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立志

人的情緒是有感染性的,此時困守在此,無人開解,關彝兵法不精,沒察覺到此時頹喪的情緒已經彷彿被傳染了一樣,在周圍相繼響起,民壯的胸口都十分沉悶,大漢尚武,他們也有對戰功的貪婪和渴望,可是此時卻早就被的失敗和死亡打跑了,對生的渴望,漸漸蓋過了其它的慾望。

“不如,咱們回去吧?”有一人說着,提出這個建議的人,越想越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我們又不是正軍官兵,只是爲了些糧錢,現在連正軍都不行了,連年戰敗,憑啥要咱們再去送死?”

“你說的很有道理。”

“不過,走的了嗎?他們能讓咱走?”

“你怕啥,大不了一拍兩散,我們也有這麼些人,現在火拼,大家都完蛋,還怕他們不成?也就是那些蠻子厲害些,不然就那幾個女子……嘿嘿……”

話中的語氣,卻是不那麼恭敬,這也並不奇怪。

“且不管她們,我們商量一下怎麼辦吧?”

“咱們好好商量一下。”說完,幾個民壯,開始和自己的同鄉熟人互相串連起來。

“關將軍,情況有點不對勁。”最先發現不對勁的,是張寧,張寧有醫術,對傷員進行診治,她的觀察力很強。

“你發現什麼了?”營帳草地外,正在巡查和擔心的關彝,此時見張寧悄悄過來,說的話讓他的臉色有些難看,濃眉一皺,問着。

“剛纔去民壯那邊的幾個傷員,替他們診治,我發現他們有些不對勁,我離開後,悄悄聽了幾句,他們似乎是想要逃走!”林寧此時卻是一臉憤慨的說道:“我覺得,這是很有可能的!關將軍還是早做準備!”

關彝此時也是猶豫,不知該如何去做,和林寧幾人知道的不一樣,他知道的更多,這一次遇賊,其實那是魏軍,還是魏國的虎豹騎,所以他們這一支千餘人的隊伍,才那麼的不堪一擊。

而今,他更是清楚的知道,如今帝國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形勢,魏國這一次的攻擊,前方大將軍一人恐怕獨木難支,而後方,上至皇帝,下至匹夫,又有多少戰意,卻也難說,更別提朝中那中常侍黃皓,隔絕內外……

這種局面下,關彝也是進退兩難!

“張寧,我不信,他們豈敢?他們如果真敢逃走,不怕律法不成?”林寧回到營帳中,召集女衛幾人,她們都是各有本事的,比如張寧,有家傳醫術;比如林靈,有一身的輕身功夫;還有這時說話的田霖,對漢律倒背如流,此時田霖就冷哼的說着。

她們的年紀也都是十七八歲,再怎麼樣學文修武,侷限於資歷,現在也只有這樣的水平,並不能真正的洞察人心。

“萬一他們豁出去了呢?”此時張寧忽然問道,想的也比較多,指出了一個可能性:“如果他們非要逃走,那些蠻兵也不會聽我們的,就我們這些人……”

她沒有把話說完,可是,在場的幾個人,都不是傻子,一聽就聽懂了。

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明顯底氣不足,這她們也沒什麼辦法,再怎麼學文習武,但是此時也不知運用,在規矩沒有人遵守之後,她們還是稚嫩了些。

這時,關彝到了帳門前,行禮問候之後,林寧幾人纔出來,這時,公主已經沒事了,所以關彝就不能進去了,除非事情緊急。

“你們都小心些,那些人我看了,真的隨時可能就要亂了。”

“啊!關將軍,如果真是這樣,我們該怎麼辦?此時田霖立刻就站了出來,有些不安的問着。

此時關彝猶豫了一下,還是說着:“那就只有請殿下做主了!”

“殿下?”此時林寧幾人互相對望一眼,有些懷疑,雖然公主很得她們尊敬,但是這種時候,公主能怎麼辦呢?

