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孤軍深入,直指王庭

第209章 孤軍深入,直指王庭

“他的援兵是從哪來的?”

“你們是幹什麼吃的?”

蠻族大營中,頭曼怒髮衝冠,將負責斥候的右賢王樓煩罵了個狗血淋頭。

“屬下罪該萬死!”

樓煩心中委屈,這畢竟是在大幹地盤,大幹國運籠罩,他們客場作戰本就不佔優勢,而大幹斥候們抵擋得又十分堅決,洪都府廣闊,他們的確沒辦法做到無所不知。

可再委屈,他也只能認錯,領導罵你不是想聽你解釋的,就是事情沒辦好,他需要找個人出來發泄一番火氣而已,這個時候,捱打立正就好。

“從這些援兵的旗幟來看,他們應該是洪都府各地的守備力量。”

右賢王不僅乖乖認錯,捱打立正,還立即給出了有用的建議,“也就是說,此時洪都府各地的守備力量薄弱,若是我們分兵前去,必定能夠輕而易舉的拿下洪都府全境,到時候,洪都府城一座孤城,我們有的是辦法攻克它!”

“速速去辦!”

頭曼沒有猶豫,立即就同意了,這次小敗之後,他本就打算分兵。

對大幹軍隊的戰鬥力他還是很有信心的,經過十幾年前的那一戰後,如今的大幹軍隊看到他們蠻族騎兵都要雙腿打顫,洪都府城有林謙這個怪物,其他地方可沒有。

正如右賢王所說,只要拿下洪都府全境,洪都府城一座孤城,自己有的是辦法拿下他!

這裡的他,可不是指洪都府城,而是指林謙。

經過這一戰,他也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是存在天才的,有的人即便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爭,可到了戰場上,他卻能打出讓久經沙場的他也瞠目結舌的結果。

他的確是有些輕敵了,否則斷不至於到如此結局。

不過他有四十萬大軍,他輸得起,林謙卻只要輸一回就沒了。

洪都府城中,林謙同樣明白這個道理,城外的蠻族大軍開始分兵了,他們將奔赴洪都府各地,攻城略地。

林謙將各地守備軍隊抽調過來的弊端就會顯現出來,就算他想要支援,蠻族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大幹軍隊有騎兵,但並不多,畢竟大幹時代農耕,不像蠻族,人人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上馬便是騎兵,至於戰馬,蠻族更是遍地都是。

而在大幹培養一個騎兵的花費是很大的,在大幹國庫空虛的情況下,騎兵的數量也是一再被削減。

在騎兵數量不足的情況下,蠻族便佔據了機動的優勢,城外的空間便會徹底被蠻族佔據,再想像之前那樣埋伏一支奇兵的事情是想都不用想了,他們會在出城的瞬間就被蠻族大軍發現,然後被截殺,根本到不了洪都府其他城池。

尤其是現在他們兵力處於劣勢,現在出城與尋死無異。

林謙只能期待那些新兵們能夠多支撐一些時間,而他的目光,已經望向了北方,比蠻族大軍更北的方向,那裡,是被蠻族佔據的燕雲十六城!

既然守不住,那索性就不守了,伱或許可以佔領整個洪都府城,但大幹地大物博,有足夠的縱深,就算大幹人民全是豬,站在那不動讓他們殺,他們也要幾年時間才殺得完。

但林謙一路北上,殺到蠻族老巢的話,只需要一個月時間!

從一開始林謙就沒想過真的要守,他真正的下策根本就不是什麼據城而守,而是以小博大,與蠻族換命!

……

長安城,乾元帝難得的召開了早朝,蠻族入侵還是給了他極大的壓力,導致他根本沒心思欣賞歌舞。

他的確是貪圖享樂,但他並不是個笨蛋,他現在只想找個簡單的方法退去蠻兵,這樣他就又能開心的享樂了。

“前線大捷!”

“前線大捷!”

就在這時,孟衝飛快的跑過金鑾殿前的廣場,衝進了金鑾殿中,然後在殿門處便跪了下來,膝行上前,狂喜的大喊着。

“步行上前,快快說來!”

