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節 全城大撤離

詩老司令官閱豐富,懷是很快就恢復了理“

但是他內心在南渡河戰役後。總感覺有幾分驕傲。看向範哈兒時。也有了豎子仗老子的設計成名的感覺。很是有幾分不平的意思。

如果不是範哈兒擔任着第七戰區長官職務,這位城防司令,說不定直接就會給到了他眼前的範哈兒幾隻小鞋穿了。

現在一聽範哈兒的要挾,心中頓時大爲不悅。

他是批被受銜的九名國民黨一級上將之一,也是唯一一位沒有跟紅軍解放軍打過仗的上將。唐生智這位民國將領,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歷經中華民國建國到解放戰爭開始時期擔任國民黨不同的重要職務。受銜到上將。

作爲曾經帶兵反對過老蔣的將領。他當然不屬於老蔣的嫡系,但是仍舊能長期佔據高位,策戈小多項國防草案,可見起能力手段只不一般。

在鬆滬戰事開始時,長期擔任軍委會執行部主任的唐生智就曾建議:“抗日戰爭只能打持久戰,中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我們可以用3個人拼他日本個。人;日軍攻城掠的。假設佔領中國,個縣城用田人守衛,佔到最後日軍兵力就分散了,拖也可以把日本人拖死。

最後勝利一定是中國的。”

隨後又根據塞克特顧問的思路。提出要在滬寧線上,設置四道防線。層層抵抗,慢慢消耗日軍有生力量的主張。

可惜,這位老將提出的幾個策略。確實都不錯,但真正應用到了戰場上,卻是失敗的居多。國力和軍隊戰力。在某些方面。離這位上將設想的差距太遠了。

這一次乍然聽到範哈兒要撤離南京全城百姓,頓時就是心中一陣不悅。

這不是懷疑自己守城的能力麼?

雖然自己也確實沒有擊敗日軍。守住南京的信心,但既然接了這個。守城的任務,就肯定會盡量守好,不會要百姓民衆付出太大傷亡。現在公然被範哈兒質疑,當然面上心中都不是表現很好。

“範哈公,大戰在即,南京百姓數百萬之衆,雖然多有在戰前就撤退者,但現在城中起碼還有上百萬人口,撤離何其之難啊?唐某粗鄙,不知道範哈公怎麼突然想到要撤離百姓了?莫非對我們兩人防守南京沒有信心?”

自己是城防司令長官,你則是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如果真的不能保全民衆的話,丟臉的可不是我一個人。

範哈兒聽到唐生智彷彿帶了一絲賭氣意思的反問,面上頓時一笑。

他不好直說大屠殺的事情,只能眼睛一轉,反問道:

“唐長官,你覺得,我軍在上海和南京,該怎麼打?勝敗如何?”

唐生智的臉上掠過一絲愁雲,嘆了口氣:“哎,依我看呢,上海的戰事本來就是不能長久打下去的,只有拖住敵人一個時候,並利用這個時機,在後方休整部隊和作好按期抗戰的準備工作。至於南京的問題,的確不大好辦,守是要守的,就是沒有完整的部隊來守。不過,依我的看法,可以派個軍長或者總司令率領幾個師來守衛南京,以阻止敵人迅向我軍進逼,從而贏得時間。調整部隊,以後再撤出南京,以拖住敵人。”

“哦?只是守一陣麼?”範哈兒內心點頭,知道這是國民黨高層的一致決定,但嘴上還是緊追不捨:

“那你看南京能守多久?。

這一句話問得唐生智心裡直毛。他自感最多守住幾天而已,但如果這話出口,就不僅僅是示弱的問題了,肯定還會大規模的動搖軍心。

半晌喃喃吐出三個,字:“天曉得!”

