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殺胡

此後也沒有再起什麼波瀾,甄氏雖富,不過也就止於富了,富而不強,因爲甄氏此時還只是郡望之家,比不得像是袁氏那般的四世三公之家。

袁氏可是雄踞汝南,汝南郡之富,幾乎相當於一州了,而甄氏所在的中山國,在冀州各郡國之中,卻也難進前三之數。

霸佔住了中山國郡城之後,對於城中秩序也沒有多加干涉,先是遣送甄氏出資招納的近萬中山國漢軍送至燕國。

又任命徐榮爲中山國中尉,把中山國的軍權先一步拿下來了,楊伊撥下人馬,讓徐榮在中山國主管軍政、緝捕盜賊。

甄氏自然也沒有殺完,楊伊不會這麼殘忍的,遷出甄氏的工匠爲主,浮財都還留了不少,甄氏的人死的也不多,不過據說甄氏家主世襲中山國太傅甄逸幾乎快要被氣死了。

甄氏的門客倒是死的不少,不過也沒人在意這些人的性命,這些人之中也沒有多少才能出衆的,也就一個胡車兒,看着天生神力,不過也未曾爲甄氏賣命。

……

廣陽郡,薊縣。

“特使求見。”

“讓他進來。”

“你主找我何事!”看着進來的審配,此時劉虞冷着臉問道,自楊伊前些日不顧影響,悍然舉兵滅甄氏。

甄氏的商路和前途已經毀了,雖然人都還在,浮財也還有不少,但是對於一個世家來說,卻已經算是毀了,因爲沒有前途了。

這讓和甄氏有交集的幽州刺史劉虞何等憤怒,卻無能爲力,刺史如今也是兩千石的大吏了,負有監察一州的重責,當然此時,面對着強勢的太守和郡國,刺史也只能監察了,無力干涉。

楊伊如今是長公主,位比諸侯王,卻有着跨郡的執法權,一般來說,不常用,也很少用,敢用的都是諸侯王,也都是奔着造反之路去的。

劉虞也是漢室宗親,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如今也算是沒落了,自然無比羨慕又嫉妒楊伊這般跋扈,

對於甄氏鳴不平,他本意有幾分真誠卻也說不準,此時看到楊伊的特使審配申正南這位以往的好友,卻是給了幾分臉色。

“劉伯安毋須戒備,我主真要對付你,也不需要正南來了。”瞟了一眼微微有些戒備的劉虞,此時審配不在意的說道。

審配的話並沒有讓劉虞放下戒備,反倒更爲慎重了起來,劉虞之前就知道審配的能耐,但是真正瞭解之後,劉虞對於審配卻是無比的忌憚。

特別是審配家族勢力也是強大,此時委身楊伊的幕僚,令他極爲震驚,畢竟楊伊雖然此時名號雖大,但是前途卻是有限。

特別是楊伊行事跋扈,視中山王爲無物,隨意插手中山國事,燕國上下也行事霸道,未來恐怕堪憂。

不過,若是真的得了一些世家的扶持,卻也未必不能成事,當今天子之子尚且年幼,楊伊未必沒有進而攝政的機會,只是這機會微乎其微。

“看來我申正南面子也沒那麼大,既然沒辦法消除你的敵意,不過也沒什麼,我申正南此來的目的,是需要讓劉伯安了解我主是怎樣的人。”審配掃了一眼略帶小心的劉虞戲謔的說道。

“有話直說!”劉虞眉頭一皺,有些急切的說道,雖說明知道審配不會對他出手,但是如今以兩方的關係而言,他絕對做不到審配那麼淡然。

楊伊行事跋扈,隨意插手臨郡之事,彷彿這北方地域都歸她似的,彷彿她的燕國是戰國七雄的燕國,而不僅僅只是那一郡之地。

文士之能,呼風喚雨是大道,能爲之者甚少,但是撫慰精神,卻是多有;申正南名滿一方,想必這點技藝還是有的,所以劉虞很謹慎,雖然他也有一絲大漢龍氣庇佑,申正南恐怕迷惑不了他,但是讓他頭痛一番卻是不是什麼難事。

