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孟德要開瓢?

“可否告知孤?”

“所託乃故友,老朽亦不能失信於人前。”

劉奇無奈,華佗在他眼裡還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亦是真正有本事的醫者。他這一生行醫天下,救濟的黎民百姓不知凡幾。

半月之後,他便匆忙乘船回返青州,西進入中原之後,主動前往戰亂後百廢待興之地爲那些搬遷勞累的百姓治病。

“傷筋動骨一百日,主公,吾這腿雖有疼痛麻痹,但只怕還需療養很長時間才能上馬征戰。”

“汝傷口癒合後,三四月便可下牀行走,這海島溼氣過重,待一月後汝便乘船回返建業罷。”

“主公,吾欲待在遼東。”

劉奇微微皺眉,“汝待在遼東作甚?如今遼東並不太平,地處偏遠,徵兵極難,更何況三韓軍剛敗,各部落混戰一氣,怕是還需三年五載整頓。”

“主公,吾從行伍之際便在文遠將軍麾下任校尉,如今身子不能動彈,卻能坐輪椅,主公既然要在遼東征兵,想來亦是準備徵召善騎之士組建騎兵。”

“卻是文遠自幾場大戰之後奪了玄菟郡後,糾集兩萬善騎之士,卻只挑選精銳組建六千輕騎,餘下的人,剔除老弱,亦有數千精壯之士,吾可調撥到襄平,如今西安平有汝兄鎮守,汝若執意要留在遼東,也罷,那襄平數千精壯便調撥給汝,組建一營騎卒。”

“多謝主公。”陸睿滿臉激動地抱拳一拜,“主公且放心,睿傷勢痊癒之後,必可爲主公操練出一支可戰精銳。”

“汝不必太過操勞,孤於遼東數月,亦要回返建業。”

“主公,遼東水師興建於長興島,常駐紮於遼東灣,可東海水師爲攻掠冀州、幽州所用,遼東水師是否爲攻打三韓、倭國所用?”

劉奇略微讚許地看了他一眼,“不僅如此,吾軍平定夫餘、高句麗、烏桓,擊退曹操便需張文遠、陸遜合力,日後征討三韓之際,或許汝麾下的鐵騎方爲主力。”

頓時陸睿眼前一喜,“到時末將必爲主公衝鋒陷陣,擒拿三韓王獻於主公殿前。”

“甚好。”劉奇大笑着出門,身後,陸睿由僕從推動着輪椅,一路送劉奇到沙灘邊上。

“伯謙,汝廬江陸氏,上一代一文一武,汝這一代,兄弟三人從行伍,一人坐鎮中軍調度,指揮十萬兵馬可猶如臂使,吾對汝兄弟二人之期許,便是幽州之馬忠。”

目送劉奇遠去,陸睿抱拳端坐在輪椅之上,他目光閃爍,心中一陣豪情油然而生。

馬忠,被譽爲東吳軍中最好運的將軍。

擒殺曹彰的功勞直接讓他受封福侯,他早年參與上一科武試纔過去多久,三載?還是兩載?

“不以主帥爲前景,只率偏師爲奮勇。”陸睿念及昔日江東別宮內,吳王代天巡考,在賜予他武進士及第之時,對他所言,眼中若有所思。

上傳,回返青州沿岸只過去十餘日,劉奇尚在馬車之上顛簸,北地的密報便已呈至近前。

“曹操命夏侯惇樓班、許褚、于禁曹洪、李典樂進兵分四路,發兵十五萬,實則主戰之兵六七萬攻略右北平。”

“長城一線城關失守,陸遜引曹操之兵於土垠城下,主動棄守大部闊野平原,以山林與魏軍牽制、遊鬥,好一個陸伯言,如今當真是學會了孤這敵追我退,敵退我擾之策。”

“曹賊設中軍大帳於漁陽,四五日未曾東進?這是爲何……”劉奇耐着性子繼續讀下去,卻突然掃到一行字,“曹阿瞞的頭風病又犯了。”

劉奇一手撫須,卻聽同乘的戴良開口道:“主公,如今這曹賊頭風病卻是發作得頻繁,似乎上一次吳衛呈報,便是一月之前。”

“曹賊生於永壽元年,如今年近五十,前些日曆經喪子之痛,能夠熬過這一遭,已算命大。”

“主公,遼西呈報,公孫康逃回昌黎城內後,主動將袁熙、袁尚兄弟遣送往玄菟郡,於途中爲夫餘騎兵殺戮,同行婦孺爲夫餘騎兵劫走,此二人亦授首。”

劉奇長嘆一聲,“將此密報告知後車的三人罷。”

“喏。”

不多時,後方的車廂來傳來一陣抽泣之聲。

其中那袁紹配偶劉氏哭訴之聲最大,其餘三女感同身受,亦是紛紛垂淚不止。

“主公,汝命吳衛暗地裡護持一下那華元化先生,殊不知他竟是一路渡河北上,如今已至冀州地界。”

“他是去漁陽罷。”劉奇笑道。

“主公已猜到他此去是爲救治曹操乎?”

劉奇微微頷首,“元化先生慈悲仁義,自是不願見到曹孟德亡於陣前,冀州、幽州之地再起刀兵之禍。”

“可主公,那曹孟德若是治好頭風病,怕是……”

“孤何懼他曹孟德,叔鸞,汝在建業久居,可否聽聞吾建業城內有人治好頭風?”

戴良面色一滯,“莫非乃是不治之症。”

“曹操等同周瑜,周瑜是心胸狹隘,年輕氣盛,做事太急。而他曹孟德,則是忙於政務,野心勃勃,心中牽掛太多,如同那武侯戰車上緊繃的弓弦,一旦鬆開,箭矢飛射而出,但那弓弦亦有損傷,如此釋義,汝可知否?”

戴良微微擡手一輯,“主公之智,遠勝良十倍矣。”

“汝亦莫要妄自菲薄,汝跟隨孤身側久矣,可曾想過北去遼東,經略一州之地?”

戴良渾身微微一顫,卻未曾決斷。

“汝可是在考慮孤命諸葛亮治南蠻,以龐統治涼州,以呂蒙治荊州,便是要以陸遜治遼東?”言罷,劉奇大笑一聲,“非是孤信不過,而是汝乃吾心腹之臣,若欲成大事,仍需知地方治理之政,汝可知曉?”

“可臣這長史之職,不知主公可有屬意之人?”

“汝可有舉薦?”

“東曹掾陳孝起如何?”

劉奇沉默頃刻,“可,再命一四百石之吏接替他之位,吾看那費仲便可。”

“聽聞他有一子喚作費禕,若是當真年少有智,便讓他和蔣琬、董允幾人隨世子就學罷。”

“喏。”戴良心中微微一動,暗地裡將這幾人的名字好生記下。

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見曹卸甲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兩百零五章 杜氏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陵兵敗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三百六十五章 上庸申氏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兩百二十七章 劉奇納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開個單章吧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
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見曹卸甲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兩百零五章 杜氏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陵兵敗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三百六十五章 上庸申氏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兩百二十七章 劉奇納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開個單章吧第兩百九十九章 麋子仲僕從何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