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節 文物西遷準備

計何健的提議,範哈兒只是笑着安慰!“何兄不必憂慮,其實不管湖南的實業展如何,我們兩邊的合作都不會有問題。嗯其實湖南有幾個特色企業,尤其是像柳敏他們這樣的汽車專家,範某到還是真的非常期待他們去西南的。

頓了一頓,再補充一句:

“如果將來兩邊合作的好,範某還準備由西南地區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對湖南的實業和部分礦產業進行投資,幫助湖南進一步展自己工商業實力。”

湖南的工商業雖然不達,但是部分企業,卻還是很有投資意義的。尤其是湖南同樣礦產豐富,很多礦產更是西南地區所沒有或者不盛產、但又是工業展所必需的,所以範哈兒在考慮了一番後,就提出了這麼個建議。只是他並不是存了幾分單純幫助的心思,主耍還是爲了賺錢和賺資源。

而何健本幕正擔心雙方合作不夠緊密,現在一聽範哈兒的提議,只要雙方有更緊密合作的可能,卻是哪裡會不答應。

馬上就連連集頭:

“好,好!隨時歡迎西南聯盟的企業來湖南投資,呵呵,我回去就讓省政府出臺政策,肯定給予西南企業最大的優惠。”

心中盤算:就怕你不來,只要有些事情只要拉了你進來參與,到時就可以推你出去和老將爭奪了,這樣的好事我怎麼會不理解。

至於範哈兒參與湖南的礦產和企業開後,會不會把他架空,他到是不擔心。還有老蔣的國民政府存在,他們也想得到湖南的好處,範哈兒想要在湖南站穩腳跟。就只有和他這個省主席聯合。別無他途。

三家勢力中,國民政府最強,而西南聯盟和他的湖南政府則稍弱,現在想要不被最強的國民政府吃掉,就只有兩弱聯合對抗最強這麼一個選擇。

何健的政治鬥爭水平。其實還是比較不錯的,所以很快想出了這個。連弱敵強,自己居中得利的方法。

範哈兒本來在訂婚儀式結束後,按計劃是應該馬上返回西南的,但他卻還是有幾件事情沒有做。需要再停留幾天。

舊月底,他6續拜訪上海、南京等地的幾大博物館和藏書樓、文史館等檔案機構,甚至還讓上海市長吳鐵城和杜月笙等人出面作介紹,幫他邀約故宮博物院的院長馬衡,來華憋進行正式的會談。

八年抗戰,整個華東和華北,基本都落入日寇的鐵蹄之下。淪陷區大量的文物和文史檔案。都被破壞或者搶掠,雖然戰勝後,大部分都回歸到了國內,但還是有很大部分珍貴的國寶級古董和文史資料,在戰爭損毀,被某些侵略分子掠奪潛藏,在戰後根本無法讓它們迴歸。

這樣不可挽回的損失。範哈兒想盡量避免。所以就藉着這次來上海蔘加全運會的機會,6續拜訪了各大博物院和檔案館的負責人,和他們商量,是不是在時局不穩的時候,將部分館藏,提前遷移到西南這個中國的大後方去保存。

此時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已經不在北平故宮了,而是在上海,所以這也就方便了範哈兒進行對馬衡院長等人的約談。

愣年,月引日,山海關失陷後,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決定將故宮部分文物分批運往上海。第一批南運文搬,名箱從神武門廣場起運。至5月舊日運走文物封比,共幼箱又必包。其中,書畫功餘幅,瓷器7曲餘件。銅器、銅鏡、銅印璇餘件,玉器無數,文獻驕3箱,包括皇史窟和內府珍藏的清廷各部檔案,明清兩朝帝王實錄、起居注,以及太平天國的檔案史料等。還有《四庫全書》及各種善本、玄本,當時國內現最早的印刷品之一《陀羅尼經》五代刻本,國內最古老的石力“歧陽石鼓”文物抵滬後,在上海法租界亞爾培路(今陝西南路)的故宮博物院駐滬辦事處存放。吧4年故宮理事會通過在南京朝天宮旁修建永久保存庫,但直至,喲年八月才完工,隨後將存於上海的文物分瞅遷運至南京新庫房。