雖說他感受不到審配對他有敵意,但是對方的真正心思如何,劉虞卻也很難猜測,這是雙方的差距,讓劉虞不得不小心。

“此來,只是奉我主之命,告訴你一些事情罷了。”審配隨意的說道,“伯安,我看你恐怕已經好久沒有進境了。”

武將的武道和文士的精神力都能進步,但是此時,沒有體系的傳承,都是自行摸索天地之道,這沒有進步,就是說明自己的道路有問題。

審配沒有直奔主體,而是隨意的左右言他,讓劉虞不由得有些煩躁,本身和審配呆在一起就忌憚無比的他,在聽到審配說的這些話,自然更加的煩悶。

在他看來,審配是在炫耀,畢竟當初大家都差不多,可是申正南卻已經名耀一方了,而他雖然如今貴爲兩千石,但是在幽州,卻也算不上大佬,只是漢室宗親的身份,讓他得到朝中的幾分信任。

“看來你已經快聽不下去了。”審配面色幾無變化,對於劉虞他根本沒有多少畏懼,劉虞不敢對他怎麼樣!雖然劉虞貴爲兩千石,但是這兩千石的權利是很小很小的,就像是燕國的國相沮授,審配也不大放在眼裡,只是沮授投靠的早,才貴爲殿下的第一文臣。

劉虞這個時候已經愈加的不耐煩了,面色已經幾經變化,好幾次都想叫人來砍了審配,但是最後卻按捺住了內心的衝動,他更想知道審配此來撩撥他究竟是爲了什麼!

“看來劉伯安這些年也有歷練,算你合格了,有資格知道我主之語了。”審配突然戲謔的開口說道,當即劉虞腦門上青筋都爆了出來,怎麼?要知道那位的話還需要什麼資格?都是劉氏的血脈,一筆也寫不來兩個劉字,憑什麼?

“作爲一方大員,確實需要你今天這種耐性,相信我這對於你有好處。”審配此時哈哈大笑道,隨後話鋒一轉說道,“伯安,你和東胡人的關係很好是吧。”

“是又如何,以你的身份能力豈能不知道!”劉虞強忍着自己內心調頭就走的衝動冷笑着說道,他知道重頭戲來了,至於之前審配所說的耐性則一個字都沒聽進去,而這也在審配預料之中。

“如果我是你,這個時候絕對不會大肆的收攏這些東胡人,記住自己的身份,你們是大漢宗室,安撫東胡只是你的任務!”審配換了一副神色,清冷的面色看着劉虞說道。

“哼,你要說的就這些?”劉虞冷笑着說道,“我劉伯安奉命巡視幽州,若無我與東胡人安撫而友善,不知這幽、並、冀三州增添多少孤寡,我還以爲你申正南能說出什麼話!”

審配笑而不答,就靜靜的看着劉虞,看到劉虞心中發寒,不管劉虞承認不承認,現在的審配都是名滿天下的智者之一,對方如此神情,劉虞冷笑了一陣自覺無趣也就不再冷笑。

“你怎麼不笑了。”審配隨意的詢問道。

劉虞不說話,他內心已經已經有些不安了,死死的盯着審配,看對方嘴裡能說出什麼。

“邊患卻也不是無法可制,伯安可知涼州之羌胡,當年桓帝時代,羌胡耗費錢糧無數,仍舊未平,爲何後來卻輕易平了。”審配笑着問道,當年平羌胡朝廷花費無數錢糧,也是後來劉宏開始缺錢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年花費不知多少個萬萬。

“哼,段屠夫亂殺無辜,導致羌人不得不反!”劉虞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西漢時期,漢王朝所面臨最嚴重的威脅來自於大漠——強大的匈奴族。

而到了東漢和帝年間,漢朝取得了對匈奴的絕對勝利,將匈奴人的殘部趕向了西方,然而漢朝註定胡患不絕,羌人勢力繼匈奴之後興起,終於成了漢王朝的心腹大患。

羌人是個半農半牧的民族,早在西漢時期,羌人便不斷內屬,早期是作漢王朝的子民,通過放牧和耕作給漢王朝提供賦稅,打仗時,漢王朝又經常徵召他們當兵作戰,畢竟羌人是個勇武的民族。