乾元帝見此大怒,正到關鍵時刻,你跪有個屁用。

“十月三日,蠻族大軍抵達洪都府城外的千里原,林總督大人全軍出擊,包括洪都府城原本的三萬大軍,十三萬大軍在洪都府外的千里原列陣迎擊蠻族大軍……”

“什麼?”

聽到孟衝的講述,滿堂皆驚,就連夏巖都忍不住氣血上涌,感覺腦袋有些發暈。

十三萬迎擊四十萬大軍,還是大幹軍隊迎接驍勇善戰的蠻族鐵騎?

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情?

若不是他了解林謙,他甚至都以爲林謙投敵了。

乾元帝更是癱坐在龍椅上,目光呆滯,他彷彿已經看到蠻族大軍在長安城外牧馬的場景了。

“庸臣誤國啊!”

滿朝羣臣更是義憤填膺,大罵着林謙,當然,有聰明的人已經在思考南遷的事情了,想着怎麼說服陛下遷都到南方,最好是大幹最南方的安南,離這些野蠻的蠻子越遠越好。

雖然這只是權宜之計,但能多苟活一天也是好的。

“林大人抽調了洪都府各地守備力量作爲奇兵,在雙方交戰正酣時殺出,蠻族騎兵大驚,被殺得潰散而逃,倉皇撤退,林大人一戰斬敵七萬餘,大幹軍隊傷亡不足四萬!”

“大捷!”

“陛下,大捷啊!”

然而,孟衝接下來的話讓各懷心思的滿朝羣臣都楞在了原地,就連乾元帝也是垂死病中驚坐起,身子前傾,看向孟衝,似乎認爲自己聽錯了。

“贏了?”

“十三萬東拼西湊的大幹軍隊,戰勝了四十萬驍勇善戰的蠻族大軍?”

小說裡也不敢這麼寫啊!

夏巖大喜,雖然他不知道是怎麼贏的,但能贏就夠了,他果然沒有看錯林謙,這當真是個絕世天才,這已經不是老天爺賞飯了,這就是老天爺追着餵飯啊!

詩詞歌賦,朝廷內政,軍事外戰……還有什麼是他不會,是他做不到極致的嗎?

“快細細說來!”

即便是反覆確認了好幾次,乾元帝依舊感覺有些不太真實。

隨後孟衝詳細的將林謙與蠻族戰鬥的細節一一說來。

戰術並不複雜,甚至不少朝中武將都曾經施展過。

可這戰術簡單而有效,再簡單的戰術,能夠在戰場上將之完美的執行下來,就已經是彌足可貴了。

名將孫武曾說過,能夠將十萬兵而不出混亂,便可算是帥才。

要知道,書院夫子一個人帶幾十個學生都能經常鬧出些事情來,更何況是從天南海北征調來的十萬人。

他們不得不承認,這個林謙在軍事上也是有點東西的。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這時,李如鬆站了出來,不得不說,他當真是乾元帝肚子裡的蛔蟲,乾元帝派林謙出征時他並沒有反對,因爲他看出了乾元帝心意已決,所以這個時候站出來恭賀,絲毫沒有違和。

反倒是之前那些反對林謙出征的大臣們,此時一個個臉紅得跟猴子屁股一般,只能低着頭站在大殿中,不敢發一言。

“哈哈哈哈……”

乾元帝笑了,從得知蠻族入侵的幾個月裡,這是他第一次笑出來,“這林謙果真是個人才!”

這一次,他可是真心的誇讚林謙,甚至已經在琢磨着要怎麼賞賜林謙了,不過當前還有更要緊的事情要去做,讓他根本顧不上其他的事情。

“好了,退朝!”

乾元帝迫不及待的說了一句,然後對李如鬆說道,“李愛卿隨我來東暖閣。”

看着隨乾元帝離開的李如鬆,夏巖眉頭微鎖,他隱約有種不好的預感。

“李愛卿,如今我軍大勝,正是派人前去求和的大好時機!”

東暖閣中,乾元帝滿臉喜色的對李如鬆說道。

之所以要與李如鬆這個次輔商量而不帶上夏巖這個首輔,是因爲他知道夏巖一向是反對求和的,求和的事情自然不能跟夏巖商量。

“着你派人前去蠻族大軍與蠻王談判,只要他們答應退兵,就算他們的要求過分一些,也是可以答應的。”

明明打了勝仗,還要去求和,這樣的操作可以說是非常離譜了。

李如鬆卻像是早有所預料般,竟然覺得理所當然,甚至是成竹在胸,笑着對乾元帝說道,“求和的人選,臣已經有主意了。”

“好!”

