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節 磨皮

:沂福在得知史油威執掌整編中央軍的作後,到是毫水涼回,直接越空指示武器分配委員會的負責人,調撥十個標準師的武器裝備給史迪威,讓他作爲整編的資本。

只是對於史迪威一邊幫着老蔣整編中央軍,一邊卻又抱怨老蔣是個獨裁者一事,里斯福卻很爲難。

經過同盟作戰開始以來幾次的接觸。羅斯福對於老蔣的印象。也並不是很好。

如果不是這個總統對於中國有一份異常的情節,並且也確實知道,這個時候絕不能動那個“獨裁者。的話,羅斯福說不定真會聽了史迪威一時激憤的建議,下令在中縣搞一次整編,將老蔣拉下臺了。

但最終在瞭解到中國的特色*情況,知道那個明明是一位獨裁者。卻在國內又擁有巨大聲望,以致很多反對他的人,都認爲他纔是最適合的“獨裁者”人選後,羅斯福立刻斷然決定。繼續支持老蔣在中國的統治。

而這十咋,師的武器,點不僅僅是給史迫威的支持了,也同樣是對老蔣的一種支持。

人還在仰光的範哈兒,在得知老美的這個決定後,卻是心中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既擔心老蔣藉着抗戰坐大。又覺得這樣畢竟是增長了中**隊的實力,可以讓接下來的抗日戰鬥更加順利。內心可以說是真的頗爲矛盾。

但是最後,範哈兒還是特意致電老蔣。對於中央軍的最新整編工作表示祝賀,並且暗示他,應該利用現在中緬交通輸送穩定的難得時機,多從美國那兒索要物資和軍事援助,反正現在這些武器和物資分配,基本有史迪威在監視使用。不大會出現歷史那樣的貪污挪用現象,應該會更多的運用到和日本作戰的正規用途上,所以範哈兒對於此事還是非常支持的。

如果範哈兒給出的是別的建議,老蔣也許還要小心提防,認真研究上一陣,但是這次他的說法。卻是恰好擊中了老蔣的軟肋。

之前對於史迪威的各種禮遇、會晤、招待、友誼和其他關係。那都是表面假象。從根本上說,此時的中國人內心裡,是把西方人看成在任何交易中都得以智取勝的對手。在這種表面做法的背後,引起蔣介石對美國不滿的深刻原因是。美國沒有讓中國象英國那樣控制援華租借物資的支配權。美國對中英兩國區別對待的原因是衆所周知的。這就是,如果物資交給中國隨便支配,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絕對不會用於抗日。但是,這樣做看來是對中國人的明顯歧視。

毫無疑問,蔣介石認爲。美國這樣做使他丟了面子,是不可原諒的。這也是他不喜歡史迪威的根本原因,因爲史迪威身爲援華租借物資經管人。是這種做法的明顯代表人物。

老蔣現在得到了範哈兒的明確暗示,卻是等於國內各派系,給了他一個跟史迪威叫板的資格。

所以在投予了史迪威整編集中央軍十個師的計劃,就又正式提出了限期答覆的三項要求。分別是:

美國於8、口月間調陸軍三師到中國,配合到時將會在南京、徐州、廣州等地展開的對日軍全面反攻行動;

2自即日起到8、口月止,美國能從中國出動作戰的飛機要達五百架,而且以後需一直保持在這個數目上;

3自即日空運隊每月保持五千噸之運輸量。

因爲有了前面十咋,師的要求得到滿足。所以老蔣信心十足,很明確的對史迪威表示,如果這幾項“最低要求”得不到滿足,中國只好“取消”中國戰區預定在**月分起的反攻。“重新調整”自己的立場,“另做安排”

史迪威非常願意轉達這幾項要求,因爲除了飛機數目和時間期限外,其他內容都與他本人向馬歇爾提出的要求相近。但是,當蔣夫人後來要求他把這三項要求同他本人的建議一道向美國政府提出時,他拒絕了。他對她說。他不願支持任何人向他自己國家的政府提出最後通牌。