到了東漢王朝時期,大部分羌人已經成爲漢王朝的子民,過着較爲安定的生活,不過此時,羌人的勢力已經無比大了,在內憂外患之下,掀起了幾次動亂,這還只是小股的動亂,平息的也很快。

最終,到了漢安帝年間,羌人發動了史無前例的叛亂,幾乎整個種族都參與了這場叛亂,一開始,羌人連武器都沒有,只能拿木棍當武器,拿銅鏡充作盾牌,但時,前來鎮壓的漢軍實在不給力,竟然被這樣的烏合之衆打敗,羌人掠奪州縣,獲得了武器,終於釀成了大禍。

羌人如同流寇一般席捲了涼州,造成了慘烈的殺傷,涼州的漢人幾乎被他們殺了大半,甚至曾經的秦漢帝都所在的關中地區都開始衰敗了,漢朝甚至在商議,是否要放棄涼州。

此後,羌人仍然像往常一樣,屢降屢叛,在自己勢力弱小的時候,就向漢朝投降;經過休養生息,重新強大後,羌人就繼續發動叛亂,爲了鎮壓他們,漢王朝花了250億錢,死了數十萬人,仍然不能平定。

爲了一勞永逸的解決羌人問題,漢朝終於啓用了素有“殘忍”之名的猛將——段熲;段熲,是涼州人,而涼州是被羌人破壞最狠的地方,因此,段熲對羌人有着別樣的仇恨,相比於西漢尚未被閹割的儒家學派,東漢的儒家學派已經有了一些變幻,總想着對羌人網開一面,不願多加誅殺,最終卻養虎爲患。

於是,段熲爲漢朝開出了一個終極藥方,那就是將羌人全部殺光!

段熲首先對西羌動手,第一戰就獲得巨大勝利,斬首萬餘人,漢桓帝看到段熲的才能後,將涼州大部分兵力交給了他,讓段熲大刀闊斧地平定羌亂。

從159年到167年,段熲率軍到處追擊西羌人,不接受有條件投降,務求斬草除根,短短几年之內,漢軍戰不無勝,誅滅了多個西羌部落,斬首超過十萬,羌族女子全被賣作奴隸,繳獲牛羊達到近千萬頭,至此,西羌叛亂全部平定,段熲隨即又將矛頭指向東羌。

東羌人善於步戰,於是段熲根據他們的特點,設計了新陣型,中間以三重長矛陣爲主,兩翼配以騎兵,由於東羌人善於使用短兵,所以長矛兵正好剋制他們,但東羌的陣型被長矛打散,就是騎兵前來砍人頭的時候。

從168年到170年,段熲手下的漢軍與東羌作戰180次,幾乎每戰必勝,斬首將近十萬人,捕獲的女奴更是不計其數,獲得牛羊數十萬頭,至此,東羌也被完全平定了。

由於段熲對羌人絲毫不講人道,這讓朝中的大臣和將領感到十分不適,他們紛紛建議撤換段熲,不要再進行殘酷的殺戮了,然而段熲以儒家公羊派的思想進行了辯解。

漢桓帝聽了段熲的意見後,對他表示了贊同,並繼續支持他滅絕羌人諸部落的軍事行動。

段熲通過殘忍的手段,平定了羌亂,讓他和當年的白起一樣飽受詬病;不過同樣的是,他們的殘忍都不是沒有價值的,白起當年的殘忍,換取了趙國再無回天之力,爲大秦一統天下掃除了大障礙。

而段熲則爲漢王朝徹底殺服了羌人,讓他們不敢再發動叛亂,保護了無數漢人甚至羌人的性命,可謂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至此,羌人聽到段熲的名字仍然戰慄不已,將之視若天神。

“是因爲段太尉逼得他們不得不反?”審配輕笑道,“爲何我記的,後來涼州擴地千里是因爲太尉將羌胡清空了,才結束了所謂的安撫!”