而且,在她們眼裡,大家都是女子,雖然是公主,但是也該是男人做主纔是。

看她們有些不以爲然,關彝卻是暗自搖搖頭,低語的說着:“許多事也就只有身份到了,才能辦的名正言順……”

關彝做事一向很小心,此時也不例外,這也是他能接任關氏家主的原因,因爲他不爭,可是此時,這性格卻是有些不足了。

聽着外面的這些話,此時楊伊若有所思的坐起來,見得了不遠處放着一把長劍,隨手取下來,按着劍鞘口上,長劍“當”的一聲彈出來。

映着凌晨的光,細細看去,劍上一片碧綠,竟然是一把上等長劍。

把玩了片刻,才稍微露出一絲微笑,眼神幽暗,雖然沒有了內力真氣,但是記憶仍舊還在,她記得許多不需要內力真氣,也能使用的巧妙劍術,她本人也是劍道宗師,只要有一把劍,就足可爲百人敵。

只是這個世界?季漢再興!

這任務可就難了,而且開局局面如此之難,難道命運準備在此一舉完結嗎?

想到此處,楊伊不由心中一凜,她閉目冥想,試着感應,但是纔想着感觸一下這個世界靈氣,突然之間,臉色大變。

“這是什麼?龍氣?竟然封閉了經脈?”

在楊伊此時的內視冥想着,身體內,可見龍形氣勁環繞,而且周身經脈,全部被着龍形真氣充塞,根本不可能搬運真氣了。

龍氣,護佑聖天子萬法不侵,但是此時卻成了一道束縛,而這也是說天子不能修道習武的原因。

“果然,看來這次真的是難了!”楊伊木然思索片刻,突地一笑:“不過,這又算得了什麼呢?我能走至如今帝君之路,這些險難卻總是要遇到的。”

“這龍氣,應該就是大漢之運了,和我一同,大漢興,則龍氣盛,大漢亡,則龍氣衰,這應該是命運的珍藏了,果然是下了血本!”

楊伊可以清楚的差距,有了這一道龍氣,她就能輕易的跨越天地之障,從山嶽帝君進階至天君,而要獲得這龍氣,那麼就得解決掉其中蘊含的信念,這信念化解,一就是以強力破解,其次就是完成信念,這二者都是王霸之道,其它小道都難以徹底解決。

強力化解,那是吞噬之道,倚強凌弱,若是楊伊現在是大魏宗室,那麼剿除司馬氏,撥亂反正,再一統天下,那麼就可以吞噬這龍氣,王朝興衰繼承之;若是吳國宗室,那麼就要艱難一些,不過路子還是一樣的,而現在,楊伊爲季漢宗室,這條路就不可能做了,現在既然無法以強力破解,那就只有完成信念了。

仔細參悟龍氣,楊伊彷彿病榻上臥牀不起已久的諸葛亮被人擡着,參加了改元大典。

季漢第三代皇帝,劉湛,率衆官親自在宮本前對諸葛亮行大禮。

夜,諸葛亮逝,享年80歲。

丞相60歲時,季漢收復關中,遷都長安。

62歲時,大將軍姜維攻克襄陽,並在襄陽屯田。

68歲時,關興率軍攻克洛陽,季漢軍光復齊地;諸葛誕歸降季漢。

72歲時,諸葛亮提拔諸葛尚,爲大將軍姜維副將。

76歲時,季漢軍開始滅吳之戰,關興張苞王平三人率軍收復荊州,姜維諸葛尚率軍與吳軍隔江對峙。

又4年,吳滅,天下歸漢。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是丞相?

又是一個聲音:“漢室傾頹,奸臣當道;備不量力,欲伸大義於天下……

十餘萬生靈啊,皆因跟隨我而遭此劫難;即使草木之人,鐵石心腸,能不悲乎?”

大漢……

一個聲音久久不散,隨着這聲音,龍氣微微流動,發出白光,身體也受到了影響,此時楊伊尖銳的指甲,在她握緊拳頭的同時,刺入手心。

“還真是給我出了難題。”楊伊喃喃的說着:“特別是現在,哼哼!”

