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覲見(下)

“劉總管,小民說的可是句句屬實呀!”我馬上喊起冤來,“小民縱有天大膽子也不敢如此大不韙的假冒欽差,這都是那些不知內情之人以訛傳訛所致,小民對此是萬般無奈,寢食難安的!所以,小民就想着此次覲見,能向萬歲爺解說一二,以洗刷小民身上的不白之冤。”

我臉上裝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但身體卻站的筆直,完全沒有下跪求饒的意思。我心裡早已準備好了萬一的打算,眼前這老太監只要膽敢下令拘捕於我,我就馬上秒殺了他,還有那兩個年輕太監和門外的小太監;然後在別人未發現這裡情況之前,把四人的屍體藏匿好;最後自己則第一時間按原路返回,帶着阿秀逃出京城,往大漢國跑路。這是最最的下下策,不到萬不得已當然不能輕易實行。

“哼哼!你還真是伶牙俐齒!你既然說自己沒有假冒欽差,那爲何每到一處就接受地方士紳官員宴請,收受衆人賄賂呢?嗯?”老變態似乎真的有些上了火了,目光陰冷的盯着我。

我勉強壓下自己上前一拳打爆他筍尖頭的衝動,收起了故示膽怯的表情,挺正身體,居高臨下,有恃無恐的斜睨着他,冷道:“劉總管,我可是奉旨入宮覲見聖上的,你故意扣留我的聖旨,不讓我覲見是何道理?難道咱們的萬歲爺要見我一面,還要得到你的允許不成?”

這老太監一見面就對我陰陽怪調的,我跟他好言好語的說話,這老變態卻以爲我好欺負,蹬鼻子上臉起來,他還真當老子怕了他這個老閹人了?既然不能讓他對自己有所改觀,那自己也完全沒有必要再給自己找罪受,委屈了自己。

“哈哈哈!”老太監不怒反笑。砰的一聲拍案而起,蠶豆眼睜大了少許,定定的看着我。

正在我以爲他要發飆時,這老閹人卻一字一頓的說道:“小喜,你帶他去覲見萬歲爺!”

“是,總管大人。”老閹人左側身後地一名年輕太監連忙恭聲答應,並從老閹人手中小心翼翼的接過一枚令牌。

我有點費解的看着他,卻見他已經把目光移到了那道聖旨上。並且一手抓過,就要收起。

這聖旨的好使之處,我早已是見過的,就這麼的被繳了過去,我心裡還真是有點捨不得。

“等等!”我不由上前一步,阻止道:“劉總管,這聖旨你要收起來嗎?”

這老閹人像是完全不屑再與我交談,回頭輕輕示意了那個名叫小喜的年輕太監。

“謝公子。你既然已經憑藉聖旨入了宮,當然要交還聖旨。喏!”小喜指了指一邊靠牆的櫥櫃,“那裡都是最近幾年來複旨交還地聖旨。除非是萬歲爺下旨賞賜封敕之類的聖旨可以准許領旨之人保存外,餘者都得上繳此處封存。”

我聽了這個年輕太監還算詳盡的解釋,心下不由一陣失望。

“謝公子。請隨小的來吧。”太監小喜既不熱情也不冷淡的伸手相請。

我有些留戀的最後看了一眼老閹人手中的聖旨,跟着這位年輕太監走出了這個像是秘書處的古代辦公室。

出了宮房,我忍不住好奇心,向這個年輕太監詢問了老閹人劉總管到底是個何許人物?這年輕太監對此倒也沒有隱瞞。如實地告訴我這位劉總管是內府負責宮中承宣傳達之職的宦官首領,這差事雖然乍一聽起來簡單明瞭,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我好歹在後世讀了些閒書,在我的感覺中這老太監可能就是類似後世國務院辦公廳主任的官職,這權利可是大的可以。心下不由爲剛剛自己惹上這麼位實權人物有些後悔起來。但現下再後悔也沒用,只希望自己以後還有機會去討好他。

