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建制

一國之重,首在國君,君賢則國強;次之有說是皇后,有說是丞相,而如今漢國,卻沒了丞相,漢主秉政,如今已經初見了跡象。

軍政兩分,設五軍都督府管轄各軍;以五省(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和內侍)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一臺(御史臺)一寺(大理寺)一院(翰林院)管轄民政。

仍舊設立了三公,當然三公只是一種榮譽虛銜。

而五省之中,同樣也是隻有尚書、門下、內史三省纔是真正的中樞權力機構(秘書省掌圖書典籍並少付之權;內侍省掌侍奉宮掖,委以內官,執掌暗衛)。

中書省,則是掌管機要、發佈政令,爲全國政務中樞,掌握行政大權。

門下省職掌爲侍從皇帝左右、贊導衆事、顧問應對,皇帝外出,則侍從參乘;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

尚書省則是統領有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等六部,下轄吏部、主爵等24司,職權不可謂不大。

吏部掌管着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下設四司: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勳司和考功司。

司的長官爲郎中,副長官爲員外郎,其屬官有主事,令史,書令史等。

文選清吏司掌考文職之品級及開列、考授、揀選、升調、辦理月選;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廕、請封、捐封等事務;稽勳司掌文職官員守制、終養、辦理官員之出繼、入籍、複名複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職官之處分及議敘,辦理京察、大計。

戶部,爲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管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

禮部,考吉、嘉、軍、賓、兇五禮之用;管理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禮部下設四司,爲:儀制司,掌嘉禮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兵部掌管軍械、軍令等,另有有關軍事的駕部、車部、庫部等曹,各曹設郎;兵部不轄兵政。

刑部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覈刑名,掌法律刑獄,與審驗判決的大理寺並列;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覈,共爲“三法司制”。

刑部的具體職掌是:審定各種法律,複覈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九卿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

工部掌管營造工程事項,並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御史臺則是監察事務,風聞奏事,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大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凡重大案件,御史臺和刑部、大理寺組成三法司聯合審理,大理寺負責審訊人犯、擬定判詞,刑部負責複覈,同時報御史臺監審。

翰林院執掌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等事務,並管理具有藝能人士。

如今各項機構也只是粗設,各方利益平衡也還未曾完成,因此也只是在新郡、漢中郡、武都郡、陰平郡、廣漢郡簡略實行,其餘各郡暫時仍舊是半自治中。

不是楊伊不想和劉禪一樣,把政事全託付於丞相,而是現在漢國沒有丞相那般的人物值得信任,值得託付,楊伊也只能傾力而爲了。

當然,如今政事方面,因爲糧食豐收,民政上很多事就好做了很多,於國而言,當今至關重要的事就是帝后了。

和趙威見過一面,不算是很愉快,不過此事也算是定下了。

初訂雖過了,可錦官城派去的人,卻還沒傳回信來,若這時候出了變故,也絕非不可能。

楊伊,便只得等待。

不光是他她,楊伊的一干班底,人人焦急等待。

這幾人自是明白這事若成了,對自家主上有着何等助力,因此較之這要成親的人,他們這幫旁觀的,反倒顯得更上心了。

楊伊一派淡然鎮定,給其他幾人不少寬心。

這一日下午,宮中花園內,一處涼亭中,此時正有女子素手煮茶,茶香四溢。

午後閒來無事,楊伊和李洹、曲垣二人便在此下棋,還有數人此時圍了一圈觀戰,俱是朝中之臣。

這個時代,楊伊消遣的娛樂也不多,平時也就以棋自樂,現在下子,以她的棋力和腦力,就是人工智能來了,恐怕也難以勝過她,此時隨意下子,但其勢也自然不一樣,直殺得李洹連連大敗,臉上連汗都流下來了。

最後,李洹只得將棋盤一推,鬱悶說着:“不下了,本想趁着這幾日,扳回敗局,贏陛下一場,不想陛下卻連這機會都不給我,實在讓我不甘啊!”