乾元帝滿面紅光的拍了拍李如鬆的肩膀,“李愛卿不愧是我大幹的肱骨之臣。”

他甚至忍不住感慨一聲,“若是大幹都是像李愛卿這般的能臣,那就太好了!”

“爲大幹盡力,爲陛下解憂,這是臣下的分內之事。”

李如鬆戰戰兢兢,畢恭畢敬,隨後做出一副欲言又止,最後卻還是說了出來,“陛下,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乾元帝現在心情很好,雖然知道李如鬆接下來的話可能不會那麼好聽,但他還是大氣的一揮手。

“陛下之前對林謙的態度可不算好,雖然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做臣下的自然不敢有半分怨言,但不知那林謙心中,是否像微臣一樣,當真沒有半分怨言。”

“若真是如此,那當然是大幹之幸,陛下之幸。”

“可若不是如此,如今林謙手握重兵,又接連打了幾場勝仗,在軍中威望極高,並且臣聽說他在洪都府殺了所有豪紳,將大幹的土地分給了百姓們,這是在拿陛下的財產收買人心。”

“臣擔心,若是事有不諧,恐生變故啊!”

“陛下別忘了李淵、趙匡義……”

李如鬆一副爲國而憂,苦口婆心,全心全意爲大幹和乾元帝着想的模樣。

乾元帝臉上喜色收斂,沉默了好半晌之後纔對李如鬆擺了擺手,“此事休提,快去辦朕交代的事情吧!”

“陛下恕罪,臣罪該萬死!”

李如鬆跪倒在地,誠惶誠恐。

乾元帝再次揮了揮手,並沒有半分要追究此事的意思,“去吧去吧!”

李如鬆這才緩緩退出東暖閣,他並沒有氣餒,雖然這一次乾元帝壓下了此事,但猜忌的種子已經埋下了,接下來只需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即可。

當這顆種子開花的時候,就是林謙身死之時!

……

“父王,昨日夜間,有多股大幹騎兵出了府城,向外突圍,應當是馳援洪都府各地去了。”

蠻族大營中,右賢王樓煩向頭曼彙報着昨日大幹軍隊的異動,“有夜色的掩護,雖然我們攔下了多支騎兵,但依舊有不少衝出了包圍圈,請父王降罪。”

樓煩也是滿腔委屈,他們對於洪都府城中軍隊突圍前去救援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但誰知道這些大幹人實在是太狡猾了,他們先是派出小股騎兵突圍,將防守的蠻族大軍引開,隨後纔是大股部隊突圍,這在夜色和儒術的掩護下,他們只能無辜中計,畢竟在不知道那是小股騎兵的情況下,你總不能不管不顧吧。

“無妨,他們出不去的!”

“洪都府城外佈下了天羅地網,就算他們能突圍出你的防線,他們也沒法去支援其他地方!”