“哼!”劉虞冷哼一聲不再回答,這種事情他也沒有辦法說清,但是劉虞卻也不想苟同。

“伯安,你可能不懂我主的一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東胡人可以接納,但是對方不承認我們的文化,那就應該早做防備,就比如當年的羌胡若是直接被滅族,現在的涼州何能再度糜爛。

幽州面臨東胡,遭受肆虐一直未曾斷絕,當年武帝之前,大漢避其鋒芒,武帝之後,幽州再無匈奴之患。

如今東胡人逐漸增多,恐怕久了,又和當年的匈奴類似,和涼州的羌胡一同成爲我大漢的禍患。”

審配平靜的話,讓劉虞面色陰沉,他如何不知道胡人的狼子野心,只是他不願意去想。

“這種時間不會太久,胡人很短視,他們肯定會入寇幽州,面對我大漢,伯安你覺得東胡人的實力強嗎?”審配側頭看着劉虞恣意的嘲諷笑意。

劉虞這一刻就想罵人,東胡人強什麼強,漢室只要真想動手就算要血洗東胡都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東胡人還不如羌胡人,當年全盛時期的羌胡人,在四十年前,這種事情都發生了一遍了,羌胡在真正出手的漢室面前連抵抗都做不到,直接被血洗了!

“你不覺得最近東胡人跳的太厲害,而且也太多了嗎?如今黃巾內亂天下,東胡人若是入寇,北方混亂就在眼前,伯安認爲如何呢?”審配每一個詢問都讓劉虞無比心驚。

“當年段太尉的做法是不是很正確呢,要麼死,要麼臣服,從身心靈魂的臣服,否則等着我大漢王朝騰出手來,像四十年前對羌胡那般的血洗,東胡人恐怕是必然要承受的,大漢朝現在不適合安撫!”審配冷厲的話讓劉虞背後的冷汗都冒了出來。

這可是一言而決百萬人生死,劉虞沒有這個魄力,前不久,楊伊派人傳令,說是要借道,派人去草原歷練,黃巾如今在鄴城休整,此時面臨着大漢王朝的圍攻,恐怕暫時也騰不出手來北上,楊伊暫時也不想招惹黃巾。

不過境內和附近的山賊流匪都被清繳完畢了,燕國想要練兵,目標也很少了,楊伊準備朝東胡人下手,畢竟東胡人劫掠幽州,這藉口也不用找了,現成的。

只是,監察幽州的幽州刺史劉虞卻不同意,雖然各郡國的太守國相大都是同意的,軍民都同意,這是萬衆一心,但是劉虞有懷柔之心。

有劉虞掐制,各郡國恐怕不好配合,楊伊不怕劉虞,不代表其他的郡國不怕,所以楊伊派了申正南來說服劉虞,儘快施行這一計劃。

黃巾的商路被斷之後,說不定就會來報復,如今需要加快練兵速度,關羽、張飛、趙雲、徐榮、淳于瓊等各將,也都需要歷練,武將還是在戰場上成長的最快。

文臣在處理各種政事,或者看書學習就能成長,但是他們得踐行己道,若是道路自己走的都不順了,自然代表這條路不是正路。

而武將不同,招數還是神力,卻是殊途同歸,都是以殺人爲目的,更順利更順手的殺,這就需要去戰場上成長了。

等着黃巾到來,面對着三名至少天人等階的武將,恐怕張角就是沒死,到時候也恨不得死了纔好!