史迪威利用這叮,機會指出了自己的雙重身份,說他雖然是委員長的參謀長。但是,在涉及到美國政府的問題上。委員長不能把他叫來對他號施令。他闌明瞭自己兼任的中央軍整編計美軍司令官、美國政府駐盟軍軍事機構代表和援華租借物資統制人的職能,並說明自己“是個曾宣誓維護美國利益的美國陸軍軍官如果她還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那她就比我想象的還笨”

史迪威還向蔣夫人解釋說。每月飛越緬甸和喜馬拉雅山空運五千噸物資,從後勤上說意味着多大的代價。他最後對蔣夫人說,他認爲委員長“需要的是位軍人。而不是個橡皮圖章。或虛僞的、口是心非的“話筒”

但老蔣非常明白,史迪威說的再委婉。那也是代表了拒絕的意思。

不過在中國戰場反攻問題上,那是符合所有盟國利益的行動,決不可能僅僅拿了美國人的十個師武裝,就打法叫花子一樣,讓中國人去送死。

所以中國方面,馬上放出風聲:

如果中國不能鶴、口月間擁有足夠的實”川一本起反攻,可能鯊幹周邊壓力,而不得不單方面肅口淵“六

爲了讓美國相信中國確有單獨媾和的危險(單獨媾和是中國能使三項要求成爲最後通蝶的唯一手段),重慶放出謠言,說日本特使和汪精衛代表已到重慶來洽談媾和的條件。

史迪威沒有把這些謠言放在心上,因爲他確信,中國能從美國得到的太多了,而同日本媾和有百害而無一利。

他同美國駐華大使高思討論了這個問題。高思同意他的看法,並告知華盛頓,中國是在“嚇唬人。小雖然它的需要是真實的。美國戰略情報局的一個代表拜訪了**駐重慶代表周,據周說,根本不存在中日單獨媾和的危險,相反,國民黨的抗戰已經變成了一樁好買賣,因爲那便於撈取援助。他說,國民黨官員引以爲得意的是自己會施展外交手腕。會利用美國人的神經質。他們在上海同日本保持接觸,爲的是引起美國人的擔心。

雖然因爲老蔣事先沒和**通氣,導致自己的底細被清楚泄露。但是美國也不敢冒丟掉中國這個作戰基地的風險。

如何答覆三項要求取決於能撥出多少物資,因而又取決於在歐州開闢第二戰場問題上是否會同英國生矛盾以及討價還價的結果如何。在作出決定之前,羅斯福總統先寫了一封信安撫蔣介石,答應在近期內解決這個問題。

老蔣隨後又在兩架運輸機的物資使用問題上同史迪威生了爭執,他非常惱火,企圖錄奪史迪威對租借物資的控制權,結果引起了意外的嚴重後果。

他寫信給羅斯福說,史迪威既對美國政府負責,又對中國政府負責,這種雙重責任看來在租借物資問題上生了牴觸,這個問題得解決。

羅斯福在覆信中斷然拒絕把史迪威的兩項責任對立起來,明確肯定史迫威主要是對美國負責。“讓史迪威將軍完全受命於您是行不通的羅斯福的覆信是馬歇爾起草的。馬歇爾知道租借物資是史迪威施加影響的唯一手段。覆信還說,不管換誰接替史迪威,都將握有同樣的權力。

羅斯福的覆信違反了中國人辦交涉的主要原則照顧對方的尊嚴,不直接拒絕對方的要求。由於白宮和陸軍部看來缺少熟暗中國行文習慣的騰寫員,宋子文補了空缺。爲了能平靜事態,他把總統覆信的語調和措詞都做了刪改,然後才轉呈老蔣。