“嘿嘿,看來唐長官也是心中有數啊。”範哈兒露出一個會意的

容。

和對面的唐生智相視苦笑。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國防會議早就作出決定,南京只要守幾天。形成誓死捍衛都的形象就行。而且周圍實際可以參與守衛南京的兵力,也就那麼丁點,其他人的部隊。要麼已經潰不成軍,要麼已經跟着第三戰區撤往了武漢,南京僅僅憑藉範唐二人的兵馬,根本不足以抵擋住日本人。

但範哈兒還是心存努力,南京畢竟是都重地,而且現在局勢完全改變,至少日軍無法通過長江,幾麪包抄南京城,而自己則可以通過長江。從四川和武漢等地,獲得大規模的援助,要是弄得好了,真正將日軍拖在南京,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他對唐生智這位南京衛戍蝨令,還是非常重視的,既然話說開了,就暫不談百姓遷移的問題,直接問:

“那唐長宴覺得南京的戰鬥該怎麼打?。

這次唐生智沒講有什麼閃光亮點的話,而是再次老調重彈:

“南京今天的這個既緊張又被動的局面。是上海會戰沒有堅持持久消耗戰略造成的。我們本可以適時調整陣線保存有生力量,但我們沒有這樣做,反而在上海付出了太多傷亡。我們本不應該在便於敵人海陸空協同作戰的長江三角洲膠着太久。但我們卻這樣做了;英美帝國主是圖。隔岸觀火,誰也不會出年幫助我們的,許多往事都證明了這一點,國際聯盟靠不住,九國公然同樣靠不住,我們卻把戰略做了政略的犧牲品,造成了現在的被動局面。我還認爲:我軍應該堅持持久消耗戰略,不應該在一城一池的得失上爭勝負,應從全局戰略上着眼,同敵人展開全面的持久戰,敵人在局部的戰鬥中可以取得勝利。可是在持久戰的全局上他必然被中國拖垮。”

這是非常官方的說話,範哈兒聽了不由冷笑一聲:

“那南京呢?”

“南京?日軍正利用在上海會戰爭得的有利形勢,以其優勢的海陸空軍及重裝備,利用長江和滬寧,京杭國道等有利的水陸交通條件,直逼南京。浦京地處長江彎曲部,地形背水,敵人可以從江面上用海軍封鎖和炮擊南京,在陸上可以從鞠湖截斷我軍後方交通線,然後以陸海空軍協同攻擊,使南京處於立體包圍形勢下,守是守不住的。,”

“咳咳”範哈兒舉斷。

“在江陰要塞守軍撤離前,我已經命令他們再次沉船封堵航道,所以日軍第三艦隊的軍艦,在幾個月內,是不可能進入長江,威脅南京的。”

“哦?”唐生智聽到這個消息。到是眼睛一亮。“你確定?不用幾個月,只要撐一個月,就足夠我們作出更多更好的準備了。嘿嘿,那可真是一個好消息。”

“恩,這個消息我可以確認範哈兒肯定的點頭。

“唉”唐生智還是又嘆了一口氣。“可惜我軍在上海會戰中損失很大,又經過了混亂的長途退卻。已經沒什麼戰鬥力,非到遠後方經過認真地補充整,不能恢復戰鬥能力。基於我軍當前的戰鬥任務,爲貫徹持久抗戰的方針,我軍應避免在不利條件下,被敵人強迫作戰,而應以機動靈活的運動戰爭取時間,掩護後方部隊整補並進一步實行全國總動員,爭取在有利時機集中優勢兵力,對敵進行有利地打擊。針對以上情況,我認爲南京是我國都所在,不做抵抗就放秀,當然不行。但不應以過多的部隊爭一城一地之得失,只可用象徵性的防守,作適當抵抗之後,就主動撤退

雖然這話和前面的老調差不多,但範哈兒還是覺得,這纔是作爲一個有遠見的長遠戰略規劃。

當即就提出:

“正是因爲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我們才更應該好好處理南京問題,今天我們可以棄守南京,明天條件合適了,我們就可以再打回來。而作爲中國的都,如果能被用來作爲消耗日軍的最大籌碼,我覺得那絕對合算。可惜滿城的百姓。卻是無辜的,不應該淪爲國戰的炮灰,所以才應該馬上撤離