當今天下,已經好久沒有天人等階的武將出現了,或許在各方勢力中隱藏的有,不過黃巾如今還是沒有的,畢竟黃巾其實是道法爲主,和文士類似,太平道對武將的培養作用並不大。

第一百三十四章 搜索引擎第十七章 強收徒弟(1)第二十九章 開啓(1)第二十三章 秘境(8)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十六章 百曉生和孔雀翎第一百四十章 荊州攻略(2)第五十八章 壽宴 (5)第八十八章 邁步星空(2)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驚聞惡訊紛紛來(二)第七十三章 大戰又起(三)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五十四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1)第三十八章 青龍會(3)第四十七章 突破第七十四章 女皇(1)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二十五章 論戰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2)第十七章 冀州第九十七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上)第一百九十章 覆滅(1)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四十一章 原隨雲第一百二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一)第二十八章 射鵰英雄傳第二十七章 論劍(11)第一百一十五章 焚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十六章 啓蒙第四十五章 開封說書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緣由第六章 劍聖第六十六章 奪魁賽(2)第五十三章 退卻第二十七章 計量第六十五章 東三郡第四十六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1)第十八章 秘境(3)第四十三章 回山(3)比武第六十四章 寒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才第三十七章 回山第二十五章 彭城之戰第四十九章 暫時的平靜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十七章 美人軍師第六十四章 逃離黑木崖第三十三章 水母陰姬第二十一章 束手就擒第一百二十四章 解救(二)第三十九章 選擇第七十四章 大戰又起(四)第二十八章 長生訣-石龍第三章 溫青(1)第六章 張九郎第十一章 掌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段式射擊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一百五十七章 生死符第十七章 衝突(2)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八十三章 封侯第七十一章 殺上黑木崖(1)第三十四章 大勢已成第六十八章 天機(3)第四十五章 頡利第五十四章 江湖事江湖了(3)第三十二章 路遇第一百四十四章 荊州攻略(5)第五章 夏青青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五十四章 猛文丑一漢當五胡第一百四十九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二)第三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一百八十三章 敗第七十章 名士第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三)第十九章 論劍(2)第一百六十九章 勝一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一百九十五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六)第四章 張翼德第二十九章 晉國第二十四章 開幕第三十一章 開啓(3)第四十二章第三十六章 我佛慈悲第七十二章 漢宮中爾虞我詐第五十八章 江湖事江湖了(終)第七十七章劉景升牧守荊州第一百五十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一)
第一百三十四章 搜索引擎第十七章 強收徒弟(1)第二十九章 開啓(1)第二十三章 秘境(8)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十六章 百曉生和孔雀翎第一百四十章 荊州攻略(2)第五十八章 壽宴 (5)第八十八章 邁步星空(2)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驚聞惡訊紛紛來(二)第七十三章 大戰又起(三)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五十四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1)第三十八章 青龍會(3)第四十七章 突破第七十四章 女皇(1)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二十五章 論戰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2)第十七章 冀州第九十七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上)第一百九十章 覆滅(1)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四十一章 原隨雲第一百二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一)第二十八章 射鵰英雄傳第二十七章 論劍(11)第一百一十五章 焚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十六章 啓蒙第四十五章 開封說書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緣由第六章 劍聖第六十六章 奪魁賽(2)第五十三章 退卻第二十七章 計量第六十五章 東三郡第四十六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1)第十八章 秘境(3)第四十三章 回山(3)比武第六十四章 寒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才第三十七章 回山第二十五章 彭城之戰第四十九章 暫時的平靜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十七章 美人軍師第六十四章 逃離黑木崖第三十三章 水母陰姬第二十一章 束手就擒第一百二十四章 解救(二)第三十九章 選擇第七十四章 大戰又起(四)第二十八章 長生訣-石龍第三章 溫青(1)第六章 張九郎第十一章 掌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段式射擊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一百五十七章 生死符第十七章 衝突(2)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八十三章 封侯第七十一章 殺上黑木崖(1)第三十四章 大勢已成第六十八章 天機(3)第四十五章 頡利第五十四章 江湖事江湖了(3)第三十二章 路遇第一百四十四章 荊州攻略(5)第五章 夏青青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五十四章 猛文丑一漢當五胡第一百四十九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二)第三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一百八十三章 敗第七十章 名士第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三)第十九章 論劍(2)第一百六十九章 勝一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一百九十五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六)第四章 張翼德第二十九章 晉國第二十四章 開幕第三十一章 開啓(3)第四十二章第三十六章 我佛慈悲第七十二章 漢宮中爾虞我詐第五十八章 江湖事江湖了(終)第七十七章劉景升牧守荊州第一百五十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