在這同時,馬歇爾給史迪威寄去一份原信副本,供他參考。

因此,史迪威知道自己的立場得到確認。蔣介石的看法則不是這樣。他們兩人又糾纏了幾咋,星期才把真相弄清楚,在這過程中,他們相互不滿的情緒進一步增大了。

老蔣在看到羅斯福的原信後小感到自己受了侮辱,再次提出要取消中國戰區。老蔣的這種反應是可以想見的,爲此羅斯福把宋子文召到白宮,親自告訴他史迪威的身份仍然不變。宋子文跟蔣介石手下的其他部長和官員一樣,也不願意傳遞使蔣介石不悅的消息,他繼續按自己的意願刪改信件。直到兩年後,羅斯福總統又現有些信件被刪改,於是他命令,凡是他給委員長的信件,一律由美國駐重慶的一位高級軍官親自交給老蔣本人。

這也是後話,爲了8、口月間準備開始的對日反攻,中美之間是磨破了嘴皮子。

期間,史迪威的問題。僅僅是作爲加在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受氣筒而已。

他本人的實際生活,並沒有受到影響,而是繼續按照他和老蔣達成的協議,在進行中央軍的整編集刮工作。

中國政府爲十咋,師的中央軍提供住房、糧食和軍餉,美國則提供裝備和進行練。練計開始實施時只有八千人,老蔣本來想用這八千人真正受,來套取剩餘九個師的武器裝備,但是史迪威顯然不買賬,他堅持不見到兵就不給付武器和裝備。拖了三個月後,即到了六月份,眼看將要影響8、月間開始的反攻行動。國民黨纔開始象蔣介石許諾的那樣,將現役部隊調到史迪威的練喜接受練。

但真正集開始後,現阻礙軍隊改革的障礙更大。軍界分成兩派,一派是以軍政部長何應欽爲的軍人傳統官僚派,另一派是黃埔軍官新銳派。

衆所周知,由於老蔣的出身,現在中央軍的軍隊實際指揮權大部分控制在黃埔派手裡。何應欽一派主要依賴現行的國防組織體制,正如史迪威所念叨的那樣,這就是象杜幸明這樣的將軍能夠“如此獨立不羈的原因。何應欽堅決反對運用中央政府的軍事力量,估計任何改革計劃或作戰行動計劃都會遭到他的反對和阻撓。

黃埔派比較願意實行改革。這一派的領導人是黃埔軍校期畢業的老軍人陳誠將軍和胡宗南將軍。陳誠時任湖南省主席兼司令官,史迪威吧年曾認爲他是中國諸將軍中的一位最強有力和最令人感興趣的人物,現在則認爲他有可能成爲總司令,或者有希望接替何應欽。陳誠是老蔣的密友,據此時很多人認爲。在老蔣的兒子具甘涼:二前,他會被看成臨時繼承牽有蔣介石的比的,考慮其他任何不受寵的人是毫無意義的。據信陳誠也想憑自己的本領繼蔣介石之後當權。他長得跟老蔣相似。也剃着光頭和蓄着一撮小小鬍子。說話聲音也很尖。由於這些緣故,人們傳說他跟蔣介石是異父兄弟。儘管如此。陳誠在統一戰線期間還是同周等**人一道在軍隊各師建立了政治部,並採用**的辦法組織民衆抗日。

其他許多人物的態度和相互關係變化無常,但對這些人也得予以重視,其中之一是同南方集團結成聯盟的張本。張條擔任過“鐵軍。的軍長,現在了財,過着安的日子,但仍是個頗有影響的人物。

此外至少還有七介,戰區司令官(包括陳誠)。他們軍政大權獨攬,其中之一是以悍勇好鬥著稱的省份湖南省的“徐州虎將”薛嶽。薛嶽是軍隊中唯一的一介,態度強硬的漢子,在蔣介石打電報干預的時候。就敢咆哮着要求解除他的職務。戰區司令官長官中的其他人都是偏遠地區的戰區司令官。如山西的閻錫山和西南聯盟的範哈兒、龍雲等人,他們都是半封建的土皇帝。

他們這些高級將領的形象。實在令史迪威等美國教官難以想象。

而被調來集換裝的中央軍裝備也是最差的,士兵生病了沒人管,也沒有運輸工具。病員很多。大部分是新徵來的壯丁,是被捆綁着押送到部隊來的。當兵是件醜事,只有沒錢沒勢的不幸兒纔會被抓來當兵”那些美國教官經常私下嘀咕,那幾個笨蛋爲什麼就認識不到。多記練三十叮,師的計戈是他唯一的希望,爲什麼就想不到另建一支裝備精良、練有素的軍隊呢?

