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省

雖然早在胡亥下詔解除皇族子弟不得從政入伍的限制之後,大秦朝野上下對嬴氏一族進入朝堂已經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皇帝的步子竟然邁的如此之大。

統共六部,除各部尚書外,當屬各部左右侍郎的權柄最重。雖然皇帝對各部的職能劃分的極爲明確,但是任誰都看的出,既然同丞相一職一樣分了左右侍郎,那麼左侍郎顯然要比右侍郎的地位要高上那麼一籌。

更爲蹊蹺的是,吏部左右侍郎是唯一一個沒有明確劃分權責的。而吏部的職能偏偏又掌握着大秦全國所有文官的升遷和考課之責。

好吧,嬴氏皇族參政是勢不可擋,畢竟這天下這大秦都是嬴氏一族的,這沒有什麼好說的。但是陳有光這樣一個小小的縣令能夠一躍成爲吏部右侍郎,如果沒有皇帝的支持又怎麼可能?

更何況陳有光這樣一個從御史貶謫爲郡丞又被貶謫爲縣令的人物,在御史府乃至大秦朝堂上還是有很多人都知道各中故事的。

被已故左丞相李斯給生生的貶謫成縣令的麼。

只是,顯然如今這陳有光不知道祖墳上是不是冒了青煙了,竟然不知道怎麼弄的抱上了皇帝的大腿。一躍直入朝廷中樞,成爲吏部三品右侍郎,掌控無數大秦官吏的生殺大權啊。

雖然說吏部只能對四品以下的文官有升遷、調度之權。但是要知道,既然是九品官制。那麼顯然很多人都要從最底下慢慢往上爬,升不到六品,怎麼到五品?不到五品又怎麼到四品?當然,皇帝恩澤直接擢升那又是另一回事,但是又有多少人有那個命?

成武一戰,即便到如今,大秦朝堂上除三公九卿等一干重臣外,實在是沒有多少人知道。

如果羣臣們知道皇帝在成武碰到的陳有光,也許就不會這樣驚訝了。

在胡亥最初提出由陳有光升任吏部右侍郎的時候,並沒有遭遇想像中的反對。陳有光的名聲。在大秦朝堂上還是很多人都有耳聞的。

雖然陳有光不屬於馮去疾一系的官員,但是他是御史,而那個時候馮劫是御史大夫,所以在陳有光彈劾李斯的時候,所有人依然將陳有光看做了是馮去疾的馬前卒。

殊不知,陳有光根本就是個無黨派人士。他之所以彈劾李斯,完全是他個人的原因,而不是其他。

正直的人即便政見不合,同樣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正如陳有光。

更何況吏部尚書是蒙毅。吏部不出意料顯然將會是蒙氏一族把持,不說陳有光。就說左侍郎嬴良,那可是實打實的皇族中人。

皇帝顯然是讓嬴良進入吏部不說牽制最少也是平衡蒙毅,以防吏部真的成了蒙氏一族的後花園。

不用陳有光的話,無論是誰就任這個吏部右侍郎,顯然都會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何不送個順水人情,讓陳有光進去攪合攪合?說不定還能渾水摸魚。

各個都是老奸巨猾之輩,知道什麼時候該爭,什麼時候不該爭。

有嬴良,再加上陳有光。那麼吏部蒙毅行事多多少少就要有顧忌的多。這對大家都好。

胡亥倒沒有想那麼多。他只知道陳有光敢直言,敢直諫。這樣一個人,本該是進入御史府,但是吏部僅僅有嬴良一個人的話,胡亥又擔心蒙毅爲了遷就嬴良,導致大批的皇族紈絝進入大秦朝堂,這就同自己的本意相差甚遠了。

而有了陳有光這樣一個釘子在。不管是蒙毅還是嬴良,想要行事至少都要先過陳有光這一關。

這也是胡亥爲什麼獨獨沒有給吏部的左右侍郎劃分權責的原因所在了。

片刻之後,王巖覺得羣臣消化的差不多了,拿起身後宦官捧着的第二道詔令開始宣讀起來。

其實殿中羣臣也一直都在等着後面的詔令。因爲還有四個府沒有出現,哦對了,還有國尉府。沒有人認爲皇帝會將丞相府留下。畢竟六部已經將丞相府所有的職能都剝奪的一乾二淨了。

如果丞相府不動的話,那麼皇帝是要將丞相至於何地?

顯然,後面的纔是重頭戲。

“裁撤左右丞相府,國尉府。建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右丞相李由以丞相位統中書省諸事,掌擬陛下詔令,發放門下省。中書省設侍郎一名,五大夫蒙諫爲中書侍郎。中書侍郎下中書舍人三人。

左丞相馮去疾以丞相位統門下省諸事,掌朝臣諸郡奏章,附批以奏陛下,審中書諸般詔令,如認不當,可封還、駁正。門下省設侍郎一名,原御史中丞侯放遷任門下侍郎。門下侍郎下給事中三人。

太師尉繚以太師位掌尚書省諸事,掌六部,行中書、門下詔令,行朝廷政令。尚書省設左右僕射兩名,僕射下設左右丞兩名、左右司郎中兩名、左右員外郎兩名。左右僕射空置。其餘左右丞、司郎中、員外郎等六名官吏由太師尉繚自行遴選擢升調任。