頭曼信心十足,但他對於這個兒子越來越不滿意了,也無怪冒頓能當上左賢王了,實在是矮個子裡拔高個,屎裡淘金了屬於是。

此時蠻族二十萬大軍已經將洪都府城四面包圍,頭曼也沒有攻打洪都府,就這樣圍着,他要等攻下了洪都府全境,然後攜大勝之威來攻城。

並且攻下洪都府後,他就有足夠的炮灰去送死,這樣能大大減少蠻族士兵的傷亡。

驅趕俘虜和大幹百姓攻城,這樣的事情他們已經足夠熟練了。

到時候蠻族大軍就跟在後方,如果守城將領足夠果斷,將這些被他們驅趕的綿羊全部殺死,那也無妨,至少也浪費了對方的守城物資,也會影響守城士兵的軍心。

親手殺死自己的同胞,甚至其中可能還有他們的親人和朋友,這樣的感覺可不會好受,到時候再加上殘酷的守城大戰,說不定他們心態就崩潰了。

若是對方守城將領心慈手軟,這些俘虜和大幹百姓就會擾亂大幹守軍陣型,他們便能趁機攻城。

就在頭曼考慮如何兵不血刃的拿下洪都府城時,在他們身後數百里外,林謙縱馬馳騁在平原上,在他身後是一隊隊沉默前行的紅甲紅旗的大幹騎兵。

並且隨着不斷前行,還源源不斷有從四面八方匯聚過來的大幹騎兵,這是林謙化整爲零的多股騎兵,若是大軍直接出動,動靜太大,城外的蠻族騎兵必定不會袖手旁觀。

化整爲零後,雖然每一股少則幾百,多則一兩千,但彙集起來,數量還是很可觀的。

最終他派出的四萬騎兵,前來匯合的卻只有三萬。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蠻族早有準備,能夠有現在這樣的戰果已經是林謙絞盡腦汁,機關算盡的結果了。

頭曼不會想到,自己在洪都府南方佈下了天羅地網,林謙卻帶着人一路向北繞到了他們身後。

或許是自信,也或許是不覺得大幹人會自投羅網,蠻族在北方的防守力量並不多,輕易的便被林謙繞了過來。

當一行人來到朔州城外時,守城的蠻族士兵都還沒反應過來,在林謙刻意收起旗幟的情況下,他們一開始還以爲是自家騎兵路過。

直到林謙他們來到城下時,他們才發覺不對勁,因爲這些騎兵穿着紅甲,並且,人和戰馬的體型都不對勁。

可惜這已經晚了。

原本頭曼這次就是傾巢出動,後方留守的軍隊並不多,並且這些蠻族士兵更擅長在馬背上馳騁縱橫而不是守城。

觸不及防之下,林謙只用了一刻鐘時間,就打開了朔州城的城門,將留守的蠻族士兵一個不留,擊殺一空。

這就是騎兵的好處,這些蠻族士兵即便是逃出了城去,也跑不了多遠就被追上。

尤其是當城內大幹百姓們看到來的是大幹軍隊後,大都喜極而泣,開始給大幹軍隊指路,將藏匿的蠻族士兵揪出來。

不僅是蠻族士兵,朔州城中的蠻族人全都被林謙屠戮一空,這不是林謙殘忍,此時他們孤軍深入,保持位置的神秘是最重要的,否則一旦被蠻族大軍鎖定位置,大軍圍剿之下,他們這三萬騎兵還不夠對方一波衝鋒的。

並且即便林謙不殺,這些蠻族人也會被朔州城中的大幹百姓殺死。

蠻族在接收燕雲十六州之後,便不斷的向燕雲十六州遷徙蠻族人部落,在蠻族大量南遷的同時,他們也派人收繳了大幹百姓的土地,將肥沃的土地全都分配給蠻族人。

這還不算完,即便他們收繳的土地有多餘的,他們也不會還給大幹百姓。

一些蠻族的權貴之家也憑藉自己在蠻族的影響力,大肆掠奪,有的一家便佔地上千頃。

但不管是這些權要,還是普通的蠻族,他們在分得土地之後,是不會自己去耕種的,他們根本沒有這個能力,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平日放牧懶散慣了,又怎麼會老老實實的種地。

於是他們將這些土地強制租給大幹百姓,讓大幹百姓去給他們種地,並且收取高額的租金,有的地方甚至還讓租地的百姓預繳兩三年的租金,更過分的是他們會故意以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的將大幹百姓變成奴隸,免費給他們種地。

哪怕蠻族已經佔領燕雲十六州十多年,燕雲十六州依舊叛亂不斷。

所以即便林謙不殺這些蠻人,在大幹人民的汪洋中,他們也活不下去的。

處理所有蠻人後,林謙開倉放糧,並將蠻人的兵器庫打開,將所有兵器發放給他們,在朔州城修整一晚後,他們帶着在朔州城繳獲的乾糧,繼續向北進發。

從洪都府城出來後他們只帶了三天的乾糧,若非如此,他們不可能這麼輕易的衝出重圍,頭曼也不會毫無防備,這也是林謙要攻打朔州城的原因之一。

否則他們只需要一路潛行到蠻族王庭,甚至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完成偷家。

……

“父王,燕雲十六州出現了一支大幹軍隊,如今朔州城和寰州城已經被攻破,消息是寰州城傳出來的,如今這支軍隊應該正在前往應州的路上。”

洪都城外,蠻族大營,樓煩再一次帶來了壞消息。

“兒臣猜測他們或許就是從洪都府城中突圍出去的那些騎兵,這些天在南方佈防的兒郎們並沒有發現他們,他們應當是一路向北,繞到了燕雲十六州。”

沒有等頭曼發問,樓煩就將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有多少人?”