這個惱人的問題的答案是逐步清楚起來的。史迪威經過很長時間的觀察。才自認蔣介石很可能並不真心想有一支練有素、裝備精良的作戰部隊,這樣一支軍隊對他來說是害多利少,他生怕富有戰鬥力的三十個師會由一位新領袖或新集團控制,從而給他自己的統治地個造成損害或挑戰。史迪威提出的撤銷無能指揮官職務的建議會把那些效忠於他、對他感恩戴德的人撤掉。他不希望建立一支能同日軍作戰的軍隊。只希望有一支能保住他在國內的地位的部隊。因此,他認爲只要自己的軍隊、槍炮、飛機和坦克比**多就行了。

史迪威繼續不懈地努力。推動他的是一個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的信念。他相信美國援助具有巨大討價還價力量。能夠迫使中國改革軍隊和克服政治上的障礙。他的設想是:中**隊最後縮編爲大約一百個滿員師,作爲核心力量的頭三十個師在昆明地區練和裝備後擔任部隊。;也就是盟軍兩路夾攻日本的東線突擊部隊。

史迪威不打算整師整師地練,只打算主練幹部,然後讓幹部們去記練自己的部下。中**政部對這項計戈的“總的梗概。表示同意,但迴避確定開始刮練的日期。

爲了激勵老蔣,史迪威又向他呈交了一份備忘錄,有力地論述了自己的努力的理論根據。他敦促中國在考慮問題時不要從自己並不擁有的軍事力量出,即不要從龐大的空軍和炮兵部隊出,而應該利用自己擁有的力量,這就是用步槍、機槍和迫擊炮武裝得相當好的龐大兵力。如果把現有的師減少一半,使縮編後的師滿員。那麼,每支部隊的步槍、機槍和迫擊炮就能達到標準定額,而且能增強炮兵的支援。

史迪威最後說:

“我知道也懂得,在我主張改革指揮系統時,會有人出來反對。因此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的改革建議

老蔣對這項備忘錄與對史迪威在近一個月裡提出的其他五項備忘錄一樣。也沒有作出答覆。史迪威要求見老蔣,但等了一個星期也不見回覆。史迪威在寫給家人的信中說,“這是我歷來進行的一種最枯燥乏味的活動,得竭力去引導和影響一個執拗、愚昧、抱有偏見和驕傲自大的暴君。除我之外。誰也不對他說真話,而他在聽到真話時又不肯相信

記練進度極其落後,按照現在的水平,別說**月間起對日軍的全面反攻了,能保證在日軍進攻時守住陣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史迪威只能還向催促的史汀生解釋說。他認爲。那種以爲把真相原原本本地告訴蔣介石就能使他逐步樹立起信心的想法,完全是一種天真幼稚的期望。他還對史汀生說,在尋找這個人身上的長處時,必須考慮委員長的環境和經歷他沒有受過正統教育他沒有一個明友,他只有奴僕,他們在他面前唯唯諾諾,沒有一個人例外。他的夫人是他唯一的真正朋友。“實際上。她非常怕他,他一怒,她就不敢作聲了。她認爲自己的任務就是爲使中國成爲一個偉大的國家而奮鬥如果是她當委員長的話,中國的“進展度會爲現在的五倍()