事實上除了故宮,這次北平文物南遷時,還附帶運出古物陳列所、領和園及國子監等地的其他文物共計。這些東西,毫無疑問同樣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此時不管是博物院院長馬衡,還是那些文物,都暫時在上海。

範哈兒這次的約談會面,主要見得就是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陪同他前來的,還有古物科科長的莊尚嚴,和馬院長的兒子丐彥祥。

馬衡,漸江部縣人,字叔平,別署無咎、凡將齋主人。金石學家,北京大學史學系教授。咄年。月,入故宮參加“清室善後委員會”清點清宮文物工作。喲年至噬年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馬彥祥,原名馬履,馬衡之子,戲劇家。

“馬院長,這次請幾位來,範某是有一件要事,想和博物院理事會的你們幾位商量。”範哈兒沒有客套,直接開

“如今華北形勢愈來愈嚴峻,日本屢屢挑釁,而國府卻是一再退縮,日人滅亡我中華之野心已經顯現。所以現在這個時候,範某認爲,存放於上海英、法租界的北平文物,已經非常不安全,急需從上海轉移走,不知道馬院長覺得如何?”

坐在範哈兒面前的馬衡父子,還有莊尚嚴科長,對於範哈兒這番,聽了後只是稍微驚訝而已。

上海的形勢不安全。他們當然是早已經看出來了的。

一二八事變後,上海的英法租界勢力大幅萎縮,反而是日本人的影響力空前膨脹,他們存放在租界區的文物,現在雖然還沒有什麼損失,但覬覦那些國寶的日本人,卻是從來沒有斷過,確實已經越來越不安全

不過對於這種現象。他們也不併不特別擔心。

“範將軍說的沒錯,上海確實已經不適合存放北平故宮和國子監等地的文物,所以我們已經在南京,修建了永久保存庫房。待明年竣工後,就會將文物轉技走。”馬衡院長很是感嘆的回覆。

不管是離開北平到上海,還是離開上海到南京,對於文物來說,每一次遷移都是一次很不安全的考驗。

上海、南京等地,其實對於日寇的入侵,已經有很多的預測。只是受限於時局認識,加上也還夢想國際調停之類,大家能預料的最壞結果,也就是南京被日寇兵臨城下而已。至於真正的亡國危機,時下也有很多人在說,但真正以防止亡國心態來做的準備,卻基本很少。在馬衡看來,文物只要在南京有了永久倉庫,就基本沒有問題。

“馬老,馬公子,還有莊科長,範某是軍人,可以就現在的中日實力,對生戰爭後可能出現情況,進行一些提前預判。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南京肯定會成爲抗日一線的主戰場,你們現在把文物存放在南京,就不作他想?到時候日軍不停在南京上空扔炸彈,你們認爲存放在庫房的文物還會安全麼?”範哈兒嚴肅的質問幾人。

真實歷史上,中國史上的國寶大遷移,實際是分南遷和西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南遷上海是在易培基老院長主持下進行的,準備工作始自啞年初,於,慣年2月5日夜裝車,2月6日起運至5月佔日。分鑰比次先後運抵上海,共計,暖刃箱(其中含替北平古物陳列所、太廟、頤和園、國子監代運代管筋箱)。存放在法租界內一所庫房。由於當時的戰火主要限於東三省境內,每次押運又有軍隊護衛,因此南遷可以說是在和平環境中較爲順利完成的。

叨年8月舊日,上海泓滬抗戰爆,南京危在旦夕,故宮南遷文物在故宮博物院理事會和馬衡的領導下,於南京淪陷前搶運出3批運往西南大後方。在押運人員名單中,馬彥祥赫然名列其中。當年那位馬副院長的公子馬彥祥,其實是反對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但時隔4年,他卻鬼使神差地甘冒戰火之險。參與到押運故宮文物西遷的行列之中,並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地完成了這趟護送國寶的使命。