“以南京爲籌碼,拖住日軍進行不斷消耗?”唐生智面上並不認同。

最後還是搖搖頭說道:

“且不說我們能不能夠消耗得了日軍,就是委員長和國防會議的其他諸公,恐怕也不會這麼想,我可是聽說,有人想以犧牲都爲代價。換得不降而降的機會,就連委員長。也有以南京博取外國同情,從而介入調停的希望

“這到是”。範哈兒無奈地點頭。“老蔣滿心希望出面調停的英美兩國,一直在日本人面前謹小慎微。九國公然會議前後,中國拿錢向英國買戰鬥機,堂堂大英帝國懾於日本的壓力。只敢賣給中國不帶機槍的戰鬥機,還得由中國自己裝配;中國缺少運輸機,在香港從英國手裡買了3架。英國又要求把飛機改裝成救護機,才能賣給中國。美國偷偷把波音飛機部件運到澳大利亞。裝成整機準備賣給中國,可是澳大利亞卻不許出境。美國趕緊向日本人保證:決不用美國船隻把美製飛機運往中國。如果不是還有我範哈兒的兩個飛機廠撐着,中國肯定就會到了無飛機可以用的程度了。”

歷史就是那樣,範哈兒這根本不是危言聳聽。

在南京待了整整一個下午,範哈兒和唐生智上將兩人進行了長時間的商談,最後還是就南京百姓撤離問題,達成了一致。

手下就是所有的學生和學校,必須強制在三天內撤離。

然後就是躲避戰亂的難民,傷兵、再次纔是普通市民和相關次要市政需要的城市人員,最後纔是民兵預備役人員等等。

在範哈兒再次拜訪了南京城其他幾位主耍將領,以及相關的市政官員後,一個由城防司令和市政公署公聯合布的命令,就立刻張貼在了南京的大街小巷,各個街頭。同時廣播也正式開始公告,宣佈南京即將進入戰爭狀態,讓全城百姓,立即自由向西部撤離。同時軍方範哈兒部也開始出動汽車、輪船,搶先運載學生、教師、科學家、社會賢達人士等等,強制命令他們直接向重慶、武漢等地轉移。

其實之前,在老蔣宣佈遷都和最高統帥部遷往武漢的時候,就已經宣佈過一次撤退命令。當時就陸續撤離了大概全城三分之一的民衆,但是其餘的人閱讀最新董節就洗澗書曬細凹曰況姍)小說齊傘,川泛抱着僥倖心理,想等等看“選擇了繼續留在南”

中國的低層老百姓,有一種很奇怪的心理,就是隻要顧好自己就行,對這天下換誰做主人,並不是很敏感。尤其是像現在這樣的情況,因爲國民黨的當政,很多人本來就感覺錄削太重,現在可能換個人來入主南京了,所以也不介意換種生活方式。至於這個新主人是**還是日本人,那些大字不識的底層人士,絕大部分都區分不清楚。

這無法區分的後果,就是隻有等對方露出刺刀了,才能真正明白對面的人是強盜掠奪者,而不是自己真正的同胞。

也並不能完全指責他們無知,這個時代的人大多就是如此,無知並不是罪,有罪的是那些有知卻還另外去做的人,明明知道結果會如何,卻樂得拿自己同胞的性命和利益,卻給自己換取好處和利益的漢奸。

這次聯合公告一下,雖然全城反對聲一片,但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老老實實的搬遷。

其實大多數人,對於戰火無情這個事實。還是很有所認識的,同時開戰至今,他們也陸續聽說了大量關於日軍殘暴嗜殺的言論,所以眼看戰爭真的無法避免,現在軍政雙方又聯合下達遷移命令,就決定還是老老實實遵守,去內陸其他地方暫時躲避戰火了。