如今季漢已經是到了岌岌可危之勢,甚至就是丞相復生,關張黃馬趙五位將軍復生,恐怕都難以挽回了,這是季漢之民,再無戰心,看不到絲毫勝利的希望……

季漢後期,大將軍姜維的北伐使得國力耗損巨大,而朝中宦官黃皓、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老臣張翼都開始反對姜維北伐,姜維感到壓力巨大,甚至於不敢回錦官城,就在沓中屯田,儲備軍資,繼續打算北伐。

而另一方面,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黃皓,但因劉禪十分寵信黃皓而無能爲力。

也就是今年,姜維得到鍾會治兵關中的消息,上表劉禪調遣張翼、廖化駐守險要,但黃皓聽信鬼神之說,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漢臣大多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軍五路伐蜀,攻入漢中,劉禪纔派張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卻爲時已晚。

姜維將鍾會大軍阻擋在劍閣,卻沒想到鄧艾從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殺敗諸葛瞻,劉禪一方面調閻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議。譙周力排衆議,勸劉禪投降。

而姜維接到劉禪的敕令後,試圖借鍾會之手復國,但是計劃泄漏,姜維、鄧艾、鍾會全部被殺,自此,大漢徹底滅亡。

“如此之難,不過想想其後數百年的華夏陸沉,至隋方纔緩和,其後,卻不免一漢一胡之勢,這卻也可悲,何況司馬氏,呵呵!

那就由吾承爾等之志,再興大漢!”楊伊說着,說到這裡,幾乎是不由自主,一種莫名的感情不知從何而來升出,這個身體猛的一震,一滴淚,順着雙眼滑落。

只是立志,身體的經脈就有了一絲顫動,精神彷彿更加的契合天地,楊伊良久,才睜開了眼睛,剛纔身上的奇異感,這才慢慢消逝。

身上還有數處正隱隱作痛着,這是騎馬摔下來負的傷,不算什麼,此時楊伊關鍵的是開始正式對自己的處境進行思考。

自己是公主出嫁,隨從、僕婢、衛士,足足有近兩千人之衆,雖然已經損失大半了,但是如今剩餘的本錢還不算少了。

女衛還有約莫三十餘人,蠻兵百餘人,還有鄉兵百餘人,僕婢還有幾十人,一共將近五百人,真的不算少了。

哪怕折損了那些人,其實也算不得什麼,而且楊伊預計,那些大多可能都還沒死,可能只是被俘虜,如今魏國,是準備以堂堂正正之陣滅國的,不應該會大肆屠殺。

更何況,這是季漢的和親隊伍,其中之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雖然黃皓不願,但是場面上,該有的還是有,只是降格幾分而已。

若是歷史未曾改變,那麼這一支隊伍,其實會是散了的,最終關彝是去帶着部分人投了大將軍姜維,最終也是戰死,但是如今,卻是不能任由這麼發展了。

若是真實的歷史,此時,大將軍姜維被鄧艾所牽制,退駐陰平,鍾會圍攻漢、樂二城,又另派軍進攻關口,漢將傅僉格鬥至死,而蔣舒卻開城投降。

鍾會見關口已經攻下,於是長驅直入,大將軍姜維和廖化只好放棄陰平,與張翼、董厥會合,退保劍閣,鍾會寫信勸降姜維,但姜維不作迴應,鍾會久攻不下,於是商議,準備撤還。

而此時鄧艾卻在由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擊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並敕令姜維投降,姜維軍士各個都拔起刀劍揮砍石頭髮泄心頭的憤怒,但無可奈何,姜維率軍向鍾會投降。

姜維投降鍾會後,知道鍾會有謀反之心,於是勸說鍾會設法殺害魏將,鍾會一方面陷害鄧艾,一方面準備起兵造反,但事情敗露,姜維、鍾會及蜀將張翼等都被殺害,鄧艾也被田續殺害。

若是不投降,那麼還仍舊可以一戰,但是一旦投降,這士氣盡喪,想要憑藉一二熱血,卻也是不可能了,最後卻只能黯然身死。

投降這條路是不可行了,那麼就只能一戰了,幸虧此時時間稍微還早了一些,若是再晚一些,那麼就是太公或者兵聖來,也毫無辦法可用了。

如今還是要整軍,先擴充自己掌握的實力,那麼那一支襲擊己方的曹魏虎豹騎,就必須剿滅了,被俘虜的那些人,可是楊伊所能掌握的最可能的力量了,力量強大,方纔能掌握話語權。