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六部控天下諸事。此乃三省六部,望諸位愛卿勿負朕望,爲大秦,爲社稷,爲天下百姓,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秦二世二年八月初一日。”

“臣等遵旨,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應羣臣強壓下心中的震驚,齊齊齊聲高呼應道。

左右丞相府果然盡皆被裁撤。兩位丞相,一位有了擬詔之權,另一位更是能夠直接參閱原本只能由皇帝才能做的事情,批閱奏章。雖然只是附批,但是那已經是莫大的恩寵了。

太師尉繚,更是直接統管朝中六大部。這種信任已經讓所有人眼睛都綠掉了。

批閱奏章、擬詔等等一系列的權力似乎皇帝都下放給了三省乃至六部,那麼皇帝還做什麼?皇帝這是要做什麼?這是殿中一干羣臣聽完這詔令之後首先想到的問題。

三省六部,在還沒有真正的施行前,大秦的一干朝臣們還沒有看到三省互相掣肘這一點上,但是估計用不了多久,當三省六部盡皆運作起來,那個時候所有人都會明白鬍亥到底想要做什麼。

當然,也許三省六部並不是最好的,但是胡亥如今只能先用着,然後一點點摸索,找尋出更適合大秦的制度。所以纔會有馮去疾、李由、尉繚三人分別以各自的官位統三省諸事。

如此行事,加上三人官職本就未進行任何變動的情況。所以胡亥隨時可以對三省進行調動。是裁撤還是加權,在六部完善的情況下,對大秦整體的影響都不會太大。

、、、、、、、

!

!!!!

熱門推薦:

第23章 騰蛇軍第251章 恩怨第254章 抉擇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101章 前軍亡第68章 短兵相接第208章 殺之!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65章 蒙毅北上第210章 鶡冠子第257章 人心第22章 悍然進攻第112章 號角長鳴鼓聲急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164章 法治第227章 大秦必勝第148章 壽春來使第254章 全滅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138章 戰鼓起第151章 蒙恬到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87章 項梁北上第122章 秦人?第9章 黃雀現(下)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166章 用意第58章 破法第208章 殺之!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60章 困獸第95章 她認識我?第144章 人禍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89章 韓信領軍第160章 正心堂第263章 皇家醫館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26章 倚老賣老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38章 初見蒙恬蒙毅第96章 南海趙佗第279章 召見劉邦第286章 惜第82章 騎兵神器第184章 千古一相之死第251章 恩怨第207章 左庶長武綺蘭第70章 嬴樂康第79章 稷下學宮第255章 再戰第73章 英烈入塔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262章 神秘女子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14章 覆滅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56章 搶灘登陸第16章 王離來信第六十七章第245章 選擇第50章 鞭責第32章 敗亡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32章 敗亡第50章 鞭責第96章 菏澤故道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87章 項梁北上第222章 追逐第52章 十六尉第116章 弩殺第20章 百家和大秦帝國第60章 虎賁(三)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2章 大秦版美女小護士第33章 紅樓之中第159章 到咸陽第35章 變故生第30章 納妃第247章 引路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78章 通信之法第156章 重頭戲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1章 石鐵頭第137章 投石機第109章 來自茫茫大秦的邂逅第142章 猛翁仲第254章 抉擇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41章 三棟小樓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152章 故人之後第27章 兩追兩逃第12章 接陣
第23章 騰蛇軍第251章 恩怨第254章 抉擇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101章 前軍亡第68章 短兵相接第208章 殺之!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65章 蒙毅北上第210章 鶡冠子第257章 人心第22章 悍然進攻第112章 號角長鳴鼓聲急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164章 法治第227章 大秦必勝第148章 壽春來使第254章 全滅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138章 戰鼓起第151章 蒙恬到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87章 項梁北上第122章 秦人?第9章 黃雀現(下)第184章 將星璀璨第166章 用意第58章 破法第208章 殺之!第274章 雨夜殺意濃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60章 困獸第95章 她認識我?第144章 人禍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89章 韓信領軍第160章 正心堂第263章 皇家醫館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26章 倚老賣老第194章 阿房宮大宴(二)第38章 初見蒙恬蒙毅第96章 南海趙佗第279章 召見劉邦第286章 惜第82章 騎兵神器第184章 千古一相之死第251章 恩怨第207章 左庶長武綺蘭第70章 嬴樂康第79章 稷下學宮第255章 再戰第73章 英烈入塔第182章 浮出水面第262章 神秘女子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14章 覆滅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56章 搶灘登陸第16章 王離來信第六十七章第245章 選擇第50章 鞭責第32章 敗亡第183章 君臣之誼第32章 敗亡第50章 鞭責第96章 菏澤故道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87章 項梁北上第222章 追逐第52章 十六尉第116章 弩殺第20章 百家和大秦帝國第60章 虎賁(三)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2章 大秦版美女小護士第33章 紅樓之中第159章 到咸陽第35章 變故生第30章 納妃第247章 引路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78章 通信之法第156章 重頭戲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1章 石鐵頭第137章 投石機第109章 來自茫茫大秦的邂逅第142章 猛翁仲第254章 抉擇第301章 混混白沙第41章 三棟小樓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152章 故人之後第27章 兩追兩逃第12章 接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