此時南京的鐵路公路系統,還是比較暢通的,日軍的飛機,因爲和範哈兒幾次交火,損失十分慘重。所以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大規模的轟炸南京,更沒有派出多餘飛機。轟炸掃射鐵路公路交通,阻礙難民遷移逃離,所以一開始撤離後,到也並沒有遇到多大的危險。

絕大部分人,都很順利的出了城。

甚至在運載量較大的航運路線上,幾艘範記號大輪船,還不僅運載了大量難民,還包括很多輕便的文物、工具、書籍、資料之類的東西。

至於那些重要文物和機器、工廠、原材料之類的,其實早在上海泓滬戰役爆開始後,國民政府就已經開始了內遷工作。在範記號的配合下,包括南京中央博物院在內的大量館藏文物,都已經無驚無險的安全運抵了重慶的防空儲藏倉庫中。

對於各類文物古董,範哈兒尤其重視,幾乎對全程進行了一次最後清掃,能帶走的全部帶走,不能帶走的,也找地方悄悄埋掉,絕不落入日本人手中。

一時之間,南京通往西部方向的道路和江面上,全是不停移動的車輛、船隻和普通行人。

這次撤離,除了夾帶了一絲緊張氣氛外,到也沒有特別危險的地方。

不過少數頑固分子,堅決不願意離開南京,甚至也不願意看到周圍人離開南京,這些人佔總人口比例並不高,但是總人數還是非常龐大的。他們自己堅決不願意遷移,甚至還在遇到某些社會名人不想離開時。堅決出來阻擾遷移工作。

對此,範哈兒只能暗暗搖頭。

可憐的國人同胞啊,難道你們真的只有等日本鬼子露出屠刀了,才能意識到你們將要面對的,是一羣非人類,絕不是笑臉就能贏得尊嚴的入侵者呢。

到是一邊的唐生智,對於這樣的情況早有認知:

“百姓們撤離當然好,我之前一直不同意牽制,就是擔心這些不願意遷移的人,怕弄個不好,日本人還沒打過來,他們就鬧了起來,我們這邊先自亂了陣腳。”

範哈兒對於唐生智這番事後諸葛亮的話,也沒放在心上。

他還是很現實的,對於那些願意走,而沒有條件走的人,給予儘可能的幫助,而那些抱僥倖心理的,則是強制遷移,至於剩下這些堅決反對遷移,想在南京留下來迎接新統治者的人,則是隨他們自己好了。

範哈兒的大規模遷移撤離行動。其實僅僅只進行了三天。

三天後,南京保衛戰,就在日軍的主動進攻下,無奈爆了。

隨後雖然還是陸續有大量躲避戰火的人,繼續從小道逃離了南京,但是數量上,就無法和前面三天的強制遷移相比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範哈兒已經非常滿意了。