第七十九章 兩難第一百六十四章第四十一章 天龍寺第二十章 你去死吧第一百一十九章 虎賁赴西涼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六十一章 竟陵第三十五章 十強武道vs天子劍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三)第三十一章 開啓(3)第三章 風雲際會潛水遊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一)第二十六章 金盆洗手(2)第二十九章 晉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六十二章 星空高科園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十四章 貴人第一章 戰爭前奏第四章 陳喬恩第六十六章 黃漢升單騎踏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3)第十七章 梁山好漢第二章 華山劍宗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七十章 射鵰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士族底蘊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第五十八章 莽文丑單騎挑單于第十二章 破城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七十五章 三關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三十九章 論道第十四章 進攻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衛星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一百零七章 進退維谷第三十六章 緩急之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九十二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第五十章 新任務第一百零五章 袁公路一無所獲第一百四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3)第五十章 滅門第五十四章 西縣第五十三章 得手(2)第七十一章 大戰又起(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七)第十三章 底牌第七十八章 進退維谷第四十六章 大比之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四十八章 先進技術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六十二章 辯龍第九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一百二十九章 熱點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八十八章 邁步星空(2)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三)第四十五章 同學聚會第四十章 北上南下第九十三章 漢水血未休(九)第一百三十六章 衛星第一百四十六章 驚聞惡訊紛紛來(二)第一百零六章 祭二郎神第五十八章 剿滅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五十五章 壽宴(2)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四)第八十八章 漢水血未休(四)第五十一章 至尊紅顏第八十章 天津橋頭第五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五十三章 戰爭持續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二十三章 論劍(7)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第二十六章 論劍(10)第四十八章 逃第十三章 巧奪劍譜(2)第七十五章 三關一百零七章 進退維谷第五十六章 機皇第十九章 江湖醜聞第六十九章 邵將軍呼風喚雨 公孫瓚征伐匈奴第五十六章 機皇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五十七章 壽宴(5)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五)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
第七十九章 兩難第一百六十四章第四十一章 天龍寺第二十章 你去死吧第一百一十九章 虎賁赴西涼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六十一章 竟陵第三十五章 十強武道vs天子劍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三)第三十一章 開啓(3)第三章 風雲際會潛水遊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一)第二十六章 金盆洗手(2)第二十九章 晉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六十二章 星空高科園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十四章 貴人第一章 戰爭前奏第四章 陳喬恩第六十六章 黃漢升單騎踏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3)第十七章 梁山好漢第二章 華山劍宗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七十章 射鵰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士族底蘊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第五十八章 莽文丑單騎挑單于第十二章 破城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七十五章 三關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三十九章 論道第十四章 進攻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衛星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一百零七章 進退維谷第三十六章 緩急之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九十二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第五十章 新任務第一百零五章 袁公路一無所獲第一百四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3)第五十章 滅門第五十四章 西縣第五十三章 得手(2)第七十一章 大戰又起(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七)第十三章 底牌第七十八章 進退維谷第四十六章 大比之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四十八章 先進技術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六十二章 辯龍第九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一百二十九章 熱點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八十八章 邁步星空(2)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三)第四十五章 同學聚會第四十章 北上南下第九十三章 漢水血未休(九)第一百三十六章 衛星第一百四十六章 驚聞惡訊紛紛來(二)第一百零六章 祭二郎神第五十八章 剿滅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五十五章 壽宴(2)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四)第八十八章 漢水血未休(四)第五十一章 至尊紅顏第八十章 天津橋頭第五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五十三章 戰爭持續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二十三章 論劍(7)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第二十六章 論劍(10)第四十八章 逃第十三章 巧奪劍譜(2)第七十五章 三關一百零七章 進退維谷第五十六章 機皇第十九章 江湖醜聞第六十九章 邵將軍呼風喚雨 公孫瓚征伐匈奴第五十六章 機皇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五十七章 壽宴(5)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五)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