“呵呵,範將軍,這事情,又哪裡是我們幾個人說了就能算的。”還未等馬衡院長作答。馬彥祥這位戲劇家,就代父作了回答:

“行政院前院長宋子文。早就下令在南京營建永久庫房和博物院,已經將以中央博物院的名義。收藏北平的這批文物。所以現在這批文物,連北遷回北平都做不到。更不要說離開南京去其他地方了。”

“現在形勢確實嚴峻。但我們想要有其他安排,就算不考慮政府方面的安排,理事會裡徐森玉副院長,其他如歐陽道達、那志良、吳玉障等各位,也不會輕易答應再動這批文物。畢竟,這些國寶,很多都是易碎易損壞,而一旦破壞則基本無法修復。”

古物科的莊科長,在摸不清範哈兒說這番話的目的前,也並沒有支持他的意思。只是顧慮到對方三省一區總指揮的身份,還是幫忙多解釋了幾句,以免引起這個大軍閥的憤怒。

“你們真覺得不能選擇其他更安全的地方?譬如說,西南地區?”範哈兒嚴肅追問。

“呵呵,除非戰爭馬上爆,否則,基本不大可能再次遷技國寶了。”博物院的幾位一致搖頭。

他們擔心,眼前這位軍閥可能也是和南遷時,部分覬覦國寶的軍閥一樣,僅僅是想將那些國寶奪到自己手中而已,並不是真想讓國寶好。

所以就算他們知道現在國寶放在南京和上海都不安全,他們也沒有想要另外遷到其他地方的意思。拒絕的時候。心中甚至很有一種自己表態非常崇高的感覺。反正不管國寶是落入誰手中,在南京的中央政府手中,肯定要比落存其他地方軍閥的手中要強。

“唉”你們啊!”範哈兒直搖頭,“真要等戰爭爆了,南京和上海離日軍這麼近,馬上就是第一線戰場,你們還想後撤文物,到時候來得及麼?”

看着對聯臘)人時,範哈兒很是有幾分不悅。歷史上”叨年“七七事變”後,戰爭全面爆,當時就已經來不及轉移走全部的文物,最後故宮的馬衡院長爲了國寶的安全。當即呈請選擇精品文物,先行搬往安全地區。經行政院覈准後,就以咕年參加倫敦藝展的田箱文物精華,連同初選後未送展的精品,另外再加選若干重要文物,一起裝入幼大箱,就在“八一三”泓滬戰役的次日,裝上招商局建國輪消長江到漢口。然後從武昌換乘粵漢鐵路火車運到長沙。借湖南大學圖書館暫存;之後因戰事轉劇,再在政府密令湘、桂、黔三省派軍護送下,分兩批搭乘卡車。從長沙經廣西桂林到貴州,等到兩批文物精華都運到貴陽時,已是,愣年元月。

當南京淪陷的時候,實際上還是有部分文物,沒有及時遷移走。

這樣的情況,範哈兒當然不願意看到。

而且因爲是臨戰才進行文物西遷工作,準備很不充分,在抗戰八年之中,文物多次險遭滅頂之災。例如當照多箱文物由重慶運往樂山途中暫存於宜賓沿江碼頭時,重慶以及宜賓上游的樂山和下游的滬縣都遭到敵人的狂轟濫炸,唯有宜賓倖免;長沙湖南大學圖書館在文物搬出後不到4個月就被炸燬;重慶的幾個倉庫在搬出後不到一個月,空房也被炸掉;從南鄭到成都時。存放在南鄭文廟的文物運出後網口天,文廟就遭敵機投下的7枚炸彈夷平。像這一類的奇蹟,簡直沒有法子解釋,當事人只是將其歸功於國家的福命了。