至少,歷史上國民政府並沒有組織大量的運載工具,來撤離南京的市民,很多在倖免於難的人,大多數是在戰爭爆後,自己提前從城中逃出去躲避戰火。才僥倖免於屠戮了。

當戰爭爆多日以後,範哈兒就安現,整個南京城中,除了一些必要的提供市政支持和後勤的市民,剩下的,就是一些鐵了心準備當順民,迎接新主子的媚日派了。

對於那些必要的市政和後勤人員。範哈兒已經和唐生智等人打過招呼。要他們在戰事不濟,必須撤離的時候,務必要帶上這些服務人員。

有了這一次大撤退後,範哈兒相信。不管南京成不成爲日軍的絞肉機。起碼他們想要進行的大屠殺。絕對不會再像歷史上那樣了。

第94節 報信第175節 訂艦第106節 遵義和會第165節 聽演講和感受第153節 南京秋季演習第86節 鐵路第265節 擊落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205節 裝甲汽車發威第373節 競爭第57節 公然行賄第63節 檢閱第14節 彙報完畢第292節 諾門罕的變化第260節 南線第292節 諾門罕的變化第160節 七七準備第258節 激戰第51節 哈同夫人第24節 人選第375節 越來越多的物資第39節 成立公司第291節 最後一次陣營調整第14節 彙報完畢第70節 支援武器第120節 借道第271節 勝利餘波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125節 老蔣的反應第374節 破交作戰第88節 盧作孚第123節 紅軍突圍第22節 我的第四師第151節 汪精衛遇刺第25節 誤會第351節 雷聲大雨點小的反攻第140節 約會第325節 油田保衛戰計劃第280節 另一邊第164節 奧運開幕第119節 提議第107節 密會龍雲第130節 保密防諜第129節 意大利人的建議第69節 旱情第177節 海上匯合第39節 成立公司第56節 何應欽第370節 選定第308節 全面大戰第216節 海軍力量第374節 破交作戰第18節 大錢還是小錢?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276節 奪取第81節 劉文彩來了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148節 閉幕第211節 轟擊末鬆師團第21節 分配第265節 擊落第164節 奧運開幕第114節 滇緬鐵路公路第69節 旱情第85節 賑災善後第81節 劉文彩來了第163節 見元首了第335節 東南亞開始緊繃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54節 大屠殺提醒第373節 競爭第99節 英國領事第310節 Z的覆滅第122節 嚴令第310節 Z的覆滅第47節 旱情第51節 哈同夫人第265節 擊落第181節 提前的統一戰第146節 逼婚第269節 裝甲兵突擊第284節 小勝一局第211節 轟擊末鬆師團第360節 琉球問題第253節 甘陝第313節 範哈兒赴緬第318節 空運救巴丹第215節 讓人震撼的處理第267節 對手更換第273節 南下廣州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340節 又一次勝利第229節 南北兩線第305節 盟軍初建第245節 大勝第35節 福特卡車第180節 調解第170節 成功第75節 謀遂寧第106節 遵義和會
第94節 報信第175節 訂艦第106節 遵義和會第165節 聽演講和感受第153節 南京秋季演習第86節 鐵路第265節 擊落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205節 裝甲汽車發威第373節 競爭第57節 公然行賄第63節 檢閱第14節 彙報完畢第292節 諾門罕的變化第260節 南線第292節 諾門罕的變化第160節 七七準備第258節 激戰第51節 哈同夫人第24節 人選第375節 越來越多的物資第39節 成立公司第291節 最後一次陣營調整第14節 彙報完畢第70節 支援武器第120節 借道第271節 勝利餘波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125節 老蔣的反應第374節 破交作戰第88節 盧作孚第123節 紅軍突圍第22節 我的第四師第151節 汪精衛遇刺第25節 誤會第351節 雷聲大雨點小的反攻第140節 約會第325節 油田保衛戰計劃第280節 另一邊第164節 奧運開幕第119節 提議第107節 密會龍雲第130節 保密防諜第129節 意大利人的建議第69節 旱情第177節 海上匯合第39節 成立公司第56節 何應欽第370節 選定第308節 全面大戰第216節 海軍力量第374節 破交作戰第18節 大錢還是小錢?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276節 奪取第81節 劉文彩來了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148節 閉幕第211節 轟擊末鬆師團第21節 分配第265節 擊落第164節 奧運開幕第114節 滇緬鐵路公路第69節 旱情第85節 賑災善後第81節 劉文彩來了第163節 見元首了第335節 東南亞開始緊繃第259節 裝甲部隊抵達第54節 大屠殺提醒第373節 競爭第99節 英國領事第310節 Z的覆滅第122節 嚴令第310節 Z的覆滅第47節 旱情第51節 哈同夫人第265節 擊落第181節 提前的統一戰第146節 逼婚第269節 裝甲兵突擊第284節 小勝一局第211節 轟擊末鬆師團第360節 琉球問題第253節 甘陝第313節 範哈兒赴緬第318節 空運救巴丹第215節 讓人震撼的處理第267節 對手更換第273節 南下廣州第286節 戰線穩定第340節 又一次勝利第229節 南北兩線第305節 盟軍初建第245節 大勝第35節 福特卡車第180節 調解第170節 成功第75節 謀遂寧第106節 遵義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