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兵分三路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六日。

太陽漸漸西移,最終緩緩隱沒在天際盡頭。無邊的黑暗開始籠罩整個大地,如女子柳眉般的彎彎細月揮灑下淡淡的月光。

今夜,似乎連茫茫蒼穹中的無數繁星都知道會是一個充滿着殺戮和血色的夜晚,都悄悄隱沒在高高的蒼穹中,不敢偷看。

今夜,本該是一個靜謐的秋夜,本該是萬狼狩獵捕食的夜晚。但是,卻被如雷的似乎響徹整個大草原的馬蹄轟鳴聲所擾亂。

大秦九原郡和雲中郡交界的那方圓百餘里。無數支火把如同蒼穹上的繁星掉落人間,點綴在被無盡黑暗籠罩的蒼茫曠野上。

方圓百餘里的範圍內,所有狼羣盡皆屏住呼吸看着一波波舉着火把呼嘯着奔馳而過的騎着四條腿食物的人羣,泛着幽藍光芒的狼眼中露出兇厲而又夾雜着無奈和疑惑的狼光。

黑夜,是上天賜給狼羣的最好禮物。而大草原上的黑夜,更是所有狼羣狂歡的時刻。但是今夜,那一羣羣舉着讓狼羣厭惡和恐懼的熊熊火把的兩條腿的生物騎着四條腿食物的東西給打亂了。

雖然很想衝上去撕裂這些可惡的傢伙,但是那熊熊燃燒的火把卻讓所有的狼不敢輕舉妄動,只能蹲伏在草叢中憤恨的看着一波波的食物在那肆意的奔馳着。

有運氣不好的狼兄弟,才露出身形,就被這些舉着火把的食物給用那種能發出奇怪嗡鳴聲響的物事給射成了偉大的狼最爲討厭的一種食物。

那種食物。在人類的世界中有一個很形象的名字,刺蝟。

如果說五十支九原軍騎兵千人隊是天上掉落的繁星用來點綴大草原的話,那麼蒙恬的中軍就是那從天上墜落到大地上的銀河。橫亙在大草原之上。延綿數十里。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從半空中看下去,就會發現,漆黑的曠野上除了有數十支在迅速移動的小星系外。四團要大上許多的星系同一團巨大的火龍同樣在快速的朝前移動着。

除了蒙恬那條橫亙在草原上的龐大火龍外,辛勝的五萬隴西軍同另外三團小星呈一個棱形。而這個棱形依然在快速的擴大着。

最突出的三個點,在分別朝着北東西三方移動着,移動的同時又有同時朝着北方奔逃的趨勢。而辛勝的隴西軍卻是僅僅跟着最前方的那團在追尋着。

另外的數十支小型火龍,則是紛紛交叉在這棱形中間,除了落在最後方的辛勝那五萬隴西軍外,其餘的小火龍都在奔馳了一段時間之後,迅速的接近着棱形最爲突出的三個點。

而在遙遠的雲中郡深處。一條稍小一些的火龍正從東向西快速的奔馳着,這條火龍如果繼續前行,將會同奔向東北方向的那團大上不少的火龍交叉而過,當然最大的可能是相撞。

畢竟萬籟俱寂的深夜,只要接近十餘里,數萬匹戰馬奔馳的聲音就清晰可聞。不管爲了什麼考慮,王乾都會靠過去查探一番是不是自己人。

顯然。跟在最後面的是辛勝的五萬隴西軍,而朝着東西北三方逃竄的火龍則是匈奴騎兵。從雲中郡深處由東往西而來的則是王乾的兩萬朱雀軍了。

數十支小火龍漸漸接近了那三團正在瘋狂奔逃的巨大的火龍。

嘭!

一條帶着無數晶亮火星的粗大火柱從被黑夜完全籠罩的平原上騰空而起。無數還在發着劈哩啪啦聲響的火星爭先恐後的想要破空離去,越升越高。漸漸如同一跟意欲連接蒼穹的接天金柱。

這金柱,數十里外清晰可見。

看到這條在漆黑的夜空中突然顯現的火柱,隴西軍和三十餘萬跟在蒙恬身邊的騎兵同時一陣騷動。終於發現了冒頓的蹤跡嗎?

而處在三十餘萬大軍中的蒙恬看到這火柱卻是身子一震。

是在西方!

不是在北方!

冒頓不從北方逃。難道還想要殺個回馬槍不成?