頭曼心頭火起,四十萬大軍的消耗可不小,若是大幹這支騎兵破壞了他的後勤運輸線,前線大軍斷糧之後必定會崩潰,到時候大幹大軍殺出,他們恐怕就要潰敗了。

不過他也沒有太擔心,糧道他已經派了一支騎兵守衛,暫時應當無虞,想必那支大幹軍隊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選擇了去進攻燕雲十六城,而不是斷他糧道。

“據寰州城逃出的士兵報告,應當在三萬以上。”

“三萬以上?”

頭曼皺眉,看向遠處的洪都府城。

半個月前那一戰他們損失慘重,可大幹軍隊的損失同樣不小,如今洪都府城中的軍隊數量應當只有不到九萬,又抽調了三萬騎兵出去,也就是說,如今的洪都府城中的守軍不足六萬。

若是現在攻城,洪都府城必定守不住!

可從之前那一戰來看,林謙應該不是這樣的蠢貨纔是。

就在這時,冒頓忽然闖進大帳中,“父王,我們與洪都府城中的內應聯繫上了,根據內應提供的情報,林謙現在應該已經不在洪都府城中。”

“內應?”

“他們隨大幹前來求和的使臣隊伍一起出來的。”

冒頓解釋到,剛纔他沒有在大帳中,便是在接待大幹使臣。

“林謙不在洪都府城內了?”

聽到這話,頭曼陡然起身,來到大帳中的巨大地圖前,看向朔州、寰州方向……然後沿着地圖一直往上,他看到了自家王庭。

下一刻,頭曼驚出了一身冷汗,“他們的目標是王庭!”

如今他們大軍南下,整個北方的兵力幾乎都被他抽調一空,雖然不至於湊不齊三萬騎兵,但蠻族部落平時都分散在各地,若是被這支大幹騎兵衝進王庭,各個擊破之下,恐怕會對蠻族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回師!”

頭曼很快做出了決定,尤其是在得知林謙有可能在這三萬人中後,他更是沒有任何猶豫的理由。

他要將這三萬人碾成肉醬!

(本章完)