跟着這位太監沿着一長排宮房直走了十幾分鍾,到地盡頭,又沿着一道大理石雕鑿的御道。直走了二十來分鐘,纔在一處衆宮廷侍衛把守的紅漆大門前停了下來。

年輕太監小喜連忙急步上前,向侍衛頭領出示了那枚令牌,稟明瞭來意,再讓他檢查搜身之後,其餘侍衛纔在他的示意下,打開了那道紅漆大門。

正當我以爲過了這道門檻就可以見到皇帝老兒地面時,走進去才發現。裡面又是一個大廣場。雖然沒有外面那個那麼誇張,但也不小。

我倆一路沿着御道直走。而御道兩旁則各自站着一長排手持長戟的健壯侍衛,直排向御道的盡頭。

我跟着又走了差不多十幾分鍾才走到了這條御道的盡頭,照例是一個緊閉的紅漆大門把守,旁邊整齊站着不下百人的侍衛隊。不同於上次,這次的紅漆大門旁,還有兩名太監,一老一少。

照例是一道檢查搜身,稟明來意後,侍衛頭領才讓打開大門,讓門口的一位老太監去裡面通傳,而我則只能先等在門口,靜候皇帝老兒地召見。

足足過去了半個多小時,裡面絲毫不見那個老太監返回的影子。這不得不讓我心下窩火大罵不已,老子千里迢迢的被你一紙召喚到這裡,你他孃的還擺勞什子“元昌大帝”的臭架子讓我等這麼久,還真他媽的不是個東西!奶奶的!你不就是投了個好胎,當了個皇帝嗎?老子還在後世投了個好胎,當了二十一世紀幸福一代的農民工呢?老子喝過可樂,吃過漢堡,穿過西裝,戴過手錶,還飽受愛國愛黨愛人民地政治薰陶。光這幾項也是你這個皇帝老兒遠遠無法比擬地……

我在肚子裡罵罵咧咧的將近一個多鐘頭,才見那個老太監氣喘吁吁地跑回來宣旨。

“宣……謝安平……覲見~”老太監剛一站穩,就急促促的扯着公鴨嗓子叫了起來。

我霎時停止了心中發泄似的謾罵,整了整筆挺的風衣,舉步而入。

這道大門之後地景緻跟外面兩處完全不一樣,除了中間照舊一道五六米寬的御道之外,其餘的地方則是雕欄玉砌的亭臺樓閣。綠樹紅花,小橋流水點綴其間,紅廊綠檐環繞相連。雖然也有站崗的侍衛,但人數上比起外面少上了許多,與一些飛禽珍獸相映成趣,平添了幾許生動活潑之氣。

順着中間那條筆直的御道急走了幾十步遠,我纔想起我好像不認識路,而且還不知道皇帝老兒現今在哪個旮旯裡駐足。

“謝……謝公子……等一下。”身後那位老太監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的跟了上來。

“有勞公公了!”我知道這老太監肯定是爲我帶路的了。

老太監喘了好幾口粗氣。纔算平緩了呼吸,“謝公子,待會兒見到萬歲爺地時候,請你一定要注意禮節事項……”

我擺了擺手,當即阻止了他的話,“這個我知道,你還是快點給我帶路吧。”

我這次來京面聖早就有了給皇帝老兒行三跪九叩大禮的覺悟,當然不用這老太監再來嚼舌。而且我被磨磨蹭蹭了這麼久。已近黃昏時分,王爺府的阿秀也該等的着急了。加上我心中一直懸着的假冒欽差一事,最終也要等老皇帝來揭盅,照目前事情的發展態勢來看,老皇帝要麼現在還不知道我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但這個可能性很小,畢竟我這次上京之行鬧的有點太過轟動了。排除了這一點,而老皇帝居然還不治我地罪,只能說明要麼我上次進獻的兩份壽禮。讓他很是滿意;要麼就是對我還有另外的用意,總之怎麼推測,我現在都是沒有性命之憂的。不過,心中雖然如此認爲,但最終的謎底還是要老皇帝這位莊家來揭曉。

老太監呆了一呆,旋即向我施禮道:“即如此,那謝公子就隨灑家來吧。”

被這個老太監領着一路左拐右繞地穿廊過橋,剛開始我還能勉強記憶住來時的路。但經不起他的幾十繞,到最後我只能無奈的放棄記路一途,徹底讓自己迷失在了這皇宮之中。

最後,兩人在一處明顯增加了許多侍衛地地方,停住了腳步。我知道這應該是到地頭了。奶奶的!見個皇帝還真不是一般的麻煩。我粗略算了一下,從剛進宮門開始到現在,至少已經過去了兩個多鐘頭了。

