郡章程第58章 破法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第194章 前因後果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29章 所第73章 上蔡首戰第114章 王庚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228章 馮劫的怨念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92章 清明第31章 大軍西進第217章 四路大軍第42章 鞭責之爭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264章 教訓第134章 大軍回城第34章 戰陳縣(二)第278章 歸程第11章 帳中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58章 國殤(二)第19章 九品官制第202章 倒戈第281章 塞外的幽靈第256章 武鑲第287章 兩詔天下驚第250章 國醫館第21章 郎中劉邦第59章 虎賁(二)第303章 河內許莫負第219章 奇獸蟲爲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85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一)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2章 敗亡第8章 章邯歸心第39章 趙佗身死第46章 范增第201章 小產和急報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82章 武舉第200章 第二件寶物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157章 羅網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257章 再臨阿房宮第六十七章第85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一)第155章 平夷之變
第79章 大秦尚坊第48章 馳援第267章 鶡仙兒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12章 大秦皇家軍事學院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36章 你可以叫我孽!第111章 馮鬆第124章 姚敬第107章 以身爲餌第243章 召見第60章 困獸第61章 玄鳥出關第15章 恩同再造第37章 又見妖精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117章 黃縣第67章 科舉第102章 終章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36章 蠻夷亂第286章 惜第7章 子嗣第292章 相見第263章 那兩團凸起第47章 黑衛,俸祿第125章 河西遇襲第129章 這纔是大秦?第27章 風起第237章 鑿穿第102章 你很好第251章 恩怨第124章 姚敬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16章 報復第87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三)第82章 騎兵神器第14章 咸陽第21章 宿命的對決第269章 冒頓蹤跡四十九章 羣臣抵京第94章 議政堂(下)第29章 圍殺第125章 河西遇襲第40章 蜀郡章程第58章 破法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五十二章 項羽破營二第194章 前因後果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29章 所第73章 上蔡首戰第114章 王庚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228章 馮劫的怨念第259章 陡然爆發的戰鬥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92章 清明第31章 大軍西進第217章 四路大軍第42章 鞭責之爭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264章 教訓第134章 大軍回城第34章 戰陳縣(二)第278章 歸程第11章 帳中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58章 國殤(二)第19章 九品官制第202章 倒戈第281章 塞外的幽靈第256章 武鑲第287章 兩詔天下驚第250章 國醫館第21章 郎中劉邦第59章 虎賁(二)第303章 河內許莫負第219章 奇獸蟲爲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85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一)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2章 敗亡第8章 章邯歸心第39章 趙佗身死第46章 范增第201章 小產和急報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82章 武舉第200章 第二件寶物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157章 羅網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257章 再臨阿房宮第六十七章第85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一)第155章 平夷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