第198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85章 總有一天,沒人可定我生死第21章 文集發刊第53章 長公主閱文,驚爲天人第119章 找到他,一定得找到他!第59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14章 連陸放翁都懟,真是太過分了第97章 永安:我感覺自己確實有點毛病第162章 不負少年頭第11章 毫無廣告植入痕跡第23章 中期考覈第197章 東風第134章 救星來了第89章 小說還能這樣寫?(三更)第74章 你這問心術有問題吧第54章 束之高閣第90章 值得麼第53章 長公主閱文,驚爲天人第111章 天晴了,雪停了,永安第198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21章 壞了,忘切小號了第4章 詩佛王維已催更第188章 洪都的蠻子第210章 消失的大軍第113章 二者風骨,高下立判第99章 太陽從西邊升起,落向東方第170章 什麼味道,酸死了第107章 狗奴才怎麼還沒來(三更,求訂閱)第86章 你跑啊,你怎麼不跑了(三更,求訂閱第183章 烏公子,賭注麻煩交一下第211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第153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0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90章 在我大乾的地盤,就得守大乾律法第117章 說書人第38章 你吃臭豆腐了吧第41章 懷宜修第169章 不如改姓完顏好了第71章 事發第206章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第174章 奇謀(大章,求月票)第39章 瓊華宴第78章 斬立決(五更,求訂閱)第213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第182章 明意,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第136章 此次來吉慶府,只辦三件事第26章 聖人之姿第115章 永安:從未如此美妙的一天!第106章 修羅場第25章 柳暗花明第169章 不如改姓完顏好了第17章 囚徒困境第104章 練攤(三更)第86章 你跑啊,你怎麼不跑了(三更,求訂閱第201章 道歉,他也配?第77章 乾元帝起了殺心(四更,求訂閱)第52章 天道文章入京,長公主出宮第35章 入城風波第182章 明意,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第59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95章 進宮(三更,求訂閱)第66章 沒錯,我殺的第173章 可惜長了張嘴第43章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第155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96章 好好替永安治病第130章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第23章 中期考覈第48章 愛國 明志第64章 意料之外的黃雀第141章 你真該死第195章 來自惠民總館的懷疑第204章 戰事起第183章 烏公子,賭注麻煩交一下第111章 天晴了,雪停了,永安第31章 他家的東西也是可以偷的麼第63章 螳螂捕蟬第152章 前進,向着太陽的方向第7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89章 小說還能這樣寫?(三更)第168章 再別洪都第197章 東風第17章 囚徒困境第23章 中期考覈第16章 儒道八品之威第126章 小桂子:我人麻了!第39章 瓊華宴第195章 來自惠民總館的懷疑第139章 南方戰事第91章 用你喜歡的方式過一生第98章 我要你去給文成治病(三更)第188章 洪都的蠻子第26章 聖人之姿第36章 德行境之威第143章 下雨了第41章 懷宜修第109章 各自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75章 天家無父子第2章 人間太窄,容不下天才第142章 不裝了,我攤牌了
第198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85章 總有一天,沒人可定我生死第21章 文集發刊第53章 長公主閱文,驚爲天人第119章 找到他,一定得找到他!第59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14章 連陸放翁都懟,真是太過分了第97章 永安:我感覺自己確實有點毛病第162章 不負少年頭第11章 毫無廣告植入痕跡第23章 中期考覈第197章 東風第134章 救星來了第89章 小說還能這樣寫?(三更)第74章 你這問心術有問題吧第54章 束之高閣第90章 值得麼第53章 長公主閱文,驚爲天人第111章 天晴了,雪停了,永安第198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21章 壞了,忘切小號了第4章 詩佛王維已催更第188章 洪都的蠻子第210章 消失的大軍第113章 二者風骨,高下立判第99章 太陽從西邊升起,落向東方第170章 什麼味道,酸死了第107章 狗奴才怎麼還沒來(三更,求訂閱)第86章 你跑啊,你怎麼不跑了(三更,求訂閱第183章 烏公子,賭注麻煩交一下第211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第153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0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90章 在我大乾的地盤,就得守大乾律法第117章 說書人第38章 你吃臭豆腐了吧第41章 懷宜修第169章 不如改姓完顏好了第71章 事發第206章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第174章 奇謀(大章,求月票)第39章 瓊華宴第78章 斬立決(五更,求訂閱)第213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第182章 明意,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第136章 此次來吉慶府,只辦三件事第26章 聖人之姿第115章 永安:從未如此美妙的一天!第106章 修羅場第25章 柳暗花明第169章 不如改姓完顏好了第17章 囚徒困境第104章 練攤(三更)第86章 你跑啊,你怎麼不跑了(三更,求訂閱第201章 道歉,他也配?第77章 乾元帝起了殺心(四更,求訂閱)第52章 天道文章入京,長公主出宮第35章 入城風波第182章 明意,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第59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95章 進宮(三更,求訂閱)第66章 沒錯,我殺的第173章 可惜長了張嘴第43章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第155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96章 好好替永安治病第130章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第23章 中期考覈第48章 愛國 明志第64章 意料之外的黃雀第141章 你真該死第195章 來自惠民總館的懷疑第204章 戰事起第183章 烏公子,賭注麻煩交一下第111章 天晴了,雪停了,永安第31章 他家的東西也是可以偷的麼第63章 螳螂捕蟬第152章 前進,向着太陽的方向第7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89章 小說還能這樣寫?(三更)第168章 再別洪都第197章 東風第17章 囚徒困境第23章 中期考覈第16章 儒道八品之威第126章 小桂子:我人麻了!第39章 瓊華宴第195章 來自惠民總館的懷疑第139章 南方戰事第91章 用你喜歡的方式過一生第98章 我要你去給文成治病(三更)第188章 洪都的蠻子第26章 聖人之姿第36章 德行境之威第143章 下雨了第41章 懷宜修第109章 各自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75章 天家無父子第2章 人間太窄,容不下天才第142章 不裝了,我攤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