大軍追擊冒頓的時候,距離冒頓退往雲中方向已經足足有兩個多時辰,這個時間已經足夠冒頓跑出百里之外了。雖然是戰馬都會疲累,但是追擊的秦軍以及東胡人的戰馬同樣也會疲累。

再加上天黑,到最後大軍只能依着騎兵奔馳留下的蹤跡前來追蹤。只是任誰都沒有想到冒頓竟然不知不覺間跑到了西邊。

這個距離似乎並沒有拉開秦軍多遠啊。

蒙恬心中的亦或還未消去,緊接着,又是一道通天的火柱騰空而起,而這一次火柱出現的方向卻是在東方。這還不算完。

就在大軍看到這又一條火柱騷動更加明顯的時候,緊接着第三道通天的火柱再次出現在廣袤的曠野之上,而這次卻是出現在北方。

三道火柱,猶如三根通天的金紅色柱子,矗立在天地之間。

北方的火柱距離蒙恬最爲遙遠,目測足足有近百餘里。距離辛勝的隴西軍也有六七十里之遙。西方和東方的兩道火柱卻是距離隴西軍最近,不到五十里之遙,距離蒙恬看樣子也是有六七十里。

三道火柱,不可能是匈奴人點起來的,只能是四散開來探查冒頓匈奴騎兵蹤跡的九原軍精騎點起來向跟在後方的蒙恬報告匈奴人蹤跡的。

冒頓果然分兵了!而且一分就是三路!蒙恬微微皺眉。

冒頓分兵再蒙恬看來是最好的選擇,只要冒頓不是腦袋進水了,在明知道秦軍解決掉東胡人之後定然會追擊而來的情況下,分兵纔能有逃出昇天的機會。

只是不知道冒頓知道不知道東胡人不僅沒有同秦軍廝殺,反而選擇投靠了大秦呢?還有就是,冒頓就一定是在這三路匈奴大軍中的一路嗎?

亦或者是這三路大軍都是冒頓用來掩人耳目迷惑秦軍從而方便自己逃跑的招數呢?蒙恬大腦中在飛快的思索着,口中卻接連下達了命令。

“朱雀軍聽令,即刻派出所有斥候,每人雙馬搜索方圓兩百里內還有無匈奴蠻夷蹤跡!一旦發現匈奴人蹤跡即刻點火稟報!同時着人去傳令隴西將軍辛將軍,命他即刻飛馬趕上往北逃竄的那一路匈奴蠻夷,擊潰之後即刻趕往東路支援。”

“喏!”

“莫乎爾聽令,命你挑選一員東胡得力大將領東胡十萬騎兵即刻前往追擊東方那一路匈奴蠻夷。一旦追上,不必死命搏殺,只需纏住匈奴人即刻。隨後大軍自有援軍前去相助爾等!切記,一定要纏住匈奴蠻夷,不可放走一卒一馬。”

蒙恬緊緊盯着莫乎爾道。

旁邊自然有會說東胡話的翻譯將蒙恬的軍令講給莫乎爾聽。聽到翻譯結結巴巴的話語,莫乎爾學着朱雀軍兵卒的樣子,在馬上對着蒙恬躬身一禮恭謹的道了一聲“遵命!”。

“速速去安排,本將親自領着朱雀軍以及爾等前去追擊西路匈奴騎兵。”

“遵命!”

隨着一道道命令下達,蒙恬的三十餘萬中軍瞬間分成兩路,十萬東胡騎兵嘶吼着抽打着胯下的戰馬朝着東路的匈奴騎兵追趕而去。

蒙恬卻是領着二十餘萬的朱雀軍和東胡人的聯軍朝着西路趕去。

雖然不擔心莫乎爾給自己玩陰的,但是蒙恬依然做了一手準備,將十餘萬東胡騎兵帶着身邊,包括莫乎爾也留在自己身邊,有五萬朱雀軍在,即便東胡人真的想陰自己,蒙恬也有把握全身而退。當然,這只是蒙恬一貫謹慎的性格使然,從哪看東胡人也沒有理由這樣做。

十萬東胡騎兵單獨追擊東路的匈奴騎兵,以東胡人垃圾的戰力,蒙恬不認爲他們能夠真的打贏那一路匈奴騎兵,更何況根本不知道那一路匈奴騎兵到底有多少人。而且還不能給東胡人留下自己也在同冒頓一樣存着消耗東胡人兵力的想法,因此蒙恬纔會說讓十萬前往東路追擊的東胡人不必搏命廝殺,只需要纏住那一路匈奴騎兵就行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隴西軍應該能夠最先解決戰鬥。雖然隴西軍在大秦的名聲因爲曾經的主將李信輕敵滅楚失敗而不太好,但是蒙恬卻是深知臥薪嚐膽的隴西軍的戰力。

更何況還是辛勝領軍!