哈哈一笑,楊伊見對方很是鬱悶,調侃說着:“你這點水平,沒有靜氣,就算朕心浮氣燥,想贏我?怕是沒指望了。”

頓了一頓,又說着:“你們中誰來下一盤?”

被她目光掃過幾人忙擺手,紛紛說着:“陛下,我等可不善棋藝!”

楊伊此時,掃視一週,卻是越發笑的開心了,天下無敵雖然是一種寂寞,但是其中自然也是有着快樂的。

看着楊伊,良久,李洹方纔長嘆一聲,沉靜的問着:“陛下實在是讓我佩服,這等時候,居然還能沉穩如此?”

做爲近臣,自然是知道楊伊的身份的,這也不是什麼大秘密,外界或許有猜測,但是沒有證據,而漢國各方卻也默認了這個場面,當然衆臣卻很是擔憂這婚事。

楊伊掂起一子,卻是似笑非笑的說着:

“這天下事,急者越迫,緩者越裕,不可不查!”

這話一出口,讓曲垣和李洹幾人怔住了。

楊伊探出手,手指拈着棋子,將那棋盤上亂子一一收入匣中。

棋子全入匣後,他擡頭看向眼前曲垣李洹等人。

見這幾人都望着自己,面露思索之色,楊伊繼續說着:“如今局勢,就如同這盤亂子,錯綜複雜,危機四伏,可若真心想將其擇清,也未嘗沒有機會。”

“趙氏雖好,可吾國復興,卻當以自強爲本,餘者末之,又豈能將希望全放在聯姻上?成,固然是助力,若不成,亦能治政,豈可太阿倒持?

當年烈祖之事,當以鑑之!”

太阿倒持,是指倒拿着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而烈祖事,就是當年東吳結盟之事了。

若非是雙方盟約,豈會有後來關將軍敗走麥城,昭烈帝火燒連營之憾?

只要關將軍稍微注意點東吳的動向,如今可能已然復興大漢了,只是功業一朝散盡,至如今。

被她目光一掃,曲垣李洹爲首一干人皆起身,深施一禮:“陛下所言甚是,是我等本末倒置,有些失態了,聽陛下一番話,實是慚愧。”

他們雖心中對這說法想法各異,但陛下有此風骨,卻讓他們備感欣慰。

楊伊笑笑,說着:“破局之事,數日就見風曉。”

看看外面天色,她站起身,說着:“來,這棋下起來也無趣,你們陪我出去,索性巡視一番,吹吹風去。”

率先走了出去,其他幾人互相對視一眼,也沉默跟出。

出了偏廳,楊伊心裡也在焦急等待着。

適才這番話,其實有一半是說與自己聽,只是打鐵還需自身硬,聯姻,本來就是以利爲本,只要自身越來越強,其餘事自然不用擔憂。

何況如今漢國之勢,正是蒸蒸日上的局面,俗話說,君子之澤,三世而斬;而如今,跟隨烈祖建立功業那批功臣也是三代了。

他們的家業,楊伊不至於卻篡奪,但是想要再有着種種特權,卻也是不可能的了。

他們也只有投入楊伊麾下,而聯姻,就是一個很好的注,趙氏也可以做爲當年那些功臣的代表了。

劉禪可以兩娶張氏女,而楊伊就娶趙氏女,做爲平衡,如此,各方都可以接受。

到了街上,楊伊心情一爽。

這季節,是瘟疫疾病多發期,因爲知道瘟疫肆虐之慘烈情形,所以在這城中防禦上,楊伊算是下足了本錢,本來綿竹就被魏人屠城,這不好好清理一下,楊伊也不可能居住在一個火藥桶上。