“你就是謝安平嗎?”領頭一位像是統領模樣,四十來歲年紀的御前侍衛直盯着我詢問。他雖然一身衣甲鮮明。人也長得壯實。但畢竟身高只有後世的一米七左右,比我現在一米八幾的身高整整矮了十多公分。所以他面對着我只能擡頭仰視。讓我很有一種自得的感覺。

“草民正是!”心中儘管不怎麼喜歡這人的傲慢態度,但抱着此行低調做人地原則,加上他畢竟是老皇帝身邊之人,我還是十分客氣的對他做了一個九十度的長揖。

不過,我如此的大禮,絲毫沒有引起這位侍衛統領的好感。只見他冷哼一聲,不怎麼客氣的說道:“你跟我來吧。”

我心中對這位四十歲男暗罵了一句你奶奶的熊之後,裝出畢恭畢敬的模樣跟在他身後,被他領着來到了一處軒榭之前。

我偷眼上望軒榭門上地牌匾,上書“翰文軒”三字。

“啓稟皇上,謝安平帶到。”這侍衛統領在離着門口還有兩米地地方就收住了腳步,弓着腰,壓低着嗓子向裡面稟報。

等了片剎,才聽見裡面傳出一個蒼老的聲音:“宣他進來吧!”

“是!”

侍衛統領恭聲應是後,就扭頭向我示意。

我只好乾咳了一聲,又做作地整了整皮風衣,向前幾步,先是舉手在軒門上輕叩了兩下,接着才輕手輕腳的推開了這道木門。而木門內所在的就是當今大楚國的主宰,至高無上的存在,他手握千千萬萬之人的生殺大權。饒是我先前一再在心裡對他不怎麼敬畏,但現在我臨門的一腳卻還是忍不住一陣輕微發顫。

軒門推開一角,我勉強壓下心頭的那絲緊張之情,側身而入後,又輕輕轉身把軒門給掩上了。這個進門後不忘關門的良好習慣,在這次覲見之前,我可是牢記於心的,總算沒有事到臨頭把這茬給忘了。

這個翰文軒佔地面積很大,軒中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排排五六米多高的大型書架,上面堆放着一些竹簡和紙質書本。

我下意識的第二眼就向右邊看去,只見離着我所站十來米遠的地方,有着一張很是誇張的長方形書桌,書桌上的兩角各自堆放着一些竹簡書牘,中間則豎擺着一副也有些誇張的大型筆架,筆架上掛滿了不下幾十只大小長短不一的各種毛筆,此外還擺放着一些筆墨紙硯,讓我瞪眼的是書案上那一大疊醒目的雪紙,這時代目前除了我在十里集銷售的之外,我還真想不到有其他人已經仿製出來了。而在這個長方形書桌之後詳然而坐的是一位頭戴金冠,身穿金絲繡龍黃袍的老者,還有在他身後兩側,幾乎靠牆而立的兩名老太監。從這一站形佈局上看,先前那個胖太監所謂的劉總管辦公室擺設,肯定是間接從這裡效仿過去的。

“草民謝安平叩見吾皇,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我第一時間就把自己天生的表演潛質完全挖掘了出來,連滾帶爬的急忙上前幾步,撲嗵一聲重重的跪在明顯是硬石板鋪成的地面上,接着又咚咚咚作響的一連重重磕了九個響頭,要不是我故意控制着力道,我還真怕把地上的那塊硬石板給磕裂了,饒是如此,我的磕頭聲,也在這空闊的翰文軒內顯得蕩氣迴腸。這從另外一個側面表明,這主要是木製結構的古建築,它的迴音和隔音效果都是很不錯的。

說起來要花些時候,但從我進門到下跪給老皇帝磕完響亮的九個頭,只花費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這磕頭的效率還是蠻高的。

