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王綰

人活一世,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無法避免也是最終的歸宿。在這個過程中,所謂輸贏,只是每個人這一生在行走過程中看到的風景不同而已,並無其他。

看着巍峨肅立氣象萬千的咸陽宮正殿,看着咸陽宮正殿下方兩邊玉階上僅有的幾張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看着巨大廣場上那十二座傳說的金人,看着廣場四周一眼望不到邊際的洶涌人潮,滿頭華髮、枯瘦如柴、行將入土的王綰禁不住老淚縱橫。

二十年了!

整整二十年了,人這一生,又能有幾個二十年?

王綰以爲自己這一生,終將會同自己那日薄西山的王氏一族一族般,在王氏一族悄無聲息的湮滅之前無聲無息的死去,沒有任何人知道。

他更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能有一天再次活着站上這魂牽夢繞的咸陽宮正殿,再次活着出現在大秦文武面前,再次活着出現在大秦百姓的視線內。

王巖偷偷瞅了一眼胡亥,低聲在愣愣失神的王綰耳邊低語了兩句,王綰才如夢初醒,胡亂抹了把眼中的老淚,掙脫王巖攙扶的手臂,小心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袍服之後,五體投地的朝着負手而立的胡亥大禮參拜下去。

“下臣王綰拜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綰身上的爵位依然是大庶長,雖然從他自丞相位退下就沒有了任何官職,但是這爵位在胡亥沒有改革官制之前可是大秦官職高低的標準,到如今雖說意義已經不大,但是此刻王綰稱下臣卻是沒錯的。

胡亥能夠理解王綰此刻複雜的心情。

從人生的最巔峰一遭跌落谷底,從此二十年不得翻身,這蹉跎的二十年又有幾個人能夠忍受?

“老愛卿平身吧!”

這是胡亥第一次見到王綰,從王庚口中他早在三天前就已經知道王綰還活着。在意料之外,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但是讓胡亥沒有想到的是王綰已經蒼老若斯。

溝壑密佈的耷拉臉皮上,一塊塊帶着異樣顏色的老年斑異常的醒目。甚至在王綰的手背上胡亥也同樣看到了那一塊塊青苔般大小的老年斑。

在這個時代,如此多的老年斑出現在王綰的身上,胡亥知道,王綰身上的老年斑即便不癌變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

對王綰其人,在原本的歷史上介紹的並不多,唯一有所記載的應該是司馬遷的《始皇本紀》中曾經提過幾點。對這位在帝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的實際貢獻,因守成多於進取而被始皇帝直接拿掉丞相位的大秦丞相,在史書中再沒有任何的記載。甚至連生卒之年都沒有。

只有胡亥清楚,在始皇帝一波波的壓榨大秦有限的戰爭潛力而瘋狂的南征北戰時,能夠將關中之地玩轉,有條不紊的提供大軍征戰所需的糧草、兵卒、兵械等等,就不能說王綰沒有任何建樹。對大秦沒有任何的功勞。

也許始皇帝當日同樣也明白這一點,而爲了最終推行郡縣制取代分封制,並堵住大秦羣臣的悠悠之口,始皇帝選擇了直接拿時任大秦丞相、並堅決主張大秦沿襲周制採用分封制以安天下的王綰作爲替罪羊,震懾羣臣。

這也許就是爲何王綰雖然被剝奪丞相位,卻始終保留大庶長爵位並還能活到今天的緣故了。

王綰不是沒有才能,也不是對大秦沒有任何的貢獻。只是,他在錯誤的時間做出了錯誤的選擇,而始皇帝又需要在正確的時間找到一個足夠的分量的“雞”,然後殺給“猴”看。

這個時候顯然不適合胡亥跟王綰敘舊,因爲吉時已到。

古樸的黃鐘大呂之聲從咸陽宮廣場一側奏起,這是滄桑的老秦音符,是一輩輩的老秦人與天鬥與地鬥與人斗的真實寫照。

胡亥對着起身的王綰點點頭,然後緩步沿着長長的玉階朝下行去。

王巖則是攙扶這王綰跟隨在胡亥身側,當然他們走的不可能是玉階中間的皇帝御道,而是兩邊的臣子臺階。

大秦羣臣,無數的咸陽世家貴族們看着蹣跚行走的王綰心中複雜之極。皇帝到底在想什麼?沒有人知道。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一點,從今天開始,哦,不對,是從王綰之子王庚被皇帝下詔直接擢升爲內史的那一刻起,王綰一族已經正式的開始宣告迴歸了。

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是在皇帝一念之間而已。

一念生,可以將一個風光世家從巔峰打入地獄;一念滅,也同樣也可以讓墜入地獄的落魄家門瞬間成爲舉足輕重的權貴。

王綰同樣也是第一次見到胡亥。在王綰還是丞相的時候,胡亥那個時候還未曾出生。今天他能夠出現在這國殤日的大祭上,也是胡亥的要求。

王倌一族雖然在二十年的時間種一直低調到不能再低調,甚至連咸陽的世家貴族們都差點忘記了還有這麼一家曾經顯赫無比的家族,但是並不代表王綰就從來沒有關注過大秦的局勢。相反,王綰比任何都要關注。