第134節 雷達第92節 劉湘的煩惱第167節 遲緩德日結盟第93節 找油氣去第318節 空運救巴丹第256節 重慶諜影第208節 最後調解失敗第339節 中途島第235節 緊迫的一年第119節 提議第301節 南下行動的第一步第163節 見元首了第19節 兩位姨太太第58節 醫院和醫生第10節 姨太太們第364節 讓印度赤化吧第68節 飛行隊第261節 坦克戰第202節 轟炸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338節 海戰結果第108節 妥協結盟第252節 坦克第228節 火箭武器第221節 全城大撤離第96節 聯合調查第200節 去炸日本行不出雲艦第146節 逼婚第87節 輪船第373節 競爭第61節 回川第125節 老蔣的反應第252節 坦克第274節 曲線支援第141節 親近美人魚第319節 陸地上的戰鬥第294節 二戰初期的中立第114節 滇緬鐵路公路第332節 磨皮第226節 總結第225節 死守南京第322節 戰線站穩了第352節 商議第25節 誤會第82節 討官要地盤第44節 鋼盔第350節 當前難關第157節 從美國第115節 建設成果小計第294節 二戰初期的中立第41節 孟小冬第111節 干涉第230節 再次激戰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203節 血戰不退第101節 美國朋友第9節 老夫老妻第372節 兩種選擇第329節 仰光奪權第335節 東南亞開始緊繃第115節 建設成果小計第223節 上下一心保衛戰第279節 蘭封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226節 總結第49節 提醒第13節 飛機歸我了第117節 西南武裝力量第198節 日本援軍第372節 兩種選擇第28節 購軍火第130節 保密防諜第80節 花錢也快第176節 論斷第116節 西南四巨頭第159節 洛克希德馬丁第15節 劉湘有安排第105節 接受調停第271節 勝利餘波第246節 勞軍第172節 抵美第121節 白銀問題第270節 教科書般的襲擊第38節 選擇第282節 香月撤職第150節 文物西遷準備第346節 新加坡解圍第309節 盟軍共同艦隊第119節 提議第294節 二戰初期的中立第251節 新武器研發第225節 死守南京第209節 塞克特防線第44節 鋼盔第70節 支援武器第31節 美國商人第108節 妥協結盟第197節 雷擊第112節 華人迴歸投資
第134節 雷達第92節 劉湘的煩惱第167節 遲緩德日結盟第93節 找油氣去第318節 空運救巴丹第256節 重慶諜影第208節 最後調解失敗第339節 中途島第235節 緊迫的一年第119節 提議第301節 南下行動的第一步第163節 見元首了第19節 兩位姨太太第58節 醫院和醫生第10節 姨太太們第364節 讓印度赤化吧第68節 飛行隊第261節 坦克戰第202節 轟炸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338節 海戰結果第108節 妥協結盟第252節 坦克第228節 火箭武器第221節 全城大撤離第96節 聯合調查第200節 去炸日本行不出雲艦第146節 逼婚第87節 輪船第373節 競爭第61節 回川第125節 老蔣的反應第252節 坦克第274節 曲線支援第141節 親近美人魚第319節 陸地上的戰鬥第294節 二戰初期的中立第114節 滇緬鐵路公路第332節 磨皮第226節 總結第225節 死守南京第322節 戰線站穩了第352節 商議第25節 誤會第82節 討官要地盤第44節 鋼盔第350節 當前難關第157節 從美國第115節 建設成果小計第294節 二戰初期的中立第41節 孟小冬第111節 干涉第230節 再次激戰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203節 血戰不退第101節 美國朋友第9節 老夫老妻第372節 兩種選擇第329節 仰光奪權第335節 東南亞開始緊繃第115節 建設成果小計第223節 上下一心保衛戰第279節 蘭封第268節 徐州也換將第226節 總結第49節 提醒第13節 飛機歸我了第117節 西南武裝力量第198節 日本援軍第372節 兩種選擇第28節 購軍火第130節 保密防諜第80節 花錢也快第176節 論斷第116節 西南四巨頭第159節 洛克希德馬丁第15節 劉湘有安排第105節 接受調停第271節 勝利餘波第246節 勞軍第172節 抵美第121節 白銀問題第270節 教科書般的襲擊第38節 選擇第282節 香月撤職第150節 文物西遷準備第346節 新加坡解圍第309節 盟軍共同艦隊第119節 提議第294節 二戰初期的中立第251節 新武器研發第225節 死守南京第209節 塞克特防線第44節 鋼盔第70節 支援武器第31節 美國商人第108節 妥協結盟第197節 雷擊第112節 華人迴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