第149章 不祥之兆第21章 考覈第104章 挑明第77章 血狼騎第25章 秦三娘第53章 騎馬砍殺第54章 退敵之計第111章 一滴精一滴血第122章 各處施工情況第20章 敕封忠勇第122章 各處施工情況第162章 打小翠屁股第34章 盤龍槍第60章 提議第115章 攻城第2章 我的初戀在古代終結第132章 造人計劃第57章 殺賊正當時第79章 舉薦之恩第160章 自立爲帝第140章 腳踹宮門第31章 討價還價第47章 突遇貴人(一)第25章 善解人意第81章 家常第16章 富貴險中求第97章 同寢一室第118章 用兵如神第42章 佔了大便宜的男人第6章 難進的李家門第152章 馳援京師第12章 臥底第44章 納妾許可第155章 京城告破第39章 馬甲和披風第21章 同舟共濟第72章 青龍寨(下)第94章 喬遷新居第41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87章 兩全齊美第81章 家常第20章 糞是農家寶第17章 危險意識第69章 曖昧第13章 滿載而歸第146章 拓跋鮮卑第55章 罵將第10章 好心沒好報第82章 招賢令第82章 龍精虎猛第61章 意外之財(中)第25章 秦三娘第169章 我輩典範第82章 紅包第55章 內院落成第4章 舊識第59章 擒敵第58章 各有任命第48章 引水工程(上)第141章 佈防第5章 署名第49章 禮尚往來(下)第10章 酒樓企劃第102章 赴京第132章 徵北將軍第29章 烏雞變鳳凰第70章 利之所在第82章 龍精虎猛第6章 一元錢寶物第63章 擴充護衛隊第6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47章 突遇貴人(四)第35章 官商勾結第115章 吃獨食第12章 小玉第65章 大還丹第27章 賠錢的婚禮第47章 突遇貴人(一)第68章 刺殺第23章 擊掌爲誓第119章 爲妾的條件第50章 送五王爺使鮮卑3第166章 當仁不讓第51章 念君第30章 說媒第7章 李老財的說話藝術第68章 刺殺第120章 婚約第31章 討價還價第51章 人形機關槍第136章 陰陽寶鑑第78章 出京第62章 活祭(上)第150章 靈慾交融第62章 當槍使第2章 嫌疑犯第32章 兇人第170章 侯爺生活第70章 後庭菊第99章 殺雞駭猴
第149章 不祥之兆第21章 考覈第104章 挑明第77章 血狼騎第25章 秦三娘第53章 騎馬砍殺第54章 退敵之計第111章 一滴精一滴血第122章 各處施工情況第20章 敕封忠勇第122章 各處施工情況第162章 打小翠屁股第34章 盤龍槍第60章 提議第115章 攻城第2章 我的初戀在古代終結第132章 造人計劃第57章 殺賊正當時第79章 舉薦之恩第160章 自立爲帝第140章 腳踹宮門第31章 討價還價第47章 突遇貴人(一)第25章 善解人意第81章 家常第16章 富貴險中求第97章 同寢一室第118章 用兵如神第42章 佔了大便宜的男人第6章 難進的李家門第152章 馳援京師第12章 臥底第44章 納妾許可第155章 京城告破第39章 馬甲和披風第21章 同舟共濟第72章 青龍寨(下)第94章 喬遷新居第41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87章 兩全齊美第81章 家常第20章 糞是農家寶第17章 危險意識第69章 曖昧第13章 滿載而歸第146章 拓跋鮮卑第55章 罵將第10章 好心沒好報第82章 招賢令第82章 龍精虎猛第61章 意外之財(中)第25章 秦三娘第169章 我輩典範第82章 紅包第55章 內院落成第4章 舊識第59章 擒敵第58章 各有任命第48章 引水工程(上)第141章 佈防第5章 署名第49章 禮尚往來(下)第10章 酒樓企劃第102章 赴京第132章 徵北將軍第29章 烏雞變鳳凰第70章 利之所在第82章 龍精虎猛第6章 一元錢寶物第63章 擴充護衛隊第6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47章 突遇貴人(四)第35章 官商勾結第115章 吃獨食第12章 小玉第65章 大還丹第27章 賠錢的婚禮第47章 突遇貴人(一)第68章 刺殺第23章 擊掌爲誓第119章 爲妾的條件第50章 送五王爺使鮮卑3第166章 當仁不讓第51章 念君第30章 說媒第7章 李老財的說話藝術第68章 刺殺第120章 婚約第31章 討價還價第51章 人形機關槍第136章 陰陽寶鑑第78章 出京第62章 活祭(上)第150章 靈慾交融第62章 當槍使第2章 嫌疑犯第32章 兇人第170章 侯爺生活第70章 後庭菊第99章 殺雞駭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