特別是衛生上,楊伊可是很重視的,不僅街道有專人清理,城中垃圾更有指定堆放處,到時焚化。

如今工錢發的雖然少,但是卻是活少人多,也算是養活了一些貧困之家。

一眼望去,整條街上,都很乾淨,路上行人也皆是衣裝整潔,能到這等程度已非易事。

此時看來,正是一片盛世之境。

……

六月已然是酷暑了,而此時閻式此時卻在山間的小花園中喝茶,這花園雖然不大,卻也有數畝地,綠樹成蔭,隔絕了了夏日的炎熱。

院西小畦內,種有幾棵黃瓜,黃瓜已爬滿了架,淡黃色的小花,紛然地開着,院東搭有一個架蓬,架蓬上爬滿了瓠子的纏綿的藤蔓。

牆根下,有幾株盆花兒。

張翰正在和閻式說話,茶香四溢着。

“師父,主公出仕,已經辦的差不多了,只是如今漢國方面,這北方數郡,已然改察舉制,還想要當初所想的郡丞,卻是不可能了,郡丞在新漢制中,爲五品下,已然不可能了;就是八品上的縣丞之位都不可能,不過九品卻可以獲得,只是這新郡各縣九品的主薄和六曹,如今位置都滿了。”

第一批一共三十五人的童生,已經通過了考覈,還有一些各郡推薦來的學子和寒門之才,經過考覈之後,就授予九品下的官位,分入郡中各縣。

這北方數郡,之前被魏人肆虐之後,人才急缺,所以這些童生也是趕上了,不然,再等一年,只能充做吏員了。

“能不能謀劃一下,以主公之才,主薄特別適宜。”

“師父,新漢制,主薄是一縣之相,爲九品上,按新漢制,除非是職司一年後,考覈優異者才能晉升,也得有位子。”

閻式皺着眉,問着:“那有什麼方法?”

“現在想的,卻是散官,新漢制未曾全然考覈,地方察舉人才,授予散官,也很適宜主公,先爲官,然後再爭取某地一縣丞,這事還需要老主公那邊走動一些人,然後纔有這個可能。”

“縣丞不可得,那代理縣丞也這麼難,哦,對了,這新漢官制,內外上下,有什麼反應?”閻式關心的問着。

“如今漢主並未大張旗鼓的實行,本就是試探下反應,結果上下大部分都是觀望,並無明顯支持和反對的情況,這已經相當不錯了。”張翰皺着眉說着。

這新漢主,就像是天選之子一般,做什麼成什麼,殺敵就能全然獲勝,還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這種地,就大獲豐收;改軍制,也是上下一同;改政,竟然也無人出面反對……

本來以爲,這十六七歲的小子,還有着那些不堪的傳言,這等人怎堪大任?

這也是自然的,楊伊若是什麼事都沒做,那麼自然就會有不少的反對者,但是在此時,楊伊在漢國大敗之際,生死存亡之時,斬殺魏將,又近乎白手起家,將綿竹重新修復建成,無論是武功還是才智,皆有了些薄名,如今更是用滿滿的糧倉證明了才幹,許多人也因此保持中立或者傾向。

保持中立,就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氣氛了,這已經有了君臣名分,權利在握,以後自然可以漸漸穩固大位。

閻式也想到了這點,不由皺眉。

莫不是當年真君算錯了,這漢國看這樣子,不像是該亡的跡象?

只是,當年折損太過嚴重,根本不可能測度天機了,不然非得測試看看,如今這景象也太詭異了。

那司馬氏,佔據着大好的優勢,就要一舉滅漢了,竟然還會被對手緩過氣來,這也就丟失了名正言順奪位的希望。

正所謂,功高震主;若是司馬氏滅漢,完成了魏國幾代人未曾完成的霸業,那麼司馬氏就自然是有資格登臨皇位的,畢竟如今這個天下,是兩漢數百年的江山延續而來的,而漢國血脈未絕,仍舊佔據着九州一隅,魏國就算是稱帝,但是漢國一日不滅,魏國就是亂臣賊子。

如此情況下,誰滅了蜀漢,那麼就有着爭奪魏國皇位的正當性,如今看天下情況,司馬氏卻是難了!