到是現在,範哈兒早已經在重慶,修建了幾個水泥穹頂結構的防空洞式永久倉庫,完全可以承接所有北平文物的儲放。

如今已經馬上就年了,現在開始準備西遷工作,其實剛剛好,差不多可以在一年時間裡。順利完成遷移,而不用擔心任何戰爭威脅。

不過對面幾個傢伙,明顯是不信任自己,範哈兒只要苦笑着說出底線:

“好吧,幾位,我也不瞞你們,實際上考慮到戰爭隨時有可能爆,範某已經提前在重慶,修建了幾個防空洞,可以作爲永久倉庫,暫時存放各種文物古董。本來這次見你們,是想說服你們,馬上就開姑父物西遷工作,但現在看來。你們肯定是不會同意的,那我也只有提出一個要求,就是請你們去重慶。幫範某構建設計一下那些防空洞,爲將來真正戰事爆,文物西遷進行一些提前準備。”

“這馬院長父子對視一眼,再看看旁邊的古物科長,明顯不能決定。

“放心,文物在你們手中,我又不是要你們現在就給我東西。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們明年將這批文物從上海遷移到南京的時候,儘量不要開箱開裝,這樣萬一有事。也便於再次撤退遷移。這樣的要求,你們總該答應吧?”範哈兒雙手一攤。

確實,如果這樣的條件都再不答應,那幾位文物工作者拒絕的原因,就很值得推敲了。

實際上,馬院長他們。雖然不想馬上遷移文物,但是對於遷移準備,卻還是很想做的。只是他們的權力和金錢有限,根本不能爲國寶預先找一個躲藏的地點。現在範哈兒的提議,卻是正好滿足了他們的要求。既不用馬上遷移文物,又可以讓文物隨時有一個去處,這樣的安排,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馬衡院長在和莊科長、馬彥祥交換意見後,最後朝範哈兒點了點頭:

“範將軍竟然爲了國寶,這麼早就開始做準備這方面,看來應該是真的愛護這些寶貝,想要爲國家盡一份力的。那我們怎麼還能拒絕?這樣好了,我們讓莊科長,跟隨範將軍一起回重慶,進行相關的準

當馬院長正在和範哈兒進行商談的時候,旁邊的與君樣,卻是眼珠一轉,對馬院長提醒道:

“父親,這事情博物院的人。耳能不方便出面,重慶聯絡這事還由是我去吧。”

他是戲劇家,並非故宮的正式在編人員,和地方大員接觸,哪怕是直接談論文物的事情,也沒什麼問題。而一旦馬衡他們這些這些故宮理事會和博物院的高層,直接和範哈兒進行接觸,即便中間沒有任何的文物交易,恐怕南京行政院那邊注意到了,也不會很放心。

範哈兒在這次的事情上。並沒有得到老蔣的正式許可,如果這時候引起他們的注意,還是可能會被他們出面阻止文物西遷準備的。尤其是馬院長等人,更可能因此受到牽連。

所以聽到馬彥祥這個主意。範哈兒立外答應:

“好,就由馬公子陪我回重慶,進行相關的交接準備好了。”

這位馬大公子,和故宮博物院的人,一直相交相熟,如果有他在中間搭橋引線,毫無疑問和故宮博物院直接派出人來擔任聯絡員,是沒有什麼兩樣的。()