當然,最主要的是王乾那兩萬進入雲中郡的朱雀軍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定然也能看到九原軍點燃的火柱。王乾領軍如何蒙恬並不清楚,但是哪裡遠哪裡近想來王乾還是明白的。

不管他知道不知道那裡有匈奴人,但是在看到三道突然亮起的火柱也會明白是怎麼回事。王乾,纔是蒙恬口中前去支援東胡那殺往東路的十萬騎兵的大軍。命令辛勝滅掉北路匈奴騎兵之後前往東胡支援,只不過是爲了保險起見而已。

三路火龍飛速的朝着點燃三道火柱的地方奔馳而去,震天的馬蹄轟鳴聲響徹整個大草原。

三道火柱一直在那燃燒着,匈奴人卻是沒有選擇去將這三道火柱熄滅,顯然此刻的匈奴人很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在抓緊時間亡命的逃竄。

雲中郡!

王乾確實如蒙恬所想的那般,看到了那騰空而起的三道火柱!(未完待續。。)

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91章 高調和低調第144章 人禍第19章 九品官制第59章 虎賁(二)第137章 投石機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22章 妖精第37章 玄武軍!第11章 迎戰第134章 大軍回城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219章 奇獸蟲爲第20章 秦典第61章 操練第76章 張蒼,麗妃,騎士第172章 六國後宮第100章 《兵律》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148章 樊雨,秦天第49章 壽春易手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52章 十六尉第245章 選擇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105章 震懾!第253章 被動第14章 咸陽第73章 英烈入塔第78章 詭局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28章 羣臣定計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276章 格爾木草原第25章 末路第32章 咸陽動第43章 腄縣第168章 半途而廢第238章 劍指西南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47章 黑衛,俸祿第31章 咸陽燃燒的八卦之火第96章 東北來信第298章 無解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26章 浜拓死第278章 歸程第53章 天下郡守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47章 黑衛,俸祿第114章 老秦再聚第181章 因愛癲狂第45章 尉繚病危第14章 咸陽第46章 范增第192章 長史司馬欣第136章 水患第13章 疾行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第54章 糧草被焚第200章 成軍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296章 是誰?第42章 自責第277章 隔閡盡消第46章 范增第201章 小產和急報第8章 章邯歸心第65章 對錯第3章 流言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78章 流言第224章 告老第104章 利器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67章 科舉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45章 土地之議(三)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6章 夜宿何宮第64章 韓信升官(二)第81章 大秦尚坊(三)第8章 二世新政第158章 回返第227章 大秦必勝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65章 對錯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30章 決死第67章 科舉第九十五章第152章 故人之後第200章 第二件寶物
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91章 高調和低調第144章 人禍第19章 九品官制第59章 虎賁(二)第137章 投石機第105章 這是忠告!第22章 妖精第37章 玄武軍!第11章 迎戰第134章 大軍回城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219章 奇獸蟲爲第20章 秦典第61章 操練第76章 張蒼,麗妃,騎士第172章 六國後宮第100章 《兵律》第20章 城下變幻大王旗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148章 樊雨,秦天第49章 壽春易手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52章 十六尉第245章 選擇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105章 震懾!第253章 被動第14章 咸陽第73章 英烈入塔第78章 詭局第180章 第三方勢力第28章 羣臣定計第31章 鏡花水月爾第276章 格爾木草原第25章 末路第32章 咸陽動第43章 腄縣第168章 半途而廢第238章 劍指西南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47章 黑衛,俸祿第31章 咸陽燃燒的八卦之火第96章 東北來信第298章 無解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106章 忙碌的五月第26章 浜拓死第278章 歸程第53章 天下郡守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47章 黑衛,俸祿第114章 老秦再聚第181章 因愛癲狂第45章 尉繚病危第14章 咸陽第46章 范增第192章 長史司馬欣第136章 水患第13章 疾行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第54章 糧草被焚第200章 成軍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296章 是誰?第42章 自責第277章 隔閡盡消第46章 范增第201章 小產和急報第8章 章邯歸心第65章 對錯第3章 流言第131章 烏孫興衰第78章 流言第224章 告老第104章 利器第302章 武安君後人第67章 科舉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45章 土地之議(三)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6章 夜宿何宮第64章 韓信升官(二)第81章 大秦尚坊(三)第8章 二世新政第158章 回返第227章 大秦必勝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65章 對錯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30章 決死第67章 科舉第九十五章第152章 故人之後第200章 第二件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