此時,閆式卻是嘆息一聲,這龍脈尋主,也太難了,而這天下的情況,也着實讓人看不清。

就像是魏國,屯兵數萬於衆於關中,卻不向蜀國征伐,甚至是任由蜀國佔據了費了好大力氣纔打下來的數個要塞。

第二十六章 金盆洗手(2)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一百零一章 李玄休揮淚斬兄弟第二十五章 仙鶴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五十二章 殘章第二十二章 飛馬牧場(3)第二十七章 雙龍(2)第六十章 邵將軍驚聞秘訊 陳子川欲牧遼州第一章 戰爭前奏第八章 賊王大會(8)第七十六章 邊線無戰事第二章 大膽第四十七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2)第十一章 攔路虎第二十四章 萬劍歸宗第八十一章 同福客棧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第十八章 再見楊廣第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零三章 尋龍點穴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一百零二章 京中亂常侍密謀第三十二章 金盆洗手(8)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四十八章 有進無退第一百七十九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六)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3)第二十四章 不過如此第十一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二十九 算計第九十一章 漢水血未休(七)第二十四章 萬劍歸宗第二十九章 暗謀第三十九章 遇挫第四十二章 臆想第六十七章 天機(2)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品發佈第六十七章 天機(2)第六十四章 孫大帥彎弓射日第四十三章 洪七公第一百一十六章 仁德之名不可棄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四十八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3)第二十六章 晉第三十一章 俯首第四十七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2)第七十六章 爲什麼第八十五章 攪動風雲第一百一十八章 漢神宗第五十章 滅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朝(1)第一章 岌岌可危第三十五章 成漢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仁德之名不可棄第六十五章 東三郡第八十九章 漢水血未休(五)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六十二章 投靠第一百六十六章 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戰第四章 溫青(2)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四十五章 頡利第四十七章 何氏第一百八十五章 逃竄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四十九章 暫時的平靜第一百七十九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六)第三十四章 吾皇萬歲第四十七章 真天子第三十七章 回山第九十章 駕臨(2)第一百八十五章 逃竄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五)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三十六章 牛輔第五十二章 殘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荊州攻略(5)第二十七章 朝堂召見第十三章 破關第一百零九章 敗退第十三章 救援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九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三)第二十章 汽車人變形第二十五章 論戰天下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一百五十章第八十四章 雷軍第二十一章 論劍(5)第十章 震撼第一百二十四章 川蜀
第二十六章 金盆洗手(2)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一百零一章 李玄休揮淚斬兄弟第二十五章 仙鶴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五十二章 殘章第二十二章 飛馬牧場(3)第二十七章 雙龍(2)第六十章 邵將軍驚聞秘訊 陳子川欲牧遼州第一章 戰爭前奏第八章 賊王大會(8)第七十六章 邊線無戰事第二章 大膽第四十七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2)第十一章 攔路虎第二十四章 萬劍歸宗第八十一章 同福客棧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第十八章 再見楊廣第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零三章 尋龍點穴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一百零二章 京中亂常侍密謀第三十二章 金盆洗手(8)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四十八章 有進無退第一百七十九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六)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3)第二十四章 不過如此第十一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二十九 算計第九十一章 漢水血未休(七)第二十四章 萬劍歸宗第二十九章 暗謀第三十九章 遇挫第四十二章 臆想第六十七章 天機(2)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品發佈第六十七章 天機(2)第六十四章 孫大帥彎弓射日第四十三章 洪七公第一百一十六章 仁德之名不可棄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四十八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3)第二十六章 晉第三十一章 俯首第四十七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2)第七十六章 爲什麼第八十五章 攪動風雲第一百一十八章 漢神宗第五十章 滅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朝(1)第一章 岌岌可危第三十五章 成漢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仁德之名不可棄第六十五章 東三郡第八十九章 漢水血未休(五)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六十二章 投靠第一百六十六章 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戰第四章 溫青(2)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四十五章 頡利第四十七章 何氏第一百八十五章 逃竄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四十九章 暫時的平靜第一百七十九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六)第三十四章 吾皇萬歲第四十七章 真天子第三十七章 回山第九十章 駕臨(2)第一百八十五章 逃竄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五)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三十六章 牛輔第五十二章 殘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荊州攻略(5)第二十七章 朝堂召見第十三章 破關第一百零九章 敗退第十三章 救援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九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三)第二十章 汽車人變形第二十五章 論戰天下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一百五十章第八十四章 雷軍第二十一章 論劍(5)第十章 震撼第一百二十四章 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