第330節 史迪威失算第243節 鬆井的暗棋第123節 紅軍突圍第173節 援助要求第322節 戰線站穩了第345節 臺灣第58節 醫院和醫生第26節 抵滬第8節 無川不成軍第327節 新式海戰第20節 購買大炮第138節 初見出雲艦第53節 接手軍火生意第75節 謀遂寧第4節 拿別人姨太太當人情第88節 盧作孚第八十三節第285節 國際承認第45節 訓太太第176節 論斷第367節 還都之議第212節 拼刺刀第348節 歷史重演第252節 坦克第119節 提議第36節 要人第53節 接手軍火生意第274節 曲線支援第271節 勝利餘波第41節 孟小冬第237節 瘋狂的鬆井第138節 初見第108節 妥協結盟第256節 重慶諜影第311節 海戰後的吞併第64節 小科目演練第341節 瓜達卡納爾第155節 派系第376節 華北大決戰第329節 仰光奪權第12節 劉湘的要求第261節 坦克戰第287節 調整第168節 外交博弈第66節 萬縣的工廠第177節 海上匯合第359節 對日決議第206節 拼時間拼速度第168節 外交博弈第339節 中途島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236節 援助和暹羅第84節 遂寧和談第290節 兩個僞政權第71節 以槍換兵第375節 越來越多的物資第337節 確定第147節 猶太人東來第271節 勝利餘波第373節 競爭第35節 福特卡車第47節 旱情第82節 討官要地盤第30節 投資房產第192節 飛行隊參第56節 何應欽第176節 論斷第246節 勞軍第284節 小勝一局第337節 確定第55節 刺客第76節 處理俘虜第349節 不該墜落的墜落第345節 臺灣第149節 湖南第94節 報信第22節 我的第四師第184節 爲了戰亂中的第101節 美國朋友第12節 劉湘的要求第276節 奪取第370節 選定第25節 誤會第14節 彙報完畢第295節 隔岸觀火第186節 開戰了第336節 決定性的海戰第338節 海戰結果第175節 訂艦第14節 彙報完畢第226節 總結第23節 檢閱部隊第149節 湖南第156節 中日推第358節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77節 聲望大增第265節 擊落第271節 勝利餘波第19節 兩位姨太太
第330節 史迪威失算第243節 鬆井的暗棋第123節 紅軍突圍第173節 援助要求第322節 戰線站穩了第345節 臺灣第58節 醫院和醫生第26節 抵滬第8節 無川不成軍第327節 新式海戰第20節 購買大炮第138節 初見出雲艦第53節 接手軍火生意第75節 謀遂寧第4節 拿別人姨太太當人情第88節 盧作孚第八十三節第285節 國際承認第45節 訓太太第176節 論斷第367節 還都之議第212節 拼刺刀第348節 歷史重演第252節 坦克第119節 提議第36節 要人第53節 接手軍火生意第274節 曲線支援第271節 勝利餘波第41節 孟小冬第237節 瘋狂的鬆井第138節 初見第108節 妥協結盟第256節 重慶諜影第311節 海戰後的吞併第64節 小科目演練第341節 瓜達卡納爾第155節 派系第376節 華北大決戰第329節 仰光奪權第12節 劉湘的要求第261節 坦克戰第287節 調整第168節 外交博弈第66節 萬縣的工廠第177節 海上匯合第359節 對日決議第206節 拼時間拼速度第168節 外交博弈第339節 中途島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236節 援助和暹羅第84節 遂寧和談第290節 兩個僞政權第71節 以槍換兵第375節 越來越多的物資第337節 確定第147節 猶太人東來第271節 勝利餘波第373節 競爭第35節 福特卡車第47節 旱情第82節 討官要地盤第30節 投資房產第192節 飛行隊參第56節 何應欽第176節 論斷第246節 勞軍第284節 小勝一局第337節 確定第55節 刺客第76節 處理俘虜第349節 不該墜落的墜落第345節 臺灣第149節 湖南第94節 報信第22節 我的第四師第184節 爲了戰亂中的第101節 美國朋友第12節 劉湘的要求第276節 奪取第370節 選定第25節 誤會第14節 彙報完畢第295節 隔岸觀火第186節 開戰了第336節 決定性的海戰第338節 海戰結果第175節 訂艦第14節 彙報完畢第226節 總結第23節 檢閱部隊第149節 湖南第156節 中日推第358節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77節 聲望大增第265節 擊落第271節 勝利餘波第19節 兩位姨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