在頭十年,王綰關注的是始皇帝和李斯主導的郡縣制如何導致天下大亂,後十年,王綰逐漸看明白了一些事情,關注的卻是大秦如何能夠在風雨飄搖中繼續延續下去。

就在大秦即將傾覆之際,眼前這個年輕的皇帝一夜之間站了起來,秋風掃落葉之勢將大秦從風雨飄搖引向可見的昌盛,讓王綰早就對胡亥生出了幾分好奇。

王綰用了十年時間,去想明白他同李斯之間的恩怨情仇。卻只不過是胡亥讓龍衛府的人帶給王綰的一席所謂人生輸贏的對白。

自己用了十年時間纔想明白的道理,卻被一個年不過二十的年輕人到處了箇中真諦,怎能不讓王綰驚訝?更重要的是,這個人還是如今的大秦皇帝。

從剛剛同胡亥對視的那一眼中,早已經看透世間百態的王綰,無端的生出幾分知音之感。

看着御道上緩步而行的年輕皇帝,聽着滄桑的秦樂,王綰沉寂了二十年的心臟逐漸開始跳躍,當年的種種一幕幕在王綰眼前浮現,王綰髮現自己蒼老殘破的身軀正在被緩緩注入自己已經好多年沒有感受到的活力,讓他幾難自以。

第50章 大營遭襲第19章 劉邦來了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220章 尚坊禁地第75章 江東亂(一)第45章 淮河兩岸第12章 亂起第14章 大秦勳章第25章 三省第204章 鬼谷座下第65章 蒙毅北上第83章 項羽求親第265章 陰陽一派,鄒嫣月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46章 黑冰臺第71章 信仰第32章 咸陽動第82章 武舉第77章 江東亂(三)第269章 冒頓蹤跡第251章 恩怨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外篇二第23章 騰蛇軍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第13章 疾行第166章 用意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132章 居心叵測第75章 江東亂(一)第15章 大秦足球第36章 蠻夷亂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14章 咸陽第135章 德妃宮第49章 壽春易手第128章 一觸即潰三十一章 破局第12章 亂起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29章 罪己三詔第37章 玄武軍!第195章 精忠報國第200章 第二件寶物第51章 灞宮第13章 疾行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149章 撤兵第184章 千古一相之死第1章 秦風第40章 番禺城第153章 你幫我殺秦皇好不好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97章 夜犒九原軍(一)第18章 韓信?第270章 報院第285章 見呂雉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105章 震懾!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92章 清明第63章 李斯理政第250章 國醫館第3章 毒計成第217章 四路大軍第83章 項羽求親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71章 大秦二世元年六月初一第4章 反對第200章 成軍第48章 號角蒼茫第292章 相見第18章 壽春之戰第153章 大軍進城第58章 破法第192章 展望第70章 兩相分道第161章 祭天第139章 血與火的戰場第75章 江東亂(一)第197章 伊婭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294章 灞宮陰陽第88章 曹參第49章 廣場之上第213章 太原郡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233章 戰(二)第60章 虎賁(三)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228章 馮劫的怨念第10章 毀車第5章 螳螂捕蟬
第50章 大營遭襲第19章 劉邦來了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220章 尚坊禁地第75章 江東亂(一)第45章 淮河兩岸第12章 亂起第14章 大秦勳章第25章 三省第204章 鬼谷座下第65章 蒙毅北上第83章 項羽求親第265章 陰陽一派,鄒嫣月第119章 感謝陛下!第46章 黑冰臺第71章 信仰第32章 咸陽動第82章 武舉第77章 江東亂(三)第269章 冒頓蹤跡第251章 恩怨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外篇二第23章 騰蛇軍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第13章 疾行第166章 用意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132章 居心叵測第75章 江東亂(一)第15章 大秦足球第36章 蠻夷亂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14章 咸陽第135章 德妃宮第49章 壽春易手第128章 一觸即潰三十一章 破局第12章 亂起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29章 罪己三詔第37章 玄武軍!第195章 精忠報國第200章 第二件寶物第51章 灞宮第13章 疾行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149章 撤兵第184章 千古一相之死第1章 秦風第40章 番禺城第153章 你幫我殺秦皇好不好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97章 夜犒九原軍(一)第18章 韓信?第270章 報院第285章 見呂雉第178章 刺殺連連第105章 震懾!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92章 清明第63章 李斯理政第250章 國醫館第3章 毒計成第217章 四路大軍第83章 項羽求親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71章 大秦二世元年六月初一第4章 反對第200章 成軍第48章 號角蒼茫第292章 相見第18章 壽春之戰第153章 大軍進城第58章 破法第192章 展望第70章 兩相分道第161章 祭天第139章 血與火的戰場第75章 江東亂(一)第197章 伊婭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294章 灞宮陰陽第88章 曹參第49章 廣場之上第213章 太原郡第50章 悲憤的冒頓第233章 戰(二)第60章 虎賁(三)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228章 馮劫的怨念第10章 毀車第5章 螳螂捕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